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436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瓶盖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瓶盖,具体涉及一种瓶盖结构。



背景技术:

上体育课时,由于天气原因以及运动量比较大,同学们会带许多饮料到操场。在上课时,老师会让大家把这些水或饮料放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当中间需要喝水时,同学们就会奔向放水的地方,拧开瓶盖喝水。由于大家刚运动完,手上有汗,加上瓶盖是圆形的,所以有劲使不上,往往费很大的劲也拧不开瓶盖。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瓶盖结构,其可以通过拧头体很轻松的将瓶盖主体拧开。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瓶盖结构,包括瓶盖主体以及拧头体,所述瓶盖主体的底部包括一螺纹旋口,其顶部设置有一三角形沉头孔,所述三角形沉头孔中部设置有环状槽,所述拧头体包括一能够与三角形沉头孔嵌合的三角形拧头以及承插于环状槽内的活动套管,所述活动套管的外侧面呈环状均布有三个凸起导条,所述环状槽内壁呈环状均布有三个T形导轨,所述拧头体上的凸起导条沿T形导轨滑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环状槽的内直径大于螺纹旋口的外直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瓶盖结构,通过抽拉出位于瓶盖主体内部的拧头体,而拧头体上部设置有三角形拧头,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旋紧或旋松瓶盖主体,避免因为手上有汗而不能打开瓶盖的问题,且整体不破坏瓶盖主体外形结构,美观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瓶盖主体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旋转剖视图。

图3是拧头体结构示意图。

1-瓶盖主体;2-拧头体;11-螺纹旋口;12-三角形沉头孔;13-环状槽;14-T形导轨;21-三角形拧头;22-活动套管;23-凸起导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瓶盖结构,包括瓶盖主体1以及拧头体2,所述瓶盖主体1的底部包括一螺纹旋口11,其顶部设置有一三角形沉头孔12,所述三角形沉头孔12中部设置有环状槽13,所述拧头体2包括一能够与三角形沉头孔12嵌合的三角形拧头21以及承插于环状槽13内的活动套管22,所述活动套管22的外侧面呈环状均布有三个凸起导条23,所述环状槽13内壁呈环状均布有三个T形导轨14,所述拧头体2上的凸起导条23沿T形导轨14滑动。

其中,所述环状槽13的内直径大于螺纹旋口11的外直径。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瓶盖结构,其在具体使用时,瓶盖主体1通过其底部的螺纹旋口11可以紧固于瓶身上,当需要打开瓶盖主体1时,将整个瓶身倒置,拧头体2上的凸起导条23沿着T形导轨14纵向槽向下滑动,当拧头体2顶部的三角形拧头21脱落三角形沉头孔12以后,可以手动握住三角形拧头提拉使得位于活动套管22外侧的凸起导条23位于T形导轨14横向槽于纵向槽交汇处,然后旋转三角形拧头21,使得凸起导条23进入至T形导轨14横向槽的末端,随着力量的增大,可以很轻松的将瓶盖主体1从瓶身上旋松,相应的,反向旋转,即可将瓶盖主体1旋紧固定于瓶身上,当不使用时,可以通过凸起导条23与T形导轨14的滑动关系,将拧头体2内置于瓶盖主体1内部,不影响美观。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