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方法和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0854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方法和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方法和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梯中,使用齿轮的曳引机为主流,通过在输入轴的端部安装手柄,进行使用齿轮的倍力机构的手动卷绕操作的救援方法是常见的。近年来无齿轮的曳引机为主流,例如国际公开第2004/000710号那样,公知在旋转部的外周安装手柄进行操作的方法。此外,从日本特开2012-12169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063063号公报可以看出,还公知在旋转体设置齿轮(倍力机构)来减小操作力这样的方法。

此外,作为不操作曳引机的救援手段,如日本特开2001-97648号公报那样,还公知对主绳索或补偿绳索安装托架,通过绞车等卷起而使轿厢移动并进行救援的手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0071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216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06306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0976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国际公开第2004/000710号那样,在旋转体的外周部安装手柄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无齿轮的曳引机中,当电梯大容量化时,所需的操作力也成比例地增大。另一方面,人类能够操作的力有限,为了进行操作,必须采取延长杆等对策。因此,当电梯的容量增大时,存在杆增大而不能形成实际的结构的问题。

如日本特开2012-121699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0-063063号公报那样,公知在旋转部的外周部设置齿轮来减小操作力的机构。这些机构能够减小操作力,但当所需扭矩增大时,必须通过增大小径齿轮的直径或在操作侧设置多级的减速机构等,来增大输出扭矩。因此,仍然存在当电梯的容量增大时装置增大而不能形成实际的结构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日本特开2001-097648号公报那样,在对主绳索或补偿绳索安装托架和绞车来直接拉升绳索的救援手段中,不需要大的操作力,但将托架安装于主绳索或补偿绳索时,必须从底坑的地面接近托架,因此,当电梯容量增大、底坑的地面变深时,不容易从底坑的地面接近托架。

此外,实施这些作业时,必须同时释放曳引机的制动器,但在底坑中未设置曳引机的情况下,必须在分离的位置一边同时进行沟通一边进行作业,因此存在作业性也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方法,其无论电梯的容量多少,都能够以紧凑且实际的结构通过手动使曳引机驱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方法,其不分先后地执行以下的工序:将提拉装置的一端与电梯的建筑侧或机座连接的工序;将所述提拉装置的另一端与挠性体的一端连接的工序;将所述挠性体卷绕于电梯曳引机的绳轮的工序;以及将所述挠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绳轮连接的工序,操作所述提拉装置,将所述提拉装置的另一端向所述提拉装置的一端拉近,由此使所述绳轮旋转。

并且,用于达到相同目的的另一本发明是一种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装置,其具备:提拉装置,其一端与电梯的建筑侧或机座连接;以及挠性体,其卷绕于电梯曳引机的绳轮,所述挠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提拉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挠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绳轮连接,所述提拉装置是手扳葫芦(注册商标)或手拉葫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论电梯的容量多大,都能够以紧凑且实际的结构,通过手动使曳引机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电梯曳引机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从图1的箭头ii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挠性体与绳轮的连接形式的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挠性体与绳轮的连接形式的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挠性体与绳轮的连接形式的图。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4的对曳引机设置了挠性体和提拉装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假设同一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电梯曳引机的一例的图。图2是示出从图1的箭头ii观察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挠性体与绳轮的连接形式的图。

电梯曳引机1载置于公知的机座3的上表面。曳引机1具备驱动电机5和绳轮7。绳轮7固定在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受驱动电机5驱动旋转。在绳轮7上安装有制动盘9。并且,对制动盘9组合有公知的制动装置11。

此外,在绳轮7中的、圆柱状的外周面即卷绕面13上卷绕有省略图示的公知的钢丝绳。省略图示的公知的电梯的轿厢支承于该钢丝绳,通过由曳引机1驱动钢丝绳,使得电梯的轿厢升降。

本实施方式1的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装置51具备提拉装置53和挠性体55。提拉装置53的一端53a与电梯的建筑侧57连接。挠性体55卷绕于绳轮7的卷绕面13。挠性体55的一端55a与提拉装置53的另一端53b连接。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与绳轮7连接。

如后面记述,提拉装置53是能够通过手动(人力)将提拉装置53的另一端53b向一端53a拉近的装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另外,提拉装置53可以例举手扳葫芦(leverhoist)(注册商标)或手拉葫芦(chainhoist)作为具体例子。

挠性体55是能够传递张力,且如后面记述,能够大致遵循绳轮7的卷绕面13弯曲或者挠曲的部件即可,特别是材质无所谓。举出具体例,挠性体55是绳索(包括吊索)。

接着,对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不分先后地执行以下工序:第1工序,将提拉装置53的一端53a与电梯的建筑侧57连接;第2工序,将提拉装置53的另一端53b与挠性体55的一端55a连接;第3工序,将挠性体55卷绕于电梯曳引机1的绳轮7;第4工序,将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与绳轮7连接。

