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93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开箱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箱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开箱机。



背景技术:

开箱机也叫纸箱板打开成型机,用于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打开并折叠成呈立方体形状的箱状状态,其加工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打开成顶部和底部敞口的立方体形状的筒状状态,然后将呈筒状状态的纸箱下部的两个内底侧壁向内折叠90度,最后将纸箱下部的两个外底侧壁向内折叠90度。

但现有的开箱机通常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并且同一型号的开箱机只能适用于同一规格的纸箱,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适用于对多种不同规格纸箱进行开箱加工的开箱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箱机,用于将纸箱从板状状态打开并折叠成箱状状态,包括其中一侧为出箱侧的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进箱装置、开箱装置、折底装置、折底位置调节装置、限位装置;

所述进箱装置包括箱板支撑结构和进箱驱动结构,所述箱板支撑结构具有倾斜设置的用于支撑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箱板支撑面,所述进箱驱动结构具有竖向设置的箱板导向面,所述箱板支撑面的最低边沿与所述箱板导向面之间具有供单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竖向通过的进箱间隙;

所述开箱装置设置于所述箱板支撑结构的下方,所述开箱装置包括用于吸附纸箱的中部侧壁的吸盘、控制吸盘移动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板打开成筒状状态的开箱动力装置、以及连接吸盘和开箱动力装置的连接件;

所述折底装置设置于所述开箱装置的下方,所述折底装置包括纵向折底装置和横向折底装置,所述纵向折底装置由纵向折底结构和带动所述纵向折底结构转动的纵向折底动力装置组成,所述纵向折底装置为两个,两个纵向折底装置沿朝向所述机架的出箱侧方向分布,且两个纵向折底结构相向设置,两个纵向折底结构分别在两个折底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将呈筒状状态的纸箱的两个内底侧壁向内折叠90度,所述横向折底装置由横向折底结构和带动所述横向折底结构转动的横向折底动力装置组成,所述横向折底装置为相向设置的两个,两个横向折底结构在折底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分别将内底折叠完成的纸箱的外底侧壁向内折叠90度;

所述折底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横向位置调节装置、第二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和纵向位置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横向位置调节装置连接其中一个横向折底装置,并能够使其连接的横向折底装置在平行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的方向上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在其连接的横向折底装置运动到任一位置时均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固定,所述第二横向位置调节装置连接两个纵向折底装置,并能够带动两个纵向折底装置在平行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的方向上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能够在两个纵向折底装置运动至两个横向折底装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相对所述机架固定,所述纵向位置调节装置连接其中一个纵向折底装置,并能够使其连接的纵向折底装置在朝向述机架的出箱侧的方向上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在其连接的纵向折底装置运动到任一位置时均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固定;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折底装置的正上方且用于限制纸箱在折底过程中向上运动的限位结构和用于调节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折底装置之间的高度距离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限位结构高于所述箱板导向面的最低边沿。作为优选,所述进箱驱动结构包括推动带、进箱动力装置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推动带绕设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所述箱板导向面位于所述推动带的外侧;所述进箱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在所述进箱动力装置的动力驱动下转动带动所述推动带做周向运动,使所述推动带带动与其接触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下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带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下运动的推动件,所述推动件的宽度小于所述进箱间隙的宽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进箱支承结构,所述进箱支承结构包括支承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支承件位于所述推动带的下方,所述支承件具有正对所述进箱间隙并用于对进入所述进箱间隙的单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底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所述支承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支承件能够随着呈板状状态的纸箱一起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向下运动,且在纸箱离开支承件后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回位。

作为优选,所述进箱支承结构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由相互滑动配合的导向滑轨和导向滑套组成,所述导向滑轨竖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导向滑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滑轨上且与所述支承件固定。

作为优选,两个横向折底装置分别为第一横向折底装置和第二横向折底装置,所述第一横向折底装置由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和带动所述第一横向折底导板转动的第一横向折底电机组成,所述第二横向折底装置由第二横向折底导板和带动所述第二横向折底导板转动的第二横向折底电机组成;

所述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具有用于折叠纸箱其中一个外底侧壁的第一折底弧形部以及用于在该外底侧壁折叠完成后对纸箱垂直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的其中一个中部侧壁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

所述第二横向折底导板具有用于折叠纸箱另一个外底侧壁的第二折底弧形部以及用于在该外底侧壁折叠完成后对纸箱垂直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的另一个中部侧壁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和第二横向折底导板相对设置;

两个纵向折底装置分别为第一纵向折底装置和第二纵向折底装置,所述第一纵向折底装置由第一纵向折底导杆和带动所述第一纵向折底导杆转动的第一纵向折底电机组成;

