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沿楼梯输送负载的座椅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7761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用于沿楼梯输送负载的座椅电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沿楼梯输送负载的座椅电梯领域。该座椅电梯包括:

长形轨道,包括第一侧运行表面和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运行表面;以及

沿所述轨道能移动的载架,所述载架包括:

包括第一辊摩擦表面的第一辊,所述第一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以引导所述第一辊;和

包括第二辊摩擦表面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以引导所述第二辊;以及

第一桥,所述第一辊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桥的第一端围绕第一轴线能旋转,并且所述第二辊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桥的第二端围绕第二轴线能旋转。



背景技术:

座椅电梯可用于沿楼梯运送行走困难的人员。长形轨道在这种情况下沿楼梯延伸。负载可为负载承载部,诸如用于承载人员的座椅或轮椅平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辊摩擦表面与长形轨道的第一侧运行表面和第二侧运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可被用于用马达驱动载架沿轨道上下,或者摩擦力可由制动器使用。这种电梯的示例在nl2005398中公开。

使用摩擦力的必要性在于,在所有情况下在辊上有足够的预负载以将辊压在长形轨道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座椅电梯和/或预负载被增加的座椅电梯。相应地,提供一种用于沿楼梯输送负载的座椅电梯,包括:

长形轨道,包括第一侧运行表面和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运行表面;以及

沿所述轨道能移动的载架,所述载架包括:

包括第一辊摩擦表面的第一辊,所述第一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以引导所述第一辊;和

包括第二辊摩擦表面的第二辊,所述第二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以引导所述第二辊;以及

第一桥,所述第一辊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桥的第一端围绕第一轴线能旋转,并且所述第二辊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一桥的第二端围绕第二轴线能旋转,其中所述第一桥围绕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和/或所述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载架中,并且所述第一桥被构造为在距所述第一辊比距所述第二辊更近的位置处支撑所述负载。

通过提供围绕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载架中的所述第一桥并且将所述第一桥构造为在距所述第一辊比距所述第二辊更近的位置处支撑所述负载,所述负载可导致所述桥中围绕所述第三轴线的力偶。所述力偶使得所述辊用力压靠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第二侧运行表面,由此在所述辊上产生预负载,从而提高所述辊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因为所述预负载取决于所承载的负载,所以摩擦力随着负载的增大而增大,这是有利的,因为如果负载增大的话则增大的摩擦力是必需的。

由于磨损,所述辊的直径可减小。所述预负载使得所述辊总是与所述侧运行表面良好接触。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桥能围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

通过使所述第一桥以相对小的角度能转动地围绕所述第三轴线,所述负载可在所述桥中导致力偶,并且所述力偶可导致所述辊以较大的力压靠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从而提高所述辊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长形轨道能安装在(例如,楼梯的)下端和上端,从而所述座椅电梯能够将所述负载从所述下端至所述上端以及从所述上端至所述下端沿所述长形轨道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辊被构造为比所述第二辊更靠近所述长形轨道的下端。

通过将所述第一桥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辊更靠近所述长形轨道的所述下端,所述第一桥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的角度变得更小,并且所述侧运行表面上由所述力偶产生的预负载变得更大。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桥与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成10度至80度的角度、更优选地成20度至65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成30度至50度的角度被构造在所述座椅电梯的载架中。

在这些角度,具有良好的能力来满足预负载和行程(stroke)之间的公差。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载架包括:包括第三辊摩擦表面的第三辊,所述第三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以引导所述第三辊;和

包括第四辊摩擦表面的第四辊,所述第四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以引导所述第四辊,其中所述第三辊被提供为在第二桥的第一端围绕第四轴线能旋转,所述第四辊被提供为在所述第二桥的第二端围绕第五轴线能旋转,并且所述第二桥围绕大致平行于所述第四轴线和/或所述第五轴线的第六轴线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座椅电梯中。

通过具有带有其第三辊和第四辊的第二桥,所述载架在围绕垂直于所述长形轨道的所述侧运行表面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上稳定。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桥能围绕所述第六轴线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

通过使所述第二桥以相对小的角度能转动地围绕所述第六轴线,所述负载可在所述桥中导致力偶,并且所述力偶可导致所述辊以较大的力压靠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从而提高所述辊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利用后板被连接,所述后板在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的后端将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连接。

所述后板也可将所述负载传递至所述第二桥。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后板在垂直于所述长形轨道的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的方向上能弯曲,以使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能分别围绕所述第三轴线和所述第六轴线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

这对于将所述负载传递至所述第二桥可为必要的,并且同时使围绕第三轴线和所述第六轴线旋转。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能以相反的方向转动。

