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的排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1846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绕线机的排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其包括飞叉头组件、伺服电机、同步轮带组件、滚珠丝杆、丝杆轴承座、螺帽、排线导柱、前排线传动板、后排线传动板和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固定座,前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固定座的前方位置,飞叉头组件设置在前排线传动板上,排线导柱的一端固定在前排线传动板上,另一端伸入容置空间内,后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固定在所述排线导柱上,螺帽设置在后排线传动板上,滚珠丝杆丝的一端旋入螺帽,另一端设置在底座后板上,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并通过同步轮带组件与滚珠丝杆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能在作圆周绕线的同时,作来回排线运动,排线效果好,有效提升绕线质量。
【专利说明】绕线机的排线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的排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以形成线圈。绕线机可以应用到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一字电感,电阻片,点火线圈,RFID,互感器,音响线圈,IC卡高低频线圈,聚焦线圈等等线圈的缠绕,使用得非常广泛。市面上售卖的绕线机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虽然这些绕线机能大致满足使用要求,但其的排线机构设计都不算巧妙,结构复杂,排线效果差,难道保证线圈质量,无法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方便,排线效果好的绕线机的排线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其包括飞叉头组件、伺服电机、同步轮带组件、滚珠丝杆、丝杆轴承座、螺帽、排线导柱、前排线传动板、后排线传动板和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固定座,所述前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前方位置,所述飞叉头组件设置在前排线传动板上,所述排线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排线传动板上,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伸入所述固定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后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固定在所述排线导柱上,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后排线传动板上,所述滚珠丝杆丝的一端旋入螺帽,另一端通过丝杆轴承座设置在底座后板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该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从固定座内伸出,并通过同步轮带组件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接。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座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所述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在底座前板与底座后板之间的两侧位置,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飞叉头组件的飞叉旋转轴上可拆卸设置有模头。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转动,通过螺帽与滚珠丝杆的配合,把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推动固定在滚珠丝杆的后排线传动板,前排线传动板通过排线导柱的联动,实现与后排线传动板同步来回运动,进而带动飞叉头组件上的模头相对模头驱动装置作相应的进退动作,模头通过模头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转动和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作相对模头驱动装置作进退动作,从而达到在作圆周绕线的同时,作来回排线运动,排线效果好,有效提升绕线质量,适用绕制多层线圈;而且模头采用分体活动结构,即可拆卸设置,装拆方便,具有通用和可互换性,产品不同,只需更换适用的模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紧凑,调试方便,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性高,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0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在绕线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其包括飞叉头组件1、伺服电机2、同步轮带组件3、滚珠丝杆4、丝杆轴承座5、螺帽6、排线导柱7、前排线传动板8、后排线传动板10和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固定座9,该固定座9包括左侧板91、右侧板92、底座前板93和底座后板94,所述底座前板93和底座后板94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板91和右侧板92对称设置在底座前板93与底座后板94之间的两侧位置,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
[0014]所述前排线传动板8活动设置所述固定座9的前方位置,所述飞叉头组件I设置在前排线传动板8上,所述排线导柱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排线传动板8上,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伸入所述固定座9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后排线传动板10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固定在所述排线导柱7上,所述螺帽6设置在所述后排线传动板10上,所述滚珠丝杆4丝的一端旋入螺帽6,另一端通过丝杆轴承座5设置在底座后板94上,所述伺服电机2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9上,且该伺服电机2的驱动轴从固定座9内伸出,并通过同步轮带组件3与所述滚珠丝杆4相连接。
[0015]优选的,在所述飞叉头组件I的飞叉旋转轴上可拆卸设置有模头11。该模头11与飞叉旋转轴之间采用分体活动结构,即可拆卸设置,可以通过卡接、套接等方法进行连接,装拆方便,具有通用和可互换性,产品不同,只需更换适用的模头11,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
产效率。
[0016]工作时,参见图1至图4,飞叉头组件I上的模头11顶压在模头驱动装置12的传动头13上。伺服电机2带动滚珠丝杆4转动,通过螺帽6与滚珠丝杆4的配合,把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推动固定在滚珠丝杆4的后排线传动板10,前排线传动板8通过排线导柱7的联动,实现与后排线传动板10同步来回运动,进而带动飞叉头组件I上的模头11相对模头驱动装置12作相应的进退动作,模头11通过模头驱动装置12的驱动而转动和伺服电机2的带动下作相对模头驱动装置12作进退动作,从而达到在作圆周绕线的同时,作来回排线运动,排线效果好,有效提升绕线质量,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性高,可以适用绕制多层线圈。
[0017]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 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排线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飞叉头组件、伺服电机、同步轮带组件、滚珠丝杆、丝杆轴承座、螺帽、排线导柱、前排线传动板、后排线传动板和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固定座,所述前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前方位置,所述飞叉头组件设置在前排线传动板上,所述排线导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排线传动板上,另一端通过直线轴承伸入所述固定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后排线传动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固定在所述排线导柱上,所述螺帽设置在所述后排线传动板上,所述滚珠丝杆丝的一端旋入螺帽,另一端通过丝杆轴承座设置在底座后板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且该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从固定座内伸出,并通过同步轮带组件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所述底座前板和底座后板间隔平行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对称设置在底座前板与底座后板之间的两侧位置,形成所述的容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叉头组件的飞叉旋转轴上可拆卸设置有模头。
【文档编号】B65H54/30GK203714967SQ20142000036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赵钢 申请人:东莞市智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