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967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转料架,具体指一种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



背景技术:

中转料架作为物料的承载主体,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中转场合,比如开卷落料机组中,是将钢卷开平后通过模具(摆剪模)加工成规则或异形片料,皮带机将片料运送至电磁堆垛机,电磁堆垛机消磁后,片料自由落体掉落在堆垛台上的木制中转料架上,然后由堆垛机上的拍垛装置将料片拍打整齐,再进行吊运。现有工艺中,由于每个产品的长度及宽度均不一致,故产品规格变动时需要按照产品尺寸加工对应的木制中转料架,即每个规格的产品均需制作对应的木制中转料架,且木制中转料架由于强度及刚度不足不能循环反复使用,成本较高。申请人于2015年和2013年分别申请了专利号为201520463390.6的中国专利《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和专利号为201320776273.6的的中国专利《可调式循环使用中转料架》,上述两项专利均公开了一种金属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解决了原有木质料架通用性差、刚性差的问题,该类料架可同时承载大量、多型号的片料或包料,大大减少了转运成本,但是该类料架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下缺陷:由于该类金属料架承载能力强,通常单次转运的料片较多,质量较大,不适合叉车运输,通常在金属料架的边部对称设置有两对倒U形吊耳,利用行车及吊链吊起金属料架实现物料的转运,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为了平稳托起金属料架需要四条吊链同时勾住金属料架边部的吊耳,而由于吊链自重较大,通常操作人员又只有一名,只能单手提住吊链,分别勾住四个吊耳,另一只手操作控制器,而通常吊链自重达几十公斤,一旦没有提住,则非常容易脱出吊耳,吊装前的准备工作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由于该类金属料架由于承载的料片型号不一,容易出现码放不整齐,进而出现吊装过程中的偏心现象,而一旦金属料架发生倾斜,吊链就会脱出吊耳,导致金属料架倾覆,后果极为严重。本实用新型申请即是解决上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中转料架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杜绝吊链脱出料架吊钩进而导致料架倾覆现象的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包括料架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料架本体包括底座垫梁、底座枕梁和竖向支撑梁,所述底座垫梁、底座枕梁纵横交错布置,其下层和上层之间通过竖向支撑梁支撑,由底座垫梁、底座枕梁以及竖向支撑梁围合而成的所述料架本体呈框架式结构,所述料架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回字形吊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字形吊耳具有一体成型的支撑臂和L形托钩,所述回字形吊耳由支撑臂和L形托钩围合而成。这样既方便吊装前的吊链定位,又可以防止吊装过程中吊链脱出,实现双向防脱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形托钩顶部与支撑臂转折角之间设置有止挡弹片,进一步防止吊链脱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字形吊耳通过翻边底座与料架本体焊接固定。这样,增强吊耳与料架本体连接的刚性,保证生产安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字形吊耳与翻边底座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改进设计实现了杜绝吊链脱出料架吊钩进而导致料架倾覆隐患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现场吊运的安全性;解决了吊装前吊链与料架的定位问题,降低人工操作强度,提高挂装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双向防倾覆式中转料架,包括料架本体,料架本体包括底座垫梁1、底座枕梁2和竖向支撑梁3,底座垫梁1、底座枕梁2纵横交错布置,其下层和上层之间通过竖向支撑梁3支撑,由底座垫梁1、底座枕梁2以及竖向支撑梁3围合而成的料架本体呈框架式结构,料架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回字形吊耳4。回字形吊耳4通过一体成型的翻边底座43与料架本体焊接固定。

回字形吊耳4具有一体成型的支撑臂41和L形托钩42,回字形吊耳4由支撑臂41和L形托钩42围合而成。L形托钩42顶部与支撑臂41转折角之间设置有止挡弹片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