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剪式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187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用剪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剪式千斤顶是一种通过转动螺杆从而带动螺母将支撑臂支撑起来以用于支撑重物的起重设备,主要用于小吨位的汽车的顶起,比如小轿车等,是国内各大汽车工厂随车产品,常见的规格有1T(吨)、1.5T(吨)、2T(吨)、3T(吨)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剪式千斤顶多为手动来提升,由于剪式千斤顶的结构特性导致手动提升汽车较为费力,上升速度慢,而且顶部一般没有卡口或卡口为固定式的,这导致支撑汽车时容易不稳,存在危险性,或只能够用于固定的车型,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剪式千斤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市场上多数剪式千斤顶只能够手动提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剪式千斤顶,包括手动操作杆、螺杆套口、把手、转动轴、电器箱、遥控器、车载插头、卡位器、上支撑臂、螺母、下支撑臂和底座,所述手动操作杆左侧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套口左侧设置有手动操作杆,所述把手下方安装有电机,所述转动轴左侧设置有螺杆套口,所述电机左侧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电器箱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遥控器上方连接有电器箱,所述车载插头右侧连接有电器箱,所述卡位器下方安装有鞍座,所述鞍座下方设置有螺杆,所述上支撑臂上方连接有鞍座,所述螺母内部穿插有螺杆,所述螺杆上方安装有上支撑臂,所述下支撑臂上方连接有上支撑臂,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下支撑臂。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末端形状为螺纹状。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位器底部安装有转动器,转动最大范围为360度。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位置均为中心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两用剪式千斤顶机设置有电机和转轴,可以用电动的方式来提升千斤顶,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电机与转轴之间可拆卸连接,当电动方式用不了时就将电机拆卸下来用手动的方式来提升千斤顶,转动轴末端为螺纹状可以和螺杆套口紧密的螺旋在一起,提高了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该千斤顶安装有卡位器并且卡位器底部安装有转动器,这样可以更稳固的提升车辆,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小轿车,提高了安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动操作杆,2、螺杆套口,3、把手,4、转动轴,5、电机,6、电器箱,7、遥控器,8、车载插头,9、卡位器,10、鞍座,11、上支撑臂,12、螺母,13、螺杆,14、下支撑臂,1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两用剪式千斤顶,包括手动操作杆1、螺杆套口2、把手3、转动轴4、电器箱6、遥控器7、车载插头8、卡位器9、上支撑臂11、螺母12、下支撑臂14和底座15,手动操作杆1左侧焊接有螺杆13,螺杆套口2左侧设置有手动操作杆1,把手3下方安装有电机5,转动轴4左侧设置有螺杆套口2,转动轴4末端形状为螺纹状,电机5左侧连接有转动轴4,电机5与转动轴4可拆卸连接,电器箱6上方安装有电机5,遥控器7上方连接有电器箱6,车载插头8右侧连接有电器箱6,卡位器9下方安装有鞍座10,卡位器9底部安装有转动器,转动最大范围为360度,鞍座10下方设置有螺杆13,上支撑臂11上方连接有鞍座10,上支撑臂11和下支撑臂14位置均为中心对称,螺母12内部穿插有螺杆13,螺杆13上方安装有上支撑臂11,下支撑臂14上方连接有上支撑臂11,底座15上方安装有下支撑臂14。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两用剪式千斤顶时,首先将千斤顶底座15平稳放置在水平面上,将车载插头8接入车内电源,按下遥控器7上的上升开关,此时电机5会带动转动轴4转动,从而带动螺杆13转动,在螺杆13的转动下,螺母12会将上支撑臂11和下支撑臂14支撑起来,随着高度的提升当卡位器9接触到汽车支撑位置时,按下遥控器7上的停止按钮,千斤顶停止上升,然后调整卡位器9的位置,卡位器9可以360度的旋转,当卡位器9对准汽车的支撑位置时,再按遥控器7上的上升开关,支撑臂会继续上升通过卡位器9来提升车辆的高度,当汽车的车轮离开地面并方便修理更换轮胎时,再次按下遥控器7上的停止按钮,当修理或更换轮胎结束后,按下遥控器7上的下降按钮,支撑臂开始下降,并慢慢恢复原状,如果不方便用电动的方式来使用千斤顶时,可以将电机5和转动轴4拆卸下来,利用手动操作杆1来完成操作,从而方便高效的完成千斤顶提升汽车的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