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吊葫芦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8925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群吊葫芦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下降贝雷架、型钢平台的群吊葫芦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老商业区改造,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出现在周边环境复杂的繁华地段,导致基坑施工常常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周边高层基础、地铁等,为保证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构造物的稳定,以及受场地的限制,逆作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支护形式当中,然而利用中心岛式结构楼板对撑传力体系,逆作陡坡反压留土区局部地下室结构,在施工中不常见。

陡坡逆作时,受支模架超高等影响,常规架体难以满足支撑要求,利用格构柱搭设贝雷架、型钢平台,在平台上部搭设支模架,可以避免逆作结构位于陡坡部位,超高空作业等安全隐患。但是逆作结构完成后,如何在陡坡部位,结构下部,高空拆除贝雷架、型钢重型构件,是方案实施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整体下降贝雷架、型钢平台的群吊葫芦装置及施工方法,采用搭设贝雷架、型钢平台辅助措施,在超高、陡坡部位,利用群吊葫芦整体下降,滑轮导轨分散拆除贝雷架、型钢平台,以便于高空情况下的构件拆除作业,提高操作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整体下降贝雷架、型钢平台的工作效率,且群吊设备可循环利用。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群吊葫芦装置,包括:横梁、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设置 在横梁的两侧,横梁上安装有手拉葫芦,通过手拉葫芦钢索固定待起吊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架组件底端设置垫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形成有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横向固设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之间,使支撑架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位置临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支架组件底端设置垫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杆两侧并与第一支撑杆形成有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垂直设置横梁中间位置处的立柱。

一种群吊葫芦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横梁、各支架组件的钢结构构件;

步骤二,吊点确定及支架安装;

步骤三,牛腿拆卸:支架、钢梁安装完成后,将葫芦就位,通过钢丝绳将贝雷架、型钢平台吊起,当贝雷架与牛腿分开后,拆除牛腿,确保平台下降时,下部无障碍物,为了不破坏贝雷架,各个吊点下部采用H型钢受力;

步骤四,整体下降:牛腿拆除后,贝雷架、型钢平台通过群吊葫芦,悬吊在空中,为确保各个吊点匀速下降,同时拉动各葫芦链条,且在葫芦吊钩上设置水平监测点,每下降一段距离,进行调平;

步骤五,平台拆除:贝雷架、型钢平台下降至安全部位后,在平台上部设 置钢轨道,轨道搭设在格构柱上,利用滑轮吊钩将型钢吊起,通过轨道运输至物料吊装口,物料确保滑轮吊钩自由运行,可在轨道一端安放卷扬机作为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每跨贝雷架的吊点设置为3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中进行调平的下降距离为100mm。

有益效果:超高、陡坡反压土区逆作结构时,贝雷架、型钢平台作为一种辅助施工平台,适用于复杂工况下逆作结构施工,通过群吊葫芦整体下降,滑轮导轨分散运输,解决了超高、陡坡、结构下部暗拆的难点,降低陡坡部位结构内高空暗拆的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又减少了大量的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整体下降贝雷架、型钢平台的群吊葫芦装置,包括:横梁1-1、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设置在横梁的两侧,横梁上安装有手拉葫芦1-6,通过手拉葫芦钢索固定待起吊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所述支架组件底端设置垫板1-5,所述第一支撑杆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形成有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横杆1-4,所述横杆横向固设于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3的之间,使支撑架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位置临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垂直设置横梁中间位置处的立柱1-7。

装置架体的连接均采用Q235B级H型钢焊接固定。

实施例二

当吊点受力大于10T时,可在装置架体之间搭设横梁,增加吊点,减少单个吊点的承重,如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装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二的整体下降贝雷架、型钢平台的群吊葫芦装置,包括:横梁2-1;横梁2-1上安装有手拉葫芦2-6,通过手拉葫芦2-6钢索固定待起吊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2-2、第二支撑杆2-3和第三支撑杆2-4,所述支架组件底端设置垫板2-5,所述第一支撑杆2-2垂直设置,第二支撑杆2-3、第三支撑杆2-4对称设置于第一支撑杆两侧并与第一支撑杆形成有一夹角。

装置架体的连接均采用Q235B级H型钢焊接固定。

实际使用过程中,此装置中吊点必须满足吊重要求,且每跨贝雷架的吊点不得少于3个,便于随时调节平衡,避免单个吊点下降过快,造成整个平台倾斜。

实际施工时,根据格构柱、牛腿的分布情况,确定吊装单元,根据吊装单元内荷载分布情况,确定吊点,通过验算整体下降的荷载,选定最佳的群吊方案,确保每个吊点的受力均小于10T。

实施例一所述的整体下降贝雷架、型钢平台的群吊葫芦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钢支架的制作:支架几何尺寸2510mm(宽)*6460mm(长)*3320mm(高),其中横梁1-1与垂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2、与第一支撑杆1-2形成有一夹角的第二支撑杆1-3焊接成支架,支架底端固定设置垫板1-5(垫板为300*300*20),支架采用Q235B级H型钢,钢支架该高度范围内,可固定手拉葫芦1-6(10T),且确保操作高度;临近所述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的底端位置处焊接有一横杆1-4,其中横梁采用HW300*200*8*12的规格,撑杆及横杆采用HW150*150*7*10的规格。

B.吊点确定及支架安装:根据各构柱、牛腿的分布情况,确定吊装单元,根据吊装单元内荷载分布情况,确定吊点,通过验算整体下降的荷载,选定最佳的群吊方案,确保每个吊点的受力均小于10T。当吊点受力大于10T时,可在支架之间搭设横梁,增加吊点,减少单个吊点的承重,支架安装在每跨贝雷架两端,当贝雷架跨度较大时,在支架之间的横梁上增加吊点;

C.整体下降:支架、钢梁安装完成后,将葫芦就位,通过钢丝绳将贝雷架、型钢平台吊起,当贝雷架与牛腿分开后,拆除牛腿,确保平台下降时,下部无障碍物。为了不破坏贝雷架,各个吊点下部采用H型钢受力;牛腿拆除后,贝雷架、型钢平台通过群吊葫芦,悬吊在空中,为确保各个吊点匀速下降,同时拉动各葫芦链条,且在葫芦吊钩上设置水平监测点,每下降100mm,进行调平;

D.平台拆除:贝雷架、型钢平台下降至安全部位后,在平台上部设置钢轨道,轨道搭设在格构柱上,利用滑轮吊钩将型钢吊起,通过轨道运输至物料吊装口,物料确保滑轮吊钩自由运行,可在轨道一端安放卷扬机作为动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施工过程中:

1)解决高空作业安全隐患

逆作结构时,平台搭设在格构柱上的高空部位,群吊葫芦将每个吊装单元 缓慢、平稳的下降至安全部位,避免高空拆除的安全风险。整个下降过程,操作人员位于首层结构楼板上部,确保人员作业安全。

2)解决结构封闭,重型构件吊运难点

逆作结构施工完成后,贝雷架、型钢平台组合的重型构件,受上部结构封闭影响,不能采用大型吊装设备,直接吊运,采用滑轮导轨将重型构件移动至物料吊装口,实施吊运,解决结构封闭,重型构件吊运难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