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破袋投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64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料斗,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破袋投料斗。



背景技术:

化纤行业聚酯装置的 PTA 投料,固相聚合 SSP 切片投料等,均采用袋装投料,由人工通过投料斗将物料投入相应的设备内。操作人员通过电动葫芦把袋装料从备料区提升到一定高度运输到投料斗正上方,然后降落到一定的高度,通过剪刀或者利器把口袋底部划破,让物料落入投料斗,传统的投料斗包括相互连接的矩形上料斗及倒锥形下料斗,倒锥形下料斗的下端口连接有溜管。物料从溜管进入反应釜或相关设备。

传统的投料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在投料过程中,需要人工破袋,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2、投料斗中没有过滤装置,容易有杂物(如口袋,人工划袋的工具)落入与投料斗相连的反应釜或相关设备,容易影响产品品质,导致下游设备故障(如物料泵卡死),严重的话甚至可以引起装置停车。3、人工投料需要保证口袋底部和料斗上方有一定的人工破袋的空间,这样物料和投料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物料落入投料斗容易激起粉尘,浪费原料,工作环境较差,有可能引发粉尘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破袋投料斗,投料安全便捷,降低劳动强度,分成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破袋投料斗,包括连接在矩形上料斗底部的锥形下料斗,所述矩形上料斗内设置有破袋装置,所述破袋装置包括四根棱条,四根棱条的下端固定在上料斗的四个角上,四根棱条的上端轴承座连接在一起,四根棱条形成向上的锥形结构,所述上料斗内设置有锥杆,所述锥杆的一端安装在轴承座内,且向上伸出轴承座,锥杆的另一端穿过下料斗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下料斗底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开启驱动电机,操作人员通过电动葫芦把袋装料从备料区提升到一定高度运输到投料斗正上方,然后下降,无需在投料斗上方停留,直接向投料斗内降落,当口袋底部接触到锥杆顶部时被自动戳破,越是下落破口越大,物料落入投料斗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投料斗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在投料斗上方人工破袋,杜绝了物流洒出投料斗的可能性;在投料斗内自动破袋,避免了大量粉尘溢出投料斗外,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环境,不需要设备除尘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破袋工具掉落入投料斗中,提高了安全性。

为了使得下料更加方便,所述棱条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刀锋。袋装料被破袋后破口会被刀锋划开,使得下料更加方便。

为了使得棱条安装更加方便,所述棱条的下端固定在上料斗底部的四个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锥杆的顶点位于所述上料斗高度方向的中部。口袋被破开的位置位于矩形上料斗的中部,由于口袋自身堵在上方,很少有粉尘飘出投料斗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料斗与下料斗之间设置有格栅过滤装置。格栅过滤装置可以根据工艺要求确定过滤精度,防止口袋碎片等包装材料及破袋工具等掉入投料斗中,从而避免异物进入与投料斗相连的反应釜或相关设备中。

为了使得下料更加方便,所述下料斗的出料口安装有溜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料斗,2下料斗,3棱条,4轴承座,5锥杆,6格栅过滤装置,7驱动电机,8溜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破袋投料斗,包括连接在矩形上料斗1底部的锥形下料斗2,上料斗1与下料斗2之间设置有格栅过滤装置6,下料斗2的出料口安装有溜管8,矩形上料斗1内设置有破袋装置,破袋装置包括四根棱条3,棱条3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刀锋,四根棱条3的下端固定在上料斗1底部的四个角上,四根棱条3的上端轴承座4连接在一起,四根棱条3形成向上的锥形结构,上料斗1内设置有锥杆5,锥杆5的一端安装在轴承座4内,且向上伸出轴承座4,锥杆5的另一端穿过下料斗2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相连,锥杆5的顶点位于上料斗1高度方向的中部,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在下料斗2底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开启驱动电机7,操作人员通过电动葫芦把袋装料从备料区提升到一定高度运输到投料斗正上方,然后下降,无需在投料斗上方停留,直接向投料斗内降落,当口袋底部接触到锥杆5顶部时被自动戳破,越是下落破口越大,物料落入投料斗中。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