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795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包括压盘、转动轴、调节杆、阻尼盘、阻尼带和螺杆,转动轴下端穿过压盘且与压盘转动连接,调节杆下端与转动轴固连,调节杆位于压盘上方,调节杆和转动轴的上端均安装有瓷嘴,阻尼盘固定在位于调节杆与压盘之间的转动轴上,压盘顶部且位于转动轴右侧固定有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阻尼带一端固定在前固定块上,阻尼带另一端绕过阻尼盘且与螺杆一端固定,螺杆另一端穿过开在后固定块上部的通孔且端部连接有碟形螺母,螺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一端顶在碟形螺母上,弹簧另一端顶在后固定块上。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摩擦力产生的阻尼,更换放线盘方便快捷,不会产生乱线、短线、相互缠绕等不利因素,维修方面。
【专利说明】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拉伸铜线的小拉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小拉机放线机构,放线盘通过中间孔穿入一根铁管,两边担在两个固定支座上,依靠拉丝机拉拔力带动放线盘整体旋转,达到放线功能。这种结构的放线机构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线盘转动起来惯量大,在停车过程中线盘还在旋转,从而使裸铜线继续送出,极易产生乱线;2、装卸放线盘时费时费力;3、放线过程中可能产生断线;4、放线盘旋转产生噪音大;5、工作效率降低;6、生产设备落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充分利用摩擦力产生的阻尼,更换放线盘方便快捷,不会产生乱线、短线、相互缠绕等不利因素,同时使用寿命长,维修方面,生产成本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盘、转动轴、调节杆、阻尼盘、阻尼带和螺杆,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穿过压盘且与压盘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位于压盘的上方,所述调节杆和转动轴的上端均安装有瓷嘴,所述阻尼盘固定安装在位于调节杆与压盘之间的转动轴上,所述压盘的顶部且位于转动轴的右侧固定有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所述阻尼带的一端固定在前固定块上,所述阻尼带的另一端绕过阻尼盘且与螺杆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开在后固定块上部的通孔且端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有碟形螺母,所述螺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在碟形螺母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在后固定块上。
[0005]上述的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压盘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挡圈和螺母。
[0006]上述的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开有孔供调节杆下端穿过的孔,所述调节杆能在转动轴调节位置且调节好后通过第一顶丝顶紧。
[0007]上述的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盘套在转动轴上且通过第二顶丝顶紧。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9]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且放线安全可靠。
[0010]2、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摩擦力产生的阻尼,更换放线盘方便快捷,不会产生乱线、短线、相互缠绕等不利因素。
[0011]3、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维修方面,生产成本低。
[0012]4、本实用新型无噪音,穿线方便,可随意更换放线盘。
[0013]5、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易加工,很好的利用了摩擦力,从而实现了放线顺利稳定。
[001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16]图2为图1去除调节杆和放线盘后的俯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I一转动轴;2—调节杆;2_1—第一顶丝;
[0019]3—阻尼盘;3_1—第二顶丝;4一压盘;
[0020]5一轴承;6—挡圈;7—螺母;
[0021]8一后固定块;9—瓷嘴;10—阻尼带;
[0022]11 一弹簧;12—螺杆;13 —ill固定块;
[0023]14一碟形螺母;15—放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压盘4、转动轴1、调节杆2、阻尼盘3、阻尼带10和螺杆12,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穿过压盘4且与压盘4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2的下端与转动轴I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2位于压盘4的上方,所述调节杆2和转动轴I的上端均安装有瓷嘴9,所述阻尼盘3固定安装在位于调节杆2与压盘4之间的转动轴I上,所述压盘4的顶部且位于转动轴I的右侧固定有前固定块13和后固定块8,所述阻尼带10的一端固定在前固定块13上,所述阻尼带10的另一端绕过阻尼盘3且与螺杆12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12的另一端穿过开在后固定块8上部的通孔且端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有碟形螺母14,所述螺杆12上套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一端顶在碟形螺母14上,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顶在后固定块8上。
[0025]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轴I通过轴承5与压盘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挡圈6和螺母7。
[0026]如图1所示,所述转动轴I上开有孔供调节杆2下端穿过的孔,所述调节杆2能在转动轴I调节位置且调节好后通过第一顶丝2-1顶紧。
[0027]如图1所示,所述阻尼盘3套在转动轴I上且通过第二顶丝3-1顶紧。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压盘4装入放线盘15的孔中,孔限定了压盘4的径向位置,压盘4靠自身重力紧紧压在放线盘15上,放线盘15上的线材依次经调节杆2上的瓷嘴9和转动轴I上的瓷嘴9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放线,放线过程带动转动轴I和调节杆2 —起旋转。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螺杆12上的碟形螺母14拉紧或放松阻尼带10,从而增大或减小阻尼带10在阻尼盘3上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带产生的阻尼使裸铜线始终缠绕在放线盘15上,不会出现裸铜线在线盘由于自身回弹力及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线和相互缠绕,而出现断线的现象,不利于拉丝机正常运转。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盘(4)、转动轴(I)、调节杆(2)、阻尼盘(3 )、阻尼带(10 )和螺杆(12 ),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穿过压盘(4)且与压盘(4)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2)的下端与转动轴(I)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2)位于压盘(4)的上方,所述调节杆(2)和转动轴(I)的上端均安装有瓷嘴(9),所述阻尼盘(3)固定安装在位于调节杆(2)与压盘(4)之间的转动轴(I)上,所述压盘(4)的顶部且位于转动轴(I)的右侧固定有前固定块(13)和后固定块(8),所述阻尼带(10)的一端固定在前固定块(13)上,所述阻尼带(10)的另一端绕过阻尼盘(3)且与螺杆(12)的一端固定,所述螺杆(12)的另一端穿过开在后固定块(8)上部的通孔且端部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有碟形螺母(14),所述螺杆(12)上套有弹簧(11 ),所述弹簧(11)的一端顶在碟形螺母(14)上,所述弹簧(11)的另一端顶在后固定块(8 )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I)通过轴承(5)与压盘(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I)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挡圈(6)和螺母(7)。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I)上开有孔供调节杆(2 )下端穿过的孔,所述调节杆(2 )能在转动轴(I)调节位置且调节好后通过第一顶丝(2-1)顶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拉机阻尼放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盘(3)套在转动轴(I)上且通过第二顶丝(3-1)顶紧。
【文档编号】B65H59/04GK203582162SQ20132060708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罗曦耀, 吕杰 申请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