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7219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密封保温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保温箱,包括有外桶和内桶,外桶套接于内桶的外缘,外桶与内桶之间形成密封间隙,内桶向外翻折有截面呈U型的内桶边,内桶边设有U型槽,外桶一体设置有密封边,密封边反复弯折,依次形成至少二个第一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依次交替与U型槽的两内壁抵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桶严格密封,防止在进行聚氨酯发泡过程中聚氨酯泡沫从外桶与内桶连接处渗漏的密封保温箱。
【专利说明】密封保温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箱,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保温用保温箱。

【背景技术】
[0002]保温箱本是源自日本的矶钓中,最初的边能比较单一就是为了保温放冰块,因为海鱼出水就很快死掉,容易变质。现在的主要功能就是保冷,可以当凳子坐,放渔具,放鱼获等方便钓友钓鱼的一个平台。
[0003]聚氨酯硬质泡沫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聚氨酯硬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其导热系数低,仅0.022?0.033W/(m*K),相当于挤塑板的一半,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主要应用在建筑物外墙保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冷库保温隔热、管道保温材料、建筑板材、冷藏车及冷库隔热材等。
[0004]因此利用聚氨酯硬质泡沫的低导热系数制成的保温箱具有十分良好的保温效果,但是聚氨酯硬质泡沫在发泡过程中,需要在保温箱在外桶和内桶之间进行聚氨酯发泡,进行形成聚氨酯泡沫。
[0005]然而,保温箱的外桶与内桶之间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密封环境,保证聚氨酯发泡过程中不会从外桶与内桶之间的缝隙渗漏,导致在聚氨酯发泡过程结束后,需要重新对保温箱缝隙渗漏的部分进行修缮,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外桶严格密封,防止在进行聚氨酯发泡过程中聚氨酯泡沫从外桶与内桶连接处渗漏的密封保温箱。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密封保温箱,包括有外桶和内桶,该外桶套接于内桶的外缘,该外桶与内桶之间形成密封间隙,该内桶向外翻折有截面呈U型的内桶边,该内桶边设有U型槽,该外桶一体设置有密封边,该密封边反复弯折,依次形成至少二个第一密封面,该第一密封面依次交替与U型槽的两内壁抵接。
[0009]采用上述设计方案,由于聚氨酯在发泡过程中,会快速膨胀,如果外桶与内桶连接处的密封强度不够,则聚氨酯在发泡过程中会挤压连接处,乃至渗漏,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密封结构的外桶与内桶的密封结构,通过外桶的密封边与内桶边翻折形成的U型槽形成外桶与内桶的连接处,进一步地,在U型槽内,通过反复弯折的密封边形成多个第一密封面,第一密封面与U型槽的两内壁交替抵接,达到多重密封的效果,保证在聚氨酯发泡的过程中,聚氨酯不会从外桶与内桶的密封处渗出。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该U型槽设有密封筋,该密封筋与密封边沿U型槽的开口方向抵接。[0011 ] 采用上述设计方案,密封筋可以沿U型槽的开口方向抵压密封边,压缩密封边,进而惊讶密封边弯折成形的第一密封面向外弯折,使第一密封面与U型槽的内壁抵接更加牢固。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该U型槽相对于内桶的另一端一体设置有抵压外壳,该密封边相对于U型槽的另一端与抵压外壳抵接。
[0013]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桶与内桶连接处的密封性,保证在U型槽与密封边抵接失效时,可以通过密封边与抵压外壳的抵接达到密封防渗漏的效果。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该密封边相对于U型槽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第二密封面,该第二密封面抵接于抵压外壳内。
[0015]采用上述设计方案,密封边相对于U型槽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的第二密封面与抵押外壳抵接,同时如果密封边受到压力,第二密封面会向外进一步地的弯折,加强第二密封面与抵押外壳的抵接强度,进一步地的强化了密封效果。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该密封边反复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密封面,两个该第一密封面分别抵接于U型槽的两内壁。
[0017]采用上述设计方案,该密封边反复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密封面,分别抵接于U型槽的两内壁,即在U型槽的两内壁各自构成一个密封处,达到多重密封的效果。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该外桶由聚乙烯塑料制成。
[0019]采用上述设计方案,PE是聚乙烯塑料,化学性能稳定,通常制作食品袋及各种容器,耐酸、耐碱及盐类水溶液的侵蚀,是十分适合作为用于海钓的保温箱的,避免海水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该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的密封间隙填充有聚氨酯泡沫。
