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输送流水线的物料流转工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36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自动输送流水线的物料流转工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输送流水线,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输送流水线的物料流转工站。



背景技术: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装置的出现和应用是在18世纪以前。古代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逐渐产生利用自然界动力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动装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难的脑力活动的愿望,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索,他们互不相关地造出一些原始的自动装置。古代中国的指南车以及17世纪欧洲出现的钟表和风磨控制装置,虽然都是毫无联系的实用新型,但对自动化技术的形成却起到了先导作用。现在很多工厂都在大量使用流水线生产,很多产品都需要在流水线上作业,例如PCB板的自动化生产等,但是PCB板在经过流水线时也会有不确定的因素,例如下一个工站生产速度比较慢,则上一个工站需要进行等待,否则会产生PCB在流水线上的堆积,容易影响设备稳定性,降低产能,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输送流水线的物料流转工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输送流水线的物料流转工站,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前侧的台板,所述台板上设有进料流水线,位于所述台板后侧为物料流转区,所述物料流转区内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上侧自上而下排列设有若干对传动链组,各对传动链组之间相互平行,每对传动链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链条,待流转输送的物料架设在所述相对设置的两条链条上,所述升降台由位于所述传动链组上侧的伺服电机驱动一丝杆而产生等距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台的等距移动距离等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所述传动链组的间距,所述自动输送流水线还包括一个选择机构,所述选择机构包括一个气顶和一个杠杆,所述气顶固定并驱动所述杠杆的一端,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设有主动齿轮,在所述杠杆的驱动下,所述主动齿轮可选择性地与所述传动链组的从动齿轮啮合或脱开。

优选的,所述进料流水线设置在竖板上,所述竖板垂直于所述台板,所述进料流水线为链条传动件,所述链条传动件由设置在所述竖板一侧的第一马达带动。

优选的,所述杠杆通过一枢轴设置在所述竖板上,所述枢轴上套设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由设置在所述竖板一侧的第二马达提供动力,并传输至所述主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气顶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到所述枢轴之间的力臂大于所述气顶与杠杆的固定点到所述枢轴之间的力臂。

优选的,所述台板上还设置有竖挡,位于所述进料流水线和物料流转区之间。

优选的,所述竖挡为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进料流水线的进料方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竖挡的一侧还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于竖板上。

优选的,所述物料流转区内还设有导杆,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丝杆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巧妙,能很好地解决两个工站工作速率不同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自动输送流水线的物料流转工站,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前侧的台板2,所述台板2上设有进料流水线3,位于所述台板后侧为物料流转区100。所述进料流水线3设置在竖板4上,所述竖板4垂直于所述台板2,所述进料流水线3为链条传动件,所述链条传动件由设置在所述竖板4一侧的第一马达15带动。所述竖板4的另一侧具有皮带轮(未示出),由第一马达15带动,并传递动力给所述链条传动件。

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物料流转区内设有升降台5,所述升降台5的上侧自上而下排列设有若干对传动链组6,各对传动链组6之间相互平行,每对传动链组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条链条,待流转输送的物料架设在所述相对设置的两条链条上,所述升降台5由位于所述传动链组6上侧的伺服电机7驱动一丝杆8而产生等距的上下移动,所述升降台5的等距移动距离等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所述传动链组6的间距。所述物料流转区100内还设有导杆18,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丝杆8的两侧,用于当升降台5上下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每对传动链组6的两条链条之间的间距可调,这是为了适应多种宽度的物料,只要每对传动链组6的两条链条之间的间距等于进料流水线3的宽度即可。

所述自动输送流水线还包括一个选择机构,所述选择机构包括一个气顶9和一个杠杆10,所述气顶9固定并驱动所述杠杆10的一端,所述杠杆10的一端与气顶9通过螺钉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刚性或柔性连接结构。

所述杠杆10的另一端设有主动齿轮11,在所述杠杆10的驱动下,所述主动齿轮11可选择性地与所述传动链组6的从动齿轮12啮合或脱开。所述杠杆10通过一枢轴13设置在所述竖板4上,所述枢轴13上套设有一传动齿轮14,所述传动齿轮14由设置在所述竖板4一侧的第二马达16提供动力,并传输至所述主动齿轮11。所述主动齿轮11到所述枢轴13之间的力臂大于所述气顶9与杠杆10的固定点到所述枢轴13之间的力臂。

所述台板2上还设置有竖挡17,位于所述进料流水线3和物料流转区100之间。优选的,所述竖挡17为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轴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进料流水线3的进料方向垂直。所述竖挡17的一侧还设有红外传感器19,所述红外传感器19固定于竖板4上。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自动输送流水线的输送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物料进入进料流水线3,第一马达15带动作为进料流水线3的链条传动件转动,进而带动物料向物料流转区100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马达16对选择机构的传动齿轮14提供动力,并传输至所述主动齿轮11;

S2、当物料接触到竖挡17的气缸轴时,红外传感器19同时感应到物料,控制竖挡17和气顶9同时动作,所述竖挡17的气缸轴回缩,物料进入物料流转区100;所述气顶9驱动所述杠杆10的一端,所述杠杆10旋转,所述杠杆10的另一端的主动齿轮11与所述传动链组6的从动齿轮12啮合;此时,所述第二马达16的动力通过所述主动齿轮11传递给所述从动齿轮12,所述从动齿轮12驱动相应的传动链组6,物料在所述传动链组6上移动;

S3、当物料在所述传动链组6上移动到位后,所述竖挡17和气顶9复位,所述杠杆10复位,所述主动齿轮11与所述传动链组6的从动齿轮12脱开;

S4、重复S1的动作,下一个物料进入进料流水线3;此时,伺服电机7驱动丝杆8而产生一个间距的移动,带动所述升降台5进行一个间距的移动,所述间距等于相邻的上下两个所述传动链组6的间距;

S5、重复S2至S4的动作,直至若干对传动链组6上均放置有物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巧妙,能很好地解决两个工站工作速率不同的问题。当后续工站的工作速率比较低时,本实用新型的选择机构就能使堆积的物料进入所述物料流转区内。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