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092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包括相配合的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上压轮组通过连杆设于后支座上,下压轮组设于前支座上,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固定于底板上,连杆与后支座铰接,连杆上设有用于调节连杆与后支座之间夹角的弹性组件。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通过在上压轮组及下压轮组之间设置弹性组件,实现上压轮浮动的形式,对牵引不同厚度的铅板具有压紧力和牵引力稳定的特点;对上压轮组采用连杆铰接于后支座的结构形式,除了较好地配合弹性组件使用,也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的电池板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铅酸蓄电池生产所采用的轧制铅板,是采用轧制等厚平板的方式。然而,在生产板栅时,由于所用铅板的极耳部分必须比板身的部分厚,这样等厚的铅板就需要在极耳部分焊接多层铅板,从而增加极耳的厚度,但由于板材的焊接,不容易使焊接的板完全接触,板与板之间存在间隙,影响板栅质量,另一方面,焊接造成生产率低下,不利于生产成本的控制。
[0003]为此,不等厚铅板的出现,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但在现有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工艺中,由于铅板一般为平板,牵引的时候一般采用胶辊作为压辊,压辊的间隙事先调好,这种牵引对于等厚的铅板来说,牵引时摩擦力大,运行平稳。然而,对于不等厚的铅板,采用这种固定压辊间隙的方式容易造成铅板在厚度不同的地方压紧力和牵引力变化过大,造成铅板变形,影响铅板的后续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辊间隙可调、可有效保持铅板形态的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包括相配合的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上压轮组通过连 杆设于后支座上,下压轮组设于前支座上,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固定于底板上,连杆与后支座铰接,连杆上设有用于调节连杆与后支座之间夹角的弹性组件。
[0006]其中,弹性组件可为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0007]( I)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弹簧及弹簧调节螺杆,弹簧上端固定于连杆上,弹簧下端与弹簧调节螺杆连接,弹簧调节螺杆固定于底板上。
[0008]此结构形式中,弹簧可采用圆柱螺旋拉伸弹簧,通过杠杆的作用可在压轮处产生O~150N的压力。
[0009](2)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前连接座和气缸后连接座,气缸上端通过气缸前连接座连接在连杆上,气缸下端通过气缸后连接座固定在底板上,通过调节气缸的气源压力来调整此弹性组件的压力。采用的气缸缸径可为25mm的,气源压力为0.6MPa时,可在压轮处产生160N的压力。
[0010]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的结构形式具体为:
[0011]上压轮组包括从动轴和两个上压轮,两个上压轮分别设于从动轴上,从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后支座铰接,从动轴两端的连杆上分别设置弹性组件,从动轴的一端还通过动力传动组件与下压轮组的主动轴连接;[0012]下压轮组包括主动轴和两个下压轮,两个下压轮分别设于主动轴上,且两个下压轮对应位于两个上压轮下方,主动轴两端分别与前支座连接,主动轴的一端还通过联轴器外接驱动电机。
[0013]其中,所述动力传动组件的传动形式可为齿轮传动、链轮传动或皮带传动。
[0014]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分别为金属压轮或非金属压轮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5]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使用时,其原理是:牵引装置使用前,通过弹性组件中的弹簧调节螺杆或气缸预先调节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压紧力(即弹簧的弹力范围或连杆与后支座之间的夹角范围);牵引装置使用时,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动力传动组件带动从动轴转动,从而使上压轮和下压轮同时转动,上压轮与下压轮的转动带动铅板向前输送;当铅板的较薄部分进入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连杆会带动上压轮下降,使上压轮与下压轮贴紧于铅板两面,对铅板进行输送;当铅板的较厚部分进入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连杆会带动上压轮上升,使上压轮与下压轮贴紧于铅板两面,对铅板进行输送;从而实现对不等厚铅板的连续稳定牵引。
[0016]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通过在上压轮组及下压轮组之间设置弹性组件,实现上压轮浮动的形式,对牵引不同厚度的铅板具有压紧力和牵引力稳定的特点;对上压轮组采用连杆铰接于后支座的结构形式,除了较好地配合弹性组件使用,也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
[0018]另外,通过对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压紧力的预设,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既可适用于等厚铅板的牵弓I,也可适用于不等厚铅板的牵弓I,其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不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21]图3为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结构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相配合的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上压轮组通过连杆I设于后支座2上,下压轮组设于前支座3上,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固定于底板4上,连杆与后支座铰接,连杆上设有用于调节连杆与后支座之间夹角的弹性组件。
