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包装及形成其外包体的坯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3532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香烟包装及形成其外包体的坯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香烟包装及形成其外包体的坯料。



背景技术:

通常,收纳香烟商品的香烟包装由包住香烟商品的中包纸和覆盖该中包纸的外包纸形成。这种香烟包装被称为单独包装,已知的外包纸有被称为软壳包装的由薄纸形成的形态、以及被称为硬壳包装的将板纸组装成箱型而形成的形态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香烟包装的外表面,例如为了实现与其它产品的差别化或增加购买者等的购买欲,广泛进行赋予商品名称、注册商标、图形及色彩等组合而成的图案,使其带有视觉效果的设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0459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果要通过香烟包装外表面的设计印刷而得到视觉效果,就容易涉及包装的制造成本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方法给收纳香烟商品的香烟包装带来视觉效果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香烟包装通过对包装香烟商品的外包体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特定区域进行加热,使聚烯烃纤维含有部中所含的聚烯烃纤维透明化。

详细地说,本发明的香烟包装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包体,其将香烟商品包装在内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其构成所述外包体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含聚烯烃纤维的聚烯烃纤维层,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特定区域实施了通过加热实现的透明化处理。另外,本发明还可以视为形成香烟包装的外包体的坯料。即,本发明是形成将香烟商品包装在内部的香烟包装的外包体的坯料,其特征在于,具备聚烯烃纤维含有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构成所述坯料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含聚烯烃纤维的聚烯烃纤维层,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特定区域实施了通过加热实现的透明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香烟包装及形成其外包体的坯料,通过加热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特定区域(以下,也称为“透明化区域”)而赋予透明感,因此,可赋予与未实施透明化处理的其它区域(以下,也称为“非透明化区域”)不同的外观。由此,能够通过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方法对香烟包装赋予视觉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赋予与现有香烟包装不同的触感、手感。另外,在对包装香烟商品的外包体或其坯料实施凹凸加工(例如,凸版加工)的情况下,有时会引起油墨开裂或纸开裂,但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引起油墨开裂或纸开裂等的风险。

在此,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可以在最外层具有聚烯烃纤维层。由此,对于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透明化区域,能够更适当地赋予透明感。另外,在所述透明化处理中,可以对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特定区域加压的同时加热。由此,能够更有效地实施透明化处理。另外,所述聚烯烃纤维层可以含有5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的所述聚烯烃纤维。由此,能够提高加热过外包体的特定区域的透明化的视觉辨识性,且难以在制造外包体时产生纸粉。另外,所述聚烯烃纤维层可以含有1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的所述聚烯烃纤维。由此,可从外侧透视外包体的内表面侧的颜色,且能够良好地确保其印刷适性。

在此,可以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设有在外表面实施了凹凸加工的凹凸图案部,使实施了所述透明化处理的所述特定区域与所述凹凸图案部对应。由此,能够更进一步突出外包体的透明化区域和非透明化区域的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

在此,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与其外表面不同的颜色。由此,可得到在实施透明化处理的透明化区域赋予外包体的内表面的颜色透到外包体的表面侧而被看见的视觉效果,故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此外,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内表面可以通过与其外表面不同颜色的墨水着色。另外,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内表面也可以贴合具有与其外表面不同的颜色的片材。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包体被密封该外包体的透明薄膜覆盖,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未实施所述透明化处理的非透明化区域的至一部分与所述透明薄膜的热封部上下重叠。在此,热封部通常以如下的方式形成,即,使透明薄膜的端部彼此重叠并进行加热,从而将涂布在透明薄膜的内表面上的密封剂熔化,将透明薄膜的端部彼此粘接。外包体的密封一般在外包体的内部包装(收纳)有香烟商品的状态下进行,但在形成热封部时的加热处理中,如果因某种原因,加热温度变得高于设定温度,或者加热温度比设定时间持续地更长,就有可能给香烟商品的品质带来影响。

对此,如上所述,通过将聚烯烃纤维含有部的非透明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与透明薄膜的热封部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假设在非透明化区域确认了聚烯烃纤维层(聚烯烃纤维)的透明化,就可以判断出有可能没有如设定那样进行形成热封部时的加热。也就是说,通过外包体的外观,即通过外包体的密封过程中有无非透明化区域的透明化,能够检查产品异常的有无。

