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机上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637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络筒机上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络筒机,特别涉及络筒机上蜡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络筒机上蜡装置实现将纱线表面裹上一层蜡,使纱线边的光滑达到防潮、不褪色与耐用的效果,且通过线蜡对实现进行润滑作用防止纱线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打结的现象,纱线被线蜡所包裹能防止纱线的起毛,使工作人员能有一个更好的使用环境。

现有络筒机上蜡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打蜡装置套装在圆柱方孔蜡盘上,纱线绕过打蜡装置的圆弧边与纱线抵触摩擦实现对纱线的上蜡,纱线所传输的路径不会改变的加上通过圆柱方孔蜡盘实现对打蜡装置的固定,使打蜡装置不能发生转动,打蜡装置与纱线的接触面为固定面积的线性接触面,长时间对打蜡装置的同一位置磨损会将打蜡装置分切成两份,需要通过手打调节打蜡装置的被磨损位置才能从新实现对纱线的上蜡,对打蜡装置的固定磨损会将打蜡装置分割成细小的多份需要手动去调节上蜡装置从新实现对纱线的上蜡,且当上蜡装置的厚度不能实现对纱线的固定时就不能实现对上蜡装置的充分利用从而造成对上蜡装置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工且防止线蜡造成不必要浪费的络筒机上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络筒机上蜡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部固定有线蜡底盘,转轴上部设置有线蜡固定装置,线蜡底盘和线蜡固定装置之间的转轴上套有线蜡,转轴一侧设置有U型导线叉,U型导线叉底部连接有驱动U型 导线叉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齿轮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上固定有轴承,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线蜡固定装置为螺母。

进一步,所述线蜡固定装置和所述线蜡之间还设置有线蜡上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U型导线叉能引导纱线沿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转轴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套在转轴上的线蜡在纱线的带动下会转动,从而使纱线与线蜡的外表面全面接触,充分利用线蜡,不会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络筒机上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U型导线叉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络筒机上蜡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转轴2, 转轴2的下部固定有线蜡底盘3,转轴2上部设置有线蜡固定装置4,线蜡底盘3和线蜡固定装置4之间的转轴上套有线蜡5,转轴2一侧设置有U型导线叉6,U型导线叉6底部连接有驱动U型导线叉6沿转轴2的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条71、齿轮72和驱动电机(未图示),驱动电机与齿轮72传动连接,齿轮72与齿条71啮合。

进一步,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上固定有轴承12,所述转轴2通过轴承12与轴承座11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线蜡固定装置4为螺母。

进一步,所述线蜡固定装置4和所述线蜡5之间还设置有线蜡上盘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U型导线叉6能引导纱线9沿转轴2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转轴2是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套在转轴2上的线蜡5在纱线9的带动下会转动,从而使纱线9与线蜡5的外表面全面接触,充分利用线蜡5,不会造成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