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09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食品行业纸盒类产品的包装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改进涉及的是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



背景技术:

如今的食品行业中,绝大多数纸盒类产品的包装工序都是依靠生产线完成的;例如,将指定数量的小袋成品装入纸盒中,然后进行后续的喷码、喷胶和封口处理。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台可以从头到尾完成装盒、喷码、喷胶和封口工序的设备,现有的生产方式只能是将装盒好的产品先周转到喷码机前进行喷码处理,再周转到喷胶封口机前进行喷胶压盖处理,或者是将装盒好的产品先周转到喷胶封口机前进行喷胶压盖处理,再周转到喷码机前尽心喷码处理。

但是,现有的生产方式不仅占用了较大的生产面积,也延长了盒装产品的生产周期,增加了人员的使用,降低了盒装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盒装产品的生产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可提高盒装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盒装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包括顺次设置的双层传送带部分、喷码喷胶部分、以及封口压盖部分;其中:所述双层传送带部分包括支架、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支架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在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传送带,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用于放置待装盒的小袋成品,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放置完成填装小袋成品后待封装的纸盒;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始端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斗固定在支架上,呈上漏斗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挡板,在挡板内侧的支架上设置有高出第一传送带表面并与第一电机信号连接的光电感应开关;所述喷码喷胶部分包括感应器、喷码头、喷胶头和第三传送带,在该第三传送带上设置有分隔纸盒的推板,以及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两侧设置有用于折盖的滑槽结构,所述滑槽沿该第三传送带的前进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槽由相互平行的上槽边和下槽边组成,上槽边的长度较下槽边的长度长,所述滑槽进口处的上槽边向后延伸超过纸盒封口面的高度;所述感应器设置在喷码头之前,并与喷码头信号连接,用于感应移动的纸盒;所述滑槽结构设置在喷胶头之后;所述封口压盖部分包括一用于传送折盖后的纸盒之第四传送带,以及,对称设置在第四传送带两侧的压盖皮带;该压盖皮带同步转动用于紧压所述纸盒的封口面;主动轮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所述第四传送带上的纸盒先从直径较小的从动轮一侧进入并接触两压盖皮带,后从直径较大的主动轮一侧出来并离开两压盖皮带;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连线呈倾斜角度用于获得逐渐压紧及防止卡盒效果。

所述的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其中:在所述双层传送带部分中,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正上方,与第一传送带相互平 行。

所述的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其中:在所述封口压盖部分中,所述压盖皮带上还接触设置有用于调节压盖皮带松紧程度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从压盖皮带内侧向外张紧压盖皮带的位置,沿垂直第四传送带的方向可调节。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由于采用了上下间隔叠置的双层传送带为装盒提供流水线空间,并与喷码喷胶部分及其后的封口压盖部分相结合,不仅成倍缩减了装盒生产线的总长度,大幅减少了整机所占用的生产面积,而且提高了盒装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员和场地的使用,降低了盒装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中喷码喷胶生产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中双层传送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中封口压盖生产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包括从前至后顺次设置的双层传送带部分、喷码喷胶部分、以及封口压盖部分;其中:所述双层传送带部分用于为装盒工序提供流水线。所述装盒工序指的是,将小袋封装的成品按指定数量装入彩盒或白盒等纸盒中;所述喷码喷胶部 分用于在已填装或完成盛装小袋成品的纸盒上喷印产品序列号、生产日期和/或产品过期日期,以及用于将封口胶喷涂到纸盒的封口处;所述封口压盖装置用于弯折纸盒的封口面,并使封口胶粘牢封口面,以此封装纸盒。

具体的,所述双层传送带部分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00、第一传送带110和第二传送带120;所述第一传送带110设置在支架100上,并通过固定在支架100上的第一电机130驱动;第一传送带110可用于放置待装盒的小袋成品;第二传送带120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0的上方,第二传送带120通过第二电机140驱动;所述支架100的顶端向上延伸,以支撑第二传送带120和固定第二电机140;所述第二传送带120可用于放置已装有小袋成品待封装的纸盒。

这种上下间隔叠置的双层传送带,通过牺牲空间换取面积,在没有缩减传送带的总长度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成倍地缩减了包装生产线的总长度,由此大大减小了整条包装生产线所占用的生产面积;而且,每层传送带都可由各自的电机驱动,以便于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单独控制,两层传送带的结构也便于将带包装的小袋成品与装有小袋成品的纸盒区分开放置,从而也避免了容易出现混装或少装的现象。

而且,每层传送带都可由各自的电机驱动,以便于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单独控制,两层传送带的结构也便于将带包装的小袋成品与装有小袋成品的纸盒区分开放置,从而也避免了容易出现混装或少装的现象。

较好的是,所述第二传送带120位于第一传送带110的正上方,并与第一传送带110相互平行设置;以进一步减少包装生产线所占用生产面积的宽度。所述第二传送带120的移动方向与第一传送带110 的移动方向,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具体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确定。

较好的是,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10的始端设置有一下料斗150,小袋成品可由此下料斗150底部的下料口慢慢进入到移动的第一传送带110上;所述下料斗150也固定在支架100上,呈上漏斗状。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10的末端可设置一挡板160,用于挡住随第一传送带110移动的小袋成品;在挡板160内侧的支架100上还设置有高出第一传送带110表面的光电感应开关170,用于感应第一传送带110上小袋成品的堆积程度;所述光电感应开关170与第一电机130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30的运转;例如,光电感应开关170可选择但不限于对穿型的红光感应器。

当第一传送带110上越堆越多的小袋成品挡住红光感应器发出的光线时,触发第一电机130停止转动;直至第一传送带110上的小袋成品不再挡住红光感应器的光线时,再次触发第一电机130开始转动。所述挡板160和光电感应开关170还可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的需要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0始端和末端之间的任何位置处。