所述第二纵向折底装置由第二纵向折底导杆和带动所述第二纵向折底导杆转动的第二纵向折底电机组成,所述第一纵向折底导杆具有用于折叠纸箱其中一个内底侧壁的第一折底弧形段,所述第二纵向折底导杆具有用于折叠纸箱另一个内底侧壁的第二折底弧形段,所述第一折底弧形段和第二折底弧形段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横向滑轨和第一横向滑套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横向滑套在第一横向滑轨上做往返直线运动的第一横向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横向滑轨平行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横向折底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横向折底电机与所述第一横向滑套固定;

所述第二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横向滑轨和第二横向滑套以及驱动所述第二横向滑套在所述第二横向滑轨上做往返直线运动的第二横向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横向滑轨和第二横向滑套分别为两个,两根第二横向滑轨平行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纵向折底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横向滑套固定;

所述纵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纵向滑轨和纵向滑套以及驱动所述纵向滑套在所述纵向滑轨上做往返直线运动的纵向动力装置,所述纵向滑轨的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横向滑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折底电机与纵向滑套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纵向折底导杆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折底弧形段连接的出箱推杆段,所述出箱推杆段在所述第二折底弧形段对纸箱内底侧壁折叠完成后,正好紧贴于纸箱平行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且远离所述机架的出箱侧的中部侧壁,并随所述纵向滑套在所述纵向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向所述机架的出箱侧做直线运动,将纸箱从所述机架的出箱侧推出。

作为优选,所述箱板支撑面的最低边沿处设置有对所述进箱间隙的宽度进行调节的进箱调节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进箱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板支撑面上方的箱板推进装置,所述箱板推进装置包括用于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箱板导向面推进的箱板推进结构、用于向箱板推进件提供动力的箱板推进拉簧、以及用于对箱板推进件进行导向的箱板推进导向结构;

所述箱板推进导向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箱板推进结构包括活动推进件、活动连接件、第二弹性件和推进连接件,所述活动推进件与所述箱板导向面平行,所述活动推进件与所述活动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件与所述推进连接件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件和所述推进连接件之间,所述活动推进件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向远离所述箱板导向面的方向转动,当所述第二弹性件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活动推进件位于所述箱板导向面与所述推进连接件之间;

所述推进连接件通过所述箱板推进导向结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箱板推进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推进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立式的箱板进箱方式,实现箱板的自动进箱,并可随时进行纸箱的补充(不需停机进行纸箱的补充)。

2.通过进箱调节结构进行调节,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纸箱的进箱。

3.通过箱板推进装置和箱板驱动结构,可以保证纸箱自动有序地进行进箱动作。

4.通过折底位置调节装置可以对折底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长度和宽度规格的纸箱的开箱加工。

5.折底装置设计合理,能够在同一工位进行纸箱内底侧壁和外底侧壁的折底操作,并且减少了整机的体积和整机的占地面积。

6.纵向位置调节装置和第二纵向折底装置共同组成纸箱的出箱装置,无需另外设置出箱装置,使整机结构更加简洁,节约整机制造成本,并且也省去了出箱装置所占空间,进一步缩小了本实用新型的整机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纸箱在打开成型过程中的形状变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驱动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驱动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卸掉箱板支撑结构和箱板推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卸掉箱板支撑结构和箱板推进装置的主视图;

图9为图7中A-A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支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支承结构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箱支承结构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开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折底装置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4的B向视图;

图16为图14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D-D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1、外底侧壁,102、内底侧壁,103、中部侧壁,1、机架,2、进箱装置,3、进箱支承结构,4、开箱装置,5、折底装置,6、折底位置调节装置,7、限位装置,20、进箱间隙,21、箱板支撑板,211、箱板支撑面,212、调节板,213、调节杆,22、支架,23、箱板推进导向结构,24、箱板推进拉簧,251、活动推进件,252、活动连接件,253、推进连接件,254、第二弹性件,26、推动带,261、箱板导向面,262、推动件,27、主动轴,28、从动轴,31、支承件,311、支承部,321、导向滑轨,322、导向滑套,33、第一弹性件,41、吸盘,42、开箱电机,43、摆臂,44、连接软管,45、截止电磁阀,46、负压储能罐,47、风机,51、第一横向折底装置,5111、第一折底弧形部,5112、第一限位部,512、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2、第二横向折底装置,5211、第二折底弧形部,5212、第二限位部,522、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3、第一纵向折底装置,5311、第一折底弧形段,532、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4、第二纵向折底装置,5411、第二折底弧形段,5412、出箱推杆段,542、第二纵向折底电机,611、第一横向滑套,612、第一横向滑轨,621、第二横向滑套,622、第二横向滑轨,631、纵向滑套,632、纵向滑轨,71、限位结构,72、高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箱机,用于将加工有折痕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打开并折叠成呈立方体的箱状状态。图1所示是纸箱在打开成型过程中的形状变化图,图中所示,101为外底侧壁,102为内底侧壁,103为中部侧壁。一个纸箱具有两个外底侧壁101、两个内底侧壁102和四个中部侧壁。纸箱结构为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未对纸箱结构进行任何改进。