另外,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可以在所述非透明化区域及所述热封部上下相互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外表面实施了凹凸加工的凹凸图案部。由此,通过确认与非透明化区域对应的凹凸图案部是否被透明化,能够容易地判别产品异常的有无。

另外,在所述聚烯烃纤维含有部,所述非透明化区域及所述热封部上下相互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可以具有与外表面不同的颜色。由此,通过确认在未实施透明化处理的非透明化区域是否存在着色于外包体的内表面的颜色透到外表面而被看见的部位,能够容易地判别产品异常的有无。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香烟包装中收纳的香烟商品例如可以是卷烟(过滤嘴香烟、双头香烟(无过滤嘴))、雪茄(叶卷烟)、小雪茄、含烟(snus)、鼻烟、口嚼烟、电子烟等。

另外,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技术方案可以采用所有可能的组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方法给收纳香烟商品的香烟包装赋予视觉效果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香烟包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外包体的图,(a)表示主视图,(b)表示侧视图,(c)表示后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坯料表面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坯料背面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坯料构造的图。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对坯料的特定区域进行加热的透明化处理的图。

图7是变形例的香烟包装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香烟包装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限定的记载,就不是将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这些的意思。

图1是实施方式的香烟包装1的立体图。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开封前的包装1的立体图。香烟包装1是所谓合页盖包装,将香烟商品包装在内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香烟商品的一例,例示说明在香烟包装1收纳香烟的情况。

香烟包装1具备:由收纳体2及盖体3构成的外包体4、密封外包体4的透明薄膜5。收纳体2及盖体3经由合页6连接为一体,盖体3以合页6为中心开闭自如。

外包体4在盖体3相对于收纳体2关闭的状态下,其外形形成为大体长方体。在收纳体2的内部例如收纳内包体,该内包体由内包纸包住香烟而成。该内包纸由具有保湿性及香味保持性等的材料形成,主要使用蒸镀或层积了铝膜的纸。本说明书中省略内包体的详细结构及附图中的记载。

在透明薄膜5上设置有用于拆封透明薄膜5的开封带(未图示),能够通过拉开开封带的前端部来撕开透明薄膜5,拆封香烟包装1。透明薄膜5是薄而透明的薄膜,例如由聚丙烯、玻璃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材料构成。但是,作为透明薄膜5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上述以外的材料。另外,图1所示的标记51表示将透明薄膜5的端部彼此粘接的热封部。热封部51指通过热使透明薄膜5彼此熔接的部分。通常,在透明薄膜5的内表面形成有粘接层(密封剂)。在密封外包体4时,将片状的透明薄膜5沿着外包体4的外表面折叠,在使透明薄膜5的端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及加压。由此,透明薄膜5的重叠端部的密封剂熔化,重叠端部彼此粘接。其结果,外包体4被透明薄膜5密封。本实施方式中,覆盖外包体4的透明薄膜5中,在与外包体4的上表面、底面、侧面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热封部51。

图2表示开封后的香烟包装1的外包体4的(a)主视图、(b)侧视图、(c)后视图。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将设置有合页6的一面设为背面侧,将其相反侧设为正面侧进行说明。图中,标记21是收纳体2的“前壁,”标记22是收纳体2的“后壁,”标记23是收纳体2的“侧壁。”此外,收纳体2具有与前壁21、后壁22及左右的侧壁23的下端连接的底壁24。另外,图2中,标记31是盖体3的“前壁,”标记32是盖体3的“后壁,”标记33是盖体3的“侧壁。”盖体3具有与前壁31、后壁32、左右的侧壁33的上端连接的顶壁34。

接着,使用图3及图4对形成外包体4的坯料10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坯料10的表面10a的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坯料10的背面10b的图。图3及图4中的细线表示坯料10的折叠线,粗线表示坯料10的切断线。通过冲裁加工等将片材状的原纸片材切断,从而得到坯料10。原纸片材例如可以由马尼拉纸、卡纸等纸材形成,但不限于此。坯料10的折叠线是在组装坯料10时用于折叠坯料10的部位,例如,通过冲裁加工等从原纸片材切出坯料10时,形成有成为折叠线的压痕。

