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堆板机流水线出料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013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堆板机流水线出料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薄板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堆板机流水线出料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薄板加工中,常有平板磨砂拉丝等加工后需要堆垛码齐,此时需要升降装置来配合工作。目前,实际使用当中采用的一种是使用液压剪叉式升降台,该机构需要挖约2米深的坑,并做水泥基础,成本和能耗较高,另一种是人工作业,即人工抬板堆垛。因为液压剪叉式升降台成本高和施工麻烦,绝大部分是由人工作业,所以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经济高效的设备替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堆板机流水线出料的升降装置,采用机械丝杠升降,配合电机和升降减速机,不需挖坑,有效节能,减低成本,使经济堆垛设备可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堆板机流水线出料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由若干横梁与若干竖梁固定连接构成,横梁上设有齿轮减速电机,齿轮减速电机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升降减速机,齿轮减速电机与升降减速机对应设置,若干升降减速机对应连接有若干丝杠,若干丝杠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托臂,托臂上对应设置有平台与工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若干升降减速机包括升降减速机一、升降减速机二、升降减速机三与升降减速机四,升降减速机一与升降减速机二分别设于齿轮减速电机左侧,升降减速机三与升降减速机四分别设于齿轮减速电机右侧,齿轮减速电机通过链条分别连接于升降减速机一与升降减速机三,升降减速机一与升降减速机二通过连杆一固定连接,升降减速机三与升降减速机四通过连杆二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机架由四根横梁与四根竖梁固定连接构成,竖梁上设有凹槽,凹槽对应设置有滚轮,托臂一端与滚轮对应设置,托臂通过滚轮可在凹槽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而言,所述四根竖梁上分别设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平台通过自身重力架于托臂上,平台底部设有四个轮子,轮子下方位置设有导轨,轮子与导轨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减速电机带动升降减速机,升降减速机带动丝杠上下升降,丝杠再通过托臂带动平台与工件上下移动,采用机械丝杠升降,配合电机和升降减速机,不需挖坑,有效节能,减低成本,使经济堆垛设备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左视图;

图3是图1右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视图。

1、齿轮减速电机;2、链条;3、升降减速机;4、丝杠;5、机架;6、托臂;7、平台;8、工件;9、轮子;10、导轨;11、滚轮;12、连杆一;13、连杆二;20、横梁;21、竖梁;22、凹槽;30、升降减速机一;31、升降减速机二;32、升降减速机三;33、升降减速机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堆板机流水线出料的升降装置,包括机架5,机架5由若干横梁20与若干竖梁21固定连接构成,横梁20上设有齿轮减速电机1,齿轮减速电机1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升降减速机3,齿轮减速电机1与升降减速机3对应设置,若干升降减速机3对应连接有若干丝杠4,若干丝杠4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托臂6,托臂6上对应设置有平台7与工件8。

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减速电机1带动升降减速机3,升降减速机3带动丝杠4上下升降,丝杠4再通过托臂6带动平台7与工件8上下移动,采用机械丝杠升降,配合电机和升降减速机,不需挖坑,有效节能,减低成本,使经济堆垛设备可行。

更具体而言,如图2和3所示,所述若干升降减速机3包括升降减速机一30、升降减速机二31、升降减速机三32与升降减速机四33,升降减速机一30与升降减速机二31分别设于齿轮减速电机1左侧,升降减速机三32与升降减速机四33分别设于齿轮减速电机1右侧,齿轮减速电机1通过链条2分别连接于升降减速机一30与升降减速机三32,升降减速机一30与升降减速机二31通过连杆一12固定连接,升降减速机三32与升降减速机四33通过连杆二13固定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齿轮减速电机1通过链条2带动升降减速机一30与升降减速机三32,同时通过连杆一12与连杆二13实现升降减速机二31与升降减速机四33同步动作运转。

更具体而言,所述机架5由四根横梁20与四根竖梁21固定连接构成,竖梁21上设有凹槽22,凹槽22对应设置有滚轮11,托臂6一端与滚轮11对应设置,托臂6通过滚轮11可在凹槽22内上下移动。四根竖梁21上分别设有限位装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在丝杠4带动托臂6上下移动时更省力,同时设定最低限位,有效节省了电能。

更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平台7通过自身重力架于托臂6上,平台7底部设有四个轮子9,轮子9下方位置设有导轨10,轮子9与导轨10对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当托臂6降至最低限位时,平台7与工件8通过轮子9与导轨10可水平移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