本实用新型纸箱的打开成型过程如下:首先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打开成顶部和底部敞口的立方体形状的筒状状态,然后将呈筒状状态的纸箱下部的两个内底侧壁102向内折叠90度,最后将纸箱下部的两个外底侧壁101向内折叠90度使纸箱形成箱状状态。

当纸箱呈板状状态时,纸箱的其中两个相邻的中部侧壁103与二者分别连接的一个外底侧壁101和一个内底侧壁102位于同一平面,另外两个相邻的中部侧壁103与二者分别连接的另一个外底侧壁101和另一个内底侧壁 102位于与前一平面平行的同一平面。

当纸箱呈筒状状态时,四个中部侧壁103相互垂直,且四个中部侧壁103 分别与其连接的外底侧壁101或者内底侧壁102位于同一平面。

当纸箱呈箱状状态时,两个外底侧壁101和两个内底侧壁102均与四个中部侧壁103垂直,且两个外底侧壁101位于两个内底侧壁102的内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箱机,包括其中一侧为出箱侧的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进箱装置2、进箱支承结构3、开箱装置4、折底装置 5、折底位置调节装置6和限位装置7。

如图3至图6所示,进箱装置2包括箱板支撑结构和进箱驱动结构,箱板支撑结构具有倾斜设置的箱板支撑面211,进箱驱动结构具有竖向设置的箱板导向面261,且箱板导向面261垂直于机架1的出箱侧。箱板支撑面211 的最低边沿与箱板导向面261平行,使排列在箱板支撑面211上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能够沿箱板支撑面211滑向箱板导向面261。箱板支撑面211的最低边沿与箱板导向面261之间具有供单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通过的进箱间隙 20。

具体地,作为箱板支撑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箱板支撑结构由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的支架22和倾斜安装在支架22上的箱板支撑板21组成,箱板支撑板21的顶面即为箱板支撑面211。

进箱间隙20每次,仅限一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通过,为了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纸箱的开箱加工,在箱板支撑板21的下端边沿处(即箱板支撑面211的最低边沿处)设置有对进箱间隙20的宽度进行调节的进箱调节结构。

具体地,作为进箱调节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进箱调节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调节板212和调节杆213。调节板212设置在箱板支撑板 21的下端的调节板212,调节板212可以紧贴箱板支撑板21的底面倾斜设置,也可以水平设置,只要能够确保不会阻碍箱板向箱板导向面261方向的运动。调节板212面向箱板导向面261的一侧边沿为调整边沿。调节杆213 平行于箱板导向面261设置,在调节杆213两端对应的机架1或者支架22 上开设有两个调节导向槽(未图示)。调节杆213的两端伸入调节导向槽内,并能够在调节导向槽内滑动,带动调节板212的调整边沿向靠近或远离箱板导向面261的方向运动,实现对进箱间隙20的宽度的调节。进箱调节结构还包括能够将调节杆213固定在调节导向槽内的任意位置的锁定装置(未图示)。该锁定装置的结构可以这样设置,将两个调节导向槽设置为通孔结构,调节杆213的两端分别穿出调节导向槽,并在调节杆213的两端设置外螺纹,在调节杆213的两端旋上螺母,通过螺母锁紧来实现调节杆213在调节导向槽内任意位置的固定。

如图3所示,箱板推进装置设置在箱板支撑面211上方,箱板推进装置包括用于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箱板导向面261推进的箱板推进结构、用于向箱板推进件提供动力的箱板推进拉簧24、以及用于对箱板推进件进行导向的箱板推进导向结构23。

箱板推进导向结构23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箱板推进结构包括活动推进件251、活动连接件252、第二弹性件254和推进连接件253。活动推进件 251与箱板导向面261平行,活动推进件251与活动连接件252固定连接,活动连接件252与推进连接件253铰接,第二弹性件254设置在活动连接件 252和推进连接件253之间。

