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993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伪装置,套设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包括密封结构(1),环绕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自锁结构(2),与密封结构(1)连接在一起,并将密封结构(1)固定在瓶体上;显示屏(4),设置在密封结构(1)上,能够显示防伪标识;至少一个摩擦发电机(3),与显示屏(4)电连接,被按压时能够产生电能。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既能够实现瓶装物的防伪,又能简单、方便地拆卸。
【专利说明】一种防伪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在瓶体上以起到防伪效果的防伪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高档名牌产品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带来的巨大商机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量仿制名优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更严重的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尤其以高档名酒和高档药品为最。因此,如何有效的区别瓶装物的真伪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在中国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ZL02214915.5中,其采用将瓶嘴割断的方式,使得使用者只能打开一次,该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酒瓶的再次使用,但是如若酒瓶中的酒尚有剩余,则不能将酒重新密封,从而造成了酒的浪费。
[000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既能够不破坏瓶体又能够实现防伪目的的用于瓶体上的防伪装置。
实用新型内 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瓶装物的防伪,又能简单、方便地拆卸的防伪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防伪装置,套设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包括密封结构,环绕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自锁结构,与密封结构连接在一起,并将密封结构固定在瓶体上;显示屏,设置在密封结构上,能够显示防伪标识;至少一个摩擦发电机,与显示屏电连接,被按压时能够产
[0008]与现有防伪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09]1、不改变原瓶盖的包装,可直接套在上面使用;
[0010]2、可自供电显示,不消耗能源;
[0011]3、开瓶同时破坏防伪装置,避免被重复使用;
[0012]4、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规模化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装配在瓶体上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装配在瓶体上的后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的后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伪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套设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具体为瓶盖中的下盖与上盖的结合处,或者是瓶体与瓶盖的结合处,以使得在开启瓶体时必须首先拆除防伪装置。
[0024]下面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包括密封结构1、自锁结构2、摩擦发电机3和显示屏4。其中,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为带状结构,可环绕瓶盖设置,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之间通过多个可扯裂的间断连接点5相连,以形成一个整体。具体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I的两侧通过多个间断连接点5 (也即上、下两行)分别连接有一个自锁结构2,由此,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形成了一个可环绕瓶盖开启处的带状结构。
[0025]进一步,自锁结构2的端部形成有锁合部件21,以便使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形成的带状结构固定在瓶盖上,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自锁结构2上的锁合部件2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锁合形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自锁结构2端部的锁合部件21包括齿条和卡扣,齿条能够插入到卡扣中,并利用齿条上的凸起与卡扣的挡止配合使自锁结构2的两端部锁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形成的带状结构固定在瓶盖上。当然,现有的其他锁合形式也可直接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如铰接、焊接、粘结等,只要能够实现锁合功能的结构都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0026]进一步,显示屏4设置在密封结构I上,摩擦发电机3设置在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上,显示屏4通过导线与摩擦发电机3相连。其中,显示屏4可为目前已有的IXD屏、电子纸显示屏或者其他低功耗的显示屏等,显示屏4可显示预先设置好的防伪标识(例如,防伪logo、防伪码、产品名称或产品相关信息等);而摩擦发电机3在发生形变后即可发电,用于给显示屏4提供电能,使显示屏4显示防伪标识。
[0027]具体来说,密封结构I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4的平台12,平台12上形成有导线孔(图中未示),显示屏4安装在密封结构I的平台12上。而摩擦发电机3则通过粘接等形式固定在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形成的带状结构的外侧表面上,其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摩擦发电机3分成了两部分,即中间部分31和边缘部分32,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之间也通过多个间断连接点5 (也即上、下两行)相连,由此,当将摩擦发电机3固定在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形成的带状结构的外侧表面上时,可使摩擦发电机3中的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之间的两行间断连接点5与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之间的两行间断连接点5相对应,也即,摩擦发电机3的中间部分31固定在密封结构I上,边缘部分32固定在自锁结构2上,而且优选的是,本实施例中摩擦发电机3上的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的形状分别与密封结构I和自锁结构2的形状相对应。此外,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对摩擦发电机3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设置为多个,如一个或如图3所示设置成两个。
[0028]进一步,连接导线穿过密封结构I上安装显示屏4的平台12上的导线孔连接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其中,连接导线与摩擦发电机3上的边缘部分32相连。
[0029]进一步,密封结构I的端部设置有握持把手11,通过拉拽握持把手11可将密封结构I与自锁结构2分离,也即,使密封结构I与自锁结构2之间的间断连接点5断裂,由此便可将防伪装置从瓶体上取下,进而开启酒瓶。此外,由于摩擦发电机3分为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且中间部分31固定在密封结构I上,边缘部分32固定在自锁结构2上,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之间也通过多个间断连接点5相连,故在分离密封结构I与自锁结构2时,也可相应的将摩擦发电机3上的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分离开来,进而使摩擦发电机3被破坏,同时也将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之间的连接导线破坏,使得摩擦发电机3不能再为显示屏4供电,显示屏4即失去了防伪显示功能。