坯料10具有将外包体4展开的形状。图3及图4中的标记10c表示在坯料10组装后成为收纳体2的“收纳体区域,”标记10d表示在坯料10组装后成为盖体3的“盖体区域。”在此,沿着折叠线折叠坯料10的收纳体区域10c,将适当部位粘接而形成外包体4的收纳体2。另外,沿着折叠线折叠坯料10的盖体区域10d,将适当部位粘接而形成外包体4的盖体3。需要说明的是,用坯料10组装外包体4时,外包体4的外表面4a由坯料10的表面10a形成,外包体4的内表面由坯料10的背面10b形成。

坯料10的原纸片材由含有聚烯烃纤维的聚烯烃纤维层(聚烯烃合成纸浆)形成。在坯料10(原纸片材)的制造过程中,在坯料10(原纸片材)的背面涂敷与原纸的颜色(即,第一颜色)不同的规定的第二颜色的着色剂。本说明书中,着色剂是诸如染料或颜料等用于在纸材上进行着色的添加剂的总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坯料10(原纸片材)在制造(制纸)过程中,对表面和背面赋予互不相同的颜色。以下,以坯料10使用白色(第一颜色)的原纸,在其背面作为第二颜色涂敷桃色的油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由此,可得到表面10a具有“白色(”在此,“白色”为原纸自身的颜色),背面10b具有“桃色(”在此,“桃色”是涂敷于背面10b的油墨的颜色)的坯料10。但是,坯料10的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组合不限于上述的组合。

在此,坯料10(原纸片材)的聚烯烃纤维层所含有的聚烯烃纤维是热塑性合成纤维,通过加热而改性。更具体地说,聚烯烃纤维层的聚烯烃纤维因加热而透明化(赋予透明感)。本实施方式中,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构成整个坯料10。但是,在最外层具有含聚烯烃纤维的聚烯烃纤维层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只要构成坯料10的至少一部分(即,一部分或全部)即可。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以作为聚烯烃纤维层71的单层构造构成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也可以是多层构造,该情况下,在最表层配置聚烯烃纤维层71即可。由此,能够更明显地看出聚烯烃纤维层71的透明化,从而能够更有效地看出聚烯烃纤维的透明化。

本实施方式中,在坯料10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中,聚烯烃纤维层71所含的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被设定成5~40重量%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形成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合成纸浆的高分子也可以使用例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等。

在此,在坯料10的表面10a实施凸版加工或凹版加工等之类的凹凸加工。图3所示的标记8表示在坯料10的表面10a形成的“凹凸图案部。”本实施方式中,凹凸图案部8通过凸版加工或凹版加工等,形成为与其它区域相比呈凹状凹陷的凹部。但是,凹凸图案部8也可以形成为与其它区域相比呈凸状隆起的凸部。凹凸图案部8例如通过按照图形、图纹、商品名称、注册商标等的凹凸加工,在坯料10的表面10a赋予凹凸图案而形成。

图3所示的坯料10在其特定区域实施通过加热实现的透明化处理。坯料10中实施透明化处理的区域与凹凸图案部8对应地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坯料10在表面10a的多个部位设置有凹凸图案部8,但在与一部分的凹凸图案部8对应的区域实施透明化处理,而非全部。以下,将在坯料10中实施透明化处理的区域称为“透明化区域r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在与多个凹凸图案部8的全部对应的区域实施透明化处理,从而将与全部的凹凸图案部8对应的区域设为“透明化区域r1。”

图6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对坯料10的特定区域进行加热的透明化处理的图。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加热装置200的发热部210与形成有凹凸图案部8的状态下的坯料10的表面10a接触,对坯料10的透明化区域r1进行加热。加热装置200产生的加热温度设定成在坯料10的加热时能够使聚烯烃纤维层71(聚烯烃合成纸浆)所含的聚烯烃纤维熔化的温度。例如,聚烯烃纤维在135℃左右熔化,故而只要将加热装置200的加热温度设定在135℃,或比其稍高的温度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透明化处理中,可以使加热装置200的发热部210与坯料10的背面10b接触,通过从背面10b侧加热聚烯烃纤维层71而使其透明化。另外,上述图5表示在表面10a形成凹凸图案部8前的坯料10。