第二弹性件254可以是一端与推进连接件253连接另一端与活动连接件 252靠近活动推进件251的一端连接的拉伸弹簧,第二弹性件254还可以是穿设在活动连接件252与推进连接件253的铰接轴上的扭力弹簧。活动推进件251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254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向远离箱板导向面 261的方向转动,当第二弹性件254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活动推进件251位于箱板导向面261与推进连接件253之间。

推进连接件253通过箱板推进导向结构23与机架1滑动连接。箱板推进导向结构23由箱板导向滑轨321和箱板导向滑块组成,箱板导向滑轨321 固定在机架1上。在箱板导向滑轨321上具有沿朝向箱板导向面261方向开设的导向槽,导向滑块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推进连接件253与导向滑块固定连接。箱板推进拉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靠近箱板导向面261的部分,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推进连接件253上。为了使箱板推进拉簧24的受力最为合理,将箱板推进拉簧24与导向槽平行设置。导向槽可以设置为与箱板导向面261垂直,也可以设置为与箱板支撑面211平行,导向槽的这两种设置方向,均可实现活动推动件262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箱板导向面 261的推进。

放置纸箱时,多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平行于箱板导向面261放置于箱板支撑面211上,并且使所有纸箱位于箱板导向面261和活动推进件251之间。活动推进件251与箱板导向面261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进箱间隙20的最小宽度。这样可以保证活动推进件251始终保持纸箱平行于箱板导向面261。

在放置纸箱的过程中,扳动活动推进件251使其与箱板导向面261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第二弹性件254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同时将活动推进件251向远离箱板导向面261的方向滑动,此时箱板推进拉簧24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进一步增大活动推进件251与箱板导向面261之间的距离,以容纳足够数量的纸箱。在开箱加工的过程中,紧贴箱板导向面261的一个纸箱从进箱间隙20向下运动进行进箱动作。当一个纸箱完全通过进箱间隙 20后,活动推进件251在箱板推进拉簧24的弹力作用下,将纸箱向箱板导向面261推进。当纸箱数量减少到箱板推进拉簧24的形变恢复后,弹力消失,此时,活动推进件251在第二弹性件254的弹力作用下,继续将纸箱向箱板导向面261推进。

进箱驱动结构包括推动带26、进箱动力装置(未图示)、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主动轴27和从动轴28,主动轴27和从动轴28分别与机架1转动连接。进箱动力装置可以选择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或者通过减速器与主动轴27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推动带26呈环形并绕设于主动轴27和从动轴28 上,箱板导向面261位于推动带26的外侧,进箱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轴27传动连接,主动轴27在进箱动力装置的动力驱动下转动带动推动带26做周向运动,使推动带26带动与其接触的箱板向下运动。推动带26 与其接触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之间通过相互产生的摩擦力,使呈板状状态的纸箱能够随推动带26一起运动。

为了进一步保证推动带26对纸箱的推动,在推动带26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纸箱向下运动的推动件262。为了保证推动件262能够顺利地通过进箱间隙20,推动件262的宽度小于进箱间隙20的最小宽度。

进箱支承结构3包括支承件31、第一弹性件33和导向结构,如图6至图8所示,支承件31位于推动带26的下方,支承件31具有正对进箱间隙 20并用于对进入进箱间隙20的单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底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11,支承件31通过第一弹性件33与机架1连接。导向结构由相互滑动配合的导向滑轨321和导向滑套322组成,导向滑轨321竖向设置且两端固定在机架1上,导向滑套322滑动套设在导向滑轨上且与支承件31固定连接。

作为进箱支承结构3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0至图12所示,支承件31 设置为横截面呈L形的梳齿状结构,以便在纸箱进行折底操作时,不会对折底装置5的工作造成阻碍。支承部311位于支承件31的下端且水平设置。第一弹性件33和导向结构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导向结构的导向滑套322 对称固定在支承件31上,两个第一弹性件33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另一端分别与导向滑套322连接。第一弹性件33可以选用弹簧、弹性绳等具有弹性拉伸变形的结构。

呈板状状态的纸箱进入进箱间隙20后,底部与支承件31的支承部311 接触,在推动带26和推动件262的作用下,使支承件31能够随着纸箱一起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向下运动,在纸箱离开支承件31后,支承件31 在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回位,进行对下一个纸箱的支承。实现对纸箱的连续进箱动作,当上一个纸箱进行折底操作时,下一个纸箱即已到位,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对多个纸箱进行连续的开箱工作。

如图2所示,开箱装置4设置于箱板支撑结构的下方。

如图7和图8所示,开箱装置4包括用于吸附纸箱的中部侧壁103的吸盘41、控制吸盘41移动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打开成筒状状态的开箱动力装置、以及连接吸盘41和开箱动力装置的连接件。

