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782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清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清点装置主要有拨片式、光电式两种数纸装置,其中拨片式数纸装置通过拨片的机械传动将纸堆角分离,再通过真空气源吸住纸角计数;光电式数纸装置通过吹气将纸张分离再利用高性能DSP对反射回的激光束变化计算纸张数量,这两种装置均对纸张叠放的端面进行分离,均有体积大且价格昂贵的问题,适用于单页较薄,材质相同,堆叠较厚的纸张分离应用。

大型考试用画纸和问卷的材质不同,采用机械拨片和吹气分页设备调整难度大;画纸的面积较大且单页较厚,采用机械拨片传动容易损坏零件而吹气难以稳定分离画纸;每个考场的人数通常为数十人,单份叠纸数量少,采用高性能DSP进行激光数纸性价比低,因此,目前考卷全部依靠人工清点。

考试过程中,前期组考、考试过程中发卷、收卷、验卷均需要多次清点试卷,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尤其是考前发卷和考后收卷验卷过程中,时间紧易出现差错,一旦出现试卷差错会导致严重的教学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清点装置。

一种清点装置,包括基座、支撑件、弯折件和分离组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位,所述弯折件包括夹持位,且所述弯折件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支撑件移动,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上分离件和下分离件,所述上分离件和所述下分离件位于所述支撑位的相对两侧,可分别对物品施加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摩擦力,且所述上分离件与所述下分离件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所述支撑件、所述弯折件和所述分离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本清点装置中,弯折件可夹持纸张等沿第一方向移动而折动,同时分离组件的上分离件和下分离件分别对纸张等施加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即可使叠在一起的纸张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导向架和设于所述导向架上的托架,所述导向架固定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导向架包括突缘部,所述突缘部和所述托架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支撑位;所述托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导向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件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夹持位;所述清点装置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弯折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件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夹持位;所述清点装置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弯折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向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分离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拨动件,所述第一拨动件的一端伸出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边缘,且所述第一拨动件伸出所述第一转动件边缘的一端在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过程中间断地朝向所述下分离件的一侧;所述下分离件包括第二转动件和固定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拨动件,所述第二拨动件的一端伸出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边缘,且所述第二拨动件伸出所述第二转动件边缘的一端在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过程中间断地朝向所述上分离件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动件和所述第二拨动件均包括推动件和拨动柱,所述推动件给所述拨动柱施加使其朝外伸出的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组件包括两个所述上分离件和两个所述下分离件,且所述弯折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上分离件和一个所述下分离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点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弯折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弯折件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件上设有销轴,所述弯折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销轴可滑动地容纳于所述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转动件与所述上分离件和/或所述下分离件传动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清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清点装置的侧视图;及

图3为图1所示清点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清点装置,包括基座10、支撑件30、弯折件50和分离组件70。支撑件30包括用于盛放并支撑纸张等物品的支撑位302,弯折件50包括夹持纸张等物品的夹持位502,且弯折件50可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撑件30移动,以折动纸张。分离组件70包括上分离件702和下分离件704,上分离件702和下分离件704位于支撑位302的相对两侧,可分别对纸张等物品施加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摩擦力,且上分离件702与下分离件704施加的摩擦力方向相反。可以理解,清点装置可清点纸张、塑料片等物品。具体地,支撑件30、弯折件50和分离组件70均安装于基座10上。

本清点装置中,弯折件50可夹持纸张等沿第一方向移动而折动,同时分离组件70的上分离件702和下分离件704分别对纸张等施加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即可使叠在一起的纸张分离。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包括导向架304和设于导向架304上的托架306,导向架304固定于基座10上,且导向架304包括突缘部3042,突缘部3042和托架306间隔设置以形成上述支撑位302,纸张等可盛放于突缘部3042和托架306之间。具体地,支撑件30包括两个导向加304和两个托架306,以更稳当地支撑纸张等。

本实施例中,托架306可沿第一方向相对导向架304移动,以根据纸张的多少调节支撑位302的尺寸。具体地,导向架304包括螺纹杆,托架306包括内螺纹,可通过螺纹调节托架306在导向架304位置。

本实施例中,弯折件50包括上板504和下板506,上板504和下板506间隔设置以形成上述夹持位502。

本实施例中,清点装置还包括导向件80,弯折件50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套设于导向件80,导向件80对弯折件50在第一方向的移动形成导向,使移动更平稳。

本实施例中,分离组件70的上分离件702和下分离件704均可相对基座10转动,以在转动过程中施加摩擦力。

具体地,上分离件702包括第一转动件7022和固定于第一转动件7022的第一拨动件7024,第一拨动件7024的一端伸出于第一转动件7022的边缘少许,且第一拨动件7024伸出第一转动件7022边缘的一端在第一转动件7022的转动过程中间断地朝向下分离件704的一侧,以间断地施加上述摩擦力。下分离件704包括第二转动件7042和固定于第二转动件7042的第二拨动件7044,第二拨动件7044的一端伸出于第二转动件7042的边缘少许,且第二拨动件7044伸出第二转动件7042边缘的一端在第二转动件7042的转动过程中间断地朝向上分离件702的一侧,以间断地施加上述摩擦力。

具体地,第一拨动件7024和第二拨动件7044均包括推动件和拨动柱,推动件给拨动柱施加使其朝外伸出的力。更具体地,推动件为弹性件。拨动柱外套设有增大摩擦的柔软材料。

本实施例中,分离组件70包括两个上分离件702和两个下分离件704,且弯折件5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上分离件702和一个下分离件704。

本实施例中,清点装置还包括驱动弯折件50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三转动件90,第三转动件90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地设于基座10,弯折件50连接于第三转动件90。

具体地,第三转动件90上设有销轴902,弯折件50上开设有滑槽508,销轴902可滑动地容纳于滑槽508内。第三转动件90转动可带动销轴902转动,从而带动弯折件50沿第一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销轴902在滑槽508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三转动件90与第一转动件7022和/或第二转动件7042传动配合,这样,可使第一转动件7022、第二转动件7042及第三转动件90同步运动,可减少驱动件的使用,节约成本,且结构简单。具体地,第三转动件90为太阳轮,第一转动件7022和/或第二转动件7024为行星轮,第三转动件90分别与第一转动件7022、第二转动件7024啮合。可以理解,第三转动件90、第一转动件7022和第二转动件7042也可由不同的驱动件驱动转动。

本实施例中,清点装置还包括手轮92,手轮92固定连接于第三转动件90。

请参阅图3,工作时,先将纸张100放置于支撑件30的支持位302处,并由弯折件50的夹持位502夹持住纸张100,转动手轮92,带动第三转动件90转动,可带动弯折件50沿竖直方向移动,使纸张折起;同时,第三转动件90带动第一转动件7022和第二转动件7042转动,第一拨动件7024和第二拨动件7044随之转动至相互靠近的位置对纸张100施加摩擦力,使纸张100分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