如果加热坯料10的透明化区域r1,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纤维就会熔化,从而透明化。在此,对聚烯烃纤维层71透明化时的机制进行说明。形成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合成纸浆处于聚烯烃纤维和纸浆纤维相互缠绕的状态,外观上看起来不透明。但是,通过在上述的透明化处理中加热聚烯烃纤维层71,被熔化的聚烯烃纤维彼此成为一体。于是,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纤维彼此一体化而使光容易透过。其结果,能够使坯料10的背面10b的颜色透过,并能够让人看到。本说明书中,如上所述,将“聚烯烃纤维层71所含的聚烯烃纤维熔化而一体化的聚烯烃纤维使得光容易透过,能够从表面10a侧透视坯料10的背面10b的颜色”的现象称为“透明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化处理中,如后所述,对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透明化区域r1在进行加压的同时加热。这样,通过对与透明化区域r1对应的聚烯烃纤维层71同时进行加热及加压,聚烯烃纤维彼此更容易一体化。其结果,具有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实施有效的透明化处理的优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最外层配置了聚烯烃纤维层71,但不限于此。但通过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最外层配置聚烯烃纤维层71,能够对实施了透明化处理的透明化区域r1更适当地赋予透明感,能够从表面10a侧更容易地透视坯料10的背面10b的颜色。

然而,由于构成坯料10的聚烯烃纤维层71中,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被调节为5~40重量%的范围,所以聚烯烃纤维层71不会变得完全透明,而是产生与未实施透明化处理的区域(以下,称为“非透明化区域r2”)相比像是赋予了透明感的现象。其结果,坯料10得到如下的视觉效果,即,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透明化区域r1,着色于背面10b侧的桃色(第二颜色)透到表面10a侧而被看到。也就是说,尽管坯料10的原纸颜色是白色(第一颜色),但是表面10a中与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d的透明化区域r1对应的部分看上去像是被着色成桃色(第二颜色),实际获得的这种效果是以往没有过的新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坯料10而形成的香烟包装1的外包体4中,如图1及图2所示,在坯料10的透明化区域r1,能够使着色于内表面侧的桃色(第二颜色)透到外面4a侧而被看到,能够借助与未实施透明化处理的非透明化区域r2所呈现的白色(第一颜色)之间的视觉差异来引起消费者注意。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坯料10及使用该坯料10的香烟包装1,不依靠包装外表面的图案印刷,而是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方法赋予新的视觉效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香烟包装1及形成其外包体4的坯料10,比以往更能够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香烟包装1,能够赋予与以往香烟包装不同的触感、手感。另外,虽然在外包体4或其坯料10上实施凹凸加工(例如,凸版加工)时,有时会产生油墨开裂或纸开裂等,但根据香烟包装1,能够降低该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在坯料10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将聚烯烃纤维层71所含的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设定在5~40重量%的范围,而通过将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设为5重量%以上,在消费者观察香烟包装1的外包体4时,容易看出透明化区域r1的透明化。另外,越是增加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纤维的含量,实施透明化处理导致的聚烯烃纤维层71的透明度越高,但如果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过高,在坯料10的制造时容易产生纸粉,可能会给印刷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从减少制造坯料10时的纸粉产生的观点来看,优选将聚烯烃纤维层71中的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设为40重量%以下。如上,从提高外包体4的透明化区域r1的透明化的视觉辨识性及在制造坯料10时减少纸粉产生的观点来看,优选聚烯烃纤维层71含有5重量%以上且40重量%以下的聚烯烃纤维。

进而,若更详细地说明聚烯烃纤维层71中的聚烯烃纤维的优选范围,为了从外表面10a侧透视到坯料10的背面10b的颜色,特别优选将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纤维含量设为15重量%以上。另外,为了良好地确保坯料10的印刷适性,特别优选将聚烯烃纤维层71的聚烯烃纤维的含量设为25重量%以下。如上,可以说聚烯烃纤维层71含有15重量%以上且25重量%以下的聚烯烃纤维是特别优选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与凹凸图案部8对应地配置坯料10和通过该坯料10形成的外包体4的透明化区域。由此,能够使得通过凹凸图案部8赋予的凹凸图案和使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透明化的区域对应。其结果,能够更进一步突出外包体4的透明化区域r1和非透明化区域r2的对比产生的视觉效果。

