线材导出装置以及线材导出方法

文档序号:425708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线材导出装置以及线材导出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出装置(20),所述导出装置(20)具备:卷绕有线材(11)的卷轴(22);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转向的1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23a、23b、23c);将卷轴(22)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构成为能够在卷轴(22)的轴向上移动的支承台(27);使支承台在卷轴(22)的轴向上移动的移动用马达(32);位置检测机构(24),其检测从卷轴(22)被导出并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的、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位置;以及控制器(29),其根据来自位置检测机构(24)的输出,以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的、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的方式控制移动用马达(32)。
【专利说明】线材导出装置以及线材导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出固定磨粒线等的线材的线材导出装置以及线材导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已知导出通过电镀或树脂将金刚石等磨粒固定于芯线的固定磨粒线等的线材的线材导出装置。JP11-291154A中公开了涉及通过固定磨粒线将产品切断的所谓的线锯的装置。该文献中公开的线材导出装置具备:卷绕由固定磨粒线形成的线材的卷轴;以及使从卷轴导出的线材转向的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该线锯还具备:导出线材的线供给部;以及将从线供给部导出的线材卷绕到其他的回收侧卷轴并回收的线回收部。
[0003]该文献中公开的线锯分别具备压接于导出线材的供给卷轴的辊;以及压接于回收侧卷轴的辊。驱动供给侧以及卷绕侧的两压接辊从而间接地使供给卷轴和回收侧卷轴旋转。在此线锯中,当供给卷轴和回收侧卷轴之间不同步而发生张力变化时,使压接辊滑动来将其吸收,从而使线材的张力稳定。
[0004]卷绕线材的供给卷轴和回收侧卷轴,一般而言具有:将线材卷绕在周围的圆柱形的卷绕主体部;以及形成于卷绕主体部的两端部并形成线材的卷绕宽度的凸缘部。由固定磨粒线形成的线材遍及供给卷轴的卷绕宽度而大体均匀地被卷绕。因此,通过使供给卷轴旋转而导出的线材的导出位置,在供给卷轴的轴向上在卷绕宽度的范围内始终变化。
[0005]上述线材导出装置具备使从供给卷轴导出的线材转向的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因此,如果线材的导出位置在供给卷轴的轴向上变化,则从供给卷轴导出的线材以倾斜的状态朝向导出辊。导出辊具有凸缘的情况下,若线材以倾斜的状态绕挂在导出辊则造成线材与凸缘接触。结果,因作为线材的固定磨粒线,凸缘慢慢地被磨削,存在使具有凸缘的辊的寿命降低的不良影响。
[0006]为了防止由于导出线材倾斜引起的辊的磨损,考虑增大导出线材的卷轴、和使从卷轴导出的线材转向的导出辊之间的间隔,从而使从卷轴向导出辊延伸的线材的倾斜减小的方法。但是,增大卷轴和导出辊之间的间隔是使装置大型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不优选。
[0007]此外,线材由固定磨粒线形成的情况下,线材从供给卷轴被倾斜地导出时,线材被导出时与相邻地被卷绕的线材相互摩擦,使固定于芯线的金刚石等磨粒从芯线上脱落下来,造成固定磨粒线的寿命降低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的导出装置以及线材的导出方法,不使装置大型化,防止线材从卷轴倾斜地被导出,能够延长供线材绕挂的辊以及线材自身的寿命。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导出装置,具备:卷绕有线材的卷轴;以及使从所述卷轴导出的线材转向的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台,其将所述卷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卷轴的轴向上移动;移动用马达,其使所述支承台在所述卷轴的轴向上移动;位置检测机构,其检测从所述卷轴导出并且朝向所述导出辊的所述线材的、在所述卷轴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以及控制器,其根据来自所述位置检测机构的输出,控制所述移动用马达以使从所述卷轴导出的所述线材的、在所述卷轴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
