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62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络筒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



背景技术:

织造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成纱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特别是对成纱上存在的杂质的要求更加被重视。因为经纱上的杂质会造成相邻经纱相互纠缠的情况,从而使开口不清;纬纱杂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纬纱直径将被增加10倍以上,导致后期的引纱出现困难,造成织机意外停机等不良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外,也无法确保产品质量。

公告号为CN2048027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喷嘴,采用吹喷方式去除纱线上的杂质,但是吹喷后的杂质又到空气中,继续污染上道和下道工序中的纱线,无法真正达到去杂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解决了现有络筒机去杂装置采用吹喷方式去除纱线上的杂质,但是吹喷后的杂质又到空气中,继续污染上道和下道工序中的纱线,无法真正达到去杂目的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包括吸嘴外壳和吸嘴内壳组成的吸嘴体,吸嘴外壳和吸嘴内壳之间为吸气腔,吸嘴内壳中间为吸嘴内腔,吸嘴外壳与吸气管连接,吸嘴内壳上开有若干吸气口,吸嘴体上开有通向吸嘴内腔的切口,吸嘴内腔内套有柱形线架,柱形线架通过连接件与吸嘴内壳连接,柱形线架上开有与切口对应的进线口。

进一步,所述柱形线架包括上端圈、下端圈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端圈和下端圈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

进一步,还包括过滤装置和吸风机,过滤装置和吸风机依次连接在吸气管上。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和设置在过滤箱体内的过滤元件。

进一步,所述过滤元件为过滤网或过滤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纱线从切口和进线口压入柱形线架上,在吸风机吸力的作用下,纱线上的杂质通过吸气口、吸气腔和吸气管后,进入过滤装置过滤后排出,不会污染空气,也不会污染上道和下道工序上的纱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柱形线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减少杂质的络筒机吸嘴,包括吸嘴外壳11和吸嘴内壳12组成的吸嘴体1,吸嘴外壳11和吸嘴内壳12之间为吸气腔13,吸嘴内壳12中间为吸嘴内腔14,吸嘴外壳11与吸气管2连接,吸嘴内壳12上开有若干吸气口(未图示),吸嘴体1上开有通向吸嘴内腔的切口15,吸嘴内腔14内套有柱形线架3,柱形线架3通过连接件4与吸嘴内壳12连接,柱形线架3上开有与切口15对应的进线口31。

优选的,所述柱形线架3包括上端圈32、下端圈33和支撑杆34,支撑杆34的两端分别与上端圈32和下端圈33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4为连接杆。

优选的,还包括过滤装置5和吸风机6,过滤装置5和吸风机6依次连接在吸气管2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过滤箱体51和设置在过滤箱体内51的过滤元件52。

优选的,所述过滤元件52为过滤网或过滤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纱线从切口15和进线口31压入柱形线架3上,在吸风机6吸力的作用下,纱线上的杂质通过吸气口、吸气腔13和吸气管2后,进入过滤装置5过滤后排出,不会污染空气,也不会污染上道和下道工序上的纱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