在此,对在外包体4(坯料10)的外表面4a(表面10a)形成的多个凹凸图案部8中属于透明化区域r1的区域一并加上标记a,以下称为“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另一方面,对多个凹凸图案部8中属于非透明化区域r2的区域一并加上标记b,以下称为“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图1~图3中,对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加上阴影。另一方面,对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不加阴影。

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及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均被赋予凹凸图案,前者(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呈现与非透明化区域r2相同的白色(第一颜色),而后者(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呈现与内表面(背面10b)相同的桃色(第二颜色),在这一点上两者的外观存在差异。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外包体4(坯料10),并未将设置于多个部位的凹凸图案部8的全部形成为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而是仅将其一部分形成为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并将其余的部分形成为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由此,即使对于相同的凹凸图案部8,也能使其外观产生较大差异。由此,能够使通过对外包体4(坯料10)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进行透明化处理而得到的视觉效果更进一步显著。

如图1所示,在外包体4中的收纳体2的侧壁23和盖体3的侧壁33配置有未实施通过加热实现的透明化处理的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另外,在香烟包装1中,透明薄膜5的热封部51沿着收纳体2的侧壁23及盖体3的侧壁33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外包体4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中未实施透明化处理的非透明化区域r2的至少一部分与透明薄膜5的热封部51上下重叠。更具体而言,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在非透明化区域r2及热封部51上下重叠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外表面4a实施了凹凸加工的凹凸图案部。即,香烟包装1在与外包体4的侧壁23、33上形成的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上下重叠的位置配置了透明薄膜5的热封部51。

在此,透明薄膜5的热封部51由热封机(未图示)加热,虽然加热时间短,但加热温度高,从而使密封剂熔化,透明薄膜5的端部彼此粘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封机的热封进行良好的范围内,调节所使用的聚烯烃纤维的熔化温度、热封机的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等,使非透明化区域r2的聚烯烃纤维层71不会发生透明化。因此,在热封机的热封结束的时刻,即使用透明薄膜5完成对外包体4的密封的时刻,如果非透明化区域r2(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的聚烯烃纤维层71发生了透明化,就意味着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透明化。

因此,在非透明化区域r2(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的聚烯烃纤维层71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透明化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由于某种原因,使得热封机的加热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或者热封在加热时间比设定时间长的条件下进行。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意料之外的透明化可以按如下方式判别,即,例如,在使用透明薄膜5完成了外包体4的密封的时刻,外表面4a侧的非透明化区域r2(例如,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不是白色(第一颜色),而是呈现桃色(第二颜色)。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外包体4的外观,即利用在外包体4的密封过程中有无非透明化区域r2的透明化,能够检查出有无产品异常。即,本实施方式的外包体4除了能够以与以往不同的方法赋予新的视觉效果之外,还具有能够辅助判别香烟商品的包装过程的产品异常的优点。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外包体4的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上下重叠的位置配置了透明薄膜5的热封部51,因而,能够基于是否在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b发生了透明化,容易地判断出有无产品异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外包体4中,外包体4的非透明化区域r2与热封部51上下重叠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被着色成与外表面不同的颜色,因此,通过确认在非透明化区域r2是否存在着色于外包体4的内表面的颜色透到外面而被看到的部位,能够容易地判断有无产品异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外包体4(坯料10)中,在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内表面赋予了与外表面4a不同的颜色。由此,能够使通过对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进行透明化处理而发生了透明化的透明化区域r1和非透明化区域r2的外观上的差异更加显著,消费者更加容易识别其差异。但本实施方式中,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的内表面及外表面4a并不是一定要具有不同颜色。在这种情况下,香烟包装1也能够基于透明化区域r1和非透明化区域r2之间的外观上的差异产生新的视觉效果,能够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不用油墨对坯料10的表面10a进行着色,而是通过将背面10b着色为与原纸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从而对背面10b赋予与表面10a不同的颜色,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油墨对坯料10的表面10a进行着色,以与表面10a不同的颜色对背面10b进行着色。例如,作为一例,用油墨将坯料10的表面10a着色为红色,用油墨将背面10b着色为蓝色。该情况下,通过加热坯料10的透明化区域r1,尽管透明化区域r1的表面10a着色为“红色,”但可以看到在背面10b着色的“蓝色”、或表面10a的“红色”和背面10b的“蓝色”混色后的“紫色。”

