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3863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测定电梯井道的尺寸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及其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翻新改装中,在研究新更新及新追加的设备时,需要已有的设备和/或构造物例如导轨和/或轿厢、井道自身等的尺寸。目前,这些尺寸的测定是由作业人员实际前往现场使用卷尺和/或激光测距器进行的。

这样的作业人员进行的手工作业的测定一般需要两人以上的人手。

例如,在井道下部的测定中,将在测定时成为障碍物的电梯轿厢提升到上层楼层进行测定。

在测定井道上部时,攀到电梯轿厢上进行测定。

因此,需要在轿厢内运转电梯轿厢的作业人员和攀到轿厢上进行测定的作业人员这两名人员。

因此,希望进一步节省人力,而且这些作业需要停止电梯的运转,因而也希望短时间内的测定。

另外,也产生在电梯轿厢上面的作业,因而也期望提高安全性。

因此,提出了如下的方法:不由作业人员进行手工作业的测定,而例如在井道内的轿厢上设置电梯井道测定装置来进行测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987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9691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627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以往的电梯的井道测定装置都是设置在轿厢的上方,必须停止电梯的运转,由作业人员进入到井道内部来将其设置在轿厢上方,因而测定时间变长,相应地存在必须使电梯的运转长时间停止的问题。

并且,轿厢上方的作业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而且,在实际测定时可以考虑使用利用了激光等的三维测定设备的方法,但由于在已有的井道中存在轿厢,因而也存在导致在井道的尺寸测定中取得不必要的数据,难以顺畅地测定井道的整个区域的尺寸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其不需要作业人员进入井道内在轿厢上方设置测定设备,即可测定井道尺寸,其结果是,测定时间大幅缩短并且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上述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顺畅地进行井道的整个区域的尺寸测定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的测定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具有:基座,其载置于楼层;第1臂,其从该基座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伸到井道内;一对第2臂,其从所述基座的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观察时的两侧延伸,并分别与三方框中对置的一对侧框的内侧面抵接;一对第3臂,其与该第2臂平行地延伸到所述三方框的所述侧框的外侧;以及三维测定设备,其安装于所述第1臂的端部,在井道内对所述井道进行三维测定。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具有:臂,其比三方框宽,两端部与所述三方框中对置的一对侧框抵接;突入部件,其基端部设于该臂,前端部伸到井道内;三维测定设备,其安装于该突入部件的端部,在所述井道内对所述井道进行三维测定;以及一对抵接部件,其分别设于所述臂的两侧,与所述侧框的内侧面抵接。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的测定方法包括:使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向设置有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的设置楼层的上方或者下方退避后,在所述轿厢位于所述设置楼层的上层楼层时,通过所述三维测定设备取得比所述上层楼层靠下侧的楼层的下层楼层侧数据,在所述轿厢位于所述设置楼层的下层楼层时,通过所述三维测定设备取得比所述下层楼层靠上侧的楼层的上层楼层侧数据,然后,以所述下层楼层侧数据及所述上层楼层侧数据中的所述井道的共同部位的数据为基准,对所述下层楼层侧数据及所述上层楼层侧数据进行整合,根据该整合数据得到所述井道的整个区域的尺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不需要作业人员进入井道内部在井道内设置测定设备,即可将测定设备设置在井道内,测定时间大幅缩短,并且安全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的测定方法,能够得到不包含轿厢数据的下层楼层侧数据及上层楼层侧数据,该轿厢数据成为对井道的尺寸测定而言不必要的数据,并以这些数据的共同部位的数据为基准,对所述下层楼层侧数据及所述上层楼层侧数据进行整合,根据该整合数据得到所述井道的整个区域的尺寸,因而能够得到更准确的井道的整个区域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测定的井道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使用图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测定井道尺寸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除图2的三维测定设备以外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示出使用图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测定电梯井道的整个区域所需的各楼层各自的测定的整体图。

图5是示出使用图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进行电梯井道测定时的说明图。

图6是使用图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示出下层楼层侧数据的共同部位的说明图。

图7是使用图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示出上层楼层侧数据的共同部位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测定井道尺寸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部位标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井道尺寸测定装置1(下面,简称为测定装置1)测定的井道2的截面图,图2是示出使用测定装置1测定井道2的内部尺寸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除三维测定设备13以外的测定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

在井道2内设有由导轨3引导着进行升降的轿厢4。

在电梯层站的出入口设有三方框5、层站地坎6及层站门7。

测定装置1具有:带车轮基座8,其是可搬运性良好的例如台车;第1臂9,其从在设置楼层19载置的带车轮基座8的行进方向的前端部的中心部沿行进方向延伸;一对第2臂10,其分别从带车轮基座8的行进方向的两侧向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一对第3臂11,其在第2臂10的上述行进方向的后侧,与第2臂10平行地延伸;台座12,其安装于第1臂的前端部;以及三维测定设备13,其固定于该台座12。