作为开箱装置4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开箱动力装置为开箱电机42,连接件为中空的摆臂43,开箱装置4还包括连接软管44、截止电磁阀45、负压储能罐46和风机47。摆臂43的两端分别连通吸盘41和连接软管44的内部,连接软管44连通负压储能罐46,负压储能罐46连通风机 47。通过风机47抽走负压储能罐46内的空气,使负压储能罐46内保持负压状态。截止电磁阀45设置在连接软管44上,通过控制截止电磁阀45来控制吸盘41与负压储能罐46的连通和断开,当吸盘41与负压储能罐46连通时,吸盘41产生吸力,当吸盘41与负压储能罐46断开时,吸盘41的吸力消失。

如图7和图8所示,开箱电机4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同时靠近机架1 的开箱侧和支承件31的部分。摆臂43与开箱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并通过开箱电机42控制吸盘41转动进入机架1内部至吸盘41能够贴合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离机架1的出箱侧最近且远离箱板导向面261的一个中部侧壁 103的位置,此时吸盘41正对支承件31且位于支承件31的支承部311的上方,如果支承件31上此时有纸箱,控制截止阀使吸盘41与负压储能罐46 连通产生吸力,即可实现吸盘41对纸箱的中部侧壁103的吸附。开箱电机 42工作带动摆臂43转动90度,使吸盘41带动纸箱被吸附的中部侧壁103 转动90度,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即被打开成筒状状态。为了避免纸箱后续从出箱侧进行出箱动作时,吸盘41和摆臂43对箱体造成阻碍,吸盘41开箱完成后,控制截止阀使吸盘41与负压储能罐46断开,吸盘41的吸力消失,开箱电机42工作带动摆臂43继续转动90度以上停止,使摆臂43和吸盘41 转动至机架1的外部不会对纸箱的出箱造成阻碍的位置。

为了适用不同规格的纸箱的开箱操作,摆臂43设置为长度可调的伸缩式结构,开箱电机42在机架1上的高度设置为可调。开箱电机42的高度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在机架1上竖向设置一固定杆,在固定杆上滑动设置一滑动连接件,将开箱电机42固定安装在滑动连接件上,通过开箱高度调节装置来实现滑动连接件在固定杆上的高度位置调节。开箱高度位置调节装置可以由开设在滑动连接件上的螺纹孔以及旋入螺纹孔内并能抵紧在固定杆上的螺钉组成。在调整开箱电机42的高度时,首先,旋松螺钉,使滑动连接件能够相对固定件滑动,滑动连接件在固定杆上调整到需要的高度位置后,旋紧螺钉抵紧在固定杆上形成滑动连接件与固定杆的相对固定,即可实现开箱电机42相对机架1的高度调整。另外,开箱高度位置调节装置还可以是固定在机架1上的直线电机,通过该直线电机工作带动滑动连接件在固定杆上滑动,直到开箱电机42到达需要的高度位置时,该直线电机停止工作。

如图2所示,折底装置5设置于所述开箱装置4的下方。

如图14至图17所示,折底装置5包括纵向折底装置和横向折底装置,纵向折底装置由纵向折底结构和带动纵向折底结构转动的纵向折底动力装置组成。

纵向折底装置为沿朝向机架1的出箱侧方向分布的两个并相向设置,两个纵向折底结构分别在两个折底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将纸箱下部与机架1的出箱侧平行的相对两侧向内折叠90度形成纸箱的内底部。

横向折底装置由横向折底结构和带动横向折底结构转动的横向折底动力装置组成,横向折底装置为相向设置的两个,两个横向折底结构在折底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分别将纸箱的外底侧壁101向内折叠90度形成纸箱的外底部。

两个横向折底装置分别为第一横向折底装置51和第二横向折底装置 52。

第一横向折底装置51由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和带动第一横向折底导板转动的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组成。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具有用于折叠纸箱的其中一个外底侧壁101的第一折底弧形部5111以及用于在该外底侧壁101折叠完成后对纸箱垂直于机架1的出箱侧的其中一个中部侧壁103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5112。

第二横向折底装置52由第二横向折底导板和带动第二横向折底导板转动的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组成。第二横向折底导板具有用于折叠纸箱的另一个外底侧壁101的第二折底弧形部5211以及用于在外底侧壁101折叠完成后对纸箱垂直于机架1的出箱侧的另一个中部侧壁103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5212。