另外,在图6所示的例中,坯料10的背面10b为平坦面,但也可以在凹凸图案部8与其周边的交界部形成台阶。例如,坯料10的凹凸图案部8也可以是,表面10a侧与其它区域相比凹陷,并且背面10b侧与其它区域相比隆起。相反地,坯料10的凹凸图案部8也可以是,表面10a侧与其它区域相比隆起,并且背面10b侧与其它区域相比凹陷。

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坯料10的聚烯烃纤维含有部7为单层构造,但也可以是如下的多层构造,即,形成外包体4的外表面4a的坯料10的表面10a侧由聚烯烃纤维层71形成,并在聚烯烃纤维层71贴合其它的原纸或薄膜等。例如,在坯料10(原纸片材)的制造过程中,可以使着色成与聚烯烃纤维层71不同颜色的原纸等与聚烯烃纤维层71贴合。在这种方式中,在坯料10的透明化区域r1发生聚烯烃纤维层71的透明化,可透视基底层的颜色,从而能够发挥良好的视觉效果。另外,根据这种方式,能够在外包体4的外表面4a赋予难以用油墨彰显的表现。例如,通过在外包体4的内表面侧贴合铝纸等,可在透明化区域r1表现具有金属感的透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外包体4(坯料10)仅与凹凸图案部8对应地配置透明化区域r1,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未设有凹凸图案部8的区域设定透明化区域r1,进行该区域的聚烯烃纤维层71的透明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加热装置200加热形成有凹凸图案部8的坯料10的表面10a的特定区域,从而进行聚烯烃纤维层71的透明化处理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用于形成凹凸图案部8的凸版辊的表面所形成的凸模与坯料10的表面10a接触时,通过凸模直接加热坯料10的聚烯烃纤维层71,使聚烯烃纤维层71透明化。该情况下,因为能够以同一工序进行在坯料10的表面10a形成凹凸图案部8的工序和使坯料10的透明化区域r1的聚烯烃纤维层71透明化的工序,故而能够减少制造香烟包装1所需的工时数。另外,在包装的表面通过印刷形成图案,并以与该图案重叠的方式实施凹凸加工的情况下,通常,有可能产生印刷图案和凹凸加工的错位。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香烟包装1,聚烯烃纤维层71透明化而使着色于背面10b侧的桃色(第二颜色)在表面10a侧显现的区域不会从形成有凹凸图案部8的区域偏移,不会发生两者的错位。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追加适当变更。图7是变形例的香烟包装1的立体图。图1或图2的香烟包装1的外包体4中,与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对应的透明化区域r1的轮廓(透明化区域r1与非透明化区域r2的边界线)与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的轮廓一致,但不限于此。即,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透明化区域r1的轮廓和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的轮廓的位置也可以错开,这种形式也属于透明化区域r1及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相互对应的范畴。另外,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以透明化区域r1覆盖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的方式使透明化区域r1的轮廓位于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的轮廓外侧,但透明化区域r1的轮廓也可以位于凹凸图案部8(透明化凹凸图案部8a)的轮廓内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香烟包装1中收纳香烟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香烟包装1中收纳雪茄、小雪茄、含烟(snus)、鼻烟、口嚼烟、电子烟等其它香烟商品。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可以由所有可能的组合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香烟包装

2…收纳体

3…盖体

4…外包体

5…透明薄膜

6…合页

7…聚烯烃纤维含有部

8…凹凸图案部

8a…透明化凹凸图案部

8b…非透明化凹凸图案部

10…坯料

71…聚烯烃纤维层

r1…透明化区域

r2…非透明化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