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243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对应外盖、一个转线盘、引线、一个回旋簧及一个定位珠;其中的回旋簧两端分别与外盖中心轴及转线盘接合以成为回旋力量的力源,且引线绕转于转线盘;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应外盖的其中一个外盖,于内缘面设有多项运作功能的轨道,对应于定位珠经转线盘正、反向旋转运作,驱使定位珠实施松脱、嵌卡与循序交替运作,且该定位珠配置于转线的盘缘面内槽所设的滑槽道,该滑槽道区分为:主槽道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道,该主槽道开设有槽沟,能够使整个主槽道在承受定位珠压力时,衍出弹性浮动的机能。
【专利说明】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尤其是一种可由单向或双向卷收暨拉伸引线为机能导向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电脑周边或电信周边等产品,所需的资料传输线(引线)乃为不可或缺的传输介质,此等设备所需的资料传输或电源供应线往往是多组并同使用;因此,长久以来配线及整线问题,已让使用者相当头疼及困扰,特别是对于整体观瞻、线组缠绕、引线过长或过短等问题,实然已造成极大不便及影响,尤其是每搬迁一次电脑或电信网路设备,就必需烦劳配线及整线一次;因此,不论在心理面或是身理面,均已造成使用者极度不安及不便。
[0003]以传统旧法论析解决此一问题,对于过长的传输线处理方式,一般不外乎均是利用绑线将过长的引线施以弯折捆绑,此法当然必会如前述产生观瞻杂乱不堪问题,而所造成的缠绕、打结等后遗症也是一大隐忧,尤其是所实施的捆绑引线型态,经久处于此种状态下,也会影响传输线的安全性及传输品质。
[0004]基于前述,目前市场已有一种以钢珠定位结构的收线盒被设计出来;诚如第八及图9所不,该种习有收线盒AlO是由:一前盖Al、一回旋簧A2、一滑座A3、一传输线A4、一定位珠A5及一后盖A6主要元件所组成;然,此种现有收线盒Al在基础理念而言,同样是利用滑座A3内的回旋簧力进行传输线A4的卷复归位;特别是一其定位机构则是采用钢珠A5进行定位。
[0005]为配合此钢珠A5定位机能,必需在滑座A3的底部开设出多道的钢珠轨道A31,以令钢珠A5可指定于此等轨道A31内实施滚动及嵌挚;如此一来,该滑座A3在施以高速拉伸与缩回运转时,底部所开设的钢珠轨道A31则是同步运转;试想,钢珠轨道A3在处于高速运转情况下,是完全不符珠体A5嵌卡与滑移所需的稳定性,势必造成极大误差值;相对地,现有的轨道设计就显得相当困难且需较高的精度尺寸,除使得模具开设上显为不易外,组装不良率也会大幅提升,无形中增加成本并丧失竞争力;二来;当轨道A31摩损或间隙误差值过大,钢珠A5的跳脱乃是预期可见,进而致使定位功能完全丧失;因此,现有收线盒AlO常常发生脱卡或无法定位问题,除主因都可归究于此外,并将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设计基础论点,包括两种机能,一为:双向引线拉缩;另一为:单向引线拉缩;其中双向引线拉缩指定以转线盘为中心点,使单条引线以此为中心,恰可以此中心分为两段引线绕转于转线盘之上、下格位,进而以双向拉缩于引线,建构出双向拉缩的收线盒;而以单条引线拉缩机能,则是同样指定以转线盘为旋转体,该单条引线则留设适长的备转引线,该预留的备转引线除不拉伸而出外,其最终端设为固定;因此,该备转引线的作用,只是随着前向单条引线拉出,构成预备与配合并可呈具紧缩或开松两种状态。
[0007]当拉合于引线时,不论是单向或双向拉合,即可驱使转线盘形成单一固定转向,在配合于本实用新型所具的弹性浮动的定位珠结构,除可达到“一次快速卷收复位”外,也可实施逐步性“每一圈分段卷收复位”双重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至少包括:对应两外盖、一转线盘、一引线、一回旋簧及一定位珠;其中的回旋簧两端分别与外盖中心轴及转线盘接合以成为回旋力量的力源,且引线绕转于转线盘;其中两个对应外盖的其中一个外盖,于内缘面设有多项运作功能的轨道,对应于定位珠经转线盘正、反向旋转运作,驱使定位珠实施松脱、嵌卡与循序交替运作,且该定位珠配置于转线的盘缘面内槽所设的滑槽道,该滑槽道区分为:主槽道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道,该主槽道开设有槽沟,能够使整个主槽道在承受定位珠压力时,衍出弹性浮动的机能。
[0009]优选的是,转线盘的缘面设有滑珠。
[0010]优选的是,两个对应外盖的出线口处,枢轴配套有滚动导引杆。
[0011]优选的是,两个对应外盖中的另一个外盖内部中心轴,配设有一个强化套。
[0012]其中的回旋簧中心端与其一外盖内部中心轴嵌槽嵌接固定,使回旋簧以此轴形成为单端固定状态;其次,回旋簧的外端则连接并嵌固于转线盘,使两者形成以回旋簧为牵制的结构机能;当转线盘施以正向或反向自转旋动时,均可驱使内部回旋簧形成为旋紧或放松两种机能状态。
[0013]前述的转线盘与引线的对应,则由转线盘顺其内部缘壁,可由引线适当长度加以嵌固,使得在同一条引线,可依导引绕转于转线盘面,并分为上、下格位绕转;在为以双向引线拉伸实施时,该引线则以转线盘为中心分为两段,以令收线盒可为双向拉伸与缩卷方式运动;在以单向引线拉伸实施时,该引线同样是以转线盘为转体,并预留适长引线为备转引线,且该备转引线最终端为设固定,即可令收线盒只可为单向拉伸与缩卷方式运动。