[00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线材导出方法,使支承于支承台的卷轴旋转,将从旋转的所述卷轴导出的线材绕挂于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而进行转向之后导出,使在所述卷轴的轴向上移动的所述支承台移动,以使从所述卷轴导出的所述线材的、在所述卷轴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材导出装置的侧视图。
[0012]图2是表示导出装置的图4的A-A线剖面图。
[0013]图3是表示位置检测机构的图4的B部放大图。
[0014]图4是表示线材导出装置和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6]图1?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材导出装置20。各图中设定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三个轴,使X轴沿大致水平前后方向延伸,Y轴沿大致水平左右方向延伸,Z轴沿铅垂方向延伸。
[0017]如图4所示,线材导出装置20同与线材导出装置20成为对象结构的线材回收装置120—起使用。线材回收装置120上设有以一定速度拉动线材11的绞盘121,另一方面,在导出装置20上设有作为位置检测单元的位置检测机构24,该位置检测机构24检测从卷轴22导出并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的导出位置。除去这一点外,导出装置20与线材回收装置120的结构大体相同,仅是线材11的导出与回收这样的动作不同。这类装置通过在它们之间移动的线材11切断产品、检查在它们之间移动的线材11、或实施新的加工时被使用。对于线材11的检查,列举线材11为通过电镀或树脂将金刚石等的磨粒固定于作为芯线的线的周围的固定磨粒线的情况时,测量每单位长度的磨粒的粘附数量的例子。
[0018]由于本实施方式是关于导出装置20的,因此进行与导出装置20相关的说明,对于线回收装置120,在相同的部分标注与导出装置20上标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4所示,导出装置20具备具有多个脚轮25a和多个安装腿25b的台板25。台板25在使安装腿25b伸展时成为被设置为水平的状态,在使安装腿25b缩短时,成为能够利用接地的脚轮25a移动的状态。
[0020]台板25上沿X轴方向延伸地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导轨26、26,这一对导轨26、26上设有能够在X轴方向移动的支承台27。支承台27将卷轴22支承为可旋转。如图1所示,卷轴22具有供线材11卷绕在周围的圆柱形的卷绕主体部22a ;以及形成于卷绕主体部22a的两端部且形成线材11的卷绕宽度的凸缘部22b、22c。
[0021]支承台27具有:借助滑块27a可移动地安装于一对导轨26、26上的移动板27b ;以及竖直地设置于移动板27b的X轴方向的两端的支承壁27c、27d。支承壁27c、27d之间设有将轴向作为X轴方向的卷轴22。卷轴22以使作为旋转轴的卷绕主体部22a的中心轴与一对导轨26、26平行的方式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承台27。即支承台27将卷轴22支承为可旋转,并且能够在卷轴22的轴向移动。
[0022]支承台27中的一侧的支承壁27c上设有使卷轴22旋转的导出马达28。本实施方式的导出马达28为能够改变供给用卷轴22的旋转速度的伺服马达,导出马达28上连接有控制器29的控制输出。导出马达28根据来自控制器29的指令以规定的速度使供给用卷轴22旋转时,从卷轴22始终以一定的量导出线材11。卷绕于卷轴22的线材1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作为所谓的线锯而被使用的固定磨粒线构成。线材11遍及线材供给侧的卷轴22的凸缘部22b、22c之间的卷绕宽度而大体均匀地被卷绕。
[0023]如图1所示,台板25上以贯通一对导轨26、26的中央的方式设有在X轴方向延伸的滚珠螺杆31 (图1以及图4)。滚珠螺杆31上螺合有支承台27,并且连接有使滚珠螺杆31旋转的移动用马达32的旋转轴。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用马达32为能够改变螺杆31的旋转速度的伺服马达,移动用马达32上连接有控制器29的控制输出。当移动用马达32根据来自控制器29的指令驱动而使滚珠螺杆31旋转时,被螺合的支承台27与卷轴22 —起在X轴方向、即卷轴22的旋转轴方向移动。
[0024]在台板25的上表面装配有框架部件33。在框架部件33的、卷轴22上方的前表面,安装有与和X轴正交的YZ平面平行的铅垂板34。铅垂板34上设有: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转向的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23a、23b、23c (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以及检测从卷轴22被导出且朝向最初的导出辊23a的线材11的、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X轴方向)的导出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24。
