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横梁、侧墙组件、集装箱及其组合总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259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底横梁、侧墙组件、集装箱及其组合总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尤其是涉及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的集装箱都是在中国制造,但还是有些地方,例如: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大规模集装箱的制造能力,但需求集装箱的量比较大。这就造成需要将空箱运输到当地,从而导致这些地方集装箱使用成本的上升。因此存在一种应用需要:将集装箱的各部件在国内制造,然后分部件打包运输至海外,再经过简单组装得到一个集装箱。

参见图1,现有的集装箱10a一般由一个底架组件1a,两个侧墙组件2a、3a,一个顶板组件4a,一个前墙组件5a以及一个门端组件6a组成。其中,前、后角柱以及各角件设置在前墙组件5a和门端组件6a中。参见图2,底架组件1a包括两根底侧梁11a,焊接在这两个底侧梁11a之间的若干底横梁12a以及铺设在这些底横梁12a上的地板13a。在总装时,各个部件全部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现有的这种焊接总装方法,对于异地组装的应用而言,存在一些问题:将各个组件打包运送到目的地后,仍需大量焊接,需要大量的打砂、油漆等后续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集装箱,能够很好地满足于异地组装的应用需要。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该底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横梁主体;和,设置在该底横梁主体的端头的底侧梁连接件;其中,该底侧梁连接件桥接在集装箱的底侧梁与该底横梁主体之间,以使该底横梁主体能够与该底侧梁通过焊接、粘接以及紧固件连接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相连。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集装箱的侧墙组件,该侧墙组件包括侧板、焊接在该侧板底端的底侧梁以及焊接在该底侧梁焊接内侧的若干底侧梁连接件;每个底侧梁连接件呈1字形、l形或者c形,该底侧梁连接件能够与集装箱的底横梁主体叠置相连。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墙组件和若干底横梁;其中,每个侧墙组件包括一底侧梁;该底横梁是如上所述的底横梁。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该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墙组件和若干底横梁;其中,每个侧墙组件包括一底侧梁;该底横梁是如上所述的底横梁;该组合总装方法包括:

将一个侧墙组件与这些底横梁的一端连接;以及

将另一个侧墙组件与这些底横梁的另一端连接,得到一个框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底横梁、侧墙组件、集装箱及其组合总装方法,通过巧妙地将集装箱的底横梁设计成底横梁主体和设置在底横梁主体的端头的底侧梁连接件两部分,借助该底侧梁连接件来将底侧梁和这些底横梁主体连接到一起,为异地总装预留的大都是短焊缝,长焊缝基本都在部件制造地完成;异地总装时,仅需在局部焊接,大大减少了打砂、涂装的面积,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于异地组装的应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集装箱焊接总装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集装箱中底架组件的纵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集装箱组合总装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图5所示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的一种变形设计,其中图5a为剖面示意,图5b为立体示意。

图6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横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图7b、图7c和图7d各是图7所示底横梁的一种变形设计。

图8和图8a是图7所示底横梁与底侧梁组合装配的示意图,其中图8a是图8中a-a向剖面视图。

图9和图9a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图10a和图10b各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横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集装箱组合总装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现有技术:10a集装箱1a底架组件2a、3a侧墙组件4a顶板组件5a前墙组件6a门端组件11a底侧梁12a底横梁13a地板;本发明:1底架组件2、3侧墙组件4顶板组件5前墙组件6门端组件9紧固件12底横梁121底横梁主体122底侧梁连接件13地板14宽底横梁21、31底侧梁22、32侧板23、33顶侧梁313缺口41顶板42前连接板43后连接板51前板52前上梁53前槛54前角件及角柱61门槛62门楣63后角柱及角件64门板;1c底架组件2c、3c侧墙组件4c顶板组件5c前墙组件7c门槛8c门楣12c底横梁13c地板14c宽底横梁21c、31c底侧梁22c、32c侧板23c、33c顶侧梁24c、34c前角件及角柱25c、35c后角件及角柱26c、36c门板51c前板52c前上梁53c前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的底横梁,该底横梁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横梁主体;和,设置在该底横梁主体的端头的底侧梁连接件;其中,该底侧梁连接件桥接在集装箱的底侧梁与该底横梁主体之间,以使该底横梁主体能够与该底侧梁通过焊接、粘接以及紧固件连接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相连。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的侧墙组件,该侧墙组件包括侧板、焊接在该侧板底端的底侧梁以及焊接在该底侧梁焊接内侧的若干底侧梁连接件;每个底侧梁连接件呈1字形、l形或者c形,该底侧梁连接件能够与集装箱的底横梁主体叠置相连。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墙组件和若干底横梁;其中,每个侧墙组件包括一底侧梁;该底横梁是如上所述的底横梁。