[0014]不论是双向引线拉伸或单向引线拉伸的实施,该引线端均分别接设所需的接电端或电讯接头,即可成为最佳拉卷式的资料传输线、电信网路传输线、滑鼠引线或电源供应线的收线盒。
[0015]基于上述论点,本实用新型特征乃在于:收线盒所达成的定位机制,该机制乃是依据:转线盘与所对应的外盖内缘暨一定位珠,在施以交互运作与配合所达成;其中的外盖于内缘面设有多项运作功能的轨道,可完全配合定位珠经由转线盘正、反向旋转运作,驱使定位珠具有松脱、嵌卡循序交替运作特有机能;且该定位珠配置于转线盘缘面内槽所设的滑槽道中,可使定位珠与引线两者,以引线嵌卡而直向滑移以及引线松脱而旁移两种运作模式。
[0016]其次,转线盘缘面内槽所设的主槽道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道,在快速拉伸或缩合引线时,将可使定位珠对应于引线拉合与松合动作呈现“嵌卡滑移”与“松脱旁移”两种运动模式;同时,配合主槽道所设的槽沟,再度可使主槽道进一步衍生出弹性浮动式的机制,进以获求修正定位珠与外盖轨道两者间,因珠体高速滑移所产生的摩损、震力暨原有极小误差值,以弹性浮动方式确保珠体能于外盖轨道中获得良好运作效果。
[0017]若是引线在高速拉伸或回缩时,其内的定位珠若是发生微幅脱离外盖轨道时,SP可借助主槽道的中剖槽沟所衍生的弹性浮动机制,自行实施修回与导正能力,澈底解决现有定位钢珠因摩损造成珠体跳脱,致使定位功能完全丧失;其次,前述转线盘缘面内槽设有的主槽道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道的功能,旨在提供定位珠实施一种“嵌卡滑移”与“松脱旁移”两种运动模式;简单说,也就是当定位珠施以滑移嵌卡时,即会进入主槽道;当定位珠呈松脱(引线缩回)瞬间,该定位珠即会旁移至旁槽道内,使定位珠在配合引线松脱缩回时,能完全躲开主槽道所具的嵌卡机制,有效达到防制摩损、保护并延长定位珠的使用寿命O
[0018]因此,经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确实可获得以下的优势将以分点说明如下:
[0019]1、本实用新型多项运作功能轨道,设于外盖内缘面,属于固定暨稳定式设计,完全排除现有定位钢珠轨道需随其滑座运转,造成误差质过大且又无法达成修正之能。
[0020]2、本实用新型转线盘缘面内槽所设的主槽道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将可在引线快速拉伸或缩合时,可令定位珠随着引线的拉合与放松呈现出“嵌卡滑移”与“松脱旁移”两种运动运作,有效达到防制珠体摩损、保护并延长定位珠的使用寿命。
[0021]3、本实用新型转线盘缘面内槽所设的主槽道,是以主槽道设具的中剖槽沟,可使槽道明显衍生出弹性浮动式的运转机制,以获求修正定位珠与外盖轨道两者间,所产生的摩损、震力暨原有的极小误差值,以真正确保珠体能于外盖轨道中获得良好的运作效果。
[0022]4、利用本实用新型转线盘缘面所配设的嵌合珠,将可大降低转线盘缘面所产生的摩擦力,进而有效降低回旋簧的开、缩负载应力,获得最终优质操控手感。
[0023]5、利用本实用新型对应的外盖出线口所设的滚动导引杆,将可大幅降低转线盘与回旋簧开、缩负载应力,正确施以引线导引与获得最终优质操控手感。
[0024]6、利用本实用新型两对应外盖中的其一外盖内部中心轴所配设的强化,将可提高两对应外盖相互锁合应力, 并确保中心轴锁合强固性与稳定性。
[0025]借助上述结构暨效果的达成,即可使本实用新型获得良好的卷收暨定位双重功效,完全革新并突破现有单纯的珠体定位收线盒,极易造成脱卡之弊,进而提高传输线的真正附加价值及进步使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00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各部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盖、定位珠与滚动导引杆的相对结构与位置状态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线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为单向拉伸引线转线盘暨引线与备转引线三者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线盘滑槽道结构放大暨定位珠运行动作示意图。
[0032]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线盘滑槽道剖视结构暨微幅弹性运作示意图。
[0033]图8是现有钢珠定位卷线器各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现有钢珠定位卷线器的滑座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1、2、两对应外盖6、定位珠11、中心轴
[0037]110、强化套21、轨道22、枢轴
[0038]23、导引杆12、嵌槽3、转线盘
[0039]31、滑槽道311、主槽道3111、槽沟[0040]312、旁槽道313、滑珠4、引线
