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输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4319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输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输送机,其包括导轨和滑动安装在导轨上的多个单元滑板,每块单元滑板的两侧边上各安装一条摩擦条;导轨起始端的其中一侧以及导轨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均安装有快速驱动摩擦轮、导轨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快速驱动摩擦轮配合将单元滑板夹紧的快驱压紧轮;靠近导轨起始端的位置上安装有可与摩擦条配合的主驱动摩擦轮,主驱动摩擦轮在导轨的每一侧至少安装一个且两侧的主驱动摩擦轮两两对应将单元滑板夹紧;靠近导轨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配合的阻尼驱动摩擦轮、导轨的另一侧安装有与阻尼驱动摩擦轮配合的阻尼压紧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输送可靠、驱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输送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_种滑板输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输送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摩擦驱动式的滑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飙升,现有生产线的产能提升改造成为当下的首要任务。汽车总装车间担负着汽车内饰的总装配及检查检验的生产任务。随着产量的需求,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产能迫在眉睫。内饰线作为总装生产的第一工序,提产的需求十分迫切。现有的内饰线多使用“链条牵引台板式输送机”,该输送机存在驱动结构复杂,控制不方便,噪音大和检修成本高等缺点。针对与现有的内饰线输送问题, 申请人:利用摩擦驱动的方式开发了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输送机,可以在汽车总装内饰线进行推广和应用,作为新型的自动化输送技术,该种摩擦驱动滑板式输送机可掀起对传统汽车输送设备的全面更新的热潮,使得汽车的生产装备向高产能、低成本、柔性化的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输送可靠、驱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且输送效率高的滑板输送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输送机的结构特点是包括铺设在地槽中的导轨和滑动安装在导轨上的多个单元滑板,每块单元滑板的两侧边上各安装一条摩擦条;导轨起始端的其中一侧以及导轨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均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配合的快速驱动摩擦轮、导轨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快速驱动摩擦轮配合将单元滑板夹紧的快驱压紧轮;靠近导轨起始端的位置上安装有可与摩擦条配合的主驱动摩擦轮,主驱动摩擦轮在导轨的每一侧至少安装一个且两侧的主驱动摩擦轮两两对应将单元滑板夹紧;靠近导轨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配合的阻尼驱动摩擦轮、导轨的另一侧安装有与阻尼驱动摩擦轮配合的阻尼压紧轮;两两对应的主驱动摩擦轮形成驱动导轨上的多个单元滑板一个挨着一个依次向前输送的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位于起始端的快速驱动摩擦轮与快驱压紧轮形成用于接取单元滑板并将单元滑板传递给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的单元滑板接取机构,阻尼驱动摩擦轮与阻尼压紧轮配合形成用于调节单元滑板的输出速度的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位于终止端的快速驱动摩擦轮与快驱压紧轮形成用于送出单元滑板的单元滑板送出机构;所述快速驱动摩擦轮、主驱动摩擦轮和阻尼驱动摩擦轮均分别由相应的动力机构驱动转动。
[0005]采用上述结构,单元滑板在导轨的中部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布,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整条滑板线,布置在滑板线的起始端,主驱动摩擦轮可以在导轨两侧相对设置两个或四个在单元滑板的两个侧边同时驱动;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用于调整输送速度或与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配合将输送线停止,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设置在滑板线的末端,与单元滑板送出机构配合将单元滑板移出;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采用单边驱动,另一边利用压紧轮与之配合;快速驱动设置在导轨的两个端部,单元滑板接取机构从其它输送设备上接取单元滑板,单元滑板送出机构向其它输送设备输出单元滑板,快速驱动与阻尼驱动的形式相同,两者采用的减速机不同。采用该种结构,单元滑板接取机构、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和单元滑板送出机构依次设置,在滑板输送线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使得整个输送线的输送更加平稳,利用摩擦轮的结构,噪声小,污染少且为柔性输送,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输送效率高。
[0006]所述导轨为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单元滑板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两条导轨配合的滑板滚轮,两条导轨之间设有沿导轨延伸的长条形的定位滑槽,单元滑板底部转动安装有与定位滑槽配合的滑板定位轮。设置滑板定位轮和定位滑槽的结构,将单元滑板定位在导轨的中部,避免了单元滑板左右偏斜,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输送更加平稳尚效。