此外,在所述第二传送带120的末端还可设置有一滑板180,用于将装有小袋成品的纸盒通过该滑板180滑入到后续喷码、喷胶和封口处理的流水线中。

具体的,所述喷码喷胶部分如图2所示,包括感应器230、喷码头240、喷胶头250和第三传送带210,在第三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分隔纸盒的推板211,以及在第三传送带210两侧设置有用于折盖的滑槽260结构;所述感应器230设置在喷码头240之前,并与喷码头240信号连接,用于感应在第三传送带210上移动的纸盒100;所述滑槽260设置在喷胶头250之后,用于翻折在第三传送带210上移动的纸盒100的封口面;第三传送带210可设置为链条,在链轮220的 转动下移动,所述推板211,可推送纸盒100随链条移动;与皮带式传送带相比,使用推板211和链传动可以保证纸盒100移动的布距,防止喷码的位置出现错位,还可以避免磨花或刮花纸盒100的表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喷码喷胶部分中,所述滑槽260沿第三传送带210的前进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滑槽260由相互平行的上槽边261和下槽边262组成;上槽边261的长度较下槽边262的长度长;位于滑槽260进口处的上槽边261向后延伸超过纸盒100封口面的高度;由此便于弯折纸盒100两端的封口面。

具体的,所述封口压盖部分如图3所示,用于配合直线运动的第四传送带310,对第四传送带310上已被喷胶折盖处理过的纸盒100进行封口压盖处理;所述封口压盖部分包括设置在传送带310一侧的第一压盖皮带320和设置在传送带310另一侧的第二压盖皮带330;两压盖皮带320和330对称设置在传送带310的两侧,并与该第四传送带310保持同步距同方向的直线运动,用于紧压所述纸盒100的封口面;其中,所述第一压盖皮带320的平面垂直设置,与传送带310的平面形成直角关系,该第一压盖皮带320套设在第一主动轮340和第一从动轮360上,可随第一主动轮340的转动带动第一从动轮360转动,第一主动轮340和第一从动轮360均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10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盖皮带330的平面也垂直设置,也与传送带310的平面形成直角关系,该第二压盖皮带330套设在第二主动轮350和第二从动轮370上,可随第二主动轮350的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370转动,第二主动轮350和第二从动轮370均水平设置在传送带31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压盖皮带320的外表面与传送带310上纸盒100一端的封口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压盖皮带330的外表面与传送带310上纸盒100另一端的封口面相接触,在第一压盖皮带320和第二压盖皮带 330的挤压作用下,在传送带310的移动过程中实现对纸盒100两端进行封口压盖处理;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连线呈倾斜角度用于获得逐渐压紧及防止卡盒效果。

由于采用了压盖皮带,在与传送带同步移动的过程中,传送带两侧压盖皮带贴靠在传送带的纸盒上,对纸盒的封口面进行压紧,通过调整压盖皮带的张紧力,既防止了过大的压紧力造成纸盒的变形,同时又利用压盖皮带自身的长度延长压紧纸盒封口面的时间也较好地避免了纸盒封口面出现开胶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轮340的直径大于第一从动轮360的直径设置,第二主动轮350的直径大于第二从动轮370的直径设置;传送带310上的纸盒100先从直径较小的从动轮360和370一侧进入并接触第一压盖皮带320与第二压盖皮带330,后从直径较大的主动轮340和350一侧出来并离开第一压盖皮带320与第二压盖皮带330;由于主动轮340和350的直径较大,增加了压盖皮带320和330与纸盒100封口面的硬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纸盒100封口处粘胶的牢固程度。

较好的是,在所述第一压盖皮带320上还接触设置有第一张紧轮380,用于调节第一压盖皮带320的松紧程度;同样的,在所述第二压盖皮带330上还接触设置有第二张紧轮390,用于调节第二压盖皮带330的松紧程度。通过改变压盖皮带320和/或330的松紧程度,可进一步调整封口压盖的效果,避免纸盒100压变形和出现封口面开胶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张紧轮380设置在第一压盖皮带320的内侧,并从第一压盖皮带320的内侧向外张紧第一压盖皮带320;第一张紧轮380的位置可沿垂直传送带310的方向进行调节,当第一张紧轮 380远离传送带310时,可张紧第一压盖皮带320,当第一张紧轮380靠近传送带310时,可松弛第一压盖皮带320;同样地,所述第二张紧轮390设置在第二压盖皮带330的内侧,并从第二压盖皮带330的内侧向外张紧第二压盖皮带330;第二张紧轮390的位置可沿垂直传送带310的方向进行调节,当第二张紧轮390远离传送带310时,可张紧第二压盖皮带330,当第二张紧轮390靠近传送带310时,可松弛第二压盖皮带330。

需要说明的是,套设在压盖皮带320(或330)中的主动轮340(或350)和从动轮360(或370)相对传送带310的位置也可调节设置,以适配封口长度、宽度或高度不同的各种规格纸盒100;通过调整主动轮340(或350)和从动轮360(或370)的位置,改变第一压盖皮带320与第二压盖皮带330之间的间距,以及改变两压盖皮带1320(或130)相对传送带310平面的高度位置。

与现有技术中的装盒、喷码、喷胶和封口设备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喷码喷胶压盖一体机,由于采用了上下间隔叠置的双层传送带为装盒提供流水线空间,并与喷码喷胶部分及其后的封口压盖部分相结合,不仅成倍缩减了装盒生产线的总长度,大幅减少了整机所占用的生产面积,而且提高了盒装产品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员和场地的使用,降低了盒装产品的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