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托辊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444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托辊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托辊组,其中,包括上托辊组,摩擦轮,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齿轮泵,所述上托辊组设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摩擦轮和齿轮泵固定在上托辊架上的第一固定架上,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上,第二固定架设在压板上;所述摩擦轮与齿轮泵的轴连接,摩擦轮与上托辊组接触;齿轮泵的进油管接在油箱的下部,回油管接在油箱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托辊的转动摩擦力,并且胶带输送机的下行运行速度越大,产生的摩擦力越大,从而避免下运胶带输送架“飞车”现象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专利说明】一种阻尼托辊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式输送机,尤其是一种阻尼托辊组。
【背景技术】
[0002]带式输送机在下运时,容易发生“飞车”现象。常用的解决方法是:1、采用盘形制动装置;2、将带式输送机的机头部布置在上部;3、安装阻尼托辊;4、将上述方法全部运用。由于采用盘形制动装置只能对胶带输送机机头部驱动部进行控制,而不能解决胶带输送机中间部分的胶带与托辊之间的打滑现象,因此仍不能防止飞车现象的发生。将带式输送机的机头驱动部布置在胶带输送机的上部,此种解决方案虽然效果明显,但是,胶带输送机的下运是一个复杂的受力状况,也不能避免胶带输送机下运时飞车现象的发生。安装阻尼托辊可以从根本上防止飞车现象的发生,但目前市场上所生产的阻尼托辊大多利用的是将普通托辊的滚动摩擦转换为滑动摩擦,从而增加托辊的阻尼系数,此种方案的弊端在于,增加了胶带输送机的传动功率,然而,当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或者随着胶带输送机运行时间的增加,滑动摩擦力被克服以后,这种阻尼托辊便失去了阻尼作用,并且有被烧结在托辊轴上的危险,从而影响胶带输送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托辊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不改变胶带输送机原有槽型托辊组的前提下,增加了托辊的转动摩擦力,并且胶带输送机的下行运行速度越大,产生的摩擦力越大,从而避免下运胶带输送架“飞车”现象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阻尼托辊组,其中,包括上托辊组,摩擦轮,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齿轮泵,所述上托辊组设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摩擦轮和齿轮泵固定在上托辊架上的第一固定架上,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上,第二固定架设在压板上;所述摩擦轮与齿轮泵的轴连接,摩擦轮与上托辊组接触;齿轮泵的进油管接在油箱的下部,回油管接在油箱的上部。
[0006]这样当胶带输送机的上托辊转动时,与之相接触的摩擦轮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也一起转动,摩擦轮的转动通过齿轮泵的轴将动力传递给齿轮泵,齿轮泵便开始转动,齿轮泵的转动将油箱里的油从油箱的下部抽出,经过齿轮泵的进油管、齿轮泵,最后由回油管流回油箱。
[0007]作为优选,所述摩擦轮通过平键与齿轮泵的轴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架经螺栓固定在压板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传统的阻尼托辊则是将托辊的滚动动摩擦转化为滑动摩擦,当最大的滑动摩擦力被克服以后,下运胶带输送机的运行速度将会和滚动摩擦一样,使胶带输送机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越来越快,从而导致“飞车”现象的发生。而本实用新型中的阻尼托辊组所产生的摩擦力则随着胶带输送机下运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遏制胶带输送机下运速度的增力口,避免“飞车”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001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托辊组1,摩擦轮2,固定架3、固定架12和齿轮泵4。上托辊组I设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固定架3用于在上托辊架上固定摩擦轮3与齿轮泵4,摩擦轮2和齿轮泵4均固定在固定架3上,固定架3固定在固定架12上,固定架12经固定螺栓5固定在压板13上。上托辊组I为胶带输送机的普通槽型上托辊组。摩擦轮2经平键与齿轮泵4的轴连接,摩擦轮2与上托辊组I接触。齿轮泵4的进油管7连接在油箱的下部,回油管6连接在油箱8的上部。摩擦轮2在下运胶带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始终与普通槽型托辊的上托辊组I相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油箱8经螺栓9、螺母10、双头螺栓11、压板13固定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胶带输送机向下运输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增加,会使胶带向下的重力加速度分量增加,从而引起胶带向下运行加速度的增加,导致胶带的向下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导致飞车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克服了这种飞车现象的发生,当胶带输送机物料增加时,会导致胶带向下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当胶带的运行速度增加时,会导致安装在上托辊架下面的摩擦轮的转动速度增加,摩擦轮速度的增加必然会引起齿轮泵转速的增加,齿轮泵转速的增加会导致齿轮泵、油箱、进油管、回油管内液压油流速的增力口,然而油管的直径是一定的,流速的增加必然会导致齿轮泵进油口压力的增加,而进油口压力的增加则需要摩擦轮与托辊之间摩擦力的增加,摩擦轮与托辊之间摩擦力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托辊加速度的增加,从而克服了胶带输送机下运时“飞车”现象的发生。
[00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自动调节胶带输送机下运时胶带的速度,保持胶带向下运输时速度恒定,避免飞车现象的发生。摩擦力的大小在于整条胶带输送机上安装这种阻尼托辊组数量的多少,这种阻尼托辊组数量如果过多的话,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胶带输送机功率的增加,产生大量的无用功。在实际生产使用时,根据工况条件,设置相应的阻尼托辊组的数量。
[001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阻尼托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辊组,摩擦轮,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齿轮泵,所述上托辊组设在带式输送机的中间架上,摩擦轮和齿轮泵固定在上托辊架上的第一固定架上,第一固定架设在第二固定架上,第二固定架设在压板上;所述摩擦轮与齿轮泵的轴连接,摩擦轮与上托辊组接触;齿轮泵的进油管接在油箱的下部,回油管接在油箱的上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通过平键与齿轮泵的轴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阻尼托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经螺栓固定在压板上。
【文档编号】B65G39/12GK203728100SQ201420061561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0日
【发明者】景红涛, 姚文磊, 魏立波, 程占北 申请人:姚文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