[0041]41、备转引线5、回旋簧
[0042]【现有技术符号说明】
[0043]A10、收线盒Al、前盖AlA2、回旋簧
[0044]A3、滑座A31、钢珠轨道 A4、传输线
[0045]A5、定位珠A6、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6]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是由:对应两外盖1、2、一转线盘3、引线4、一回旋簧5及一定位珠6各兀件所组成;其中回旋簧5中心端与其一外盖I内部中心轴11嵌槽12嵌接固定,且中心轴11上另套合一强化套110,除可提高两对应外盖间的锁合应力,并能确保中心轴11强化其锁合强固性与稳定性;其次,回旋簧5的外端则与转线盘3接合,当转线盘3施以正向或反向自转旋动时,均可驱使内部回旋簧5形成旋紧与放松两种机能状态,而旋紧状态则是提供收线盒回旋复位的主要力源。
[0047]其次,转线盘3顺其内部可令引线4以中段点顺着转线盘3的导引绕转于转线盘3上,并以上、下格位加以区分此引线4,进而构成以双向引线为拉伸机制;此外,以单向引线为拉伸机制,则如图5所示,该引线同样是以转线盘3为转体,并预留适长引线为备转引线41,且该备转引线41的终端为设固定;因此,该备转引线41的作用,只是随着前向引线4拉出,构成预备并可呈具紧缩或开松两种配合状态。
[004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乃在于:收线盒所达成的定位机制,该机制乃是依据:转线盘3与所对应的外盖2内缘暨一定位珠6,在施以交互运作与配合所达成;其中外盖2于内缘面设有多项运作功能的轨道21,可配合定位珠6经由转线盘3正、反向旋转运作,驱使定位珠6具有松脱、嵌卡循序交替运作特有机能,如图3所示;且该定位珠6配置于转线盘3缘面内槽所设的滑槽道31中,可令定位珠6形成嵌卡滑移与松脱旁移两种运作方式。
[0049]续如图4、6所示,转线盘3缘面内槽所设滑槽道31可区分为:主槽道311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道312,在快速拉伸或缩合引线4时,将可使定位珠6呈现“嵌卡滑移”与“松脱旁移”两种并合模式,循序交替运行于主槽道311与旁槽道312中;简单说,也就是当引线4被拉伸,定位珠6施以滑移嵌卡时,即会顺其运转自行进入至主槽道311中,实施应有嵌卡定位机能;若,当引线4处于缩回时,该定位珠6则呈松脱的瞬间,即会顺其运转自行旁移至旁槽道312内,使定位珠6在配合引线松脱与缩回时,能避开主槽道311所施的嵌卡机制,有效达到防制摩损、保护并延长定位珠6的使用寿命。此外,配合前述主槽道311,由所开设的槽沟3111,将可再度使整个主槽道311在承受定位珠6受压时,进一步衍生出浮动弹性机能;简单说,该定位珠6在高速滚转时,该定位珠6等于是在主槽道311面上,借助槽沟3111所具的弹性,形成极微性上、下浮动滚转,如图7所示,以获求最佳修正定位珠6与外盖I轨道两者间,所产生 的摩损、震力暨原有的极小误差值,以确保定位珠6能于外盖轨道21中,获得良好与正确的运作效果。
[0050]返回图2、3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结构所示,针对摩擦力的克服以求降低回旋簧5的负载,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是以转线盘3的缘面配设有若干滑珠313,以对应方式设于转线盘3的缘面,可施以省力滚动运作,有效降低转线盘3缘面旋转运作所产生的触擦力量,进而有效释解于回旋簧5负载应力,获得最终优质操控手感;此外,位于对应外盖2出线口处,另以枢轴22套设一滚动导引杆23,借此导引杆23将可正确导引引线4并降低回旋簧负载应力,再次获得最终优质操控手感。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该收线盒整体结构至少包括:两个对应外盖、一个转线盘、引线、一个回旋簧及一个定位珠;其中的回旋簧两端分别与外盖中心轴及转线盘接合以成为回旋力量的力源,且引线绕转于转线盘;其特征在于: 两个对应外盖的其中一个外盖,于内缘面设有多项运作功能的轨道,对应于定位珠经转线盘正、反向旋转运作,驱使定位珠实施松脱、嵌卡与循序交替运作,且该定位珠配置于转线的盘缘面内槽所设的滑槽道,该滑槽道区分为:主槽道以及连通于主槽道的旁槽道,该主槽道开设有槽沟,能够使整个主槽道在承受定位珠压力时,衍出弹性浮动的机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其特征在于,转线盘的缘面设有滑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应外盖的出线口处,枢轴配套有滚动导引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弹性浮动式的收线盒定位珠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应外盖中的另一个外盖内部中心轴,配设有一个强化套。
【文档编号】B65H75/34GK203558655SQ20132072582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黄桂贤 申请人:黄桂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