[0025]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位置检测机构24具备:一端被枢轴支承的摇动板36 ;枢轴支承于摇动板36的另一端侧,供从卷轴22被导出且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绕挂的一对绕挂辊37、38 ;以使摇动板36位于规定的基准位置的方式施力的作为施力机构的螺旋弹簧39 ;以及检测摇动板36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传感器40(图3)。本实施方式中,在卷轴22的Z轴方向上方设有最初的导出辊23a (图4),一对绕挂辊37、38位于卷轴22和最初的导出辊23a之间。摇动板36的一端以与Z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摇动地被枢轴支承。
[0026]具体而言,在最初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转向的导出辊23a的下方,设有相对于铅垂板34平行的摇动板36。摇动板36的、与回收装置120 (图4)分离的Y轴方向的一端36c,通过与Z轴平行的旋转轴36e而被枢轴支承。在摇动板36的、回收装置120侧的另一端36d,上下并列地被枢轴支承有一对绕挂辊37、38。从卷轴22导出并朝向上方的导出辊23a的线材11,以S字形绕挂于一对绕挂辊37、38,之后被引向最初的导出辊23a (图4)。
[0027]螺旋弹簧39被搭架为,在设置于摇动板36的一端边缘的挂钩39a、与沿Y轴方向离开挂钩39a而设置于铅垂板34上的支柱39b之间伸长的状态。螺旋弹簧39通过试图回缩的弹性将挂钩39a向支柱39b侧拽拉,而使摇动板36位于规定的基准位置。所谓摇动板36的规定的基准位置是指,使挂钩39a存在于连接摇动板36的旋转中心与支柱39b而成的线上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摇动板36处于规定的基准位置时,如图1所示,一对绕挂辊37,38的旋转轴与X轴平行,一对绕挂辊37、38的在卷轴22的轴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成为最初使线材11转向的导出辊23a的下方。
[0028]检测摇动板36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传感器40,设置于从铅垂方向的上下支承该摇动板36的一端的一对支承部件36a、36b的任一方或者双方。图3中示出了在下方的支承部件36b设有角度检测传感器40的情况。角度检测传感器40的检测输出与控制器29的控制输入相连接。控制器29根据角度检测传感器40的检测输出,以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的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的方式,即以使导出的线材11相对于卷轴22的移动方向垂直地朝向导出辊23a上升的方式控制移动用马达32,从而调整X轴方向的卷轴的位置。
[0029]供线材11绕挂的导出辊23a、23b、23c以及绕挂辊37、38除了外径不同之外结构大体相同。对图3所示的绕挂辊37、38进行说明,绕挂辊37、38具备:中央被枢轴支承于摇动板36的枢轴支承圆板37a、38a ;以及嵌接于枢轴支承圆板37a、38a的周围并供线材11绕挂在其周围的的环状部件37b、38b。在环状部件37b、38b的供线材11绕挂的周围,形成有从宽度方向夹持线材11的凸缘。供线材11绕挂的环状部件37b、38b,从耐损耗性的观点来看由聚氨酯等耐损耗性优良的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
[0030]对导出辊23a、23b、23c的凸缘进行说明。如图1的放大图所示,辊23a上形成有:供线材11绕挂的小径部23d ;以及在小径部23d的两侧比小径部23d直径大的凸缘部23e、23f。凸缘部23e、23f通过从辊23a的宽度方向夹持绕挂于小径部23d的线材11,能够防止线材11从小径部23d的外周偏离。导出辊23a、23b、23c的供线材11绕挂的部位与绕挂辊37、38相同,从耐损耗性的观点看由聚氨酯等耐损耗性优良的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
[0031]如图4所示,铅垂板34上设有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23a、23b、23c以及对线材11施加一定的张力的张力装置41。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从卷轴22朝向上方的线材11被S字形地绕挂于位置检测机构24的一对绕挂辊37、38,之后被引导的最初的导出辊23a转向,引向水平方向而朝向张力装置41。