本发明提出一种上述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包括:将一个侧墙组件与这些底横梁的一端连接;以及将另一个侧墙组件与这些底横梁的另一端连接,得到一个框架。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的集装箱组合总装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10,其是由一个底架组件1,两个侧墙组件2、3,一个顶板组件4,一个前墙组件5,一个门端组件6共六个部件组合而成。其中,除开底架组件1,两个侧墙组件2、3,一个顶板组件4,一个前墙组件5以及一个门端组件6共五个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处焊接。

该底架组件1由若干底横梁12,地板13和宽底横梁14等结构组成。可以理解的是,该底架组件1可以是逻辑上的,而不是实际结构上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组成底架组件1的各个结构成分,在与其他五个部件相配合时,可以处于非组合状态,举例而言:在与两个侧墙组件2组合到一起的过程中,这些底横梁12可以是相互分离地单独操作。

具体而言,该底横梁12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横梁主体121和设置在该主体121的端头的底侧梁连接件122。该底侧梁连接件122能够与集装箱10的底侧梁21、31相配合并连接到一起。

该侧墙组件2由底侧梁21,侧板22以及顶侧梁23组成。举例而言,底侧梁21、侧板22及顶侧梁23焊接成一个整体。

该侧墙组件3与该侧墙组件2基本相同。该侧墙组件3由底侧梁31,侧板32以及顶侧梁33组成。值得一提的是,该底侧梁31上形成有缺口313,缺口313的位置与集装箱10的叉槽(对于20呎规格的集装箱而言)或者鹅颈槽(对于40呎、45呎等规格的集装箱而言)相对应。缺口313并与底架组件1上的宽底横梁14的位置相对应。

该顶板组件4由顶板41,设置在该顶板41的前端的前连接板42和设置在该顶板41的后端的后连接板43组成。举例而言,顶板41、前连接板42及后连接板43焊接成一整体。该前连接板42与该前墙组件5的顶部配合。该后连接板43与该门端组件6的顶部配合。

该前墙组件5由前板51,设置在该前板51顶端的前上梁52和设置在该前板51底端的前槛53以及设置在该前板51两侧的两个前角柱及角件54组成。举例而言,前板51、前上梁52、前槛53及前角柱及角件54焊接成一个整体。

该门端组件6由门槛61,门楣62,两个后角柱及角件63以及两个门板64组成。举例而言,门槛61、门楣62及后角柱及角件63焊接成一个整体。两个门板64铰接在对应的后角柱及角件63。其中,该门槛61和门楣62上预装有锁座。每个门板64上预装有锁杆。

以下对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予以更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底侧梁连接件122的外端焊接在底侧梁31的内侧。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延伸方向与该底侧梁31的延伸方向垂直。地板13支承在底横梁12的底横梁主体121上。该底横梁主体121呈c形,具有腹板和位于该腹板上下两端的两个翼板。该底侧梁连接件122为呈1字形(即为竖直的平板)。该底侧梁连接件122与该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叠置并通过紧固件9相连接。紧固件9选用铆钉。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底侧梁连接件122焊接在底侧梁31的内侧。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延伸方向与该底侧梁31的延伸方向垂直。地板13支承在底横梁12的底横梁主体121上。该底横梁主体121呈c形,具有腹板和位于该腹板上下两端的两个翼板。该底侧梁连接件122为呈l形,包括竖直的腹板和位于该腹板底端的下翼板。该该底侧梁连接件122的腹板与该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叠置并通过紧固件9相连接。该底侧梁连接件122的下翼板与该底横梁主体121上的下翼板叠置并通过紧固件9相连接。紧固件9为铆钉。

参见图5a和图5b,其为图5的一种变形设计,可见:在图5中底侧梁连接件122是位于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的内侧,在图5a和图5b中底侧梁连接件122则是位于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是,不管底侧梁连接件122本身呈什么形状,其既可以贴置在对应的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的内侧,也可以贴置在对应的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的外侧。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底侧梁连接件122焊接在底侧梁31上。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延伸方向与该底侧梁31的延伸方向垂直。地板13支承在底横梁12的底横梁主体121上。该底横梁主体121呈c形,具有腹板和位于该腹板上下两端的两个翼板。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呈c形,包括竖直的腹板和位于该腹板顶底两端的两个翼板。该底侧梁连接件122的腹板与该底横梁主体121的腹板叠置并通过紧固件9相连接。该底侧梁连接件122的下翼板与该底横梁主体121的下翼板叠置并通过紧固件9相连接。该底侧梁连接件122的上翼板与该底横梁主体121的上翼板叠置。紧固件9为铆钉。