这允许易于构造和对称,使得所述负载能够在两侧悬挂于所述载架。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后板被提供有预张力,以使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沿相反的方向转动。

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由此向所述辊提供预负载。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桥或所述第二桥中的一个的前端与前板刚性连接,所述前板通过使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中的另一个沿平行于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前板移动的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桥或所述第二桥中的另一个的前端连接。

所述前板允许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相对于彼此能转动,同时允许在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上的稳定性。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三辊比所述第四辊更靠近所述长形轨道的下端。

通过将所述桥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桥的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长形轨道的所述下端,所述第二桥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的角度变得更小,并且由所述力偶产生的垂直于所述运行侧的力变得更大。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桥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成10度至80度的角度、更优选地成20度至65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成30度至50度的角度被构造在所述座椅电梯中。

在这些角度,具有良好的能力来满足预负载和行程之间的公差。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桥和所述第二桥沿相同方向能转动地构造在所述座椅电梯中。

这允许紧凑的和更加简化的方案。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辊摩擦表面被提供有第一辊构件,该第一辊构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被提供有纵向的第一侧运行表面构件,该纵向的第一侧运行表面构件与所述第一辊构件互补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辊支撑在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上;并且

所述第二辊摩擦表面被提供有第二辊构件,该第二辊构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二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被提供有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该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与所述第二辊构件互补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辊支撑在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上。

由所述第一辊摩擦表面和所述第二辊摩擦表面提供在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上的摩擦力可被增大,并且公差能够被所述座椅电梯吸收。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三辊摩擦表面被提供有第三辊构件,该第三辊构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三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并且与所述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互补配合以将所述第三辊支撑在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上;并且

所述第四辊摩擦表面被提供有第四辊构件,该第四辊构件在垂直于所述第四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并且与所述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互补配合以将所述第四辊支撑在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上。

由所述第三辊摩擦表面和所述第四辊摩擦表面提供在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上的摩擦力可被增大,并且所述长形轨道的宽度的公差能够被更好地适应。

根据一实施例,每个辊被提供有用于驱动该辊的马达。以这种方式,每个辊的摩擦力将有助于移动所述负载。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马达由所述第一桥和/或所述第二桥支撑。提供所述座椅电梯的紧凑设计。

根据另一示例,提供一种操作用于沿楼梯在长形轨道上输送负载的座椅电梯的方法,所述长形轨道包括第一侧运行表面和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运行表面;

使包括第一辊摩擦表面的第一辊在第一桥的前端围绕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一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

使包括第二辊摩擦表面的第二辊在所述第一桥的后端围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辊摩擦表面与所述第二侧运行表面摩擦接合;

在距所述第一辊比距所述第二辊更近的位置处将负载悬挂于所述第一桥;以及

使所述第一桥围绕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和/或所述第二轴线的第三轴线转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使所述第一桥围绕第三轴线转动包括使所述第一桥围绕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

附图说明

将仅通过示例参照所附示意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附示意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应的部件,其中:

图1显示座椅电梯和楼梯的透视图;

图2显示根据一实施例的座椅电梯的载架的透视图,其中一些板被移除;

图3显示图2的载架的透视顶视图,其中板就位;

图4描绘载架的后板的侧视图;和

图5描绘载架的前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座椅电梯1的示例,其包括长形轨道3和载架5。长形轨道1沿楼梯6设置。楼梯可由人员使用以将其自己从低楼层输送至高楼层,反之亦然。在图1中显示长形轨道1被设置为从下端a至上端b。当人员有残疾或者由于其它原因不能使用楼梯6时,人员可使用座椅电梯1从下端a被输送至上端b,反之亦然。在此实施例中,座椅电梯1进一步包括座位形式的负载承载部7。负载承载部7可用于被人员坐在其上。特别地,当人员坐在负载承载部7中时,人员可在下端a和上端b之间被输送,反之亦然。替代地,负载承载部7为用于承载轮椅或货物的平台。在图1中,长形轨道3被显示为直引导件。

图2显示座椅电梯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示出长形轨道1和载架5的一部分。长形轨道1包括第一侧运行表面9和与第一侧运行表面相对的第二侧运行表面11。载架5通过具有第一辊摩擦表面15的第一辊13并通过具有第二辊摩擦表面19的第二辊17能沿轨道1移动,第一辊摩擦表面15与第一侧运行表面9摩擦接合以引导第一辊13,第二辊摩擦表面19与第二侧运行表面11摩擦接合以引导第二辊17。