[0032]如图1以及图4所示,张力装置41具备:使被最初的导出辊23a转向而向水平延伸的线材11绕挂为S字形的一对引导辊42、43 ;枢轴支承一对引导辊42、43,以一对引导辊42,43的中间为中心可旋转地枢轴支承于铅垂板34的旋转板44 ;以及试图使旋转板44以规定的扭矩旋转的扭矩用马达46 (图1)。作为扭矩用马达46采用通过扭矩控制产生一定的扭矩的伺服马达。通过扭矩用马达46向旋转板44施加的、图4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的作用力,对绕挂于一对引导辊42、43的线材11施加规定的张力。
[0033]如图4所不,绕挂于一对引导棍42、43的线材11,之后被设置于铅垂板34上的2个导出辊23b、23c转向,之后在水平方向延伸,到达与导出装置20在Y轴方向上分离地设置的线材回收装置120。在线材回收装置120中,线材11最初被绕挂于绞盘121。通过使绞盘121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从而始终回收一定的线材11。被回收的线材11被卷绕于回收侧卷轴122。与通过线材回收装置120回收的量相同的量的线材11,始终以一定的量从线材导出装置20被导出。
[0034]S卩,伴随着线材回收装置120对线材11的回收,线材11从导出装置20朝向线材回收装置120,以图1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那样移动。针对线材11的移动,扭矩用马达46以使旋转板44像图1的实线箭头那样朝与线材1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方式施力。由此线材11上被施加规定的张力。
[0035]如图1所示,扭矩用马达46上设有编码器47,该编码器47对旋转板44从旋转板44的中立位置、即一对引导辊42、43排列在铅垂方向位置的状态开始进行旋转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来自编码器47的检测输出与控制器29的控制输入相连接。控制器29,当根据编码器47的检测输出,判断出旋转板44从中立位置开始旋转而不处于一对引导辊42、43排列在铅垂方向的状态时,调整由导出马达28驱动的卷轴22的旋转速度以使旋转板44返回中立位置。
[0036]S卩,线材11在线材回收装置120中的回收量不变的状态下,若从导出装置20的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的量增加,则绕挂于一对引导辊42、43的线材11的全长增加,因此旋转板44向图4的实线箭头所示的左方向旋转。相反,若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的量减少,则绕挂于引导辊42、43的线材11的全长减小,因此旋转板44朝图4的虚线箭头所示的右方向旋转。由于能够通过编码器47检测出旋转板44从中立位置旋转到什么程度,因此控制器29通过根据编码器47的检测输出,以使线材11的导出量与线材11在线材回收装置120中的回收量相同的方式,控制导出马达28从而调整卷轴22的旋转速度。结果旋转板44的位置被维持在中立位置。
[0037]接下来,对使用导出装置20的线材导出方法进行说明。
[003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材导出方法为,使支承于支承台27的卷轴22旋转,从旋转的卷轴22导出线材11,将导出的线材11绕挂于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23a、23b、23c使线材转向后导出。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线材回收装置120回收线材11,线材导出装置20进行线材11的导出。线材回收装置120中,通过使绕挂线材11的绞盘121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始终回收一定量的线材11,并将已回收的线材11卷绕于回收侧卷轴122。在导出装置20中,线材11遍及线材供给卷轴22的卷绕宽度大体均匀地被卷绕。伴随着线材回收装置120对线材11的回收,在导出装置20中,通过导出马达28使卷轴22旋转从而使线材11从卷轴22导出,并使线材11朝线材回收装置120侧移动。
[0039]如图4所示,从供给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首先朝向上方的导出辊23a。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以S字形绕挂于位置检测机构24的一对绕挂辊37、38,之后被引向最初的导出辊23a。通过最初的导出辊23a被转向的线材11,向水平方向被引导而朝向张力装置41。张力装置41的扭矩用马达46,使旋转板44朝与线材1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图4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对绕挂于一对引导辊42、43的线材11施加规定的张力。