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横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底横梁12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横梁主体121和分别设置在该底横梁主体121的两个端头的两个底侧梁连接件122。这两个底侧梁连接件122能够与集装箱的底侧梁21、31相配合并连接在一起。该底横梁12呈c形,具有腹板和位于该腹板上下两端的两个翼板。底侧梁连接件122包括由该腹板向外侧一体地竖直弯折延伸出,以及由下翼板一体地向下竖直弯折延伸出的两个部分。

参见图7a,其为图7的一种变形设计。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包括由该腹板向内侧一体地竖直弯折延伸出,以及由下翼板一体地向下竖直弯折延伸出的两个部分。

参见图7b,其为图7的一种变形设计。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包括由该腹板一体地向外侧竖直弯折延伸出,以及由下翼板一体地向上竖直弯折延伸出的两个部分。

参见图7c,其为图7的一种变形设计。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包括由该腹板一体地向外侧竖直弯折延伸出,以及由上翼板一体地向下竖直弯折延伸出的两个部分。

参见图7d,其为图7的一种变形设计。该底侧梁连接件122包括由该腹板一体地向外侧竖直弯折延伸出,由上翼板一体地向下竖直弯折延伸出,以及由下翼板一体地向上竖直弯折延伸出的三个部分。

参见图8和图8a,图8和图8a是图7所示底横梁与底侧梁组合装配的示意图,其中图8a是图8中a-a向剖面视图。可见,借助这些底侧梁连接件122的桥接,可以用紧固件9将底横梁主体121与底侧梁31连接到一起。紧固件9为铆钉。

参见图9和图9a,图9和图9a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侧梁与底横梁组合装配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9为沿集装箱10的纵向的剖面示意,图9a为沿集装箱10的横向的剖面示意。底侧梁31上连接有多根底横梁12。底横梁主体121借助底侧梁连接件122的桥接,与底侧梁31相连。底横梁主体121的两端借助两个底侧梁连接件122分别与两个底侧梁21、31相连。

参见图10、图10a和图10b,图10、图10a和图10b各是本发明的集装箱中底横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区别于前述图7、图7a、图7b、图7c和图7d示意出的实施例中,底横梁12中的底侧梁连接件122是以诸如一体弯折延伸出的方式,设置在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并且不超出主体121的端头;图10、图10a和图10b示意出的实施例中,底横梁12中的底侧梁连接件122是以诸如焊接的方式设置在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并向外延伸出。

参见图10,底侧梁连接件122呈c形,具有腹板和两个翼板。底侧梁连接件122的腹板与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焊接,两个翼板向外伸出。底侧梁连接件122能够与底侧梁31叠置相连。

参见图10a,底侧梁连接件122呈l形,具有腹板和上翼板。底侧梁连接件122的腹板与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焊接,上翼板向外伸出。底侧梁连接件122能够与底侧梁31叠置相连。

参见图10b,底侧梁连接件122呈c形,具有腹板和两个翼板。底侧梁连接件122的腹板与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焊接,两个翼板向外伸出。值得一提的是,图10b示出的这种底侧梁连接件122,其是同时焊接在两个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换言之,图10b示出了一种底横梁结构,其包括多个底横梁主体主体121和设置在这些底横梁主体主体121端头的一个公共的底侧梁连接件122。

参见图11,图11是图3所示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其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s1101、将一个侧墙组件3与这些底横梁12的一端连接。