举个例子,在设置于曳引机的旋转体的外周部的固定位置固定绳索的一端,并将绳索卷绕于旋转体。用手拉葫芦等牵引单元,连接卷绕的绳索的另一端与建筑侧的结构物的固定位置。

此时,作为电梯的建筑侧57,使用曳引机或控制盘等的起重用钩子或吊架等、预先设置于电梯(顶棚或壁)上的吊点(结构物固定部)59来进行固定。由此,由于不必另行设置固定位置,能够缩短安装时间。此外,在使用通用的固定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始终安装有钩子或吊架等,救援时不必另行准备固定对象。

此外,在绳轮的外周部,作为更详细的一例,在卷绕面13设置有螺纹孔61。并且,在该螺纹孔61中固定有活节螺栓63。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固定于活节螺栓63。在该例中,在卷绕的旋转体的外周部设置有几处螺纹孔,通过安装活节螺栓等,容易固定绳索。另外,作为固定形式,可以在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设置钩子部分,将该钩子钩挂在活节螺栓63的环上,或者也可以将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绑在活节螺栓63的环上。

接着,在上述的第1~第4工序全部执行后,操作提拉装置53,将提拉装置53的另一端53b向提拉装置53的一端53a拉近。由此,挠性体55如图中箭头t所示,被拉向提拉装置53的一端53a,进而,绳轮7如图中箭头r所示旋转。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1,无论电梯的容量多大,都能够以紧凑且实际的结构,通过手动使曳引机驱动。特别是根据本实施方式1,当电梯因电力丧失等而停止时,作为紧急时利用轿厢移动实现的救援手段,能够通过卷起手拉葫芦等,卷取卷绕于绳轮的绳索,用人力使绳轮旋转,使轿厢移动到最近的楼层,从而救出轿厢内的乘客。此外,该救援方法不使用特别的专用装置,使用一般的曳引机的结构或机房上安装的各种钩子、一般的绳索或手拉葫芦等就能够完成。

此外,在曳引机的绳轮等上例如设置有用于减轻重量的铸造孔或用于悬吊的活节螺栓用的螺纹孔。本实施方式1是使用这样的部位的方法。另外,如果将该救援方法专用的固定部等设置于曳引机或建筑侧,则更容易操作。

此外,在上述的救援手段中,设绳索的卷绕部位为曳引机的绳轮的外缘部。曳引机的绳轮在绳槽部挂有绳索,因此在本发明的救援手段中,卷绕绳索时不会发生干涉,外径最大,能够得到大的扭矩。在其他的曳引机的旋转部、例如电机的输出轴、电机的转子或制动转子(盘)部卷绕绳索时,存在如下问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由于直径小,因而难以使其旋转。转子由于在外周配置有定子,因而无法使绳索向建筑结构侧突出。制动转子(盘)部中,制动器成为障碍物,无法卷绕绳索。因此,作为赋予手动的驱动力的部位,绳轮在实施本发明的方面是最合适的部位。

实施方式2

接下来,使用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除了以下说明的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挠性体与绳轮的连接形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绳轮7的外周部设置有凸起165。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固定于凸起165。另外,作为固定形式,可以将挠性体55的另一端55b钩挂于凸起165,或者也可以绑在凸起165上。举个例子,在旋转体的外周部预先用铸件等设置凸起,使得容易钩挂绳索,从而使安装变得容易。

根据本实施方式2,也得到了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优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比,由于没有凸起等,除了具有难以发生干涉等问题的优点以外,也能得到轻量化、减少材料费等效果。

实施方式3

接下来,使用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除了以下说明的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挠性体与绳轮的连接形式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绳轮7的外周部、即在绳轮7的卷绕面13设置有多个贯通孔267。挠性体55的另一端以穿过多个贯通孔267的方式贯插,并绑在绳轮7的外周部。作为一例,这些贯通孔267是铸造孔等贯通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3,也得到了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优点。

实施方式4

接下来,使用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4除了以下说明的内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3中的任意一个相同。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4的对曳引机设置了挠性体和提拉装置的状态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2中,使卷绕于曳引机1的绳轮7的外缘部(卷绕面)上的挠性体55(绳索)向机座3直线延伸,在该机座3的规定位置上设置固定部位。机座3经由防振橡胶3a支承曳引机1。

根据本实施方式4,也得到了与上述实施方式1~3中的对应的任意一个相同的优点。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曳引机的机座是电梯结构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与建筑的状况无关地根据电梯装置的状况设置在最适当的位置。

以上,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想及启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各种变形是不言而喻的。

本申请发明也包括将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组合而成的实施方式。

标号说明

1:曳引机;3:机座;7:绳轮;51:电梯曳引机的手动驱动装置;53:提拉装置;55:挠性体;57:电梯的建筑侧;63:活节螺栓;165:凸起;267:贯通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