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4287267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防腐密封的塑料体:取若干块塑料块,将塑料块焊接拼装成圆柱形塑料体,并留出维护窗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在塑料体的外表面上焊接条形突起,使条形突起均匀地密布在塑料体的底面和侧面;(2)在塑料体外的条形突起区域浇注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保养结束后得到塑混结构容器,即可用于储放腐蚀性液体。本发明密封和抗腐蚀性好,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于推广。
【专利说明】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过去,储放腐蚀性液体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地下设置储放容器,出于便利和经济原因的考虑,此类容器多采取混凝土浇注和砌砖批灰工艺建造。由于这种容器使用后会发生渗漏造成报废(如沼气池)或使环境受到污染(如化粪池等),于是人们就改用玻璃钢材料取代混凝土结构。玻璃钢容器的型号形状可以灵活掌控,特别是容积越大越体现其优势,后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玻璃钢容器的造价成本大,运输费用高,用户的经济负担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克服现有的方法使用混凝土浇注或砌砖批灰工艺建造的容器容易发生渗漏,而使用玻璃钢容器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I)制作防腐密封的塑料体:
[0006]取若干块塑料块,将塑料块焊接拼装成圆柱形塑料体,并留出维护窗口、进料口和出料口 ;在塑料体的外表面上焊接条形突起,使条形突起均匀地密布在塑料体的底面和侧面;
[0007](2)在塑料体外的条形突起区域浇注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保养结束后得到塑混结构容器,即可用于储放腐蚀性液体。
[0008]所述的条形突起长度为1mm以上,厚度为3mm以上。
[0009]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I)本发明在混凝土结构内设有塑料体,将腐蚀性液体与混凝土结构隔离,同时具备密封和抗腐蚀性能。
[0011](2)塑料体外表面上密布有条形突起,能够提高塑料体强度,有利混凝土浇注,使塑料体与混凝土的结合更密切,避免造成胀鼓离隔而影响容器质量。
[0012](3)本发明所使用的塑料体用可塑性材料制成,能够就地焊接拼装。制作时只需要取若干个塑料块即可,方便运输。
[0013](4)成本较低,本发明所述的容器成本仅是玻璃钢容器的五分之一左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塑混结构容器的外形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的塑混结构容器按A-A’线的垂直剖面图。
[0016]图3是实施例所述的圆柱形容器的侧面塑料块焊接图。
[0017]图4是实施例所述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塑料块焊接图。
[0018]图5是实施例所述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的扇形焊接件结构图。
[0019]附图标记为:1.混凝土结构;2.塑料块;3.塑料体;4.条形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以制作圆柱形的塑混结构容器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圆柱形塑混结构容器设计为里层塑料体3,外层混凝土结构I的容器。为了使塑料体3和混凝土结构I的结合更加牢固,在塑料体3的外表面密布有条形突起4,条形突起4长度为10_,厚度为3_。塑混结构容器上还设置有维护窗口、进料口和出料口。
[0022]准备好一面密布有条形突起4的塑料块2后,如图3所示,将塑料块2焊接拼装成长8.4米,宽2.15米的大长方形块,再将大长方形块弯曲成直径为2.675米的圆筒,使条形突起4朝外。如图4和图5所示,将塑料块2焊接成如图5所示的扇形件,再将4个扇形件焊接拼装成直径为2.674米的圆形底面。将两块圆形底面焊接在圆筒两端,留维护窗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即可完成塑料体3的制作。
[0023]在塑料体3的条形突起4区域浇注上混凝土,待混凝土保养期结束,即完成塑混结构容器的制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防腐密封的塑料体: 取若干块塑料块,将塑料块焊接拼装成圆柱形塑料体,并留出维护窗口、进料口和出料口 ;在塑料体的外表面上焊接条形突起,使条形突起均匀地密布在塑料体的底面和侧面; (2)在塑料体外的条形突起区域浇注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保养结束后得到塑混结构容器,即可用于储放腐蚀性液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放腐蚀性液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突起长度为ICtam以上,厚度为3謹以上。
【文档编号】B65D88/06GK104261004SQ20141046034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韦琪琪 申请人:韦琪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