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机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6136发布日期:2019-07-10 09:5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曳引机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使轿厢进行升降动作的曳引机和具有该曳引机的电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电梯包括轿厢、对重、连结轿厢与对重的吊索和卷绕该吊索的曳引机。曳引机具有主轴、可旋转地支承在主轴而用于卷绕吊索的绳轮和与绳轮连接的转子块。此外,曳引机具有检测转子块的旋转速度的旋转检测器。

近年来,在追求曳引机的小型化和薄型化。但是,如果曳引机被小型化和薄型化,则会在曳引机积存热,构成曳引机的电动机的散热性能降低。其结果是,存在电动机的温度上升增大、在旋转检测器产生不良情况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公开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曳引机,即,该曳引机具有设置有定子的机壳、在与定子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永磁铁的旋转框和设置在旋转框的绳轮,旋转框被经由轴承与机壳连接的主轴支承。

在该专利文献1的记载中,主轴为一端至另一端连通的中空形状,具有在与机壳的连接端侧收纳对旋转框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编码器的收纳空间和从另一端侧连通至收纳空间的贯通孔。此外,在收纳于收纳空间且固定在机壳的编码器连接有编码器轴的一端侧,该编码器轴的另一端侧设置成与旋转框一起旋转,从主轴的另一端侧插入贯通孔中。而且,在收纳空间内,在编码器轴设置有叶片,在编码器轴设置有从编码器轴的另一端侧连通至收纳空间内的通风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885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在收纳作为旋转检测器的编码器的收纳空间设置有叶片,所以需要将收纳空间形成得较大。进而,在对作为旋转检测器的编码器进行维护时,存在配置在收纳空间的叶片变得碍事、维护作业的作业性降低的问题。进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需要在编码器轴形成通风孔和叶片,冷却旋转检测器的机构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的问题点,提供能够实现对旋转检测器进行冷却的机构的简化和维护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的曳引机和电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曳引机是能够卷绕与轿厢连结的吊索的曳引机。曳引机包括设置有定子的机壳、主轴、转子块、绳轮、旋转检测器、盖体和封板。

主轴安装在机壳,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筒孔和在筒孔形成的收纳部。转子块可旋转地被主轴支承,具有与定子相对的磁铁。绳轮设置在转子块,用于卷绕吊索。旋转检测器设置在主轴的收纳部,检测转子块和绳轮的旋转,并且具有与转子块和绳轮一起旋转的轴部。盖体固定在轴部,覆盖绳轮或插入转子块中的用于使主轴插入的贯通孔的开口和筒孔的开口,并且与绳轮和转子块一起旋转。封板固定在盖体,并且覆盖形成于盖体的开口部,形成有用于空气通过的通气孔和翅片。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包括在井道内进行升降的轿厢、经由吊索与轿厢连结的对重和通过卷绕吊索使轿厢升降的曳引机。此外,曳引机使用上述的曳引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曳引机和电梯,能够实现对旋转检测器进行冷却的机构的简化和维护作业的作业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电梯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曳引机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曳引机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曳引机的盖体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曳引机的盖体和封板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梯、2框架、3主轴、3a筒孔、4转子块、5绳轮、6制动机构、7定子、8连接部、9旋转检测器、9a检测部、9b轴部、9c配线、10曳引机、20磁铁、21轴承箱、21a贯通孔、22轴承、24油封、31收纳部、41盖体、41a开口部、41b凹部、41c连接轴部、42封板、42a翅片、42b通气孔、100井道、110轿厢、130对重、140、150从动滑轮、170吊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的电梯和曳引机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1.电梯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例的电梯的构成例的概略结构图。

本例的电梯1是在形成于建筑物内的井道100的上方不具有机械室的、所谓的无机械室电梯。如图1所示,电梯1包括在井道100内进行升降的轿厢110、曳引机10、对重130、两个从动滑轮140、150和吊索170。

在轿厢110的下部设置有升高用滑轮111。此外,轿厢110被一对轿厢用导轨112(参照图2)引导,在井道100内进行升降。一对轿厢用导轨112设置在井道100内,沿井道100内的上下方向延伸。

在对重130设置有对重侧滑轮131。对重130被一对对重用导轨122(参照图2)引导,在井道100内进行升降。一对对重用导轨122与一对轿厢用导轨112一样设置在井道100内,沿井道100内的上下方向延伸。

