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40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包括通道组件,还包括存放台,所述存放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通道组件包括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通,所述进料口设置有推板机构,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送料机构和用于推送治具进入所述循环通道的推送机件;在本技术方案中,治具上的产品经过加工或组装之后,从进料口进入到存放台,该存放台可以并排放置多列多行的治具,从而无须加长流水线或在流水线上设置用于烘干的干燥区,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克服现有技术需回收治具并重新放入生产线的问题,使治具能形成完整的循环,无须对治具进行卸出和装入,节省了人力,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随着制造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的制造企业都采用了流水线进行生产,特别是一些小型电声产品的生产组装,如手机喇叭、送话器等,由于现在的电子通讯产品越来越小型化,所以其相关的组件或零件也随之采用较小的外形,而在组装过程中,通常需用治具辅助各个零组件进行点胶贴合,是现有生产的惯用技术手段,即将相关零组件贴合形成一个整体,其操作方法一般是先利用点胶机构在一零件的上表面点上胶液,然后再将另一零件贴合在表面具有胶液的零件上;贴合后的零件一般都需要经过干燥,现有技术的干燥方法一般为二种,一是通过延长流水线,让零件在长距离的流水线上流动而延长干燥时间;二是在流水线相应的位置设置烘干区域,所述烘干区域通过电发热对流经的零件进行干燥;现有技术的第一种方法是需要延长流水线,占用空间大,而第二种方法是需要另外设置烘干区域及需要另外设置发热部件,成本高;而且现有的生产线治具在第一道工序时,需要人工放置添加,在最后一道工序时,需要对治具进行回收,这种不断回收,再不断补充至生产线上的情况,明显存在较大的不足,不但浪费人力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低,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它具有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包括通道组件,还包括存放台,所述存放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通道组件包括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通,所述进料口设置有推板机构,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送料机构和用于推送治具进入所述循环通道的推送机件。
[0005]优选的是,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推动气缸、连接块和推板,所述连接块与推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板与连接块连接并滑动设置于进料口。
[0006]优选的是,所述推板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存放台的下方的固定板和限位块,所述推动气缸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穿过固定板上设置的导套并与限位块连接。
[0007]优选的是,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台、横向滑台和纵向滑台,所述横向滑台与送料台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台与横向滑台的上部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台连接有送料块,所述送料台设置有用于驱动横向滑台的第二气缸,所述横向滑台设置有用于驱动纵向滑台的第
三气缸。
[0008]优选的是,所述送料块设置有若干个送料卡位,所述若干个送料卡位的排列长度L小于或等于存放台的宽度W。[0009]优选的是,所述送料台设置横向滑轨,所述横向滑台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滑轨配合的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台的上部设置有纵向滑轨,所述纵向滑台设置有与纵向滑轨配合的纵向滑槽。
[0010]优选的是,所述循环通道为圆弧状。
[0011]优选的是,所述循环通道为矩形状,所述循环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二通道的第四气缸,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三通道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四通道的第六气缸,所述第一通道的进料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第四通道的出料端与进料口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有推块。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包括通道组件,还包括存放台,所述存放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通道组件包括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通,所述进料口设置有推板机构,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送料机构和用于推送治具进入所述循环通道的推送机件;在本技术方案中,治具上的产品经过加工或组装之后,从进料口进入到存放台,该存放台可以并排放置多列多行的治具,从而无须加长流水线或在流水线上设置用于烘干的干燥区,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克服现有技术需回收治具并重新放入生产线的问题,使治具能形成完整的循环,无须对治具进行卸出和装入,节省了人力,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存放台一I,进料口 