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805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卸料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上,需要对一些高温可燃物料(例如半焦等)进行卸装操作。在卸装的过程中,需要减少接收容器和外界之间的空气或者可燃气体的串漏,以减少燃烧的风险或者热量的损失。

中国专利CN102295156公开了一种双板恒压式锁风卸料装置,其用于将水泥熟料从篦床卸入传送带上,以供后续破碎装备进行破碎。工作时,首先将熟料卸到料筒中,然后关闭卸料装置,待卸料装置关闭后,再打开料筒底部的下阀板,以使熟料落入下面的输送带上。

中国专利CN201914678U提出了一种双层锁风卸料装置,其用于气流分级机的卸料操作,能将卸料器的上下部气压隔断从而起到锁气的作用。工作时,减速机带动上连杆,上连杆带动上凸轮旋转。当上凸轮向上旋转时,上阀板打开,粉料下到阀体中部。当上凸轮向下运转到中间位置时,由于重锤的重力作用,上阀板和下阀板关闭。当上凸轮继续向下运转,把下阀板打开,粉体排到阀体外的容器里,完成卸料过程。

中国专利CN202089592U提出了一种内壳密封的悬空式锁气卸料装置,主要用于固体物料的气力输送系统定量给料。

现有技术中的干熄焦生产中使用的卸焦装置,通常是在卸焦通道上设有两道截料闸板和两道密封门,通过交替开闭上述闸板和密封门进行间歇卸料。例如,中国专利CN2506639Y提出了一种干熄焦炉的卸焦装置,其在卸焦密封通道的外侧设有一个振动体,振动体可以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以不同的频率敲击卸料密封通道,使其中的焦炭以一定的速度由卸料通道的入口向其出口处移动。在该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密封旋转阀,阀芯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可使焦炭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排出。该卸料装置需与给料容器相连,不适用于给料容器需要多次返回取料的情况。

可见,现有技术中带有锁气功能的卸料装置多采用双阀板加一个阀体的结构。工作时,首先关闭出料阀,打开进料阀,使物料进入阀体内。然后,再关闭进料阀,打开出料阀,使物料流出阀体。受阀体的体积限制,在一次卸料过程中,需要电动机多次控制上下阀板的关闭和开启,从而影响了卸料速度,增加了阀体磨损。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卸料装置需要与给料容器相连,不适用于给料容器需要多次返回取料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卸料装置,以解决现有垂直提升技术中卸料自动化程度低、密封性差、卸料速度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卸料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口和第二口;卸料槽,卸料槽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卸料槽的出口处设置有闸门;移动料斗,移动料斗与壳体可枢转地连接;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与壳体可枢转地连接,凸轮机构驱动移动料斗经由第一口在壳体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往复运动;凸轮机构驱动闸门打开或关闭;锁气阀,锁气阀设置在第二口处,凸轮机构驱动锁气阀打开或关闭;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凸轮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凸轮机构包括滑槽,移动料斗包括与滑槽配合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和电推杆,驱动单元通过电推杆与凸轮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卸料装置还包括凸轮连杆,凸轮机构通过凸轮连杆与电推杆连接。

进一步地,凸轮机构包括本体和用于驱动闸门的摆臂,摆臂与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凸轮机构还包括滑槽,移动料斗包括与滑槽配合的限位件,滑槽设置在本体上。

进一步地,卸料装置包括锁气阀连杆,锁气阀连杆的一端与凸轮机构可枢转地连接,锁气阀连杆的另一端与锁气阀连接。

进一步地,闸门是扇形闸门。

进一步地,锁气阀包括锥形的锁气面,壳体的第二口包括与锁气面以线接触方式配合的圆环形刀口。

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的伸缩动作驱动凸轮机构带动移动料斗在壳体的内部和外部之间往复运动,与可上下穿梭提升物料的卸料槽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多次自动卸料操作,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卸料速度,加强了密封性,减小了环境污染,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卸料槽;11、闸门;20、壳体;30、移动料斗;31、限位件;40、凸轮机构;41、本体;42、摆臂;43、滑槽;50、锁气阀;60、驱动机构;61、驱动单元;62、电推杆;70、凸轮连杆;80、锁气阀连杆;90、提升斗;100、接收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卸料装置,包括:壳体20,壳体20包括第一口和第二口;卸料槽10,卸料槽10设置在壳体20的外部,卸料槽10的出口处设置有闸门11;移动料斗30,移动料斗30与壳体20可枢转地连接;凸轮机构40,凸轮机构40与壳体20可枢转地连接,凸轮机构40驱动移动料斗30经由第一口在壳体2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往复运动;凸轮机构40驱动闸门11打开或关闭;锁气阀50,锁气阀50设置在第二口处,凸轮机构40驱动锁气阀50打开或关闭;驱动机构60,驱动机构60与凸轮机构40连接。优选地,闸门11是扇形闸门,闸门11可绕E点转动。