s1102、将另一个侧墙组件2与这些底横梁12的另一端连接,得到一个框架。

s1103、将前墙组件5焊接到这两个侧墙组件2、3的前端。

s1104、将门端组件6焊接到这两个侧墙组件2、3的后端。

s1105、将顶板组件4与门端组件6中的门楣62、两个侧墙组件2、3中的顶侧梁以及前墙组件5中的前上梁52焊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前述图2示出的传统结构的底横梁12a而言,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底横梁12,这种新的底横梁12为组合式结构,其一部分(即底横梁主体121)与传动的底横梁12a相当,其另一部分(即底侧梁连接件122)连接在该底横梁主体121和底侧梁21、31之间,并且这两部分的形状相适应,且底侧梁连接件122的形状与底侧梁21、31的形状相适应。借助这些相适应的形状的集合约束保证,可以有效地减轻紧固件9的受力,从而带来连接强度好以及连接处密封性好等有益效果。这样一来,底横梁12与侧墙组件2、3在装配时,无须使用传统的焊接连接,可以将底横梁12与底侧梁21、31对位,然后通过紧固件9连接到一起。换言之,采用这种新的底横梁12结构,可以将集装箱10的侧墙组件2、3上的底侧梁21、31与底横梁12的连接方式,由传统的焊接变换为采用紧固件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的底横梁12与底侧梁21、31之间采用紧固件9相连接的结构,由于所有连接面均位于集装箱10的箱底,易操作且无密封防锈问题。另外,该集装箱10的主要焊接在部件制造地厂内完成,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在异地完成集装箱总装的工作量。总装时的焊缝主要在角件处,后续处理基本可以不考虑打砂等处理,可以带漆面进行总装。鉴于底横梁12是集装箱10的重要的承重结构,采用这种新的底横梁12结构,能够很好地满足集装箱异地组装的应用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集装箱10,通过巧妙地将将集装箱10的底横梁12设计成底横梁主体121和设置在底横梁主体121的端头的底侧梁连接件122两部分,借助该底侧梁连接件122来将底侧梁21、31和这些底横梁主体121连接在一起,为异地总装预留的大都是短焊缝,长焊缝基本都在部件制造地完成;异地总装时,仅需在局部焊接,大大减少了打砂、涂装的面积,能够很好地满足于异地组装的应用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底侧梁31和对应的底横梁12是通过穿设于底侧梁连接件122的紧固件9予以连接。为了装设紧固件9,底侧梁31、对应的底横梁主体121和/或底侧梁连接件122上设有固定孔。这些固定孔既可以在部件制造地预设,也可以在集装箱组合总装地钻设。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紧固件9选用铆钉,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9也可以选用螺栓螺母组合。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底侧梁31和对应的底横梁12也可以是焊接。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底侧梁31和对应的底横梁12也可以是粘接。可以理解的是,底侧梁31和对应的底横梁1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以及紧固件连接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相连,换言之,底侧梁31和对应的底横梁12可以通过焊接、粘接以及紧固件连接的三种连接方式的任意组合相连。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均是在底侧梁31或者底横梁主体121上择一地设置底侧梁连接件122来实现底侧梁31与底横梁主体121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底侧梁31和底横梁主体121上一并设置底侧梁连接件122来实现底侧梁31与底横梁主体121的连接。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底横梁主体121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底侧梁连接件122;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两个底侧梁连接件122的结构也可以不同,例如:其一采用图10、图10a或图10b所示意出的结构,其另一采用图7、图7a、图7b、图7c或图7d所示意出的结构。

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的集装箱组合总装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10c,其是由一个底架组件1c,两个侧墙组件2c、3c,一个顶板组件4c,一个前墙组件5c,一个门槛7c和一个门楣8c共七个部件组合而成。其中,除开底架组件1c,两个侧墙组件2c、3c,一个顶板组件4c,一个前墙组件5c,一个门槛7c和一个门楣8c共六个部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处焊接。

该底架组件1c与前述的底架组件1相同。该底架组件1c由若干底横梁12c,地板13c和宽底横梁14c等结构组成。其中,该底横梁12c与前述的底横梁1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侧墙组件2c与前述的侧墙组件21不同。该侧墙组件2c由底侧梁21c,侧板22c、顶侧梁23c、前角柱及角件24c、后角柱及角件25c以及门板26c组成。举例而言,底侧梁21c、侧板22c、顶侧梁23c、前角柱及角件24c及后角柱及角件25c焊接成一个整体。该门板26c铰接在该后角柱及角件25c。

该侧墙组件3c与该侧墙组件2c基本相同。该侧墙组件3c由底侧梁31c,侧板32c、顶侧梁33c、前角柱及角件34c、后角柱及角件35c以及门板36c组成。其中,该底侧梁31c与前述的底侧梁3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顶板组件4c与前述的顶板组件4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该前墙组件5c与前述的前墙组件5不同。该前墙组件5c由前板51c和设置在该前板51c顶端的前上梁52c以及设置在该前板51c底端的前槛53c组成。举例而言,前板51c、前上梁52c及前槛53c焊接成一个整体。

该门槛7c为单独的一个部件。该门槛7c上预装有锁座。

该门楣8c为单独的一个部件。该门楣8c上预装有锁座。

参见图13,图13是图12所示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集装箱的组合总装方法,其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s1201、将一个侧墙组件3c与这些底横梁12c的一端连接。

s1202、将另一个侧墙组件2c与这些底横梁12c的另一端连接,得到一个框架。

s1203、将前墙组件5c焊接到这两个侧墙组件2c、3c的前端。

s1204、将门槛7c和门楣8c焊接到这两个侧墙组件2、3的后端。

s1205、将顶板组件4c与门楣8c、两个侧墙组件2c、3c中的顶侧梁以及前墙组件5c中的前上梁52c焊接在一起。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