该三维测定设备13是非接触式测定设备,例如是激光式三维测定设备,其通过向对象物照射激光,而根据相位差测定距对象物的距离。

另外,在各第2臂10的前端部设有橡胶等缓冲部件16,在第3臂11的前端部且面对三方框5的一侧也设有缓冲部件17。

另外,在缓冲部件16所抵接的、三方框5中对置的一对侧框25的面是倾斜面的情况下,使用吸收倾斜的回转状的橡胶部件。

另外,在电梯出入口宽度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安装在工厂等的大型电梯等的出入口宽度被设定成大于一般的乘用电梯的电梯,将第2臂10更换为长尺寸类型即可应对。

另外,带车轮基座8的车轮14具有未图示的挡块或者制动器。

各第1臂9通过支承轴15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带车轮基座7。该第2臂9由内筒和相对于内筒滑动自如的外筒构成,能够伸缩,而且具有能够在任意的位置固定内筒和外筒的功能。

通过以支承轴15为中心调节该第1臂9的仰俯角,而调节三维测定设备13的水平位置。

各第2臂10的基端部安装于带车轮基座8。该第2臂10是与第1臂9相同的结构,具有伸缩功能和固定功能。

该第2臂10分别伸缩,使前端面与三方框5的侧框25的内侧面抵接,由此进行在从设置有测定装置1的电梯的设置楼层19观察出入口时三维测定设备13在左右方向上的定位。

各第3臂11通过支承轴18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带车轮基座7。该第3臂11是与第2臂10相同的结构,具有伸缩功能和固定功能。该第3臂11用于防止测定装置1跌落在井道2中。

即,一对第3臂11在分别向左右延伸的状态下大于三方框5的宽度,具有针对三方框5的某种程度的勾挂量。

另外,第1臂9、第2臂10及第3臂11也可以是基于内筒和外筒的筒而实现的伸缩方式以外的方式,此外也可以是例如第1部件和第2部件通过滑动部件相连接,并具有固定功能的装置。

下面,说明将上述测定装置1的三维测定设备13设置在井道2内的步骤。

首先,作为开始测定的事先准备,使电梯从通常的运转状态转入作业人员能够在轿厢4内进行拐角4的升降操作的状态,使轿厢4从设置有测定装置1的设置楼层19向上方或者下方移动,退避到测定范围之外。

接着,在使第1臂9以支承轴15为中心转动成为水平状态后,将三维测定设备13固定于台座12。

然后,在使一对第3臂11分别向左右伸长后,使带车轮基座8朝向三方框5前进,一直到第3臂11的缓冲部件17与三方框5抵接为止。

接着,使左右的各个第2臂10伸缩而调节长度,使处于三维测定设备13能够不受线缆等障碍物妨碍地进行测定的位置,使一对第2臂10各自的缓冲部件16与三方框5的侧框25的内侧面抵接后,将第2臂10的内筒和外筒固定。

最后,使两个层站门7接近至第1臂9附近而关闭。

这样,在井道2内的期望的位置处水平设置的三维测定设备13能够通过远程操作而起动,测定井道2的尺寸。

在测定结束后,将层站门7打开,使带车轮基座8后退,将三维测定设备13搬出到井道2的外部。

这样,在某个设置楼层19的井道2的尺寸测定结束,通过如图4所示对各个设置楼层19反复上述三维测定设备13的设置和井道2的尺寸测定,取得与各个设置楼层19的井道2的尺寸有关的三维数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三维测定井道2的三维测定设备13通过台座12安装于第1臂9的前端部,该第1臂9从设置在设置楼层19的带车轮基座8伸到井道2内,因而在将三维测定设备13设置于井道2内时,不需要作业人员进入到井道2内,即可容易地设置在井道2内,测定时间大幅缩短,并且安全性提高。

另外,基座是带车轮基座8,能够容易搬运测定装置1。

另外,第1臂9、第2臂10及第3臂11都能够伸缩,也具有固定功能,因而能够容易地将三维测定设备13设置在期望的位置,并且避开了线缆等妨碍测定的部位。

另外,第2臂10及第3臂11分别在前端部设有缓冲部件16、17,因而能够防止在将三维测定设备13设置于井道2内时与第2臂10及第3臂11碰撞而产生三方框5的破损、瑕疵。

