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076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具体地说是通过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的移动,可实现多工位钢板运输辊道的衔接,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滑动设置于台车移动轨道上的台车架,所述台车架上端面通过带座轴承固定有一主动辊及若干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两端均安装有驱动链轮,且相邻两个驱动链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相连接,辊筒驱动减速机用螺栓固定在台车架上并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辊相连接;主动轮轴及从动轮轴分别转动设置于台车架底部轴架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减少安全隐患,很适合大批量钢板多工位输送的生产线工作。
【专利说明】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具体地说是通过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的移动,可实现多工位钢板运输辊道的衔接,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钢板在多个工位间进行输送衔接时,通常采用行车吊运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工作效率极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需大量作业时间才能输送到位,自动化程度低,并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使用该输送台车可以实现多工位钢板输送辊道的衔接,以完成多工位钢板输送的要求,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减少安全隐患,很适合大批量船用钢板多工位输送的生产工作。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包括滑动设置于台车移动轨道上的台车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架上端面通过带座轴承固定有一主动辊及若干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两端均安装有驱动链轮,且相邻两个驱动链轮之间通过驱动链条相连接,辊筒驱动减速机用螺栓固定在台车架上并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辊相连接;主动轮轴及从动轮轴分别转动设置于台车架底部轴架上,所述主动轮轴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轮,从动轮轴两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所述台车架底部还固定有台车驱动减速机,且所述台车驱动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于主动轮轴上。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轮轴上对应于主动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及第二轴承座,第一锁紧螺母及第二锁紧螺母旋在主动轮轴上分别用于定位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内置的轴承,第一外圈隔套及第二外圈隔套分别置于第一轴承座及第二轴承座内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第一内圈隔套及第二内圈隔套均置于主动轮轴上用于定位轴承内圈,第一端盖及第一侧压板用螺栓固定第一轴承座上以便于定位第一轴承座内轴承的外圈,第二端盖及第二侧压板用螺栓固定在第二轴承座上以便于定位第二轴承座内轴承的外圈。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轮轴上对应于从动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座及第四轴承座,第三锁紧螺母及第四锁紧螺母旋在从动轮轴上用于定位第三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内置的轴承,第三外圈隔套及第四外圈隔套分别置于第三轴承座及第四轴承座内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第三内圈隔套及第四内圈隔套均置于从动轮轴上用于定位轴承内圈,第三端盖及第三侧压板用螺栓固定第三轴承座上以便于定位第三轴承座内轴承的外圈,第四端盖及第四侧压板用螺栓固定在第四轴承座上以便于定位第四轴承座内轴承的外圈。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辊及若干从动辊均布设置于台车架上表面。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减少安全隐患,很适合大批量钢板多工位输送的生产线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1]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
[0012]图4是图2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f 4所示,包括从动辊1、带座轴承2、主动辊3、联轴器4、辊筒驱动减速机5、台车架6、驱动链轮7、驱动链条8、台车移动轨道9、轨道压板10、基础预埋板11、第一端盖12、第一锁紧螺母13、第一外圈隔套14、第一轴承座15、第一侧压板16、第一内圈隔套17、主动轮18、主动轮轴19、第二内圈隔套20、第二侧压板21、第二轴承座22、第二外圈隔套23、第二锁紧螺母24、第二端盖25、台车驱动减速机26、第三端盖27、第三锁紧螺母28、第三外圈隔套29、第三轴承座30、第三侧压板31、第三内圈隔套32、从动轮33、从动轮轴34、第四内圈隔套35、第四侧压板36、第四轴承座37、第四外圈隔套38、第四锁紧螺母39、第四端盖40、第一工位41、第二工位42、第三工位43、第四工位44、第五工位45、第六工位46、钢板47