[0007]所述快速驱动摩擦轮通过快驱减速机与一快驱电机动力连接,快驱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摆臂上,摆臂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碟簧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08]所述主驱动摩擦轮通过主减速机与一主电机动力连接,主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摆臂上,摆臂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碟簧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09]所述阻尼驱动摩擦轮通过阻尼减速机与一阻尼电机动力连接,阻尼电机固定安装在一摆臂上,摆臂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的另一端通过碟簧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10]上述三个摩擦轮均采用碟簧压紧式的弹性安装结构,在摩擦驱动时,如遇到摩擦条与摩擦轮配合不顺滑时,利用碟簧的弹性形变量进行缓冲,可避免过度振动,进一步保证输送的平稳性和无噪声。同时,该种弹性安装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0011]所述快驱压紧轮转动安装在一托盘上,托盘固定安装在一压紧臂上,压紧臂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压紧臂的另一端通过碟簧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12]所述阻尼压紧轮转动安装在一托盘上,托盘固定安装在一压紧臂上,压紧臂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压紧臂的另一端通过碟簧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13]上述两个压紧轮同样也采用碟簧压紧式的弹性安装结构,与对面的摩擦轮共同配合,进一步保证了缓冲量,更加有效避免了振动,保证了输送的更加平稳和无噪声。
[0014]所述导轨的起始端和终止端设置有与导轨衔接的旋转滚床或提升机滚床。在滑板线的两端可以利用旋转滚床或提升机滚床在首尾周转单元滑板,在尾部可将单元滑板转移到其它输送线或直接下线处理,整个输送结构更加灵活,使用更加方便。
[00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输送可靠、驱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输送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沿图1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快速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主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驱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输送机包括铺设在地槽中的导轨I和滑动安装在导轨I上的多个单元滑板2,每块单元滑板2的两侧边上各安装一条摩擦条3 ;导轨I起始端的其中一侧以及导轨I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均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3配合的快速驱动摩擦轮4、导轨I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快速驱动摩擦轮4配合将单元滑板2夹紧的快驱压紧轮5 ;靠近导轨I起始端的位置上安装有可与摩擦条3配合的主驱动摩擦轮6,主驱动摩擦轮6在导轨I的每一侧至少安装一个且两侧的主驱动摩擦轮6两两对应将单元滑板2夹紧;靠近导轨I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3配合的阻尼驱动摩擦轮7、导轨I的另一侧安装有与阻尼驱动摩擦轮7配合的阻尼压紧轮8。其中,导轨I的起始端和终止端设置有与导轨I衔接的旋转滚床16或提升机滚床17。在滑板线的两端可以利用旋转滚床16或提升机滚床17在首尾周转单元滑板2,在尾部可将单元滑板2转移到其它输送线或直接下线处理,整个输送结构更加灵活,使用更加方便。旋转滚床16和提升机滚床17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5]上述结构中,两两对应的主驱动摩擦轮6形成驱动导轨I上的多个单元滑板2 —个挨着一个依次向前输送的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位于起始端的快速驱动摩擦轮4与快驱压紧轮5形成用于接取单元滑板2并将单元滑板2传递给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的单元滑板接取机构,阻尼驱动摩擦轮7与阻尼压紧轮8配合形成用于调节单元滑板2的输出速度的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位于终止端的快速驱动摩擦轮4与快驱压紧轮5形成用于送出单元滑板2的单元滑板送出机构;所述快速驱动摩擦轮4、主驱动摩擦轮6和阻尼驱动摩擦轮7均分别由相应的动力机构驱动转动。单元滑板2在导轨的中部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布,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整条滑板线,布置在滑板线的起始端,主驱动摩擦轮6可以在导轨I两侧相对设置两个或四个在单元滑板的两个侧边同时驱动;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用于调整输送速度或与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配合将输送线停止,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设置在滑板线的末端,与单元滑板送出机构配合将单元滑板移出;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采用单边驱动,另一边利用压紧轮与之配合;快速驱动设置在导轨的两个端部,单元滑板接取机构从其它输送设备上接取单元滑板,单元滑板送出机构向其它输送设备输出单元滑板,快速驱动与阻尼驱动的形式相同,两者采用的减速机不同。采用该种结构,单元滑板接取机构、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和单元滑板送出机构依次设置,在滑板输送线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驱动方式,使得整个输送线的输送更加平稳,利用摩擦轮的结构,噪声小,污染少且为柔性输送,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输送效率高。
[0026]参照附图,导轨I为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单元滑板2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两条导轨I配合的滑板滚轮9,两条导轨I之间设有沿导轨I延伸的长条形的定位滑槽10,单元滑板2底部转动安装有与定位滑槽10配合的滑板定位轮11。设置滑板定位轮11和定位滑槽10的结构,将单元滑板2定位在两条导轨I的中间,避免了单元滑板2左右偏斜,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使得输送更加平稳高效。