吊索170的一端和另一端固定在井道100的最上部。此外,第一从动滑轮140和第二从动滑轮150配置在井道100的最上部。吊索170从对重130的对重侧滑轮131架设至第一从动滑轮140,而且,按曳引机10、第二从动滑轮150、轿厢110的升高用滑轮111的顺序卷绕。

曳引机10配置在井道100的最下部。此外,在曳引机10的后述的绳轮5卷绕有吊索170。此外,如图2所示,曳引机10使绳轮5朝向井道100的壁面的相反侧即轿厢110侧地配置。而且,通过驱动曳引机10,绳轮5旋转,曳引机10经由吊索170使轿厢110和对重130以吊桶方式升降。

2.曳引机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3~6对本例的曳引机10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例的曳引机10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例的曳引机1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曳引机10具有框架2、主轴3、转子块4、绳轮5、制动机构6和定子7。而且,本例的曳引机10是在定子7的半径方向的外侧配置转子块4的外转子式的曳引机。此外,曳引机10具有检测转子块4及绳轮5的旋转速度的旋转检测器9和作为电磁屏蔽罩的两个屏蔽部件43a、43b。

构成机壳的框架2配置在主轴3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侧。框架2具有用于安装主轴3的轴套部11、用于固定定子7的安装部12和连结轴套部11与安装部12的连结部13。在轴套部11嵌合主轴3的轴向的一个端部。

在连结部13设置有圆环状的突起14。突起14向连结部13的主轴3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侧突出。在突起14的主轴3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侧的顶部固定有接油罩15。而且,在接油罩15与连结部13之间形成有空间部16。在空间部16积存从后述的油封24等泄漏的油脂。

此外,在配置于铅直方向的下方部的空间部16的附近配置有存油部17。空间部16与存油部17通过设置在连结部13的连通孔18连通。于是,流入空间部16的油脂通过连通孔18流入存油部17。

在连结部13的半径方向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是主轴3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侧闭塞、另一端部侧开口的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凹部。在安装部12的凹部,固定有由层叠而成的电磁刚板和卷绕于该层叠的电磁刚板的定子线圈构成的定子7。

此外,在框架2的上下方向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制动机构6。制动机构6通过与后述的转子块4抵接,对转子块4和绳轮5的旋转动作进行制动。

主轴3形成为圆筒状,具有从轴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筒孔3a。此外,在主轴3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收纳部31。收纳部31通过将主轴3的筒孔3a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向半径外方向扩张而形成。在收纳部31收纳有旋转检测器9。另外,后述旋转检测器9的结构。

在主轴3的轴向的一个端部固定有第一屏蔽部件43a。第一屏蔽部件43a以封堵筒孔3a的轴向的一端侧的开口的方式固定在主轴3。第一屏蔽部件43a由网状的部件构成。第一屏蔽部件43a具有作为屏蔽电磁波的电磁屏蔽的作用。此外,第一屏蔽部件43a防止在井道100内浮游的灰尘和尘埃经筒孔3a进入收纳部31。

在主轴3的形成有收纳部31的一侧、即轴向的另一个端部,可旋转地安装有转子块4和绳轮5。

转子块4与绳轮5通过连接部8构成为一体。转子块4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转子块4被插入固定在框架2的安装部12的定子7与制动机构6之间。于是,转子块4与定子7相对地配置。

此外,在转子块4的半径方向的内侧的内壁面固定有多个磁铁20。多个磁铁20沿转子块4的周向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被固定。因此,多个磁铁20与固定在框架2的安装部12的定子7隔开规定的间隔地相对。多个磁铁20沿转子块4的周向交替地配置N极与S极。另外,N极的磁铁20的个数与S极的磁铁20的个数设定为相同的个数。

此外,在转子块4的主轴3的轴向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相连地设置有连接部8。连接部8从转子块4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内侧大致垂直地连续设置。而且,在连接部8的半径方向的内侧设置有绳轮5。

绳轮5从连接部8的端部向与转子块4相反的方向突出。绳轮5形成为圆筒状。在绳轮5卷绕有图1所示的吊索170。于是,通过绳轮5进行旋转而在绳轮5卷取吊索170。

此外,在绳轮5的半径方向的内侧设置有轴承箱21。轴承箱21形成为圆筒状,形成有从轴向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贯通孔21a。此外,在轴承箱21的贯通孔21a的内壁设置有轴承22。在轴承箱21的贯通孔21a插入主轴3。于是,轴承箱21经由轴承22可旋转地被主轴3的轴向的另一端部支承。