[0030]进一步,参见图1至图4,欲在瓶体上装配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时,只需首先将设置有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的由密封结构I与自锁结构2组成的带状结构环绕在瓶盖中的下盖与上盖的结合处或瓶体与瓶盖的结合处,然后再利用锁合部件21将自锁结构2锁紧即可完成。
[0031]而当需要验证真伪时,只需按压密封结构I与自锁结构2组成的带状结构上的摩擦发电机3,便可在显示屏4上看到预设的防伪信息。
[0032]进一步,当需要开启瓶体时,则应首先去除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通过拉拽密封结构I端部的握持把手11即可将密封结构I从瓶盖上取下,进而便能够开启瓶体。同时,在密封结构I从瓶盖上分离时,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上的中间部分31也会相应的被从瓶盖上取下,此时,摩擦发电机3被破坏,而摩擦发电机3与显示屏4之间的连接导线也被扯断,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失去防伪功能。
[0033]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4也可设置为柔性显示屏,也即显示屏可弯曲,由此便可将显示屏4如摩擦发电机3—样直接设置在密封结构I上,而省去了密封结构I上平台12的设置。
[0034]下面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密封结构I上的平台12的内部形成有凹台121,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层叠设置在凹台121内。
[0035]具体来说,摩擦发电机3位于显示屏4的下端,且连接摩擦发电机3与显示屏4的导线延伸设置在自锁结构2上,并与自锁结构2固定在一起,当需要验证真伪时,只需按压显示屏4即可使摩擦发电机3产生电能,从而使显示屏4能够显示预设的防伪标识,而当从瓶体上按照上一实施例的方式移除防伪装置时,摩擦发电机3被破坏,而摩擦发电机3与显示屏4之间的电连接也会被破坏,从而使防伪装置失去防伪功能。此外,应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摩擦发电机3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且依次布置在显示屏4的下方。
[0036]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4也可设置为柔性显示屏,也即显示屏可弯曲,由此便可将显示屏4与摩擦发电机3固定在一起后直接设置在密封结构I上,而省去了密封结构I上平台12的设置。
[0037]下面参考图6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防伪装置中的摩擦发电机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38]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摩擦发电机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以及第二电极层303 ;其中,第一电极层301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电极层303的表面接触摩擦形成摩擦界面,并在第二电极层303和第一电极层301处感应出电荷;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为摩擦发电机的电压和/或电流输出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电极层303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结构307。
[0039]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为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再生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0040]其中,第一电极层所用材料是铟锡氧化物、石墨烯、银纳米线膜、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钼、钮、招、镍、铜、钛、铬、硒、铁、猛、钥、鹤或1凡;合金是招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秘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鹤合金、钥合金、银合金或钽合金。
[0041]其中,第二电极层所用材料是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钼、钯、铝、镍、铜、钛、铬、硒、铁、猛、钥、鹤或钥;;合金是招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秘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鹤合金、钥合金、银合金或钽
I=1-Wl O
[0042]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发现,金属与高分子聚合物摩擦,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因此采用金属电极与高分子聚合物摩擦也能提高能量输出。因此,上述的摩擦发电机主要通过金属(第二电极层)与聚合物(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之间的摩擦来产生电信号,主要利用了金属容易失去电子的特性,使第二电极层与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之间形成感应电场,从而产生电压和/或电流。
[0043]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摩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向下弯曲时,摩擦发电机3中的第二电极层303与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表面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从而导致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出现电势差。由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电势差的存在,自由电子将通过外电路由电势低的一侧流向电势高的一侧,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恢复到原来状态时,这时形成在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的内电势消失,此时已平衡的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将再次产生反向的电势差,则自由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反向电流。通过反复摩擦和恢复,就可以在外电路中形成周期性的交流电信号。
[0044]如图7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摩擦发电机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以及第二电极层303 ;其中,第一电极层301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二电极层303设置在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的第二侧表面接触摩擦形成摩擦界面,并在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处感应出电荷;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为摩擦发电机3的电压和/或电流输出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结构(图中未示)。
[0045]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分别为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再生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0046]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用材料是铟锡氧化物、石墨烯、银纳米线膜、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钼、钯、铝、镍、铜、钛、铬、硒、铁、锰、钥、钨或钒;合金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秘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鹤合金、钥合金、银合金或钽合金。
