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门锁触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795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水型门锁触点,属于电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电梯门锁开关大多采用棒孔式开关,安装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整孔棒中心的对中度;反复使用后,孔棒中心的位置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导致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在棒的反复冲击下,也易造成门锁触点接线的接触不良;门锁处在开放的环境中,易受到水和灰尘的侵蚀,导致门锁闭合接触不良或意外短路。电梯经常报故障不仅影响电梯运行的效率,也给电梯的使用者和维保者带来诸多麻烦,而且还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的防水型门锁触点具有上部防水盖和下部防水罩,所述下部防水罩内部设有垂直移动内管,所述垂直移动内管上侧固定连接有动连接铜桥,所述动连接铜桥上方设有门锁闭合时与动连接铜桥接触的静触点,所述垂直移动内管下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下方设置有与滚轮接触的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点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触点合金压片,所述触点合金压片上设置有用来压紧触点合金压片的触点固定螺柱,可以使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上方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设置有滚轮架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移动内管通过滚轮架螺钉来固定连接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防水盖和下部防水罩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防水垫圈,有效的防止水和灰尘的浸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封闭式结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水的浸入,同时能够防止灰尘的进入,能防止触点的腐蚀,防止断路和短路的意外发生,从而保证安全触点闭合的有效性;在门打开或意外变形坠落的情况下,动连接铜桥会在自身及连接组件的重力作用下自动脱离门锁触点,从而实现安全回路的有效切断;可调的滚轮轴心位置,减少了门锁安装时对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安装时的难度;滚轮的设计减少了门锁机构的磨损,提高了门锁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防水型门锁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防水盖;2、触点固定螺栓;3、触点合金压片;4、静触点;5、动连接铜桥;6、下部防水罩;7、防水垫圈;8、垂直移动内管;9、滚轮架螺钉;10、滚轮支架;11、滚轮;12、水平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水型门锁触点,如图1所示具有上部防水盖1和下部防水罩6,其特征在于:下部防水罩6内部设有垂直移动内管8,垂直移动内管8上侧固定连接有动连接铜桥5,所述动连接铜桥5上方设有门锁闭合时与动连接铜桥5接触的静触点4,垂直移动内管8下侧设有滚轮11,滚轮11下方设置有与滚轮接触的水平推杆12。

静触点4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触点合金压片3,触点合金压片3上设置有用来压紧触点合金压片的触点固定螺柱2,滚轮11上方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架10,所述滚轮支架设置有滚轮架螺钉9,垂直移动内管8通过滚轮架螺钉9来固定连接滚轮11,所述上部防水盖1和下部防水罩6之间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防水垫圈。

首先将零件垂直移动内管8和零件动连接铜桥5制作成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垂直移动内管8的凸起依照下部防水罩6的导向凹槽方向放入下部防水罩6中,之后分别塞入静触点4,并分别加入触点合金压片3,调整好触点和压片位置后,接着使用触点固定螺栓2将两个触点固定好,上下推动垂直移动内管8使其能够上下移动,并且检查动连接铜桥5与两个触点是否接触良好,检查完成后再在下部防水罩6上套入零件防水垫片7,并将上防水罩1和刚才组装好的部分紧固到一起,再将由零件滚轮支架10和零件滚轮11组成的滚轮组通过零件滚轮架螺钉9跟装配好的部分连接到一起,防水型门锁触点的上部车间生产完毕。其中防水型门锁触点的内部空间内的所有零件中只有触点合金压片3、静触点4、动连接铜桥5为通电的导体,其他部分均为绝缘体,外壳也为绝缘体。

到电梯安装现场时,只需要将上部安装在门机的固定位置处,并拧开上部防水盖1,把导线压入触点合金压片3和静触点4之间,并通过触点固定螺栓2紧固好,最后拧紧上部防水盖1和下部防水罩6使其紧密结合。下部装在移动门部分上,然后使门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调整滚轮的高度即可。

门关闭时,直角三角形的水平推杆将滚轮11顶起,门锁闭合,安全回路接通;门打开或部分打开时,动连接铜桥5会在滚轮11自身及连接组件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自动与门锁触点脱离,门锁回路断开。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使用方式的介绍与描述,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