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683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包括:底板,其用于承载集装箱内部的货物,所述底板大体呈矩形,并且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下侧梁和第二下侧梁;侧板,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梁,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下侧梁,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大体垂直于所述底板延伸;其中,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在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叉车碰撞所述侧板的防撞板。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板,能够使得叉车在行进至集装箱的侧板附近或者吊运集装箱时能够避免侧板的损坏,从而确保了集装箱的使用性能,延长了集装箱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集装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0002]较大的集装箱通常使用叉车进行吊运。而叉车沿其行进方向的纵向中心线两侧分别设置有对称的前轮组和竖向起吊梁,并且竖向起吊梁的纵梁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在吊运之前,叉车行进至靠近集装箱的沿纵向延伸的侧板附近,使得叉车的纵向中心线尽可能地与集装箱的横向中心线重合,目的是当叉车将集装箱吊运起来之后保持集装箱的平衡,避免吊运集装箱的过程中出现集装箱失衡甚至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
[0003]但是,叉车在靠近集装箱的侧板或者吊运集装箱的过程中,叉车的前轮组或者叉车未起吊时的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位于叉车的最前端,因此叉车的前轮组或者叉车的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有可能碰撞到侧板,轻则将侧板上的油漆等防护层损坏而影响集装箱的使用寿命,重则会使集装箱的侧板损伤,甚至变形,损伤严重的情形下会使得外界环境中的水汽很容易进入到侧板中的发泡层中由此影响集装箱的使用性能。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其包括:底板,其用于承载集装箱内部的货物,所述底板大体呈矩形,并且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下侧梁和第二下侧梁;侧板,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梁,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下侧梁,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大体垂直于所述底板延伸;其中,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在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叉车碰撞所述侧板的防撞板。
[0006]优选地,所述防撞板包括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相对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与所述第二防撞板设置为使两者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叉车的竖向起吊梁的纵梁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而且不大于所述叉车的前轮组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纵向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防撞板的纵向长度不小于所述叉车的对应侧的纵梁的内侧面和前轮组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200mm-4000mm,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所述纵向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防撞板的所述纵向长度不小于200mm。
[0009]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下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侧梁接触,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的距离均不小于所述前轮组的高度,并且不小于所述叉车在未起吊时所述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的高度。[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所述底角件的所述下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00mm。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防撞板的凹陷部,并且所述防撞板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0012]优选地,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10mm,所述防撞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
[0013]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其中所述防撞板在安装至所述凹陷部的安装状态下,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齐平,并且所述底角件的外侧面相对于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沿横向向外伸出10_。
[0014]优选地,所述防撞板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并且所述紧固件的外端部容纳于所述凹陷部中。
[00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分析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板,能够使得叉车在行进至集装箱的侧板附近或者吊运集装箱时能够避免侧板的损坏,从而确保了集装箱的使用性能,延长了集装箱的使用寿命。
[0016]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7]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叉车起吊如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2所示集装箱的防撞板和侧板连接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的A处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紧固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5]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包括底板和侧板,下面将对所述集装箱进行详细地描述。
[0027]底板布置在集装箱的底部,其用于承载集装箱内部的货物,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集装箱内部的空间并且利于集装箱的搬运和堆放,使得底板大体呈矩形,并且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下侧梁和第二下侧梁。第一下侧梁和第二下侧梁的目的是形成底板的框架并且便于与集装箱的其它部件的连接。
[0028]侧板包括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0固定连接于第一下侧梁1,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第二下侧梁(未示出),并且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大体垂直于底板延伸,如图所不第一侧板10和第二侧板大体垂直于底板向上延伸。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侧板的外侧面在侧板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叉车碰撞侧板的防撞板。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10的外侧面在第一侧板10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叉车碰撞侧板的防撞板30。当然为了保护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外侧面在第二侧板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防撞板30。由此能够充分保护集装箱的侧板。
[0030]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撞板,能够使得叉车在行进至集装箱的侧板附近或者吊运集装箱时能够避免侧板的损坏,从而确保了集装箱的使用性能,延长了集装箱的使用寿命。
[0031]防撞板30可以是在侧板的外侧面上相对于侧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整块板件。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不,防撞板30包括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并且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相对于侧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两块防撞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在保证侧板免受碰撞的情况下能够节省防撞板的用料,从而减少防撞板用料的成本。
