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张凹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797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纸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张凹卷装置。



背景技术:

纸张,是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的纸张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不断改善纸张的加工工艺,增强其美观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针对性强,可以自动根据纸张的位置进行纸张凹卷的纸张凹卷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纸张凹卷装置包括:带轮支腿、带轮轴、带轮、皮带、安装架、滑轨、弹簧、弹簧板、压紧球、气缸、压紧柱、固定柱、疏板、转轮、转轮轴、加工台、凹槽、加工台支腿、安装架支腿、位置传感器、发射器、控制装置、导线和接收器,所述带轮附有所述皮带,并设置在所述带轮轴上,所述带轮轴由所述带轮支腿支撑,所述安装架固定有所述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所述压紧柱,所述压紧柱两侧固定有所述弹簧板,所述弹簧板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轨底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板上,所述压紧球固定在所述压紧柱上,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加工台由所述加工台支腿支撑,并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固定柱固定有所述转轮轴,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轴上,所述固定柱设置有所述疏板,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连接,所述安装架由所述安装架支腿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纸张凹卷装置包括:带轮支腿、带轮轴、带轮、皮带、安装架、滑轨、弹簧、弹簧板、压紧球、气缸、压紧柱、固定柱、疏板、转轮、转轮轴、加工台、凹槽、加工台支腿、安装架支腿、位置传感器、发射器、控制装置、导线和接收器,所述带轮附有所述皮带,并设置在所述带轮轴上,所述带轮轴由所述带轮支腿支撑,所述安装架固定有所述气缸,所述气缸下方设有所述压紧柱,所述气缸推动所述压紧柱移动的最大距离略大于所述压紧球底部距离所述凹槽底部的距离,保证所述压紧球可以对纸张进行有效的冲压,所述压紧柱两侧固定有所述弹簧板,所述弹簧板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滑轨底部,一端固定在所述弹簧板上,所述压紧球固定在所述压紧柱上,所述压紧球的尺 寸略小于所述凹槽的尺寸,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加工台由所述加工台支腿支撑,并设有所述凹槽,用于实现纸张凹面化,以便进行后续纸张的缠绕,所述固定柱固定有所述转轮轴,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轴上,当纸张被冲压之后,会与所述转轮接触,并被其吸附进行缠绕,所述固定柱设置有所述疏板,对缠绕在所述转轮上的纸张进行梳理,保证缠绕的紧密性,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连接,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位置传感器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发射器将处理后的信号的发射给所述气缸,所述安装架由所述安装架支腿支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在所述加工台支腿上的所述加工台设有所述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所述加工台支腿上的所述加工台设有所述凹槽,用于实现纸张凹面化,以便进行后续纸张的缠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其下方设有所述压紧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其下方设有所述压紧柱,所述气缸推动所述压紧柱移动的最大距离略大于所述压紧球底部距离所述凹槽底部的距离,保证所述压紧球可以对纸张进行有效的冲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柱的下端固定有所述压紧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紧柱的下端固定有所述压紧球,所述压紧球的尺寸略小于所述凹槽的尺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设置有所述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柱设置有所述疏板,对缠绕在所述转轮上的纸张进行梳理,保证缠绕的紧密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转轮轴上,当纸张被冲压之后,会与所述转轮接触,并被其吸附进行缠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滑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所述滑轨上,监测所述纸张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接收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发射器和所述接收器连接,所述接收器接收所述位置传感器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发射器将处理后的信号的发射给所述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纸张凹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自动根据纸张的位置进行纸张凹卷操作。

(2)本发明凹槽用于实现纸张凹面化,以便进行后续纸张的缠绕。

(3)本发明气缸推动压紧柱移动的最大距离略大于压紧球底部距离凹槽底部的距离,保证压紧球可以对纸张进行有效的冲压。

(4)本发明疏板缠绕在转轮上的纸张进行梳理,保证缠绕的紧密性。

(5)本发明压紧球的尺寸略小于凹槽的尺寸。

(6)本发明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滑轨上,监测纸张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接收器。