另外,第1臂9的基端部以第1臂9能够仰俯的方式安装于带车轮基座8,因而能够在井道2内将三维测定设备13调节为水平状态。

另外,第3臂11的基端部以第3臂11能够在水平方向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带车轮基座8,因而第3臂11与三方框5的侧框25的层站侧的面抵接,稳定地进行带车轮基座8相对于三方框5的定位。

另外,在上述测定装置1中,也可以是没有车轮的基座。

另外,也可以是第1臂、第2臂及第3臂中至少任意一个臂能够伸缩,也可以是第1臂、第2臂及第3臂都是规定长度的臂。

另外,也可以是第1臂、第3臂各自的基端部固定于基座的结构。

下面,说明根据使用上述结构的测定装置1得到的各个设置楼层19的尺寸数据而得到井道2的整个区域的尺寸的方法。

首先,例如在如图5所示轿厢4位于设置有测定装置1的设置楼层19(中层楼层21)的情况下,使轿厢4退避到上层楼层20,在中层楼层21、下层楼层22使用三维测定设备13测定井道2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在各个楼层21、22得到的下层楼层侧数据有可能取得轿厢4的底面的数据,但此时通过在计算机中删除不必要的部分,构建仅井道2的尺寸的数据。

接着,使轿厢4退避到下层楼层22,在中层楼层21、上层楼层20使用三维测定设备13测定井道2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在各个楼层21、20得到的上层楼层侧数据有可能取得轿厢4的上表面的数据,但此时通过在计算机中删除不必要的部分,构建仅井道2的尺寸的数据。

在这样得到的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之间有可能产生尺寸数据的偏差,对于该偏差,通过测定各楼层的井道2的共同部位,以该共同部位的尺寸数据为基准,对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进行整合,由此修正尺寸数据的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在轿厢13位于上层楼层20时得到的下层楼层侧数据,取得图6所示的中层楼层21的层站地坎上表面23和三方框上框下表面24的数据。

并且,关于在轿厢13位于下层楼层22时得到的上层楼层侧数据,取得图7所示的中层楼层21的层站地坎上表面23和三方框上框下表面24的数据。

这样,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中关于作为共同部位的中层楼层21的层站地坎上表面23和三方框上框下表面24,具有共同的数据。

因此,三维测定设备13在各设置楼层19被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以在该三维测定设备13得到的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中共同的数据为基准,对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进行整合,由此能够得到井道2的整个区域的尺寸。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三层的楼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即使是4层以上的楼层时,通过使轿厢退避到最上层楼层,获取比最上层楼层靠下侧的楼层的下层楼层侧数据,并且使轿厢退避到最下层楼层,获取比最下层楼层靠上侧的楼层的上层楼层侧数据,然后以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中共同的数据为基准,对下层楼层侧数据和上层楼层侧数据进行整合,根据该数据也能够得到井道2的整个区域的尺寸。

实施方式2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A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2的测定装置1A具有:臂30,其比三方框5宽,沿着设置楼层19向左右延伸;一对抵接部件31,其设于该臂30的两侧,向左右移动并能够固定;突入部件32,其从抵接部件31的中心部沿垂直方向延伸,并伸到井道2内;以及三维测定设备13,其安装于该突入部件32的前端部。

臂30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第3臂11,用于防止测定装置1A跌落在井道2中。

并且,抵接部件31相当于实施方式1的第2臂10,通过分别移动并固定,而设定从设置楼层19观察时三维测定设备13的相对于三方框5的横向的位置。

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A中,能够按照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步骤测定井道2的尺寸,并且不存在实施方式1的带车轮基座8,除了不具备可搬运性以外,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测定装置1相同的效果。

另外,作为要测定的电梯的井道2的专用部件,也可以使抵接部件31固定在臂30上。

另外,关于臂30和突入部件32,也可以是至少任意一方能够伸缩并具有固定功能。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三维测定设备13是激光式三维测定设备,但也可以是通过超声波的发送及接收来测定距离的超声波式三维测定设备。

另外,在电梯是液压式电梯、绳索式电梯时,本发明都能够应用。

另外,关于数据的整合,除层站地坎6和三方框5以外,当在井道2的构造物(壁面、钢铁构架等)及电梯的构成设备中具有共同的数据的情况下,这些数据也能够用作基准。

标号说明

1、1A电梯用井道内尺寸测定装置;2井道;3导轨;4轿厢;5三方框;6层站地坎;7层站门;8带车轮基座;9第1臂;10第2臂;11第3臂;12台座;13三维测定设备;14车轮;15、18支承轴;16、17缓冲部件;19设置楼层;20上层楼层;21中层楼层;22下层楼层;23层站地坎上表面;24三方框上框下表面;25侧框;30臂;31抵接部件;32突入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