[0047]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两层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材质都相同,会导致摩擦起电的电荷量很小。优选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与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材质不同。
[0048]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的摩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向下弯曲时,摩擦发电机3中的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表面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从而导致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出现电势差。由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电势差的存在,自由电子将通过外电路由电势低的一侧流向电势高的一侧,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恢复到原来状态时,这时形成在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的内电势消失,此时已平衡的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将再次产生反向的电势差,则自由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反向电流。通过反复摩擦和恢复,就可以在外电路中形成周期性的交流电信号。
[0049]如图8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摩擦发电机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居间薄膜层305、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以及第二电极层303 ;其中,第一电极层301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二电极层303设置在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的第一侧表面上;居间薄膜层305为第三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的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居间薄膜层305相互摩擦形成摩擦界面,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与居间薄膜层305相互摩擦形成摩擦界面;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为摩擦发电机3的电压和/或电流输出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居间薄膜层305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结构(图中未示),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与居间薄膜层305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结构307。[0050]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居间薄膜层分别为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再生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0051]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居间薄膜层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三层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材质都相同,会导致摩擦起电的电荷量很小。优选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与居间薄膜层的材质不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优选相同,能减少材料种类,使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更加方便。
[0052]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用材料是铟锡氧化物、石墨烯、银纳米线膜、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钼、钯、铝、镍、铜、钛、铬、硒、铁、锰、钥、钨或钒;合金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秘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鹤合金、钥合金、银合金或钽合金。
[0053]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摩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向下弯曲时,摩擦发电机3中的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居间薄膜层305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与居间薄膜层305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从而导致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出现电势差。由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电势差的存在,自由电子将通过外电路由电势低的一侧流向电势高的一侧,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恢复到原来状态时,这时形成在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的内电势消失,此时已平衡的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将再次产生反向的电势差,则自由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反向电流。通过反复摩擦和恢复,就可以在外电路中形成周期性的交流电信号。
[0054]如图9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摩擦发电机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摩擦发电机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居间电极层306、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以及第二电极层303 ;其中,第一电极层301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二电极层303设置在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的第一侧表面上;居间电极层306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的第二侧表面之间;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居间电极层306相互摩擦形成摩擦界面,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与居间电极层306相互摩擦形成摩擦界面;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串联作为摩擦发电机3的电压和/或电流的一个输出电极,居间电极层306作为摩擦发电机3的电压和/或电流的另一个输出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居间电极层306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结构(图中未示),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与居间电极层306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结构(图中未示)。[0055]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分别为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再生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0056]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的,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相同,能减少材料种类,使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更加方便。
