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58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螺母在进入影像检测设备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姿态,对于不对称的螺母,比如台阶螺母,其上下两面结构不同,检测前,需要先调整其朝向,然而从振动盘输出的螺母朝向不一,一种在振动盘和检测设备之间过渡的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通道、弧形板、装配板、定位板、固定螺栓、润滑油添加管、流量调节阀、输送软管、泵、润滑油容纳箱、选择口;

所述输送通道为截面为L形盘旋向下的弯道,其可将振动盘与检测机构相连通,所述弧形板设置在输送通道的起始端,所述弧形板与输送通道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螺母的高度,小于其最大直径,所述弧形板的顶端设有装配板,所述输送通道的顶端固定设有定位板,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装配板、定位板,将弧形板固定在输送通道上;

所述输送通道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选择口,螺母的大直径端可从选择口通过,螺母的小直径端面积小于选择口的面积,经由选择口从输送通道上掉落下来;

所述输送通道的起始端设有润滑油添加管,所述润滑油添加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润滑油添加管通过输送软管与润滑油容纳箱相连通,所述输送软管上设有泵。

所述定位板上竖直排列有若干定位螺孔。

所述输送通道的底板末端设有润换油回收管,润换油回收管与润滑油容纳箱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从振动盘输出的螺母进行姿态选择,使其以固定的姿态进入到检测设备内;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2、润滑系统的设置,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保证螺母顺畅的从输送通道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输送通道,2-弧形板,3-装配板,4-定位板,5-固定螺栓,6-润滑油添加管,7-流量调节阀,8-输送软管,9-泵,10-润滑油容纳箱,11-选择口,12-定位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母检测用选择输送机构,包括输送通道1、弧形板3、装配板3、定位板4、固定螺栓5、润滑油添加管6、流量调节阀7、输送软管8、泵9、润滑油容纳箱10、选择口11、定位螺孔12;

输送通道1为截面为L形盘旋向下的弯道,将振动盘与检测机构相连通,弧形板3设置在输送通道1的起始端,弧形板3与输送通道1底板之间的间距大于螺母的高度,小于其最大直径,弧形板3的顶端设有装配板3,输送通道1的顶端固定设有定位板4,固定螺栓5依次穿过装配板3、定位板4,将弧形板3固定在输送通道1上;

输送通道1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选择口11,螺母的大直径端可从选择口11通过,小直径端经由选择口11从输送通道1上掉落下来;

输送通道1的起始端设有润滑油添加管6,润滑油添加管6上设有流量调节阀7,润滑油添加管6通过输送软管8与润滑油容纳箱10相连通,输送软管8上设有泵9。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板4上竖直排列有若干定位螺孔12。

所述输送通道的底板末端设有润换油回收管,润换油回收管与润滑油容纳箱相连通。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螺母从振动盘输出后,进入到输送通道1上,经由弧形板3时,处于竖直状态的螺母无法经过弧形板3与输送通道1之间的间隙,沿着弧形板3运动从输送通道1上掉落下来,处于水平状态的螺母可自由通过弧形板3与输送通道1之间的间隙,沿着输送通道1继续运动,经由选择口11时,大直径端可顺利通过,小直径端小于缺口面积,从缺口处掉落下来,如此可完成螺母的筛选作业,使其保持一致的姿态进入到检测仪器内,便于质量检测。

润滑油添加管6的出口位于输送通道1的正上方,其可向输送通道1上添加润滑油,保证螺母可快速舒畅的从输送通道1上通过,提高作业效率,避免因为螺母与输送通道1之间存在摩擦力造成的通过速度慢的问题。

竖直排列的定位螺孔12的设置,使得弧形板3与输送通道1之间的间隙可调节,便于筛选不同规格的螺母。

润换油回收管的设置,可实现润滑油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