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滑道输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64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滑道输送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输送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滑道输送车。



背景技术:

车间用的印刷辊或其他圆形材料,其重量大,一般卸料用到1个或2个工人才能完成从车上到车间地面上,其主要步骤是,一个人从车上抬到举高的叉车上,或两个人抬到地面,整个过程需要和叉车配合或其他人配合,当只有一个工人,就只能站在那等,严重浪费时间,因此需要结合现有车间的输送板车,开发一种在只有一个工人的时候,也能完成卸料的过程的多功能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滑道输送车。

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滑道输送车,包括运输车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运输车顶设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的一端设有连接车顶和地面的弧面,所述弧面上设有可拆卸的柔性滑道,所述置物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收拢柔性滑道的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摇动把手;

上述输送车的前端可拆卸设有缓冲机构,上述缓冲机构包括置于柔性滑道底部的前底板,上述前底板上铰接有多个弧形缓冲板,缓冲板与上述前底板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置物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弧面板和右弧面板,上述左右弧面板之间设有宽度不一且一端呈阶梯状设置的多层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柔性滑道与上述左右弧面板之间分别设有左支撑面和右支撑面,上述左右支撑面的下端伸出车体并延伸靠近地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柔性滑道与上述左支撑面和右支撑面之间通过绑带相连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左右支撑面之间还设有中部支撑面,上述中部支撑面一端与上述挡板相连,另一端顶紧上述柔性滑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圆弧段的弧度为π/4。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卸料。

2、用途多样,既能够作为卸料车,又能够作为输送车。

3、不用的时候,可以作为杂物或工具放置柜子,节省了设备占用空间,提高了车间利用效率。

4、收拢柔性滑道后,运输车还可以当做梯子使用,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范围,同时为企业节省资金,不需要在车间额外设置梯子和输送车。

5、设有缓冲机构,当圆筒形材料滚下的时候,通过缓冲机构进行减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带柔性滑道的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带缓冲机构的滑道输送车1,包括运输车底部设有车轮2,运输车顶设有置物架3,置物架3的一端设有连接车顶和地面的弧面,弧面上设有可拆卸的柔性滑道4,置物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收拢柔性滑道4的滚筒5,滚筒5上设有摇动把手6;

输送车的前端可拆卸设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置于柔性滑道底部的前底板7,前底板上铰接有多个弧形缓冲板8,缓冲板8与前底板7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9。

置物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弧面板31和右弧面板32,左右弧面板之间设有宽度不一且一端呈阶梯状设置的多层挡板33。既可以放置东西,也可以作为阶梯状的台阶,供工人作为梯子用。

柔性滑道4与左右弧面板之间分别设有左支撑面51和右支撑面52,左右支撑面的下端伸出车体并延伸靠近地面。与地面斜交,降低与地面的距离。

柔性滑道4与左支撑面51和右支撑面52之间通过绑带相连并固定。也可以采用 螺栓等固定。

左右支撑面之间还设有中部支撑面53,中部支撑面一端与挡板33相连,另一端顶紧柔性滑道。

圆弧段的弧度为π/4。

具体实施时,工人将输送车的一端靠近贴紧运输车车尾,一个人直接将圆筒形材料从柔性滑道4上滑下,同时通过缓冲机构缓冲减速,之后材料落到车间地面上,无需其他人配合,同时输送车不用的时候还能作为杂物放置柜,减少了设备占用空间,提高了车间的利用率。

另外,不用的时候,摇动把手,将柔性滑道卷筒式收拢,使用的时候再拉开铺在输送车一端的弧面状设置的左支撑面51、右支撑面52、中部支撑面53上。

最后,收拢的时候既可以当做输送车,也可以作为梯子使用,功能多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