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和第二横向折底导板相对设置。在进行纸箱的外底侧壁101折叠时,第一折底弧形部5111和第二折底弧形部5211的外弧面分别与纸箱的两个外底侧壁101接触,实现折叠动作,并在纸箱外底侧壁101折叠完成后对纸箱的外底侧壁101进行支撑。第一限位部5112和第二限位部 5212在纸箱外底侧壁101折叠完成后,分别贴在纸箱垂直于机架1的出箱侧的两个中部侧壁103上,对纸箱进行限位。

如图7所示,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固定设置于支承件31的下方,为了避免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在对纸箱的外底侧壁101进行折叠时,被支承件31 阻挡,将第一横向折底导板设置成与支承件31相互错开的梳齿状。在进行纸箱的外底侧壁101折叠时,第一横向折底导板与支承件31交错并顺畅通过。

两个纵向折底装置分别为第一纵向折底装置53和第二纵向折底装置 54。

第一纵向折底装置53由第一纵向折底导杆和带动第一纵向折底导杆转动的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组成。第一纵向折底导杆具有用于折叠纸箱的其中一个内底侧壁102的第一折底弧形段5311。

第二纵向折底装置54由第二纵向折底导杆和带动第二纵向折底导杆转动的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组成。第二纵向折底导杆具有用于折叠纸箱的另一个内底侧壁102的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

第一折底弧形段5311和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相对设置。在进行纸箱的内底侧壁102折叠时,第一折底弧形段5311和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的外弧面分别与纸箱的两个内底侧壁102接触,实现折叠动作,并在纸箱的内底侧壁102折叠完成后对纸箱的内底侧壁102进行支撑。

第二纵向折底导杆还具有与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连接的出箱推杆段 5412,出箱推杆段5412在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对纸箱的内底侧壁102折叠完成后,正好紧贴于纸箱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且远离机架1的出箱侧的中部侧壁103。

如图7至图9所示,限位装置7位于箱板支撑结构的下方且位于开箱装置4的上方。限位装置7包括位于折底装置5的正上方且用于限制纸箱在折底过程中向上运动的限位结构71和用于调节限位结构71与折底装置5之间的高度距离的高度调节装置72,限位结构71高于箱板导向面261的最低边沿。

作为限位装置7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结构71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高度调节装置72为竖向设置的伸缩式套管结构。高度调节装置72还可以是直线电机,油缸或者气缸等装置。

如图14至图17所示,折底位置调节装置6包括第一横向位置调节装置、第二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和纵向位置调节装置。

第一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横向滑轨612和第一横向滑套611以及驱动第一横向滑套611在第一横向滑轨612上做往返直线运动的第一横向动力装置(未图示),第一横向滑轨612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与第一横向滑套611固定。第一横向动力装置使第二横向折底装置52随着第一横向滑套611沿第一横向滑轨612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第一横向动力装置可使第一横向滑套611滑动至第一横向滑轨612的任一位置时均能够相对机架1固定。

第二横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横向滑轨622和第二横向滑套621以及驱动第二横向滑套621在第二横向滑轨622上做往返直线运动的第二横向动力装置(未图示),第二横向滑轨622和第二横向滑套621分别为两个,两根第二横向滑轨622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固定在机架1上,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与其中一个第一横向滑套611固定。第二横向动力装置使第二横向滑套621沿第二横向滑轨622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可使第二横向滑套621滑动至第二横向滑轨622的任一位置时均能够相对机架1固定。

纵向位置调节装置连接其中一个纵向折底装置,并能够使其连接的纵向折底装置在朝向述机架1的出箱侧的方向上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在其连接的纵向折底装置运动到任一位置时均能够相对机架1固定。

纵向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纵向滑轨632和纵向滑套631以及驱动纵向滑套631在纵向滑轨632上做往返直线运动的纵向动力装置(未图示),纵向滑轨6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横向滑套621固定连接,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与纵向滑套631固定。纵向动力装置使纵向滑套631沿纵向滑轨632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且纵向动力装置可使纵向滑套631滑动至纵向滑轨632的任一位置时均能够相对机架1固定。

纵向位置调节装置同时具有对纸箱进行出箱操作的功能。由于在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对纸箱的内底侧壁102折叠完成后,出箱推杆段5412正好紧贴于纸箱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且远离机架1的出箱侧的中部侧壁103上。在纸箱的内底侧壁102和外底侧壁101均折叠完成之后,在纵向动力装置的驱动下第二纵向折底装置54随纵向滑套631向机架1的出箱侧做直线运动,即可带动第二纵向折底导杆的出箱推杆段5412将纸箱从机架1的出箱侧推出。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对进箱动力装置、开箱电机42、截止电磁阀45、风机47、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和纵向动力装置的工作进行控制。