[0027]参照附图,快速驱动摩擦轮4通过快驱减速机41与一快驱电机42动力连接,快驱电机42固定安装在一摆臂12上,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28]参照附图,主驱动摩擦轮6通过主减速机61与一主电机62动力连接,主电机62固定安装在一摆臂12上,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29]参照附图,阻尼驱动摩擦轮7通过阻尼减速机71与一阻尼电机72动力连接,阻尼电机72固定安装在一摆臂12上,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30]上述三个摩擦轮均采用碟簧压紧式的弹性安装结构,在摩擦驱动时,如遇到摩擦条与摩擦轮配合不顺滑时,利用碟簧13的弹性形变量进行缓冲,可避免过度振动,进一步保证输送的平稳性和无噪声。如图所示,地槽的底面上安装有两条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底座板,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底座板的中部,另一个底座板上安装有一滑杆18,摆臂12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滑杆18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滑杆18穿过摆臂12上的通孔,碟簧13套装在滑杆18的穿出段上,滑杆穿出段的尾端还安装有调节螺栓19,通过调节螺栓19可调节碟簧的弹性形变量,从而可以调节摩擦轮对单元滑板2的压紧力,从而可进一步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0031]参照附图,快驱压紧轮5转动安装在一托盘14上,托盘14固定安装在一压紧臂15上,压紧臂15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压紧臂15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32]参照附图,阻尼压紧轮8转动安装在一托盘14上,托盘14固定安装在一压紧臂15上,压紧臂15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压紧臂15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0033]上述两个压紧轮可采用与摩擦轮同样的碟簧压紧式的弹性安装结构,即压紧臂15相当于摆臂12,压紧臂15的安装方式和摆臂12的安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包括铺设在地槽中的导轨(I)和滑动安装在导轨(I)上的多个单元滑板(2 ),每块单元滑板(2 )的两侧边上各安装有一条摩擦条(3 );导轨(I)起始端的其中一侧以及导轨(I)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均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3)配合的快速驱动摩擦轮(4)、导轨(I)的另一侧安装有与快速驱动摩擦轮(4)配合将单元滑板(2)夹紧的快驱压紧轮(5 );靠近导轨(I)起始端的位置上安装有可与摩擦条(3 )配合的主驱动摩擦轮(6),主驱动摩擦轮(6)在导轨(I)的每一侧至少安装一个且两侧的主驱动摩擦轮(6)两两对应将单元滑板(2)夹紧;靠近导轨(I)终止端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可与该侧摩擦条(3)配合的阻尼驱动摩擦轮(7)、导轨(I)的另一侧安装有与阻尼驱动摩擦轮(7)配合的阻尼压紧轮(8);两两对应的主驱动摩擦轮(6)形成驱动导轨(I)上的多个单元滑板(2)—个挨着一个依次向前输送的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位于起始端的快速驱动摩擦轮(4)与快驱压紧轮(5)形成用于接取单元滑板(2)并将单元滑板(2)传递给单元滑板主驱动机构的单元滑板接取机构,阻尼驱动摩擦轮(7)与阻尼压紧轮(8)配合形成用于调节单元滑板(2)的输出速度的单元滑板降速驱动机构,位于终止端的快速驱动摩擦轮(4)与快驱压紧轮(5)形成用于送出单元滑板(2)的单元滑板送出机构;所述快速驱动摩擦轮(4)、主驱动摩擦轮(6)和阻尼驱动摩擦轮(7)均分别由相应的动力机构驱动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导轨(I)为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单元滑板(2)底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两条导轨(I)配合的滑板滚轮(9),两条导轨(I)之间设有沿导轨(I)延伸的长条形的定位滑槽(10),单元滑板(2)底部转动安装有与定位滑槽(10)配合的滑板定位轮(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快速驱动摩擦轮(4)通过快驱减速机(41)与一快驱电机(42)动力连接,快驱电机(42)固定安装在一摆臂(12)上,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主驱动摩擦轮(6)通过主减速机(61)与一主电机(62)动力连接,主电机(62)固定安装在一摆臂(12)上,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阻尼驱动摩擦轮(7)通过阻尼减速机(71)与一阻尼电机(72)动力连接,阻尼电机(72)固定安装在一摆臂(12)上,摆臂(12)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摆臂(12)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快驱压紧轮(5)转动安装在一托盘(14)上,托盘(14)固定安装在一压紧臂(15)上,压紧臂(15)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压紧臂(15)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压紧轮(8)转动安装在一托盘(14)上,托盘(14)固定安装在一压紧臂(15)上,压紧臂(15)的其中一端铰接在地槽的底面上,压紧臂(15)的另一端通过碟簧(13)弹性连接在地槽的底面上。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输送机,其特征是所述导轨(I)的起始端和终止端设置有与导轨(I)衔接的旋转滚床(16)或提升机滚床(17)。
【文档编号】B65G21/22GK204211031SQ20142064200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振华, 梁永刚, 赵建国, 孙福友 申请人:中汽迈赫(天津)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