[0032]需要说明的是,沿集装箱的纵向中心线3的方向为集装箱的纵向,沿集装箱的横向中心线4的方向为集装箱的横向,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集装箱的横向中心线4为集装箱两端的底角件之间的中心线;沿叉车的行进方向的纵向中心线21的方向为叉车的纵向。另夕卜,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为竖直方向。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内”是指集装箱或者叉车的自身;而“外”是相对于集装箱或者叉车的内部而言。
[0033]为了在保证侧板免受碰撞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防撞板的尺寸从而节省防撞板的原料成本,作为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不为具有顶板5的集装箱的俯视图,顶角件6位于顶板的四个顶角处。第一防撞板与第二防撞板设置为使两者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叉车20 (仅示意其主体结构)的竖向起吊梁的纵梁23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而且不大于叉车20的前轮组22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一防撞板的纵向长度(沿集装箱的纵向方向的长度)和/或第二防撞板的纵向长度(沿集装箱的纵向方向的长度)不小于叉车20的对应侧的纵梁23的内侧面24和前轮组22的外侧面25之间的距离。由此提高了防撞板的通用性。当防撞板安装至集装箱上后能够避免叉车的前轮组碰撞至集装箱的侧板的情况以及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碰撞至集装箱的侧板的情况。
[0034]优选地,第一防撞板的竖直中心线和第二防撞板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200mm-4000mm,并且第一防撞板的纵向长度和/或第二防撞板的纵向长度不小于200mmo
[0035]可以了解的是,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2,如图1所示。作为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防撞板的下边缘和第二防撞板的下边缘分别与下侧梁接触,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底角件2的下表面的距离均不小于前轮组22的高度,并且不小于叉车20在未起吊时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的高度。由此能够保证叉车在靠近集装箱的侧板时完全保护侧板不被叉车的前轮组和竖向起吊梁碰撞。
[0036]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底角件的下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00mm。
[003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是,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包括外侧板11和内侧板12,外侧板11和内侧板12之间由发泡体填充,如图3所示。外侧板1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防撞板30的凹陷部13,并且防撞板30的厚度不大于凹陷部13的深度。由此防撞板30能够完全容纳于凹陷部13中,从而使得集装箱的外侧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标准集装箱的要求。
[0038]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凹陷部13的深度为10mm,防撞板30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5mm_IOmmο
[0039]可以了解的是,顶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顶角件6,需要说明的是,顶角件6和底角件2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防撞板30在安装至凹陷部13的安装状态下,防撞板30的外表面31与外侧板11的外表面齐平,并且顶角件6的外侧面61相对于防撞板30的外表面31沿横向向外伸出10mm。也可以说,底角件2的外侧面相对于防撞板的外表面31沿横向向外伸出10_。由于标准集装箱要求角件的外侧面相对于防撞板的外表面沿横向向外伸出的距离不小于8mm,因此可以使得安装有防撞板30的侧板能够满足标准集装箱的要求。
[0040]防撞板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安装至侧板,只要能够当防撞板损坏时能够将防撞板拆卸下来更换新的防撞板即可。例如可以通过粘结连接。作为防撞板的一个优选的安装方式,防撞板30通过紧固件40设置于凹陷部13中,并且紧固件40的外端部容纳于凹陷部13中。由此在能够保证防撞板30的安装强度的情况下能够便于防撞板的拆卸。
[0041]作为紧固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紧固件40包括铆螺母41和沉头螺钉,铆螺母41固定于外侧板11,防撞板30上设置有用于沉头螺钉的螺纹杆42穿过其中的通孔,并且通孔的外端部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沉头螺钉的头部43的沉降槽32。由此在保证防撞板30易于拆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证紧固件的安装处的密封性。
[0042]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底板,其用于承载集装箱内部的货物,所述底板大体呈矩形,并且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下侧梁和第二下侧梁; 侧板,其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下侧梁,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下侧梁,并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大体垂直于所述底板延伸; 其中,所述侧板的外侧面在所述侧板的竖直中心线两侧设置有用于防止叉车碰撞所述侧板的防撞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包括第一防撞板和第二防撞板,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相对于所述侧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板与所述第二防撞板设置为使两者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叉车的竖向起吊梁的纵梁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而且不大于所述叉车的前轮组的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纵向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防撞板的纵向长度不小于所述叉车的对应侧的纵梁的内侧面和前轮组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所述竖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200mm-4000mm,并且所述第一防撞板的所述纵向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防撞板的所述纵向长度不小于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下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下边缘分别与所述下侧梁接触,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所述底角件的下表面的距离均不小于所述前轮组的高度,并且不小于所述叉车在未起吊时所述竖向起吊梁的前端部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板的上边缘和所述第二防撞板的上边缘至所述底角件的所述下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外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防撞板的凹陷部,并且所述防撞板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为10mm,所述防撞板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5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个顶角处设置有底角件,其中所述防撞板在安装至所述凹陷部的安装状态下,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与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齐平,并且所述底角件的外侧面相对于所述防撞板的外表面沿横向向外伸出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通过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凹陷部中,并且所述紧固件的外端部容纳于所述凹陷部中。
【文档编号】B65D90/02GK203529190SQ20132057799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林霖, 孙吉栋, 张洪春, 窦义康 申请人: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