[0021]采用上述设计方案,聚氨酯硬泡体是一种具有保温与防水功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十分实用于保温箱此类需要保温的小型移动设备。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聚氨酯泡沫作为保温材料时,需要在外桶与内桶之间进行聚氨酯发泡时,防止聚氨酯泡沫从外桶与内桶的密封处渗漏的密封保温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保温箱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保温箱实施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保温箱实施例的外桶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保温箱实施例的内桶的局部示意图。
[0027]附图标注:1、内桶;11、U型槽;111、密封筋;12、抵压外壳;2、外桶;21、密封边;211、第一密封面;212、第二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密封保温箱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9]一种密封保温箱,包括有外桶2和内桶1,外桶2套接在内桶I的外缘,外桶2与内桶I之间形成密封间隙,内桶I向外翻折有截面呈U型的内桶I边,内桶I边设有U型槽11,外桶2 —体设置有密封边21,密封边21反复弯折,依次形成至少二个第一密封面211,第一密封面211依次交替与U型槽11的两内壁抵接。本实施例的特点在于:由于聚氨酯在发泡过程中,会快速膨胀,如果外桶2与内桶I连接处的密封强度不够,则聚氨酯在发泡过程中会挤压连接处,乃至渗漏。
[003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密封边21反复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密封面211,两个第一密封面211分别抵接于U型槽11的两内壁。
[0031]通过密封边21反复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密封面211,分别抵接于U型槽11的两内壁,即在U型槽11的两内壁各自构成一个密封处,达到多重密封的效果。
[0032]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联想到的是,如果继续弯折形成更多的第一密封面211,也仅仅是在U型槽11的两内壁与密封边21分别构成更多的密封处,只是进一步增强了其密封性。
[0033]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外桶2与内桶I连接处的密封性,保证在U型槽11与密封边21抵接失效时,可以通过密封边21与抵压外壳12的抵接达到密封防渗漏的效果。U型槽11相对于内桶I的另一端一体设置有抵压外壳12,密封边21相对于U型槽11的另一端与抵压外壳12抵接。
[0034]具体地,密封边21相对于U型槽11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第二密封面212,第二密封面212抵接于抵压外壳12内。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密封边21相对于U型槽11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的第二密封面212与抵押外壳抵接,同时如果密封边21受到压力,第二密封面212会向外进一步地的弯折,加强第二密封面212与抵押外壳的抵接强度,进一步地的强化了密封效果。
[0035]本实施例可以优化的是,U型槽11设有密封筋111,密封筋111与密封边21沿U型槽11的开口方向抵接,密封筋111可以沿U型槽11的开口方向抵压密封边21,压缩密封边21,进而惊讶密封边21弯折成形的第一密封面211向外弯折,使第一密封面211与U型槽11的内壁抵接更加牢固。
[0036]进一步优选地,内桶I与外桶2之间形成的密封间隙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外桶2由PE硬料制成。
[00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保温箱,包括有外桶和内桶,该外桶套接于内桶的外缘,该外桶与内桶之间形成密封间隙,其特征在于:该内桶向外翻折有截面呈U型的内桶边,该内桶边设有U型槽,该外桶一体设置有密封边,该密封边反复弯折,依次形成至少二个第一密封面,该第一密封面依次交替与U型槽的两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保温箱,其特征在于:该U型槽设有密封筋,该密封筋与密封边沿U型槽的开口方向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保温箱,其特征在于:该U型槽相对于内桶的另一端一体设置有抵压外壳,该密封边相对于U型槽的另一端与抵压外壳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保温箱,其特征在于:该密封边相对于U型槽的另一端弯折形成第二密封面,该第二密封面抵接于抵压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密封保温箱,其特征在于:该密封边反复弯折形成两个第一密封面,两个该第一密封面分别抵接于U型槽的两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密封保温箱,其特征在于:该外桶由聚乙烯塑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密封保温箱,其特征在于:该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的密封间隙填充有聚氨酯泡沫。
【文档编号】B65D81/18GK204078449SQ20142052524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高先君, 高先苗 申请人:宁波华盛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