第一辊摩擦表面15可被提供有在垂直于第一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的第一辊构件,并且第一侧运行表面9可被提供有纵向的第一侧运行表面构件,其与第一辊构件互补配合以将第一辊13支撑在第一侧运行表面9上。第二辊摩擦表面17可被提供有在垂直于第二辊17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的第二辊构件,并且第二侧运行表面11被提供有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其与第二辊构件互补配合以将第二辊支撑在第二侧运行表面上。由第一辊摩擦表面和第二辊摩擦表面在第一侧运行表面和第二侧运行表面上提供的摩擦力可由此被增大。

为了额外的稳定性,例如,在围绕垂直于长形轨道1的侧运行表面9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上,载架5可可选地被提供有具有第三辊摩擦表面23的第三辊21和包括第四辊摩擦表面27的第四辊25,第三辊摩擦表面23与第二侧运行表面11摩擦接合以引导第三辊21,第四辊摩擦表面27与第一侧运行表面9摩擦接合以引导第四辊25。

第三辊摩擦表面23可被提供有第三辊构件,其在垂直于第三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并且与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互补配合以将第三辊支撑在第二侧运行表面11上。第四辊摩擦表面27被提供有第四辊构件,其在垂直于第四辊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周缘地延伸,并且与纵向的第二侧运行表面构件互补配合以将第四辊支撑在第一侧运行表面9上。由第三辊摩擦表面和第四辊摩擦表面在第一侧运行表面和第二侧运行表面上提供的摩擦力可由此被增大。第二辊17或者每个辊15、17、21、25可被提供有马达29,用以驱动辊和用于承载负载的负载承载部7。

图3显示载架5的透视顶视图,其示出第一桥31,第一辊被提供为在第一桥31的第一端围绕第一轴线33能旋转,第二辊被提供为在第一桥的第二端围绕第二轴线35能旋转。第一桥31围绕大致平行于第一轴线33和/或第二轴线35的第三轴线37能转动地安装在载架中,并且第一桥被构造为在距第一辊比距第二辊更近的位置39处支撑负载。通过提供围绕大致平行于第一轴线33和/或第二轴线35的第三轴线37能转动地安装在载架中的第一桥,并且将第一桥31构造为在距第一辊比距第二辊更近的位置处支撑负载,负载可在桥31中导致力偶。该力偶可使得辊以较大的力压靠第一侧运行表面9和第二侧运行表面11,由此提高辊与第一侧运行表面和第二侧运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因为该力偶取决于所承载的负载,所以摩擦力随着负载增大而增大,这是有利的是因为如果负载增大则增大的摩擦力是必需的。

可选地,第三辊可被提供为在第二桥43的第一端围绕第四轴线41能旋转,第四辊可被提供为在第二桥的第二端围绕第五轴线45能旋转,并且第二桥围绕大致平行于第四轴线和/或第五轴线的第六轴线47能转动地安装在座椅电梯中,第六轴线47大致平行于安装在座椅电梯中的第四和/或第五轴线。通过具有带有其第三辊和第四辊的第二桥43,载架5在围绕垂直于长形轨道的侧运行表面9、11的轴线的旋转方向上被提供稳定性。

第一桥31可围绕第三轴线37相对于长形轨道1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通过使第一桥31以相对小的角度能转动地围绕第三轴线37,负载可在桥中导致力偶,并且该力偶可使得辊以较大的力压靠第一侧运行表面9和第二侧运行表面11,从而提高辊上的负载,并且因此提高辊与第一侧运行表面和第二侧运行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马达29可被悬挂于第一桥31和第二桥43。

长形轨道1可在下端a和上端b处(见图1)安装,使得座椅电梯能够将负载从下端至上端以及从上端至下端沿长形轨道上下移动,第一桥31的第一端被构造为比第一桥31的第二端更靠近长形轨道1的下端。通过将第一桥31构造为使得该第一桥的第一端更靠近长形轨道的下端,第一桥相对于长形轨道1的角度变得更小,并且垂直于侧运行表面9、11的力变得更大。

根据实施例,第一桥31与长形轨道1的纵向方向成10度至80度的角度、更优选地成20度至65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成30度至50度的角度被构造在座椅电梯中。

第一桥相对于长形轨道的角度决定垂直于侧运行表面9、11的力与行程之间的比率。在10度至8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20度至65度之间,最优选地30度至50度之间,该比率变得更好。在这些角度具有好的能力来满足例如由辊的磨损导致的公差。由于负载,辊与轨道的运行表面良好接触。