一11,出料口 一12,循环通道一2,第一通道一21,第二通道一22,第二通道一23,第四通道一24,第四气缸一25,第五气缸一26,第六气缸一27,推块一28,推板机构一3,推动气缸一31,连接块一32,推板一33,固定板一34,限位块一35,导柱一36,导套一37,送料机构一4,送料台一41,横向滑轨一411,横向滑台一42,横向滑槽一421,纵向滑轨一422,纵向滑台一43,纵向滑槽一431,送料块一44,送料卡位一441,第二气缸一45,第三气缸一46,推送机件一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见图1至图4,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包括通道组件,还包括存放台1,所述存放台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 11和出料口 12,所述通道组件包括循环通道2,所述循环通道2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 11和出料口 12相通,所述进料口 11设置有推板机构3,所述出料口 12设置有送料机构4和用于推送治具进入所述循环通道2的推送机件5 ;所述推送机构5可以为气缸或替换为相应的推送机构,一般来说,采用气缸为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送料机构4先将治具从存放台I上的出料口 12送至循环通道2,然后推送机件5推动治具进入循环通道2内,送料机构4继续将治具送至循环通道2,而推送机件5继续推动治具进入循环通道2内,不断循环,当将多个治具送到循环通道2时,就会沿着循环通道2形成排列状,直至排至进料口 11,而推送机件5每推动一个治具进入循环通道2时,其出料口 12也有相同的一个治具走出循环通道2进入到进料口 11,当进料口 11的治具形成一排时,其存放台I中最前面一排的治具已全部进入到循环通道2中,这时推板机构3向进料口 11的整排治具向前推动,使存放台I中的治具整体向前移动一排,形成治具不断的循环,而治具上的产品在循环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加工或组装。在本技术方案中,治具上的产品经过加工或组装之后,从进料口 11进入到存放台1,该存放台I可以并排放置多列多行的治具,从而无须加长流水线或在流水线上设置用于烘干的干燥区,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克服现有技术需回收治具并重新放入生产线的问题,使治具能形成完整的循环,无须对治具进行卸出和装入,节省了人力,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优点。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板机构3包括推动气缸31、连接块32和推板33,所述连接块32与推动气缸3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板33与连接块32连接并滑动设置于存放台I的进料口 11 ;该推板机构3的工作原理是:当进料口 11的治具排成整排时,推动气缸31收缩驱动推板33向存放台I方向移动,从而将存放台I上的所有治具向前移动一排;然后推动气缸31活塞杆伸出复位,形成循环动作,本技术方案中推动气缸31的设置在存放台I的正下方,也可以设置有存放台I的斜下方,从而改变活塞杆伸出和回缩时推板33的不同动作,综上所述,本推板机构3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002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板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存放台I的下方的固定板34和限位块35,所述推动气缸31与固定板3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2设置有导柱36,所述导柱36穿过固定板34上设置的导套37并与限位块35连接;该导柱36和导套37可以缓减推动气缸31的活塞杆承受的重力,且让定位更加准确,而限位块35可防止推板33超出行程,避免出现意外。
[0025]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治具形成的循环,需要送料和推料达到一个较好的配合,故本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送料台41、横向滑台42和纵向滑台43,所述横向滑台42与送料台41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台43与横向滑台42的上部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台43连接有送料块44,所述送料台41设置有用于驱动横向滑台42的第二气缸45,所述横向滑台42设置有用于驱动纵向滑台43的第三气缸46。该送料机构4的工作原理是:第二气缸45驱动横向滑台42与存放台I的内侧壁,然向第三气缸46驱动纵向滑台43向存放台I方向移动,送料块44捕捉治具,然后第二气卸驱动横向滑台42向存放台I的外侧壁方向移动,当最外侧的治具移动至循环通道2的进料端时,第三气缸46驱动纵向滑台43复位,该治具被推送机件5推入循环通道2,其横向滑台42向存放台I的内侧壁继续移动,继续将下一治具移至循环通道2的进料端。
[002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块44设置有若干个送料卡位441,即该送料卡位441的数量与存放台I上所排列治具的列数相对应,该送料卡位441用于捕捉治具,同时,所述若干个送料卡位441的排列长度L小于或等于存放台I的宽度W (详见图2和图4),也就是其送料卡位441的数量不能多于存放台I所排列治具的列数,该送料卡位441 一般设置为与存放台I所排列治具的列数少一个的数量,本技术方案中,存放台I可旋转8列治具,其送料块44上设置有7个送料卡位441,当送料块44捕捉治具时,始终保持最外侧的治具处于送料块44外侧,当送料块44移动一个治具位时,该最外侧的治具就会被推至循环通道2的进料端,其结构更简单,而且节省材料。