[0040]如图1所示,通过编码器47来检测旋转板44从一对引导辊42、43排列在铅垂方向位置的中立位置起旋转的旋转角度。控制器29调整由导出马达28驱动的卷轴22的旋转速度以使旋转板44返回中立位置。通过该调整,使线材11的导出量与线材回收装置120对线材11的回收量相同,防止张力产生变动。如图4所示,通过了张力装置41的线材11,其行进方向因2个导出辊23b、23c发生变更而沿水平方向被导出,之后朝线材回收装置120被导出。由于通过使用上述张力装置41,来吸收在供给卷轴22和回收侧卷轴122之间发生不同步而产生的线材11的张力变化,因此能够使线材11的张力稳定。
[004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材的导出方法的特征在于,构成为使支承导出线材11的卷轴22的支承台27能够在卷轴22的轴向移动,从而以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的方式使支承台27移动。[0042]上述导出装置20中,根据来自控制器29的指令驱动移动用马达32从而使滚珠螺杆31旋转时,螺合于滚珠螺杆31的支承台27与卷轴22 —起朝作为X轴方向的卷轴22的旋转轴方向移动。即支承台27的移动被控制器29控制,控制器29根据位置检测机构24的检测输出来控制移动用马达32。
[0043]如图1所不,若从将摇动板36处于规定的基准位置时的一对绕挂棍37、38、与最初的导出辊23a连接起来的延长线上供给线材11时,摇动板36停留在基准位置。此时,不驱动移动用马达32来使支承台27移动。即如图1所示,摇动板36处于规定的基准位置时,一对绕挂辊37、38位于最初使线材11转向的导出辊23a的下方。此时,由于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相对于卷轴22的移动方向垂直地上升,绕挂于枢轴支承为上下排列的一对绕挂辊37、38之后朝向上方的导出辊23a,因此摇动板36停留在基准位置。
[0044]另一方面,摇动板36从规定的基准位置偏离时,控制器29根据角度检测传感器40的检测输出驱动移动用马达32,以使摇动板返回基准位置的方式使支承台27移动。
[0045]S卩,如图1的单点划线和双点划线所示,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地朝向导出辊23a的情况下,一对绕挂辊37、38以位于将线材11在卷轴22上的导出位置和导出辊23a连接起来的线上的方式被拉动。此时,摇动板36抵抗螺旋弹簧39的作用力而从基准位置旋转。
[0046]摇动板36的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通过角度检测传感器40被检测。控制器29根据角度检测传感器40的检测输出,判断出摇动板36从基准位置已偏离时,控制移动用马达32使滚珠螺杆31旋转,使支承台27移动。例如,若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如图1的单点划线所示那样倾斜时,则使支承台27朝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右方向移动。此外,若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倾斜时,则使支承台27朝双点划线所示的左方向移动。支承台27的移动量为摇动板36回到规定的基准位置为止,即一对绕挂辊37、38的旋转轴与X轴平行,一对绕挂辊37、38在卷轴22的轴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成为最初使线材11转向的导出辊23a的下方为止。换言之,支承台27移动至,从卷轴22导出并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成为导出辊23a的下方为止。
[0047]若导出位置返回导出辊23a的下方,则线材11在卷轴22上的导出位置成为导出辊23a的正下方。即,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相对于卷轴22的移动方向垂直地上升。此时由于摇动板36返回基准位置,因此支承台27无法进一步移动。结果,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始终保持一定,线材11以相对于卷轴22的移动方向始终垂直地上升的方式被导出。
[0048]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出装置20以及线材导出方法中,能够使支承台27朝卷轴22的旋转轴方向移动。因此,即使线材11遍及卷轴22的卷绕宽度被卷绕,也能通过以使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的方式使支承台27移动,来防止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倾斜。由于能够防止线材11的倾斜,所以无需增大卷轴22和导出辊23a之间的间隔。由此,能够避免由于卷轴22和导出辊23a之间的间隔变大而引起的装置的大型化。