第二桥43可围绕第六轴线相对于长形轨道1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通过使第二桥43以相对小的角度能转动地围绕第六轴线47,负载可导致辊以较大的力压靠第一侧运行表面9和第二侧运行表面11,从而提高辊与第一侧运行表面9和第二侧运行表面11之间的摩擦力。

第一桥31和第二桥43利用后板49被连接,后板49在第一桥和第二桥的第二端(例如,后端)将第一桥31和第二桥43连接。后板也可将负载传递至第二桥。

后板49在垂直于长形轨道1的第二侧运行表面11的方向上能弯曲,以使第一桥31和第二桥43能分别围绕第三轴线37和第六轴线47相对于长形轨道1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这对于将负载传递至第二桥可为必要的,并且同时允许围绕第三轴线和第六轴线的旋转。后板可被提供有预张力,该预张力使第一桥和第二桥相对于彼此转动,从而辊已经通过预张力压靠运行表面。

第一桥31和第二桥43可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这允许易于构造和对称,使得负载能够在两侧悬挂于载架。

第一桥或第二桥中的一个的第一端(例如,前端)与前板50刚性连接,该前板50通过允许第一桥和第二桥中的另一个沿平行于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的方向相对于前板50移动的连接件与第一桥31或第二桥43中的另一个的第一端(前端)连接。

前板50允许第一桥31和第二桥43相对于彼此能转动,同时允许在水平面中的稳定性。

第三辊可比第四辊更靠近长形轨道1的下端。通过将第二桥43构造使得第二桥43的第一端更靠近长形轨道1的下端,第二桥相对于长形轨道的角度变得更小,并且垂直于(负载)运行表面9、11的力变得更大。

第二桥43可相对于长形轨道1成10度至80度的角度、更优选地成20度至65度的角度、且最优选地成30度至50度的角度被构造在座椅电梯中。第二桥43相对于长形轨道1的角度决定垂直于侧运行表面9、11的力与辊相对于轨道所做的行程之间的比率。在10度至80度之间,更优选地在20度至65度之间,最优选地30度至50度之间,该比率变得更好。

图4描绘载架的后板的侧视图。载架5借助于马达29在延伸的轨道1上能移动。第一桥和第二桥利用后板49被连接,后板49在第一桥和第二桥的第二端(例如,后端)将第一桥31和第二桥34连接。后板49可将负载从第一桥传递至第二桥。后板49在垂直于长形轨道1的第二侧运行表面11的方向上能弯曲,以允许能分别围绕第三轴线和第六轴线相对于长形轨道1的纵向方向转动0至25度的角度,更优选地0至10度角度,且最优选地0.1度至2度的角度。这对于将负载从第一桥传递至第二桥可为必要的,并且同时允许围绕第三轴线和第六轴线的旋转。

图5描绘载架的前板的侧视图。载架5在此实施例中被提供有用于保持座位(未示出)的保持器51,并且长形轨道1被提供有用于将轨道支撑在例如楼梯上的支撑柱53。第一桥或第二桥中的一个的第一端(例如,前端)与前板50刚性连接,前板50通过允许第一桥和第二桥中的另一个沿平行于长形轨道的纵向方向的方向相对于前板50移动的连接件与第一或第二桥中的另一个的第一端(前端)连接。该连接件可为被提供至第一桥和第二桥中的另一个并且在提供至前板50的狭孔57中能移动的滑动件55。狭槽57中的滑动件55允许第一桥和第二桥相对于彼此能转动,同时允许稳定性。

由于前板50允许第一桥和第二桥相对于彼此转动,前板在轨道的纵向方向上不从第一桥向第二桥传输任何力。第一桥和第二桥之间的力只能够经由后板被传输。负载转动第一桥,使得第一桥的辊被推入轨道的侧部,因为负载在第一桥的一侧悬挂于第一桥。负载也经由后板在第二桥上施加力,这导致第二桥也转动(以与第一桥相反的方向)。第二桥的辊也通过第二桥的转动被推入轨道的侧部,从而提高辊和轨道的侧部之间的摩擦力。提供至载架5的马达29驱动每个辊,使得最大程度地利用每个辊的摩擦力。

应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例示本发明,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因此,在此公开的具体的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应仅解释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并解释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上任何适当的详细结构不同地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此外,在此使用的术语和词组并非旨在限制,而是相反,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可理解性描述。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一”或“一个”被定义为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另外的”或“随后的”被定义为至少第二个或更多。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具有”被定义为包括(即,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权利要求或发明的范围。某些措施在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纯粹的事实不表明这些措施的组合不能够被有利地利用。本发明的范围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