(7)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带轮支腿,2—带轮轴,3—带轮,4—皮带,5—安装架,6—滑轨,7—弹簧,8—弹簧板,9—压紧球,10—气缸,11—压紧柱,12—固定柱,13—疏板,14—转轮,15—转轮轴,16—加工台,17—凹槽,18—加工台支腿,19—安装架支腿,20—位置传感器,21—发射器,22—控制装置,23—导线,24—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纸张凹卷装置包括:带轮支腿1、带轮轴2、带轮3、皮带4、安装架5、滑轨6、弹簧7、弹簧板8、压紧球9、气缸10、压紧柱11、固定柱12、疏板13、转轮14、转轮轴15、加工台16、凹槽17、加工台支腿18、安装架支腿19、位置传感器20、发射器21、控制装置22、导线23和接收器24,带轮3附有皮带4,并设置在带轮轴2上,带轮轴2由带轮支腿1支撑,安装架5固定有气缸10,气缸10下方设有压紧柱11,压紧柱11两侧固定有弹簧板8,弹簧板8设置在滑轨6上,弹簧7一端固定在滑轨6底部,一端固定在弹簧板8上,压紧球9固定在压紧柱11上,位置传感器20固定在滑轨6上,加工台16由加工台支腿18支撑,并设有凹槽17,固定柱12固定有转轮轴15,转轮14设置在转轮轴15上,固定柱12设置有疏板13,控制装置22通过导线23与发射器21和接收器24连接,安装架5由安装架支腿19 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纸张凹卷装置包括:带轮支腿1、带轮轴2、带轮3、皮带4、安装架5、滑轨6、弹簧7、弹簧板8、压紧球9、气缸10、压紧柱11、固定柱12、疏板13、转轮14、转轮轴15、加工台16、凹槽17、加工台支腿18、安装架支腿19、位置传感器20、发射器21、控制装置22、导线23和接收器24,带轮3附有皮带4,并设置在带轮轴2上,带轮轴2由带轮支腿1支撑,安装架5固定有气缸10,气缸10下方设有压紧柱11,气缸10推动压紧柱11移动的最大距离略大于压紧球9底部距离凹槽17底部的距离,保证压紧球9可以对纸张进行有效的冲压,压紧柱11两侧固定有弹簧板8,弹簧板8设置在滑轨6上,弹簧7一端固定在滑轨6底部,一端固定在弹簧板8上,压紧球9固定在压紧柱11上,压紧球9的尺寸略小于凹槽17的尺寸,位置传感器20固定在滑轨6上,加工台16由加工台支腿18支撑,并设有凹槽17,用于实现纸张凹面化,以便进行后续纸张的缠绕,固定柱12固定有转轮轴15,转轮14设置在转轮轴15上,当纸张被冲压之后,会与转轮14接触,并被其吸附进行缠绕,固定柱12设置有疏板13,对缠绕在转轮14上的纸张进行梳理,保证缠绕的紧密性,控制装置22通过导线23与发射器21和接收器24连接,接收器24接收位置传感器20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22,发射器21将处理后的信号的发射给气缸10,安装架5由安装架支腿19支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在加工台支腿18上的加工台16设有凹槽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加工台支腿18上的加工台16设有凹槽17,用于实现纸张凹面化,以便进行后续纸张的缠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气缸10固定在安装架5上,其下方设有压紧柱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10固定在安装架5上,其下方设有压紧柱11,气缸10推动压紧柱12移动的最大距离略大于压紧球9底部距离凹槽17底部的距离,保证压紧球9可以对纸张进行有效的冲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压紧柱12的下端固定有压紧球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柱12的下端固定有压紧球9,压紧球9的尺寸略小于凹槽17的尺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柱12设置有疏板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12设置有疏板13,对缠绕在转轮14上的纸张进行梳理,保证缠绕的紧密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转轮14设置在转轮轴15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轮14设置在转轮轴15上,当纸张被冲压之后,会与转轮14 接触,并被其吸附进行缠绕。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位置传感器20固定在滑轨6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置传感器20固定在滑轨6上,监测纸张位置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接收器2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在安装架5上的控制装置22通过导线23与发射器21和接收器24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在安装架5上的控制装置22通过导线23与发射器21和接收器24连接,接收器24接收位置传感器20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22,发射器21将处理后的信号的发射给气缸10。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