[0027]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台41设置横向滑轨411,所述横向滑台42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滑轨411配合的横向滑槽421,所述横向滑台42的上部设置有纵向滑轨422,所述纵向滑台43设置有与纵向滑轨422配合的纵向滑槽431,上述滑槽与滑轨的配合有利于横向滑台42和纵向滑台43的精准移动,不会出现偏位的现象。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现有的生产线为了结合室内的方形布局,同时利有于相关设备的安装,所述循环通道2为矩形状,所述循环通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第三通道23和第四通道24,所述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22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二通道22的第四气缸25,所述第二通道22与第三通道23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三通道23的第五气缸26,所述第三通道23与第四通道24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四通道24的第六气缸27,所述第一通道21的进料端与出料口 12连接,所述第四通道24的出料端与进料口 11连接;上述矩形状的循环通道2工作时,治具在推送机件5的推动下进入第一通道21,治具从第一通道21尾端移出,第四气缸25推动治具第进入第二通道22,而第二通道22的尾端移出的治具由第五气缸26推动进入第三通道23,第三通道23的尾端移出的治具由第六气缸27推出第四通道24中,第四通道24的治具向前移动至进料口11形成一排。
[002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推送机件5、第四气缸25、第五气缸26和第六气缸27的活塞杆均连接有推块28,该推块28可以结合治具的形状大小设置,避免活塞头顶伤治具或产
品O
[0030]实施例二,
[0031]参见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治具的底部为圆柱形时,所述循环通道2为圆弧状,这样本循环通道2可以直接利用推送机件5进行治具的推动,具有节省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的优点。
[0032]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33]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包括通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放台(I),所述存放台(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通道组件包括循环通道(2),所述循环通道(2 )的两端分别与进料口( 11)和出料口( 12 )相通,所述进料口( 11)设置有推板机构(3 ),所述出料口( 12 )设置有送料机构(4 )和用于推送治具进入所述循环通道(2 )的推送机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机构(3)包括推动气缸(31)、连接块(32)和推板(33),所述连接块(32)与推动气缸(3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推板(33)与连接块(32)连接并滑动设置于进料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存放台(I)的下方的固定板(34)和限位块(35),所述推动气缸(31)与固定板(3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2)设置有导柱(36),所述导柱(36)穿过固定板(34)上设置的导套(37)并与限位块(3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4)包括送料台(41)、横向滑台(42)和纵向滑台(43),所述横向滑台(42)与送料台(41)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台(43)与横向滑台(42)的上部滑动连接,所述纵向滑台(43)连接有送料块(44),所述送料台(41)设置有用于驱动横向滑台(42)的第二气缸(45),所述横向滑台(42)设置有用于驱动纵向滑台(43)的第三气缸(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块(44)设置有若干个送料卡位(441 ),所述若干个送料卡位(441)的排列长度L小于或等于存放台(I)的宽度W。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台(41)设置横向滑轨(411),所述横向滑台(42)设置有与所述横向滑轨(411)配合的横向滑槽(421),所述横向滑台(42)的上部设置有纵向滑轨(422),所述纵向滑台(43)设置有与纵向滑轨(422)配合的纵向滑槽(4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通道(2)为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通道(2)为矩形状,所述循环通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21)、第二通道(22)、第三通道(23)和第四通道(24),所述第一通道(21)与第二通道(22)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二通道(22)的第四气缸(25),所述第二通道(22)与第三通道(23)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三通道(23)的第五气缸(26),所述第三通道(23)与第四通道(24)的连接处设置有将治具推入第四通道(24)的第六气缸(27),所述第一通道(21)的进料端与出料口(12)连接,所述第四通道(24)的出料端与进料口(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缸(25)、第五气缸(26)和第六气缸(27)的活塞杆均连接有推块(28)。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3682466SQ20132076973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发明者】罗德斌 申请人:东莞市凯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