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灌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9573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定量灌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定量灌装机。



背景技术:

定量灌装机是通过控制充填到包装容器内的液体统计进行计量和灌装的机器。

现有的定量灌装机一般包括料斗、机壳以及控制结构,机壳位于机壳底部,由于结构的需要,料斗以及机壳的总高度超出一般工作人员站在地面上能操作的高度范围,而现有的定量灌装机不设有供工作人员踩踏的结构,所以不便于工作人员从料斗顶部进行进料等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工作人员从灌装机顶部进行操作的定量灌装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定量灌装机,包括料斗和料斗底部的机壳,所述机壳的侧壁转动连接有打开后供使用者踩踏以便于从料斗顶部进行操作、收起后节省空间的踏板。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踏板与机壳的侧壁铰接,故在人为操作下,可以自由打开和收起,在需要从料斗顶部进行操作时,将踏板打开,工作人员踩在踏板上,踏板打开后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这个高度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从料斗顶部进行操作,同时也便于定期从料斗顶部对料斗内的物料状态进行观察,可以在物料出现异常时及时停机进行处理;操作结束后,将踏板收起,节省了工作空间,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因碰触到踏板而受伤。

较佳的,所述机壳侧壁外侧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侧壁对称固接有支撑块,踏板转动连接在两支撑块之间。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踏板与机壳外侧壁的铰接,同时,支撑板的设置使得踏板打开后与机壳离开一定距离,避免了工作人员踩在踏板上以后离料斗太近、料斗对工作人员造成的阻碍。

较佳的,所述支撑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呈弧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踏板收起后,支撑块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暴漏在工作空间内,弧面的设置避免了工作人员不小心碰到支撑板时受伤。

较佳的,所述踏板靠近支撑块的两边形成有挡板,挡板外侧形成有第一短轴和第二短轴,支撑块开设有收起踏板时卡住第二短轴从而卡住踏板的卡槽,卡槽下方设有供第一短轴运动的滑槽,支撑块远离支撑板一侧的内表面形成有支撑槽,踏板打开后,滑槽侧壁限制住第一短轴以防踏板被踩翻以及向远离支撑板方向运动,踏板的两边贴覆在支撑槽的上表面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踏板打开、收起的过程,以及打开后可以供工作者踩踏以从顶部进行操作,具体过程如下:将踏板向上拉,第一短轴沿着滑槽向上运动,直至第一短轴与滑槽上壁相切时,将踏板向支撑槽方向转动,踏板的两边贴覆在支撑槽上,滑槽的上壁以及侧壁将第一短轴卡住,避免了工作人员踩上踏板以后踏板被踩翻,满足了供工作人员踩踏以从顶部进行进料等操作操作,完成操作后,将踏板向上翻转,使得第一短轴向下运动,直至卡在卡槽上将踏板卡住。

较佳的,所述踏板远离第一短轴的一侧开设有便于把持踏板的把持槽。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打开或者收起踏板提供了着力点,便于工作人员将踏板打开或者收起。

较佳的,踏板打开后,所述挡板位于踏板的上表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挡板位于踏板的上表面,可以对工作人员的脚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工作人员挪动时滑出踏板而受伤。

较佳的,所述踏板均匀的开设有通孔。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踏板上开设有通孔,具有较强承重能力的同时减轻了踏板本身的重力,延长了踏板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踏板上铰接有踏板打开时用于支撑踏板的U型杆。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踏板打开时,靠近支撑板的一侧通过第一短轴与第二滑槽配合以及踏板贴覆在支撑槽上,防止踏板被工作人员踩翻,同时,U型杆打开在其他踏板的其他部位为踏板提供了支撑,进一步防止了踏板被工作人员踩翻,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在不使用踏板时,U型杆转动后与踏板表面贴覆,节省了工作空间。

较佳的,踏板打开时下表面上对称固接有铰接块,U型杆的两端均与铰接块铰接,U型杆向远离踏板方向转动后与踏板抵接以支撑踏板。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U型杆与踏板的铰接。

较佳的,所述U型杆的拐角处套设有橡胶脚垫。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橡胶脚垫的设置增大了U型杆支撑踏板时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U型杆将踏板支撑的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方便了工作人员料斗顶部进行操作;便于工作人员从顶部观察料斗内物料状态,在发现异常时,可以及时停机进行处理,保证了物料的质量;踏板使用寿命长,承重能力强;节省了工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定量灌装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体现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踏板收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踏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踏板收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料斗;2、机壳;3、支撑板;31、凹块;32凸块;4、支撑块;41、左支撑块;42、右支撑块;421、放置槽;422、限制块;423、卡槽;424、支撑槽;425、滑槽;4251、滑槽右侧壁;5、踏板;51、挡板;511、左挡板;512、右挡板;513、第一短轴;514、第二短轴;515、通孔;516、把持槽;52、固定块;6、U型杆;61、橡胶脚垫;62、铆钉;7、左铰接板;8、右铰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定量灌装机,包括锥形的料斗1,料斗1底部固接有长方体的机壳2。

机壳2的右面通过穿过凹块31和凸块32的销固接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中间部位向外突出,支撑板3的右下方对称焊接有左支撑块41和右支撑块42,两支撑块4远离支撑板3的一端均呈弧面。

结合图2和图3,右支撑块42靠近支撑板3的内侧面开设有与支撑块等高的放置槽421,如图3,放置槽421的右侧上部向外凹陷形成有卡槽423,卡槽423下部开设有与卡槽423等宽的滑槽425,卡槽423与滑槽425之间形成有限制块422,滑槽425的右侧向外凹陷形成有支撑槽424,支撑槽424下表面垂直于滑槽右侧壁4251,且低于滑槽425的下表面。

如图4所示,踏板5的板面上均匀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515,踏板5的边缘向上凸起形成有垂直于踏板5上表面的挡板,挡板分为前挡板、后挡板、左挡板511和右挡板512,踏板5的前后两个挡板外侧的左端向外凸起形成有两个对称的第一短轴513,第一短轴513的右侧形成有轴线与第一短轴513轴线平行的两个第二短轴514,踏板5的右侧开设有长条形的把持槽516,把持槽516的两端为弧形。

结合图3和图5,第一短轴513嵌设至滑槽425内且沿着滑槽425上下运动,踏板5收起时,第二短轴514与卡槽423相切从而卡在卡槽423内,放置槽421的右侧面用于抵住前挡板和后挡板。

其中,需要使踏板5时,工作人员握住把持槽516,将踏板5向上拉开,这时第二短轴514沿卡槽423向上运动,同时第一短轴513沿着滑槽425向上滑动至遮挡块下部,将踏板5向右侧转动至踏板5的下表面贴覆在支撑槽424上表面上,这时,遮挡块以及滑槽425限制住第一转轴向下以及向右运动,工作人员踩在踏板5上时,踏板5不会被踩翻。

实施例2:结合图6和图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踏板5的下表面左侧固接有两个L型的左铰接板7,右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的右铰接板8,左右铰接板8的一端固定在踏板5底部形成的固定块52两侧,U型杆6的上端分别伸入铰接板之间,并通过铆钉62铰接。

U型杆6的两个拐角均套设有橡胶脚垫61。

其中,打开踏板5时,将U型杆6向右转动,转动U型杆6的底部与地面相抵接时,U型杆6的上端与踏板5相抵接,这样就能对踏板5的右端起支撑作用,收起踏板5时,将U型杆6向踏板5方向转动,将U型杆6与踏板5一起靠向支撑板3。

橡胶脚垫61的设置,增大了U型杆6与地面的摩擦力,U型杆6将踏板5的支撑的更稳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