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和纵向动力装置均采用直线步进电机。在需要调整折底装置5的位置时,通过控制器给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和纵向动力装置发送脉冲,根据脉冲数量可以准确计算移动距离,实现对折底装置5的位置的精确调整。

开箱高度位置调节装置也采用直线步进电机,在需要调整开箱装置4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器给开箱高度调节装置发送脉冲,根据脉冲数量可以准确计算移动距离,实现对开箱装置4的位置的精确调整。

高度调节装置72采用直线步进电机,在需要调整限位结构71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器给高度调节装置72发送脉冲,根据脉冲数量可以准确计算移动距离,实现对限位结构71的位置的精确调整。

进箱动力装置、开箱电机42、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和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均采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通过控制器预先设定好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的工作和停止信号,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可以根据控制器系统设置的信号,自动工作或停止。使本实用新型在进箱、开箱、折底和出箱的过程均能有序地自动完成。

或者进箱动力装置、开箱电机42、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和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均采用普通电机,配合位置传感器来对普通电机的工作和停止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纸箱进行开箱加工前,首先需要进行进箱间隙20的调整、折底装置5、开箱装置2和限位结构71的位置调整。

进箱间隙20调整:通过进箱调节结构调整好进箱间隙20的宽度,使进箱间隙20仅供单个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通过。

折底装置5的位置调整: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横向动力装置工作,带动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随第一横向滑套611一起沿第一横向滑轨612做直线运动,直至第二横向折底装置52与第一横向折底装置51之间的距离与纸箱成型成箱状状态后的宽度相适应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横向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动作,带动两个纵向折底装置随第二横向滑套621一起沿第二横向滑轨622做直线运动,直至两个纵向折底装置位于两个横向折底装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停止动作。

PLC控制器控制纵向动力装置动作,带动第二纵向折底装置54随纵向滑套631一起沿纵向滑轨632做直线运动,直至第二纵向折底装置54与第一纵向折底装置53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的纸箱成型成箱状状态后的长度相适应时,PLC控制器控制纵向动力装置停止工作。

由于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和纵向动力装置均采用直线步进电机,PLC控制器可以自动计算出折底装置5的调整距离,并向第一横向动力装置、第二横向动力装置和纵向动力装置发生脉冲,根据脉冲数量准确计算移动距离,实现对折底装置5的位置的精确调整。

开箱装置2的位置调整:PLC控制器根据开箱装置2需要调整的位置高度,自动确定开箱装置2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然后给开箱高度调节装置发送脉冲,根据脉冲数量可以准确计算移动距离,实现对开箱装置4的位置的精确调整。

限位结构71的位置调整:PLC控制器根据限位结构71需要调整的位置高度,自动确定限位结构71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然后给高度调节装置72发送脉冲,根据脉冲数量可以准确计算移动距离,实现对限位结构71的位置的精确调整。

进箱间隙20、折底装置5、开箱装置2和限位结构71调整完成之后,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放入箱板支撑结构,具体操作如下:

扳动活动推进件251使其与箱板导向面261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第二弹性件254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同时将活动推进件251向远离箱板导向面261的方向滑动,此时箱板推进拉簧24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进一步增大活动推进件251与箱板导向面261之间的距离,将同规格的多个箱板平行于箱板导向面261放置于活动推进件251和箱板导向面261之间的箱板支撑面211上,并保证最靠近推动带26的一个箱板紧贴箱板导向面261且该箱板的顶部位于推动件262下方。

在开箱加工过程中,箱板支撑面211上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数量逐渐减少,活动推进件251在箱板推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持续地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箱板导向面261推进,并保证所有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始终平行于箱板导向面261。此时可以持续地放入呈板状状态的纸箱,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开箱工作持续进行。当同一规格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将要全部加工完成时,无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继续放入时,箱板支撑面211上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继续减少,当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数量减少到箱板推进拉簧24的形变恢复后,弹力消失,此时,活动推进件251在第二弹性件254的弹力作用下,向箱板导向面261方向回位运动,继续将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箱板导向面261推进,直至将最后一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推至与箱板导向面261紧贴的位置。

在箱板支撑结构上放上呈板状状态的纸箱之后,启动PLC控制器,进行纸箱的开箱工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进箱:PLC控制器控制进箱动力装置工作,带动推动带26做周向运动,使推动件262推动紧贴箱板导向面261的一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下运动进入进箱间隙20。该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向下运动到支承件31位置后,其底部与支承件31的支承部311接触。在推动带26和推动件262的作用下,该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和支承件31一起克服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继续向下运动至开箱位置。PLC控制器控制进箱动力装置停止工作,此时推动件262和支承件31的支承部311分别对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使呈板状状态的纸箱保持在当前高度。