在轴承箱21的贯通孔21a的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油封24。油封24设置于轴承箱21的贯通孔21a的内壁与主轴3的外周面之间。利用油封24闭塞由主轴3的轴向的另一端部与轴承箱21的贯通孔21a形成的空间。而且,油封24闭塞被封入轴承22的油脂。

此外,在轴承箱21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固定有盖体41。如图4所示,盖体41以封堵轴承箱21的贯通孔21a的轴向的另一端侧的开口的方式经由固定螺栓51固定在轴承箱21。因此,盖体41与主轴3的筒孔3a和收纳部31相对。

图5是表示盖体41的平面图。

如图4和图5所示,盖体41形成为呈圆形的平板状。如图5所示,在盖体41的半径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凹部41b。凹部41b在盖体41的与设置在主轴3的收纳部31相对的相对面的相反侧的一个面形成为大致圆形。凹部41b从一个面向收纳部31凹陷。

在凹部41b开口形成有两个大致半圆状的开口部41a。另外,开口部41a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形成一个或者三个以上。此外,在盖体41的半径方向的中央部、即两个开口部41a之间,设置有连接轴部41c。在连接轴部41c固定后述的旋转检测器9的轴部9b。

此外,在盖体41的外缘部设置有用于使固定螺栓51的螺纹部插通的多个固定孔41d。而且,在凹部41b的外缘部设置有用于使固定螺栓52的螺纹部插通的多个固定孔41e。此外,盖体41在固定于轴承箱21时面向井道100的壁面的相反侧即轿厢110侧(参照图2)。

如图4所示,在盖体41的凹部41b,以封堵两个开口部41a的方式经由固定螺栓52固定有第二屏蔽部件43b和封板42。因此,封板42隔着盖体41与主轴3的筒孔3a和收纳部31相对。

图6是表示盖体41和封板42的平面图。

如图4和图6所示,封板42形成为呈圆形的平板状。在封板42设置有多个翅片42a。多个翅片42a等间隔地形成在封板42的周向上。多个翅片42a通过将封板42的一部分切开并进一步折弯而形成。在将封板42固定在盖体41的凹部41b时,多个翅片42a向与盖体41相反的方向突出。

此外,在封板42,通过形成多个翅片42a而形成多个通气孔42b。因多个翅片42a进行旋转而流动的空气从通气孔42b通过。

进而,在封板42的外缘部形成有用于使固定螺栓52的螺纹部插通的多个固定孔42c。

另外,在本例中,对使封板42与凹部41b的形状相应地形成为圆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封板4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封板42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和六边形等其它各种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盖体41的凹部41b与封板42的形状设定为一致。

进而,对通过将封板42的一部分切开并折弯而形成多个翅片42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分别利用不同的部件构成翅片和封板42,通过焊接和紧固固定等固定方法将翅片固定在封板42。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封板的固定有翅片的部位的附近形成通气孔。

另外,如本例那样,通过以将封板42的一部分切开并再折弯的方式形成多个翅片42a,能够削减部件个数。进而,也能够在形成多个翅片42a时同时形成通气孔42b。

第二屏蔽部件43b设置于封板42与盖体41的凹部41b之间。第二屏蔽部件43b与第一屏蔽部件43a一样由网状的部件构成。第二屏蔽部件43b与第一屏蔽部件43a一样,具有作为屏蔽电磁波的电磁屏蔽的作用。此外,第二屏蔽部件43b能够防止在井道100内浮游的尘埃和灰尘从盖体41的开口部41a进入收纳部31。

此外,根据本例的曳引机10,能够通过在盖体41形成凹部41b、在该凹部41b配置封板42和第二屏蔽部件43b,来使曳引机10的主轴3的轴向的厚度变薄。

另外,在本例的曳引机10中,在盖体41形成有凹部41b,在该凹部41b配置有封板42和第二屏蔽部件43b,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在盖体41设置凹部41b,而在盖体41的一个面以覆盖开口部41a的方式固定封板42和第二屏蔽部件43b。

接着,对旋转检测器9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旋转检测器9具有检测部9a、轴部9b、与检测部9a连接的配线9c和未图示的旋转板。

检测部9a通过读取形成于旋转板的芯片来检测旋转板的旋转速度。检测部9a借助平板状的固定部件53固定在设置于主轴3的收纳部31。作为固定部件53,例如由板簧构成。另外,为了减轻检测部9a与主轴3的接触面积,优选固定部件53为宽度细的部件。由此,能够利用固定部件53抑制从主轴3传递至检测部9a的热,能够抑制检测部9a的温度上升。

