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可分离摇杆式缠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64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可分离摇杆式缠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线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可分离摇杆式缠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用的设备也愈发多样,为了充分发掘设备所带来的便利与服务,配套使用的线体也越来越多,进而造成各种线体相互交织、相互缠绕,错综复杂,凌乱不堪,尤其是日常携带使用的细长线体,例如耳机线、数据线,不仅影响美观,使用不便,携带困难,甚至造成线体或设备损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可分离摇杆式缠线盒,通过旋转摇杆将线体缠绕并存放于缠线盒内,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携带与存放,解决线体相互缠绕、纷繁错乱的问题,使居住工作环境整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可分离摇杆式缠线盒,主要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设置于下壳体下部外表面的摇杆。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为PVC塑料,该PVC塑料为透明塑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为圆柱形,该上壳体为空心壳体,该上壳体的边缘内部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高度为上壳体高度是十分之一。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壳体边缘有两个外进出线口,该外进出口位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为PVC塑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边缘外部有环形凸纹,该环形凸纹可嵌入上壳体边缘内部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下部外表面凹陷为摇杆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下壳体内部的俯视图为圆形图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摇杆为PVC塑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摇杆的一端连接在下壳体摇杆槽内,该摇杆可摇摆,并可放置于摇杆槽内,该摇杆长度为摇杆槽的五分之三。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三维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缠线效果俯视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左视图。

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外进出线口;4环形凹槽;5缠线结构;6摇杆槽;7摇杆;8环形凸纹;9内进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 1-图3 所示,一种便携可分离摇杆式缠线盒,主要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摇杆7,上壳体1边缘位置有外进出线口3,线体可通过外进出线口3进出。下壳体2内部固定有缠线结构5,缠线结构5留有内进出线口9,线体可贯通内进出线口9与外进出线口3。

上壳体1 边缘内表面有环形凹槽4,下壳体2边缘外表面有环形凸纹8,轻轻按压,环形凸纹8可陷入环形凹槽4内,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结合在一起,环形凹槽4相对环形凸纹8较宽阔,使得上壳体1与下壳体2结合较宽松,便于旋转。

如图3,下壳体2外部下表面凹陷设置摇杆槽6,摇杆7一端连接在摇杆槽6的五分之三处。使用时,将收藏于摇杆槽6内的摇杆7以固定端为支点旋转180度,此时摇杆7的五分之一会暴露于下壳体2外部,便于用手握住摇杆。

当摇杆7旋转180度至图2水平位置处时,放入线体,使线体贯通外进出线口3和内进出线口9,挤压上壳体1和下壳体2使二者结合。一手持上壳体1保持静止,一手握摇杆7可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摇杆7处于凹型的摇杆槽6内,旋转时,摇杆7将动力传至凹型的摇杆槽6并带动下壳体2转动。随着下壳体2转动,线体旋转缠绕到缠线结构5上,线体进入本实用新型体内。随后,将摇杆7摆动到摇杆槽6内。

手持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适当扭动拔拽,可使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离,可更换其他形态、粗细相近的线体使用本实用新型。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