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810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底部中心设置有一个调和旋转喷头,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经输油管线连接至进出油管,所述输油管线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闸阀和电动阀,所述闸阀和电动阀之间的输油管线连接有进泵管线,所述进泵管线连接至装船泵的进油口,所述装船泵的出油口经装船管线连接至进出油管,所述装船管线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和闸阀,所述止回阀和闸阀之间的装船管线连接有调和管线,所述调和管线连接至调和旋转喷头。本实用新型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替代传统装船泵循环调和油品可减少一半以上的调和时间,具有调和质量好、调和效率高、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油品仓储业的发展,油品仓储服务设施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油品储罐不仅用作油品储存的功能,而且也要满足适应油品市场变化需要的多方面功能,更主要是通过油品的调和、勾兑,获取油品的附加利润,所以就要求储罐设施具备完善的调和功能。目前,国内采用压缩空气鼓泡调合、泵循环调和及侧壁式机械搅拌调合等方法存在调和时间长、调和不均匀、能耗高、调和效率低等缺陷,特别是不能适应大型储罐的调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和质量好、调和效率高、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底部中心设置有一个调和旋转喷头,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经输油管线连接至进出油管,所述输油管线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闸阀和电动阀,所述闸阀和电动阀之间的输油管线连接有进泵管线,所述进泵管线连接至装船泵的进油口,所述装船泵的出油口经装船管线连接至进出油管,所述装船管线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和闸阀,所述止回阀和闸阀之间的装船管线连接有调和管线,所述调和管线连接至调和旋转喷头。
[000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和旋转喷头距离储油罐底板400mm高。
[000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设置有闸阀。
[000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出油管上设置有闸阀。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泵管线上设置有闸阀。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和管线上设置有闸阀。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出油管内的油品来自或输送至码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一、调合质量好:调合均匀、无死角、不分层。
[0013]二、调合效率高:调合时间短,比固定喷头调合提高效率30%以上。
[0014]三、安全、节能、环保:
[0015](1)调和旋转喷头在工作时的混合运动是柔和的,射流均匀铺开、分散冲击,减少了对内浮盘的冲击。在通常情况下,能保证对内浮盘无冲击,保证储油罐设备运行安全。
[0016](2)无外加动力,即不引入电源,电动机等不安全因素,防火、防爆。
[0017](3)减低静电积累,在产品结构设计时已很充分的考虑防静电问题。同时,调和旋转喷头在工作时的混合运动是柔和的,射流均匀铺开、分散冲击、一点而过。减少了静电积累。
[0018](4)节能、环保:调和旋转喷头把固定喷嘴直射变成为旋转喷射调合,即装船泵将罐内的油品抽出,经过装船泵的压力再送回罐内的调和旋转喷头的喷嘴喷出,调和旋转喷头将装船泵的液体压力转化为液体射流,射流在储油罐中作360度旋转,对储油罐内的油品做到全方位喷射调和、防沉积,调和充分,罐内不留死角,调和速度快,缩短调和时间,节约运行费用,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调合质量好、效率高、减少了机泵损耗和人工作业时间;减少了材料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储油罐的周转利用率。设备在运行时无噪音、防止罐底油泥沉积,免清罐。其运行成本比传统的装船泵循环调和节能50%以上。
[0019]四、性价比高:性能优异、调合效果好、效率高,质优价廉。
[0020]五、免维护,使用寿命长,一般的使用寿命在20年以上。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_储油罐,2-调和旋转喷头,3-装船泵,4-进出油管,5-输油管线,6-闸阀,7-电动阀,8-进泵管线,9-装船管线,10-止回阀,11-调和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包括储油罐1,所述储油罐1底部中心设置有一个调和旋转喷头2,所述储油罐1的进油口经输油管线5连接至进出油管4,所述输油管线5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闸阀6和电动阀7,所述闸阀6和电动阀7之间的输油管线5连接有进泵管线8,所述进泵管线8连接至装船泵3的进油口,所述装船泵3的出油口经装船管线9连接至进出油管4,所述装船管线9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10和闸阀6,所述止回阀10和闸阀6之间的装船管线9连接有调和管线11,所述调和管线11连接至调和旋转喷头2。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油罐1的公称容积均为5000m3 ( Φ 19m,H=18m),所述调和旋转喷头2距离储油罐1底板400mm高;所述装船泵3的参数:流量Q=350m3/h,扬程H=88m,功率P=132kW,转速n=1480rpm。所述储油罐1的进油口设置有闸阀6,所述进出油管4上设置有闸阀6,所述进泵管线8上设置有多个闸阀6,所述调和管线11上设置有多个闸阀6,所述进出油管4内的油品来自或输送至码头。
[0026]下面以两个公称容积均为5000m3 ( Φ 19m, H=18m)的汽油储油罐A、B (内浮顶罐)为例,A储油罐在底部中心位置安装一个调和旋转喷头,而B储油罐未安装。以相同流量、扬程及功率的装船泵分别对A、B 二个储油罐中的汽油进行调和,装船泵参数:流量Q=350m3/h,扬程H=88m,功率P=132kW,转速n=1480rpm,对比数据如下:对于A储油罐,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进行油品调合只需要1.5~2小时;而对于B储油罐,以装船泵循环调和则需要4~4.5小时。结果表明:A储油罐比B储油罐的调和时间平均缩短2.5小时左右,单罐调和时间按节省2.5小时计,电价按0.7元/kWh计,单罐每年周转次数按25次计算,单罐每年节省电费:132X2.5X25X0.7=5775元/罐?年。上述两种工况下,储油罐中不同组分的油品调和都能混合均匀并达到合格的指标(即达到GB/T4756《油液体手工取样法》中规定的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密度差不大于1.2kg/m3的要求)。
[0027]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油品装船泵3配合调和旋转喷头2进行油品调合,以替代传统的装船泵3循环调和油品,其调和的原理是利用调和旋转喷头2产生射流的反冲原理。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利用流程系统配备的装船泵3,在储油罐1底部中心增设调和旋转喷头2,即可缩短至少一半以上的油品调和时间,提高储油罐1油品调和效率和储油罐1周转率(至少提高50%以上),同时节能效果显著(实际节能达50%以上)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包括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底部中心设置有一个调和旋转喷头,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经输油管线连接至进出油管,所述输油管线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闸阀和电动阀,所述闸阀和电动阀之间的输油管线连接有进泵管线,所述进泵管线连接至装船泵的进油口,所述装船泵的出油口经装船管线连接至进出油管,所述装船管线沿输油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和闸阀,所述止回阀和闸阀之间的装船管线连接有调和管线,所述调和管线连接至调和旋转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旋转喷头距离储油罐底板400mm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的进油口设置有闸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管上设置有闸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泵管线上设置有闸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管线上设置有闸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装船泵配合调和旋转喷头的油品调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油管内的油品来自或输送至码头。
【文档编号】B67D7/06GK203529913SQ201320611178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施恭盛 申请人: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