在检测部9a可旋转地支承有轴部9b。在轴部9b设置有未图示的旋转板。此外,轴部9b的与检测部9a相反侧的端部固定在盖体41的连接轴部41c。如上所述,盖体41固定在设置于绳轮5的轴承箱21。因此,轴部9b与盖体41和绳轮5一起旋转。

另外,如上所述,将检测部9a固定在主轴3的固定部件53由具有弹性的板簧构成。因此,即使在轴部9b旋转时产生的振动传递至检测部9a,也能够利用固定部件53吸收传递至检测部9a的振动。由此,能够防止由于轴部9b振动而在检测部9a的速度检测中产生不良情况。

配线9c与检测部9a连接。配线9c通过主轴3的筒孔3a,从主轴3的轴向的一个端部侧向筒孔3a的外侧引出。而且,配线9c向曳引机10的外部发送检测部9a所检测到的信号。

此外,在本例的曳引机10中,对将转子块4、绳轮5和轴承箱21形成为一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转子块4、绳轮5和轴承箱21分别用不同的部件构成。此外,也可以将轴承箱21设置在转子块4,将绳轮5固定在该转子块4。

2-1.曳引机的动作

接着,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曳引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在构成固定于框架2的定子7的定子线圈中流动电流时,与定子7相对的转子块4以主轴3为中心进行旋转驱动。因此,经由连接部8与转子块4连结的绳轮5也进行旋转驱动。于是,绳轮5进行旋转,由此卷绕在绳轮5的吊索170进行移动。

此处,通过绳轮5进行旋转,固定在绳轮5的轴承箱21的盖体41和封板42进行旋转。通过封板42进行旋转,因在封板42形成的多个翅片42a而产生气流。于是,利用该气流,能够对旋转检测器9进行冷却。其结果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旋转检测器9的冷却。

例如,在轿厢110上升时,产生从在封板42形成的通气孔42b通过第二屏蔽部件43b、盖体41的开口部41a、收纳部31、主轴3的筒孔3a和第一屏蔽部件43a那样的气流。此外,在轿厢110下降时,产生与上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即从第一屏蔽部件43a通过主轴3的筒孔3a、收纳部31、开口部41a、第二屏蔽部件43b和封板42的通气孔42b那样的气流。由此,通过轿厢110的升降动作,能够将主轴3的筒孔3a和收纳部31内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

此处,第一屏蔽部件43a和第二屏蔽部件43b形成为网状。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屏蔽部件43a和第二屏蔽部件43b,遮挡尘埃和灰尘,仅使空气在筒孔3a和收纳部31内通过。

此外,收纳旋转检测器9的收纳部31形成于曳引机10的绳轮5侧。而且,如图2所示,绳轮5朝向井道100的壁面的相反侧即轿厢110侧地配置。而且,封堵收纳部31的开口的盖体41和封板42固定在绳轮5的与井道100的壁面相反的一侧即轿厢110侧。即,旋转检测器9配置在井道100的内部空间侧,因此进行维护的操作者容易对旋转检测器9进行维护。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旋转检测器9的维护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在本例的曳引机10中,将绳轮5朝向井道100的内部空间侧地配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绳轮5朝向井道100的壁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收纳旋转检测器9的收纳部设置在主轴3的与绳轮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但是,为了使旋转检测器9与翅片42a的位置靠近来提高冷却效果,优选收纳旋转检测器9的收纳部31设置在绳轮5侧的端部。此时,能够使旋转检测器9的轴部9b的轴向的长度较短。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由于轴部9b旋转而产生的振动,能够提高旋转检测器9的旋转性能。

进而,根据本例的曳引机10,将形成有开口部41a的盖体41和封堵该开口部41a的封板42分别构成为不同的部件。而且,翅片42a形成在封堵盖体41的开口部41a的封板42,配置在收纳部31的外侧。由此,在将手从盖体41的开口部41a插入而进行旋转检测器9的维护时,翅片42a不会妨碍进行维护。

此外,翅片42a的形状不受盖体41的开口部41a的形状及收纳部31的形状的影响,能够进行各种设定。由此,能够在封板42的恰当的部位设置恰当的形状的翅片42a,还能够提高旋转检测器9的冷却效果。

另外,也可以将盖体41与设置有翅片42a的封板42形成为一体。即,也可以在与收纳部31相对的盖体41设置翅片42a。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而能够在不脱离发明内容的范围记载的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