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2485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制造技术,尤其是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楼宇中常用的交通工具,而无机房电梯更是大大减小对井道建筑的要求,跟传统的小机房相比,无机房摒弃了机房,缩小了建筑高度,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主机在井道内,避免了非电梯操作人员进入机房导致的危险。但是随着人们对电梯的认识越来越深,对电梯的舒适感及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现有的轿顶轮减震结构有多种,效果也不一样。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454147U,一种组合式轿顶轮减震装置,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上横梁、设置在上横梁之间的两个轿顶轮、U形螺栓以及减震垫,轿顶轮中心设有轮轴,轮轴两端卡接在U形螺栓内,形螺栓上的两固定端经螺母配合连接在上横梁,减震垫位于轮轴和上横梁之间,减震垫上设有螺孔,U形螺栓穿设于减震垫上的螺孔内,U形螺栓上设有反压弹簧,反压弹簧位于上横梁与螺母之间,上横梁上还设有二对连接板,连接板上位于U形螺栓正下方均设有微动开关和报警器。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173648U设计的一种电梯轿顶轮减震结构,其中绳轮架通过弹性减震件设置在轿架框架上,绳轮架上设置有能够在弹性减震件失效时抵触住轿架框架的限位保护件。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4057559U,涉及的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包括上梁连接梁,轿顶轮,上梁组件,轿顶轮位于上梁组件下方两侧,上梁组件与四件减震垫通过螺栓连接,减震垫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梁连接梁上;轿顶轮防跳装置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梁连接梁的两侧上,并分别位于两个轿顶轮的一侧;限位角铁通过螺栓固定于上梁连接梁的中心位置上轿顶轮通过轿顶轮轴座用螺栓固定于上梁连接梁上,该两个轿顶轮呈对称分布;限位角铁位于该两个轿顶轮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无机房电梯轿顶轮部位的震动问题,特别是轿顶轮受到往轿厢中心方向的挤压力时受到的震动,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包括上梁本体,位于上梁本体中的绳轮阻尼组件,绳轮阻尼组件设有轮轴,位于轮轴中间部位的轿顶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轮轴两端分别设有减震组件,所述的减震组件包括位于轮轴上方的中间减震器,以及位于轮轴两边的侧减震器,在侧减震器的外侧设有横向减震器。本技术方案把无机房电梯顶部的绳轮阻尼组件为设计重点,在轿顶轮轮轴的固定件U形螺栓部位加装减震器,来防止轿厢受牵引力上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该部分设有两方面减震器,即中间减震器和侧减震器,中间减震器位于U形螺栓的正中部位,侧减震器沿轮轴径向两侧布置,直接吸收来自垂直方向的力;然后沿上梁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横向减震器,它位于侧减震器的外侧,主要吸收轿顶轮受到轿厢中心方向的挤压力。本方案均采用橡胶垫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减震器、侧减震器、横向减震器中均设有减震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减震器和侧减震器中的减震橡胶通过下夹板和上夹板连接成一体,并固定在轮轴上方的上梁本体上。通过上、下夹板把中间减震器和侧减震器合二为一,增加垂直方向受到震动力的吸收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在一个绳轮阻尼组件部位的横向减震器设有两处,两处横向减震器位于下夹板和上夹板组成的减震器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减震器括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横向减震橡胶,支撑架上下两端固定在上梁本体中。接触面积大,安装更换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轮轴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上梁本体中,中间减震器位于U形螺栓的中间部位。充分利用U形螺栓的结构特点和轮轴上部的有利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减震器中的减震橡胶和侧减震器中的减震橡胶紧贴。相互紧贴使各方向来的震动力均能一一化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间减震器和侧减震器的设置,有效地化解了轿厢受牵引力往上时产生的震动力,提高了轿厢的平稳度,增加轿厢的舒适感;通过横向减震器的设计,吸收了轿顶轮受到往轿厢中心方向的挤压力时产生的震动力,能牵制轿顶轮的移位,减小了因两轮移动而产生的噪音;上下夹板的一体式布置,对减震橡胶上下两面进行压缩,整体受力均匀,使轿顶轮压缩量均衡,避免了因减震橡胶局部压缩变形量大而使得钢丝绳摩擦轿顶轮,脱槽等现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震效果好,综合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槽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槽机构压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成型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上梁本体,2. 下护罩,3. 上护罩,4. 加强弯板,5. 绳轮阻尼组件,51. 右侧减震器,52. 中间减震器,53. 左侧减震器,54. 横向减震器,541. 支撑架,542. 横向减震橡胶,6. 挡绳器,7. 轮轴,8. 轿顶轮,9. 下夹板,10. 上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参见图1,包括上梁本体1,位于上梁本体中的两个绳轮阻尼组件5,两个绳轮阻尼组件5的外侧分别设有挡绳器,上梁本体1中间设有加强弯板4,在上梁本体1上下两部位分别扣装有下护罩2和上护罩3。

绳轮阻尼组件5包括轮轴7,轮轴7通过U形螺栓固定在上梁本体1中,轮轴7中间部位安装轿顶轮8,如图2、图3所示。在轮轴7两端分别设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位于轮轴7上方的中间减震器52,以及位于轮轴7径向两边的侧减震器,侧减震器由右侧减震器51和左侧减震器53构成,在侧减震器的外侧设有横向减震器54。中间减震器52位于U形螺栓的中间部位。

本实施例中间减震器52、右侧减震器51、左侧减震器53以及横向减震器54中均采用减震橡胶。

进一步,中间减震器52、右侧减震器51、左侧减震器53中的减震橡胶通过下夹板9和上夹板10连接成一体,并固定在轮轴7上方的上梁本体1上。

横向减震器54在一个绳轮阻尼组件5部位设有平行的两处,两处横向减震器54位于下夹板9和上夹板10组成的减震器两端,且横向减震器54中的减震橡胶和侧减震器中的减震橡胶紧贴,并保持与金属等固定件之间的间隙距离。

横向减震器54由支撑架541和平板形组成,如图4所示,横向减震橡胶542安装在支撑架541上,支撑架541上下两端固定在上梁本体1中。

工作时,当轿厢受牵引力往上时,在中间减震器52、右侧减震器51、左侧减震器53的作用下,吸收来自垂直方向的震动力,使轿厢平稳度提高;当轿顶轮受到往轿厢中心方向的挤压力时,横向减震器54起到阻挡作用,牵制了轿顶轮的移位,从而减小因两轮移动而产生的噪音等缺陷。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