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电杆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969阅读:15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电杆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网改造过程中,尤其是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电网改造过程中,水泥电杆的应用较为广泛,使用数量较多。在经济发达或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水泥电杆的装卸一般使用起重机,但是,在农村地区或偏远地区,装卸设施较为落后,且由于农村地区尤其山区,道路较窄,水泥电杆的运输车及起重机等设备不能到达,这对水泥电杆的装卸造成了麻烦,而现有技术中缺少适宜在这种特殊条件下装卸水泥电杆的设备,因此水泥电杆的装卸只能采用人力,由于水泥电杆的质量大,长度可达7至10米,使用人力装卸水泥电杆非常吃力,需要使用多个劳动力,效率低,耗时较长,严重拖延了工程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力、高效的水泥电杆装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电杆装卸装置,包括底座和导轨,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立柱,所述导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另一端通过固定部安装在水泥电杆运输车的前档杆上;所述导轨下方设有起吊机构,所述导轨上设有带动所述起吊机构沿所述导轨运动的传动装置;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由起吊电机驱动的起吊吊钩以及用于保持水泥电杆平衡的悬挂吊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链条、齿轮和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为升降立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所述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固定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两端分别安装有行程开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导轨和起吊机构,利用起吊机构将水泥线杆从运输车上吊起,由于导轨上安装有传动装置,使起吊机构沿导轨运动,直接运送至合适位置,起吊机构将水泥电杆卸下。装卸过程机械化程度高,不需要大量使用人力,由于装卸过程完成是机械化,工作效率高,装卸过程快,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缩短了工时。

由于设置了起吊吊钩和悬挂吊钩,将水泥电杆吊起不易转向,且使水泥电杆的延伸方向与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水泥电杆的行进方向固定不易偏离,与传统的单个吊钩吊起电杆相比,有效避免了水泥电杆在起吊和装卸过程中旋转,误伤或碰撞等事故率低。

由于导轨一端同底座上的支撑立柱使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运输车前档杆上,设备安装及拆卸方便,整体稳定性能好。

由于导轨上设置了链式传动装置,而现有技术中人工牵引或使用轴承滑动运输,水泥电杆的装卸运输中,速度不易控制,具有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由电机带动,速度可控,不易滑脱,水泥电杆在导轨上运动至任何位置皆可停止且不会发生滑车,装卸过程安全稳定,不易发生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11-支撑立柱;12-固定销;2-导轨;3-固定部;41-起吊吊钩;42-悬挂吊钩;5-前档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泥电杆装卸装置,包括底座1和导轨2,底座1设有支撑立柱11,导轨2的一端安装在支撑立柱11顶端,优选的,为便于安装,导轨2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撑立柱11的顶端,支撑立柱1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销12。

导轨2另一端通过固定部3安装在水泥电杆运输车的前档杆5上。

导轨2下方设有起吊机构,导轨2上设有带动起吊机构沿导轨2运动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链条、齿轮和电机。

导轨2两端分别安装有行程开关。

起吊机构包括由起吊电机驱动的起吊吊钩41以及用于保持水泥电杆平衡的悬挂吊钩42。由于水泥电杆的结构一般是一端外径稍大,另一端逐渐减小,为保证水泥电杆两端的起吊高度一致,以及水泥电杆的平衡,起吊电机的功率稍大,驱动悬挂吊钩的悬挂电机的功率稍小。

支撑立柱11为升降立柱,高度可调以适应水泥电杆的装卸高度。

使用时,起吊吊钩41勾起水泥电杆较粗的一端,悬挂吊钩42勾起水泥电杆较细的一端,将水泥电杆升起,传动装置带动起吊吊钩41及悬挂吊钩42沿导轨2运动,使水泥电杆从运输车上卸下,及至水泥电杆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将起吊吊钩41和悬挂吊钩42降下,卸下水泥电杆。

本实施例中,导轨2下方可放置小车,水泥电杆从运输车上吊起,运动至与小车相对的位置卸下,可节省装卸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