坐寸ο
[0015]如图f 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包括滑动设置于台车移动轨道9上的台车架6,所述台车架6上端面通过带座轴承2固定有一主动辊3及若干从动辊1,所述主动辊3与从动辊I两端均安装有驱动链轮7,且相邻两个驱动链轮7之间通过驱动链条8相连接,辊筒驱动减速机5用螺栓固定在台车架6上并通过联轴器4与主动辊3相连接;主动轮轴19及从动轮轴34分别转动设置于台车架6底部轴架上,所述主动轮轴19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轮18,从动轮轴34两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台车架6底部还固定有台车驱动减速机26,且所述台车驱动减速机26的输出端连接于主动轮轴19上。
[0016]所述主动轮轴19上对应于主动轮18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15及第二轴承座22,第一锁紧螺母13及第二锁紧螺母24旋在主动轮轴19上分别用于定位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22内置的轴承,第一外圈隔套14及第二外圈隔套23分别置于第一轴承座15及第二轴承座22内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第一内圈隔套17及第二内圈隔套20均置于主动轮轴19上用于定位轴承内圈,第一端盖12及第一侧压板16用螺栓固定第一轴承座15上以便于定位第一轴承座15内轴承的外圈,第二端盖25及第二侧压板21用螺栓固定在第二轴承座22上以便于定位第二轴承座22内轴承的外圈。
[0017]所述从动轮轴34上对应于从动轮33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座30及第四轴承座37,第三锁紧螺母28及第四锁紧螺母39旋在从动轮轴34上用于定位第三轴承座30、第四轴承座37内置的轴承,第三外圈隔套29及第四外圈隔套38分别置于第三轴承座30及第四轴承座37内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第三内圈隔套32及第四内圈隔套35均置于从动轮轴34上用于定位轴承内圈,第三端盖27及第三侧压板31用螺栓固定第三轴承座30上以便于定位第三轴承座30内轴承的外圈,第四端盖40及第四侧压板36用螺栓固定在第四轴承座37上以便于定位第四轴承座37内轴承的外圈。
[0018]所述主动辊3及若干从动辊I均布设置于台车架6上表面。
[001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布置于钢板输送工位之间,具体是首先在钢板47输送工位之间埋设基础预埋板11,然后将台车移动轨道9通过轨道压板10固定于基础预埋板11上;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台车驱动减速机26驱动台车架6在台车移动轨道9上移动,使台车架6上的主动辊3及从动辊I与前后各工位(第一工位41、第二工位42、第三工位43、第四工位44、第五工位45、第六工位46)输送辊道衔接,然后通过辊筒驱动减速机5与各工位辊道驱动减速机联动实现钢板的输送。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包括滑动设置于台车移动轨道(9)上的台车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架(6)上端面通过带座轴承(2)固定有一主动辊(3)及若干从动辊(1),所述主动辊(3)与从动辊(I)两端均安装有驱动链轮(7),且相邻两个驱动链轮(7)之间通过驱动链条(8)相连接,辊筒驱动减速机(5)用螺栓固定在台车架(6)上并通过联轴器(4)与主动辊(3)相连接;主动轮轴(19)及从动轮轴(34)分别转动设置于台车架(6)底部轴架上,所述主动轮轴(19)两端分别安装有主动轮(18),从动轮轴(34)两端分别安装有从动轮(33),所述台车架(6)底部还固定有台车驱动减速机(26),且所述台车驱动减速机(26)的输出端连接于主动轮轴(1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轴(19)上对应于主动轮(18)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座(15)及第二轴承座(22),第一锁紧螺母(13)及第二锁紧螺母(24)旋在主动轮轴(19)上分别用于定位第一轴承座(15)、第二轴承座(22)内置的轴承,第一外圈隔套(14)及第二外圈隔套(23)分别置于第一轴承座(15)及第二轴承座(22 )内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第一内圈隔套(17 )及第二内圈隔套(20 )均置于主动轮轴(19)上用于定位轴承内圈,第一端盖(12)及第一侧压板(16)用螺栓固定第一轴承座(15)上以便于定位第一轴承座(15)内轴承的外圈,第二端盖(25)及第二侧压板(21)用螺栓固定在第二轴承座(22)上以便于定位第二轴承座(22)内轴承的外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轴(34)上对应于从动轮(33)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座(30)及第四轴承座(37),第三锁紧螺母(28)及第四锁紧螺母(39)旋在从动轮轴(34)上用于定位第三轴承座(30)、第四轴承座(37)内置的轴承,第三外圈隔套(29)及第四外圈隔套(38)分别置于第三轴承座(30)及第四轴承座(37)内用于定位轴承外圈,第三内圈隔套(32)及第四内圈隔套(35)均置于从动轮轴(34)上用于定位轴承内圈,第三端盖(27 )及第三侧压板(31)用螺栓固定第三轴承座(30 )上以便于定位第三轴承座(30)内轴承的外圈,第四端盖(40)及第四侧压板(36)用螺栓固定在第四轴承座(37)上以便于定位第四轴承座(37)内轴承的外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钢板输送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3)及若干从动辊(I)均布设置于台车架(6)上表面。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3601935SQ20132068218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方长海, 杨念记, 周洪根, 张盛, 吴信保, 周军记 申请人: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