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605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包括外管体,及设置在外管体两端的第一管盖和第二管盖,及设置在第一管盖和第二管盖两端的连接盖,及设置在连接盖上的通气管,及位于外管体内的内管体;所述外管体上设置有连通条和防滑条;所述连通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防滑条上设置有波浪形防滑条纹;所述第二管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通气管端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管盖与第二管盖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盖与第二管盖大小相同;此款纺织机械的筒管具有生产效益高、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洁净度佳,且自动化水平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

【背景技术】
[0002]筒管是所有纺织机械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在纺织过程中需将丝线先缠绕在筒管上,随后进行后续的加工程序。现有的筒管,大部分都是结构非常的简单的单一管体,没有对筒管进行一些防滑、防粘附的设计,这样一来加工时的振动很容易导致丝线在筒管上滑动移位,导致丝线之间相互无规律的缠绕在一起,甚至出现打结的不良现象,丝线一旦无规律的缠绕在一起或打结就需要人为的去处理,间接的降低了生产效益,单一的管体由于是实面的结构,韧性不够强,导致承压力低,容易损坏,降低了使用寿命;另外现在的筒管一旦有丝线粘附都是人为的去清理,而丝线粘附后是清理是很麻烦的,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劳动强度,且人为的清理无法保证筒管的洁净度,也降低了自动化水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益高、劳动强度低、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洁净度佳,且自动化水平高的纺织机械的筒管。
[0004]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包括外管体,及设置在外管体两端的第一管盖和第二管盖,及设置在第一管盖和第二管盖两端的连接盖,及设置在连接盖上的通气管,及位于外管体内的内管体;所述外管体上设置有连通条和防滑条;所述连通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防滑条上设置有波浪形防滑条纹;所述第二管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通气管端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管盖与第二管盖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盖与第二管盖大小相同。
[0005]作为优选,所述连通条及防滑条共有2条以上,均匀且相互间隔的分布在外管体上;连通条和防滑条相间隔分布整个外管体上,这样就让整个外管体都有防滑的效果,并且连通条上设置有通孔,这就让整个外管体上都遍布了通孔。
[0006]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共有2个以上,均匀分布于连通条上,且与内管体相连通;均匀分布的通孔上外管体与内管体之间按一定比例尺寸相连通,确保了后续吸走粘附丝线的效率及效果。
[0007]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共有4个,对称位于第二管盖的侧边缘;4个卡扣的设计让第二管盖和连接盖在连接时可以保证各个方向的稳固。
[0008]作为优选,所述卡槽共有4个,对称位于连接盖上,且与卡扣相对应。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盖端部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连接盖及通气管;这一结构设计让吸走粘附丝线时的力度大大增加,并且从两个方向对残留的丝线进行吸取,增加了吸取的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内管体为空心结构。[0011 ]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与内管体的直径相同。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纺织机械的筒管设有防滑条及连通条,这样就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丝线由于振动产生滑动,避免了丝线之间不必要的移动,确保加工时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也让残留和粘附在筒管上的丝线可以被自动吸走,减少了后期人为的清理,大幅减少了劳动强度;另外通孔的设计增加了筒管的韧性和承压力,降低了损耗概率,提升了使用寿命,且间接的减少了加工成本;通气管及连接盖的设计,让筒管可以进行自动的吸取清理,且利用卡扣、卡槽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减少了存放时的占地面积,确保了筒管的洁净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发明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包括外管体2,及设置在外管体2两端的第一管盖I和第二管盖3,及设置在第一管盖I和第二管盖3两端的连接盖5,及设置在连接盖5上的通气管6,及位于外管体2内的内管体4 ;所述外管体2上设置有连通条20和防滑条21 ;所述连通条20上设置有通孔200 ;所述防滑条21上设置有波浪形防滑条纹210 ;所述第二管盖3上设置有卡扣30 ;所述连接盖5上设置有卡槽50 ;所述通气管6端部设置有风机(未图示);所述第一管盖I与第二管盖3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盖5与第二管盖3大小相同。
[0016]所述连通条20及防滑条21共有2条以上,均匀且相互间隔的分布在外管体2上。所述通孔200共有2个以上,均匀分布于连通条20上,且与内管体4相连通。所述卡扣30共有4个,对称位于第二管盖3的侧边缘。所述卡槽50共有4个,对称位于连接盖5上,且与卡扣30相对应。所述第一管盖I端部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连接盖5及通气管6。所述内管体4为空心结构。所述通气管6与内管体4的直径相同。
[0017]此款筒管在使用时,先通过卡扣30和卡槽50将连接盖5与第二管盖3相连接(第一管盖I端部以相同的方式连接上连接盖5),随后打开通气管6端部的风机,从两端对内管体4进行抽吸,残留和粘附在外管体2上的丝线即可通过通孔200被吸入内管体4内随后被吸走;不使用时可以将连接盖5与第二管盖3拆除连接,分开存放。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纺织机械的筒管设有防滑条及连通条,这样就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丝线由于振动产生滑动,避免了丝线之间不必要的移动,确保加工时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也让残留和粘附在筒管上的丝线可以被自动吸走,减少了后期人为的清理,大幅减少了劳动强度;另外通孔的设计增加了筒管的韧性和承压力,降低了损耗概率,提升了使用寿命,且间接的减少了加工成本;通气管及连接盖的设计,让筒管可以进行自动的吸取清理,且利用卡扣、卡槽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减少了存放时的占地面积,确保了筒管的洁净度,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及设置在外管体两端的第一管盖和第二管盖,及设置在第一管盖和第二管盖两端的连接盖,及设置在连接盖上的通气管,及位于外管体内的内管体;所述外管体上设置有连通条和防滑条;所述连通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防滑条上设置有波浪形防滑条纹;所述第二管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盖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通气管端部设置有风机;所述第一管盖与第二管盖结构相同;所述连接盖与第二管盖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条及防滑条共有2条以上,均匀且相互间隔的分布在外管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共有2个以上,均匀分布于连通条上,且与内管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共有4个,对称位于第二管盖的侧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共有4个,对称位于连接盖上,且与卡扣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盖端部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连接盖及通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为空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的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与内管体的直径相同。
【文档编号】B65H75/18GK104150284SQ201410390936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刘俊麟, 李小明, 逯在峰 申请人:张家港市华源染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