[0057]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用材料是铟锡氧化物、石墨烯、银纳米线膜、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钼、钯、铝、镍、铜、钛、铬、硒、铁、锰、钥、钨或钒;合金是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秘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鹤合金、钥合金、银合金或钽合金。
[0058]其中,居间电极层所用材料是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钼、钯、铝、镍、铜、钛、铬、硒、铁、猛、钥、鹤或钥;;合金是招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镉合金、秘合金、铟合金、镓合金、鹤合金、钥合金、银合金或钽
I=1-Wl O
[0059]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摩擦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向下弯曲时,摩擦发电机3中的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与居间电极层306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和/或,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与居间电极层306相互摩擦产生静电荷,从而导致居间电极层306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产生电势差。由于居间电极层306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电势差的存在,自由电子将通过外电路由电势低的一侧流向电势高的一侧,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当该摩擦发电机3的各层恢复到原来状态时,这时形成在居间电极层306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的内电势消失,此时已平衡的居间电极层306与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之间将再次产生反向的电势差,则自由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反向电流。通过反复摩擦和恢复,就可以在外电路中形成周期性的交流电信号。
[0060]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伪装置,套设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封结构(1),环绕在瓶体上的瓶盖开启处; 自锁结构(2),与密封结构(1)连接在一起,并将密封结构(1)固定在瓶体上; 显示屏(4),设置在密封结构(1)上,能够显示防伪标识; 至少一个摩擦发电机(3),与显示屏(4)电连接,被按压时能够产生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1)和自锁结构(2)为带状结构,通过多个间断连接点(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自锁结构(2)的端部形成有锁合部件(21),锁合部件(21)包括齿条和卡扣,齿条能够插入到卡扣中,并利用齿条上的凸起与卡扣的挡止配合使自锁结构(2)的两端部锁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1)的端部设置有通过拉力作用使密封结构(1)与自锁结构(2 )之间的间断连接点(5 )断裂的握持把手(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发电机(3)固定在密封结构(1)和自锁结构(2)形成的带状结构的外侧表面上,包括能够分离的中间部分(31)和边缘部分(32),摩擦发电机(3)的中间部分(31)固定在密封结构(1)上,边缘部分(32)固定在自锁结构(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发电机(3)上的中间部分(31)与边缘部分(32)通过多个间断连接点(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通过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在摩擦发电机(3 )的边缘部分(32 )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显示屏(4)的平台(12),平台(12)上形成有导线孔,导线穿过平台(12)上的导线孔连接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屏(4)为柔性显示屏,直接设置在密封结构(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1)上设置有平台(12),平台(12)的内部形成有凹台(121),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层叠设置在凹台(121)内,摩擦发电机(3)位于显示屏(4)的下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通过导线连接,导线延伸设置在自锁结构(2)上,并与自锁结构(2)固定在一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屏(4)为柔性显示屏,显示屏(4)与摩擦发电机(3 )固定在一起并直接设置在密封结构(1)上,摩擦发电机(3 )位于显示屏(4)的下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屏(4)和摩擦发电机(3)通过导线连接,导线延伸设置在自锁结构(2)上,并与自锁结构(2)固定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1)环绕在瓶盖中的下盖与上盖的结合处或瓶体与瓶盖的结合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发电机(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301)、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电极层(303);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电极层(303)相互接触形成摩擦界面;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为摩擦发电机的电压和/或电流输出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电极层(303)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之间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相互接触形成摩擦界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之间的居间薄膜层(305),居间薄膜层(305 )为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居间薄膜层(305 )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 )相互接触形成摩擦界面,和/或居间薄膜层(305)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相互接触形成摩擦界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之间的居间电极层(306);居间电极层(306)和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2)相互接触形成摩擦界面,和/或居间电极层(306)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304)相互接触形成摩擦界面;第一电极层(301)和第二电极层(303)串联为摩擦发电机的一个电压和/或电流输出电极,居间电极层(306)为摩擦发电机的另一个电压和/或电流输出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所述的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摩擦界面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上设有微纳结构。
【文档编号】B65D55/02GK203612356SQ201320659376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徐传毅 申请人: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