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775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换向器为气动物流输送系统的主要部件,通过气动输送装置的通道切换实现取、送物件功能,并且可以任意选择物流传输的路径目的地。

目前常用的多为通过带传动切换气动管道的换向器,但是带传动的换向器需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人工随时调整皮带的张紧度,工况适应性较差,定位准确性不好,而且为了保证转动包角,其占用的空间比较大。

当然也有采用齿轮传动的换向器,虽然其解决了工况适应性的问题,但是电机输出轴受到较大的径向力,起停过程中电机受到冲击,电机的使用寿命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单级齿轮传动传动比较小,需要选择大规格的电机,比较浪费能源。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气动管道换向器无法兼顾工况适应性和合理传动比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该气动管道换向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气动管道换向器无法兼顾工况适应性和合理传动比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包括开设有入口的进向端支撑板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开设有多个出口的分向端支撑板,还包括弯管以及安装于分向端支撑板内侧壁的蜗杆和与蜗杆相连的电机,分向端支撑板枢接有和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设有和出口相对应的开口,弯管的一端连通至任意一个开口,另一端连通至入口。

优选地,上述气动管道换向器中,入口处和\或出口处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弯管的对应端部设有用于触发位置传感器的凸起。

优选地,上述气动管道换向器中,分向端支撑板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一对轴承,蜗杆的两端可转动的分别插设于轴承中。

优选地,上述气动管道换向器中,蜗杆和电机通过弹性联轴器连接。

优选地,上述气动管道换向器中,开口和出口的个数相等,一个开口对准一个出口时其余的也均一一对准。

优选地,上述气动管道换向器中,弯管具体为关于自身旋转中心中心对称的S型弯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包括开设有入口的进向端支撑板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开设有多个出口的分向端支撑板,还包括弯管以及安装于分向端支撑板内侧壁的蜗杆和与蜗杆相连的电机,分向端支撑板枢接有和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设有和出口相对应的开口,弯管的一端连通至任意一个开口,另一端连通至入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时,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进而驱动蜗轮转动,使得与弯管相连通的开口在多个出口之间依次更换,进而使得从入口通入弯管的介质可以流通至需要其流入的相应出口处,实现了气动管道的换向操作。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由于蜗轮蜗杆转动比大,可以有效的将电机高速低矩输出转换为低速高矩,管道切换需求得到最优匹配,而且同时电机规格远小于其他传动方式,同扭矩输出情况下,占用空间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进向端支撑板1、分向端支撑板2、弯管3、电机4、蜗杆5、蜗轮6、开口61、位置传感器7、轴承8、弹性联轴器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以避免传动比过低造成的占用空间大以及能耗大等问题,同时也具备良好的的工况适应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管道换向器,包括开设有入口的进向端支撑板1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开设有多个出口的分向端支撑板2,进向端支撑板1的外侧连接有入口管,分向端支撑板2的外侧连接有出口管,可优选两块板同等规格并通过四根横梁将对应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还包括弯管3以及安装于分向端支撑板2内侧壁的蜗杆5和与蜗杆5相连的电机4,弯管3位于进向端支撑板1和分向端支撑板2之间,分向端支撑板2枢接有和蜗杆5啮合的蜗轮6,蜗轮6设有和出口相对应的开口61,弯管3的一端连通至任意一个开口61,另一端连通至入口。

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气动管道换向器时,电机4启动,带动蜗杆5转动,进而驱动蜗轮6转动,使得与弯管3相连通的开口61在多个出口之间依次更换,进而使得从入口通入弯管3的介质可以流通至需要其流入的相应出口处,实现了气动管道的换向操作。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由于蜗轮6蜗杆5转动比大,可以有效的将电机4高速低矩输出转换为低速高矩,管道切换需求得到最优匹配,而且同时电机4规格远小于其他传动方式,同扭矩输出情况下,占用空间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入口处和\或出口处安装有位置传感器7,弯管3的对应端部设有用于触发位置传感器7的凸起。通过位置传感器7检测弯管3的转动状态,得到弯管3连通的开口61具体对准于哪一个出口处,从而精确控制介质的去向,保证了正确的介质流入对应的出口管路中。可以理解的是,位置传感器7应该和外部控制装置有信号传递,进而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对电机4转速的控制。上述结构设计加强了气动管道换向器的自动化程度,免去了人工操作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蜗杆5的使用效果,分向端支撑板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一对轴承8,蜗杆5的两端可转动的分别插设于轴承8中。蜗杆5通过轴承8和分向端支撑板2固定连接,其转动效果更好,同时也具备稳定的连接关系。

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蜗杆5和电机4的连接关系,蜗杆5和电机4通过弹性联轴器9连接。优选使用弹性联轴器9连接蜗杆5的一端和电机4,电机4输出轴只传递扭矩同时受弹性联轴器9时的缓冲保护,使用寿命大幅度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口61和出口的个数相等,一个开口61对准一个出口时其余的也均一一对准。通过设置多个开口61,也就可以同时连接多根弯管3,当一个蜗轮6转动时可以同时实现多根弯管3的同时分流,换向效率有一定的提升。

为了优化前述实施例中弯管3的使用效果,弯管3具体为关于自身旋转中心中心对称的S型弯管。优选采用S型弯管,更符合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关系,同时优选S型弯管关于自身旋转中心中心对称,则当入口位于对应于多个出口的中心位置时,S型弯管旋转时运动轨迹十分均匀流畅,不易出现向外圈甩出的情况。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