2.开箱:当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到达开箱位置后,PLC控制器控制进箱动力装置停止工作,PLC控制器控制开箱电机42工作带动吸盘41到达与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中部侧壁103贴合的位置,同时PLC控制器控制截止电磁阀 45打开连通吸盘41与负压储能罐46(此时负压储能罐46必须保持负压状态,PLC控制器实时控制负压储能罐46的负压状态,在负压储能罐46内设置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检测信号来自动控制风机47的工作,当负压储能罐 46负压不够时,风机47即自动开始工作抽走负压储能罐46内的空气),吸盘41产生吸力,对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中部侧壁103进行吸附。

吸盘41完全吸附上纸箱的中部侧壁103之后,PLC控制器控制开箱电机 42工作带动摆臂43转动90度,使吸盘41带动纸箱被吸附的中部侧壁103 转动90度,纸箱被吸盘41吸附的中部侧壁103到达与机架1的出箱侧平行的位置,纸箱与箱板导向面261紧贴的一侧位置不变,纸箱的另外两侧分别随被吸盘41吸附的中部侧壁103运动至与机架1的出箱侧平行和垂直位置,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即被打开成立方体形状的筒状状态。此时,纸箱的两个外底侧壁101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垂直,纸箱的两个内底侧壁102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

3.折底:当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即被打开成立方体形状的筒状状态之后, 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和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同时工作,带动第一纵向折底导杆和第二纵向折底导杆相向转动,将呈筒状状态的纸箱下部的两个内底侧壁102分别向内折叠90度形成箱体的内底部。

在纸箱的两个内底侧壁102折叠完成后,第一纵向折底导杆的第一折底弧形段5311和第二纵向折底导杆的第二折底弧形段5411分别与形成纸箱内底部的两个内底侧壁接触,对纸箱内底部进行支撑;第二纵向折底导杆的出箱推杆段5412紧贴于纸箱平行于机架1的出箱侧且远离机架1的出箱侧的中部侧壁103。

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和第二横向折底电机522同时工作,带动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和第二横向折底导板相向转动,将纸箱下部的两个外底侧壁101分别向内折叠90度形成箱体的外底部,此时纸箱形成箱状状态。

在对纸箱的外底侧壁101进行折叠时,在第一横向折底导板的推动下,纸箱与箱板导向面261紧贴的一侧脱离支承件31并与箱板导向面261平行。

在纸箱的外底侧壁101折叠完成后,第一横向折底导板的第一折底弧形部5111和第二横向折底导板的第二折底弧形部5211分别与形成纸箱外底部的两个外底侧壁101接触,对纸箱外底部进行支撑;第一横向折底导板的第一限位部5112和第二横向折底导板的第二限位部5212分别贴在纸箱垂直于机架1的出箱侧的两个中部侧壁103,对纸箱进行限位。在纸箱的外底侧壁 101折叠完成的同时,支承件31在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回位,在支承件31上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到支承件31回到初始位置后, PLC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控制进箱动力装置工作,进行下一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进箱动作。

4.出箱:在纸箱的外底侧壁101折叠完成之后,PLC控制器控制纵向动力装置工作,带动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随纵向滑套631一起沿纵向滑轨632 向机架1的出箱侧方向运动,使第二纵向折底导杆的出箱推杆段5412将折底完成的呈箱状状态的纸箱从机架1的出箱侧推出。

当呈箱状状态的纸箱被推出机架1的出箱侧之后,PLC控制器控制纵向动力装置反向工作带动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返回初始位置,同时PLC控制器控制折底装置5回位。

折底装置5的回位工作过程如下:PLC控制器控制第二横向折底电机 522、第一纵向折底电机532和第二纵向折底电机542反转使第二横向折底导板、第一纵向折底导杆和第二纵向折底导杆回到初始位置。

由于在纸箱的外底侧壁101折叠进行过程中,下一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已经开始进箱动作,在呈箱状状态的纸箱出箱之后,下一个呈板状状态的纸箱已经到达开箱位置。此时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反转将受到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阻碍。因此,PLC控制器控制第一横向折底电机512继续正转使第一横向折底导板回到初始位置。

折底装置5回位后,PLC控制器控制开箱装置4进行到达开箱位置的呈板状状态的纸箱的开箱工作。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对同一规格的多个纸箱的大批量连续性开箱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