[0049]此外,通过使卷轴22旋转而导出的线材11,其导出位置不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变化,相对于卷轴22的移动方向垂直地朝向上方,不倾斜地到达使线材11转向的导出辊23a。因此,即使绕挂线材的导出辊23a具有凸缘部23e、23f (图1),线材11也不与凸缘部23e、23f接触。由此,凸缘部23e、23f不会被作为线材11的固定磨粒线磨削。
[0050]此外,即使作为线材11的固定磨粒线与凸缘部23e、23f接触,也只要将导出辊23a.23b.23c中的供线材11绕挂的周边由聚氨酯等耐磨损性优良的树脂或不锈钢等金属形成,就能够避免导出辊23a、23b、23c的过度的磨耗。结果,不会降低具有凸缘部23e、23f的导出辊23a、23b、23c自身的寿命。
[0051]进而,由于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笔直地朝向上方,因此由固定磨粒线形成的线材11被导出时,不会与和相邻地卷绕于卷轴22的线材11摩擦。因此,不存在由于线材11彼此的摩擦而引起的、固定于芯线的金刚石等磨粒从芯线脱落的情况。结果,还能够防止由于线材11倾斜导致的线材11的寿命降低。
[0052]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线材11由通过电镀或树脂将金刚石等磨粒固定于芯线的固定磨粒线形成的情况,但线材11不限定于此。
[0053]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笔直地朝上方的情况下摇动板36存在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但只要不使导出辊23a或线材11的寿命降低,也可以是从卷轴22导出的线材11以规定的角度倾斜的情况下使摇动板36存在于基准位置的情况。
[0054]进而,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检测摇动板36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的位置检测机构24,但位置检测机构24只要能够检测从卷轴22导出并朝向最初的导出辊23a的线材11在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的机构即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检测供从卷轴22导出并朝向最初的导出辊32a的线材绕挂的一对绕挂辊37、38的移动量。
[0055]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本发明的技术上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出装置, 具备: 卷绕有线材(11)的卷轴(22);以及 使从所述卷轴(22 )导出的线材(11)转向的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23a、23b、23c ), 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台(27 ),其将所述卷轴(22 )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卷轴(22 )的轴向上移动; 移动用马达(32),其使所述支承台(27)在所述卷轴(22)的轴向上移动; 位置检测机构(24),其检测从所述卷轴(22)导出并且朝向所述导出辊(23a)的所述线材(11)的、在所述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以及 控制器(29 ),其根据来自所述位置检测机构(24 )的输出,控制所述移动用马达(32 )以使从所述卷轴(22)导出的所述线材(11)的、在所述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检测机构(24)具备: 摇动板(36),其一端被枢轴支承为能够以与所述卷轴(22)的轴芯正交的轴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一对绕挂辊(37、38),它们被枢轴支承于所述摇动板(36)的另一端侧,供从所述卷轴(22)被导出并朝向导出辊(23a)的线材(11)绕挂; 施力机构(39 ),其对所述摇动板(36 )施力以使该摇动板(36 )位于规定的基准位置;以及 角度检测器(40),其检测所述摇动板(36)的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旋转角度。
3.一种线材导出方法, 使支承于支承台(27 )的卷轴(22 )旋转,将从旋转的所述卷轴(22 )导出的线材(11)绕挂于I个或2个以上的导出辊(23a、23b、23c)而进行转向之后导出, 其特征在于, 使能在所述卷轴(22)的轴向上移动的所述支承台(27)移动,以使从所述卷轴(22)导出的所述线材(11)的、在所述卷轴(22)的移动方向上的导出位置保持一定。
【文档编号】B65H54/54GK103848279SQ201310652367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内田义隆, 日下田裕司 申请人: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