[0025]其中,如图1所示,弹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弹簧5及弹簧调节螺杆6,弹簧上端固定于连杆上,弹簧下端与弹簧调节螺杆连接,弹簧调节螺杆固定于底板上。
[0026]弹簧可采用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由碳素弹簧钢丝冷拉形成,钢丝直径为3mm,弹簧中径为25mm,通过杠杆的作用可在压轮处产生O?150N的压力。如图2所示,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分别为I组;[0027]上压轮组包括从动轴7和两个上压轮8,两个上压轮分别设于从动轴上,从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后支座铰接,从动轴两端的连杆上分别设置弹性组件,从动轴的一端还通过动力传动组件9与下压轮组的主动轴连接;
[0028]下压轮组包括主动轴10和两个下压轮11,两个下压轮分别设于主动轴上,且两个下压轮对应位于两个上压轮下方,主动轴两端分别与前支座连接,主动轴的一端还通过联轴器外接驱动电机12。
[0029]其中,动力传动组件的传动形式可为齿轮传动、链轮传动或皮带传动。
[0030]上压轮和下压轮分别为金属压轮或非金属压轮中的一种或两种。
[0031]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使用时,其原理是:牵引装置使用前,通过弹性组件中的弹簧调节螺杆预先调节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压紧力(即弹簧的弹力范围或连杆与后支座之间的夹角范围);牵引装置使用时,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动力传动组件带动从动轴转动,从而使上压轮和下压轮同时转动,上压轮与下压轮的转动带动铅板向前输送;当铅板的较薄部分进入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连杆会带动上压轮下降,使上压轮与下压轮贴紧于铅板两面,对铅板进行输送;当铅板的较厚部分进入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连杆会带动上压轮上升,使上压轮与下压轮贴紧于铅板两面,对铅板进行输送;从而实现对不等厚铅板的连续稳定牵引。
[0032]实施例2
[0033]本实施例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较,如图3所示,其不同之处在于:
[0034]其中,弹性组件包括气缸13、气缸前连接座14和气缸后连接座15,气缸上端通过气缸前连接座连接在连杆上,气缸下端通过气缸后连接座固定在底板上,通过调节气缸的气源压力来调整此弹性组件的压力。
[0035]采用的气缸缸径可为25mm的,气源压力为0.6MPa时,可在压轮处产生160N的压力。
[0036]本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使用时,其原理是:牵引装置使用前,通过弹性组件中的气缸预先调节上压轮和下压轮之间的压紧力(即弹簧的弹力范围或连杆与后支座之间的夹角范围);牵引装置使用时,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动力传动组件带动从动轴转动,从而使上压轮和下压轮同时转动,上压轮与下压轮的转动带动铅板向前输送;当铅板的较薄部分进入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连杆会带动上压轮下降,使上压轮与下压轮贴紧于铅板两面,对铅板进行输送;当铅板的较厚部分进入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连杆会带动上压轮上升,使上压轮与下压轮贴紧于铅板两面,对铅板进行输送;从而实现对不等厚铅板的连续稳定牵引。
[0037]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包括相配合的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上压轮组通过连杆设于后支座上,下压轮组设于前支座上,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固定于底板上,其特征在于,连杆与后支座铰接,连杆上设有用于调节连杆与后支座之间夹角的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弹簧及弹簧调节螺杆,弹簧上端固定于连杆上,弹簧下端与弹簧调节螺杆连接,弹簧调节螺杆固定于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圆柱螺旋拉伸弹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前连接座和气缸后连接座,气缸上端通过气缸前连接座连接在连杆上,气缸下端通过气缸后连接座固定在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轮组和下压轮组分别为I组; 上压轮组包括从动轴和两个上压轮,两个上压轮分别设于从动轴上,从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连杆与后支座铰接,从动轴两端的连杆上分别设置弹性组件,从动轴的一端还通过动力传动组件与下压轮组的主动轴连接; 下压轮组包括主动轴和两个下压轮,两个下压轮分别设于主动轴上,且两个下压轮对应位于两个上压轮下方,主动轴两端分别与前支座连接,主动轴的一端还通过联轴器外接驱动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组件的传动形式为齿轮传动、链轮传动或皮带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不等厚铅板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轮和下压轮分别为金属压轮或非金属压轮中的一种或两种。
【文档编号】B65H5/06GK203392542SQ20132042734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5日
【发明者】赵志强, 李建峰 申请人:广州华工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