优选地,凸轮机构40包括本体41和用于驱动闸门11的摆臂42,摆臂42与本体41连接。由于设置了摆臂42,因此,不需要将本体41设计得过大,从而节省了材料、降低了重量和成本。在凸轮机构40运动的过程中,摆臂42也随着本体41运动,利用摆臂42可以驱动闸门11绕E点转动,从而将闸门11打开。优选地,在摆臂42上设置有套轮(未示出),这样,在摆臂42与闸门11的接触过程中,可以减少摩擦,从而对凸轮机构和闸门进行保护。

优选地,凸轮机构40还包括滑槽43,移动料斗30包括与滑槽43配合的限位件31,滑槽43设置在本体41上。这样,通过滑槽43和限位件31,凸轮机构40就可以驱动移动料斗30按预定的路径CC’运动。优选地,限位件31上设置有套筒,以减小限位件31与滑槽43之间的摩擦,从而保护限位件31和滑槽43。

优选地,锁气阀50是呈倒锥形漏斗状,以防止固体颗粒夹在锁气阀50和接收容器100之间,并保证锁气完全,接收容器100相应的密封部分采用刀口设计和线密封。优选地,锁气阀50包括锥形的锁气面,壳体20的第二口包括与所述锁气面以线接触方式配合的圆环形刀口,以防止密封面卡料,以提升了密封锁气效果。

优选地,驱动机构60包括驱动单元61和电推杆62,驱动单元61通过电推杆62与凸轮机构40连接。电推杆62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上。驱动单元61可以是电机等。这样,驱动单元61(例如电机)驱动电推杆62来回运动,就可驱动凸轮机构40运动。当然,驱动机构60也不限于上述的形式,还可采用其它的形式,只要能够驱动凸轮机构40进行运动即可。优选地,卸料装置还包括凸轮连杆70,凸轮机构40通过凸轮连杆70与电推杆62连接。

优选地,卸料装置还包括锁气阀连杆80,锁气阀连杆80的一端与凸轮机构40可枢转地连接,锁气阀连杆80的另一端与锁气阀50连接。这样,当凸轮机构40运动时,就会带动锁气阀连杆80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锁气阀50的关闭和打开。

请参考图1,当驱动机构60驱动凸轮连杆70沿曲线AA’向左运动时,凸轮机构40沿曲线BB’向左摆动时,移动料斗30的限位件31在滑槽43内向滑槽43的开口端滑动,于是凸轮机构40带动移动料斗30沿曲线CC’向左运动,也通过锁气阀连杆80带动锁气阀50向下(即打开)的方向运动,并最终打开锁气阀50,从而使卸料时,锁气阀处于打开状态。随着凸轮机构40的进一步运动,移动料斗30沿曲线CC’由壳体20的内部经过第一口运动到壳体20的外侧。同时,凸轮机构40也相应地沿曲线BB’的方向继续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与闸门11的开关部相接触,从而将闸门11的开关部向上移动,以将闸门11逐渐地打开。当闸门11打开后,移动料斗30也运动到与卸料槽10的出口相对接的状态,于是物料由卸料槽10的出口进入移动料斗30。当凸轮机构40运动到使闸门11打开的位置后,凸轮机构40继续运动,同时,限位件31则由滑槽43的开口端移动到凸轮机构40的本体的外侧、并沿本体的外侧运动,以此时,移动料斗30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以完成卸料的过程。

当卸料完毕后,移动料斗30上装满了物料。此时,驱动机构60继续驱动凸轮机构40沿B’B的方向向右运动,同时,移动料斗30沿C’C向右运动,从而使移动料斗30绕D点回复到初始位置。在凸轮机构40返回的过程中,闸门11绕E点向下转动,直到回复到关闭的状态。同时,锁气阀50在凸轮机构40的作用下逐渐关闭,直到回复到完全关闭的状态。于是,就可以在卸料操作结构后,使锁气阀50处于关闭状态,以防止接收物料的接收容器100内的气体外泄。

特别地,卸料槽10设置在提升斗90的下方,提升斗90可以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当提升斗90内的物料通过卸料槽10转移到移动料斗30上后,提升斗90向上运动,继续装载新的物料。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料斗30的往返运动,实现多次取料,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在卸料过程中,仅需要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动作,就可同时完成锁气阀的开关、凸轮机构的运动、移动料斗的伸缩、闸门的开关等功能,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提高了卸料速度,减小了阀体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