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66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饮料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饮料瓶。



背景技术:

塑料瓶不仅广泛用于包装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酵素和茶饮料等,是当今使用量最大的饮料包装,而且广泛用于食品、化工、药品包装等众多领域。PET塑料在包装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包装膜、卷材、还是啤酒瓶,都使用PET塑料,透明塑料瓶现在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医药包装,饮料包装和保健品的包装,另一趋势就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再生塑料。

现有的饮料瓶全部采用塑料瓶,但是在这些现有的饮料瓶上,没有设计方便使用者携带的装置,这样不仅会占用使用者的包内空间,也会妨碍使用者的活动,甚至有时因为一些不方便携带的问题,而放弃选择购买装载在饮料瓶内部的饮料,对一个公司的销量来说又是一个严重打击,现有的饮料瓶在进行携带方面无非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将饮料瓶装在包裹内部,二是将饮料瓶拿在手中,这两种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情况之下,会对使用者的选取造成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饮料瓶,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饮料瓶,包括瓶盖、瓶颈、瓶肩、瓶身和底座,所述瓶盖采用采用聚烯烃为主要原材料制造,所述瓶盖环形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瓶盖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瓶盖下侧通过固定连接环形密封带,所述瓶盖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瓶颈,所述瓶颈上设有瓶口,所述瓶颈上设有螺纹,所述瓶颈下侧设有半圆形瓶肩,所述瓶肩上通过嵌入式连接条形凹槽,所述瓶肩下侧设有环形收缩区域,所述环形收缩区域下侧设有多面体的瓶身,所述瓶身下侧设有圆柱形收缩区域,所述圆柱形收缩区域下侧设有底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间设有凸起块。

优选的,所述瓶肩上密集的分布着大量的凸起点。

优选的,所述瓶身表面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矩形状凹槽,并且一个矩形状凹槽形成一个瓶身面。

优选的,所述瓶肩上设有装饰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饮料瓶在瓶肩上设有条形凹槽,并且在瓶肩下侧设有环形收缩区域,能够方便使用者在不需要饮用时,可以使用绳子沿条形凹槽将新型饮料瓶装载起来,这样既能方便使用者行动又不占用使用者包中的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饮料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饮料瓶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盖;2、密封带;3、瓶颈;4、瓶肩;5、条形凹槽;6、环形收缩区域;7、瓶身;8、圆柱形收缩区域;9、底座;10、凹槽;11、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 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饮料瓶,包括瓶盖1、瓶颈3、瓶肩4、瓶身7和底座9,所述瓶盖1采用采用聚烯烃为主要原材料制造,所述瓶盖1环形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瓶盖1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瓶盖1下侧通过固定连接环形密封带2,所述瓶盖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瓶颈3,所述瓶颈3上设有瓶口,所述瓶颈3上设有螺纹,所述瓶颈3下侧设有半圆形瓶肩4,所述瓶肩4上通过嵌入式连接条形凹槽5,所述瓶肩4下侧设有环形收缩区域6,所述环形收缩区域6下侧设有多面体的瓶身7,所述瓶身7下侧设有圆柱形收缩区域8,所述圆柱形收缩区域8下侧设有底座9。

所述底座9的底面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中间设有凸起块11,提高新型饮料瓶的稳定性,防止瓶体倾倒,所述瓶肩4上密集的分布着大量的凸起点,提高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感,防止在使用时发生滑落的现象,所述瓶身7表面上设有相互连接的矩形状凹槽,并且一个矩形状凹槽形成一个瓶身7面,构造成多面的瓶身7,便于饮料瓶的放置问题,能够放置在各种不同的地面上,所述瓶肩4上设有装饰凹槽,提高新型饮料瓶的美观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饮料瓶,在需要将该新型饮料瓶进行携带时,可以使用绳索沿着瓶肩4上的条形凹槽5和环形收缩区域6编织一个网状袋子,随意挂在身上某个部位即可,这样既不妨碍使用者的行动,也不会占用使用者包裹内的空间,而且在瓶肩4上密集的分布着大量的凸起点,有效的避免使用者在饮用时发生手滑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