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659阅读:1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起吊设备的辅助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



背景技术:

不可避免地,在用行车起吊待吊件时,吊绳的摆动幅度比较大,不稳定,特别是在吊大件时吊绳不停的摇晃会危及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此外,吊绳摇晃不稳定可能还会使待吊件从吊绳上掉落,损坏待吊件。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待吊件掉落,保证周边操作人员安全的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能够使得行车的吊绳不会频繁的摆动,进而防止待吊件从吊绳上掉落,不会危及到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所述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机构和第二止挡机构;行车的两个支撑横杆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条,且所述凹槽条沿所述支撑横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凹槽条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与所述横杆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止挡机构包括第一凸起条、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起条上的第一止挡块和铰接于所述第一止挡块上的第一止挡片;所述第二止挡机构包括第二凸起条、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凸起条上的第二止挡块和铰接于所述第二止挡块上的第二止挡片;所述第一凸起条和所述第二凸起条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条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一止挡片能够沿所述第一止挡块的边沿旋转,所述第二止挡片能够沿所述第二止挡块的边沿旋转;所述第一止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止挡片相配合的第一卡扣以使得所述第二止挡片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一止挡块上;所述第二止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片相配合的第二卡扣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片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二止挡块上;所述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片和所述第二止挡片能够围成一个区域,所述行车的吊绳设置在所述区域中。

优选地,两个所述凹槽条都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第一凸起条和所述第二凸起条都接触连接于多个所述滚珠。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块沿竖直方向从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止挡块、中止挡块和下止挡块;所述中止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止挡块,所述下止挡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止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的底端还连接有多个u型槽,以使得行车的吊绳能够被u型槽卡住;多个所述u型槽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止挡块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止挡块的底端;多个所述u型槽从所述第一止挡块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多个所述u型槽从所述第二止挡块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凹槽条的两端分别嵌有定位块,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条和所述第二凸起条能够被止挡。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通过两个加强杆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机构和第二止挡机构;行车的两个支撑横杆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条,并且凹槽条沿支撑横杆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两个凹槽条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与横杆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相平行。第一止挡机构包括第一凸起条、第一止挡块和第一止挡片,第二止挡机构包括第二凸起条、第二止挡块和第二止挡片;第一凸起条和第二凸起条都与两个凹槽条相配合设置,第一止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凸起条上,第一止挡片铰接于第一止挡块;第二止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凸起条上,第二止挡片铰接于第二止挡块;这样,行车的吊绳在第一止挡块、第二止挡块、第一止挡片和第二止挡片所围成的区域中,进而待吊件被行车的吊绳吊住,吊绳在该区域中来回摆动的幅度有限,不会危及到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另外,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分别在第一凸起条和第二凸起条的作用下能够沿支撑横杆滑动,以跟随行车的吊绳的移动。进而使得待吊件在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被限制在区域中,不会频繁的摆动,防止待吊件从吊绳上掉落,不会危及到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凸起条2、上止挡块

3、中止挡块4、下止挡块

5、第一卡扣6、第二卡扣

7、凹槽条8、支撑横杆

9、定位块10、第二止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所述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机构和第二止挡机构;行车的两个支撑横杆8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条7,且所述凹槽条7沿所述支撑横杆8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凹槽条7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与所述横杆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相平行;所述第一止挡机构包括第一凸起条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起条1上的第一止挡块和铰接于所述第一止挡块上的第一止挡片;所述第二止挡机构包括第二凸起条、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凸起条上的第二止挡块和铰接于所述第二止挡块上的第二止挡片10;所述第一凸起条1和所述第二凸起条分别与两个所述凹槽条7相配合设置;所述第一止挡片能够沿所述第一止挡块的边沿旋转,所述第二止挡片10能够沿所述第二止挡块的边沿旋转;所述第一止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止挡片10相配合的第一卡扣5以使得所述第二止挡片10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一止挡块上;所述第二止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片相配合的第二卡扣6以使得所述第一止挡片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二止挡块上;所述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二止挡块、所述第一止挡片和所述第二止挡片10能够围成一个区域,所述行车的吊绳设置在所述区域中。

本发明的宗旨是提供一种防止待吊件从行车的吊绳上掉落,保证周边操作人员安全的用于行车吊绳的止挡装置,如图1所示,该止挡装置包括第一止挡机构和第二止挡机构;行车的两个支撑横杆8的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条7,并且凹槽条7沿支撑横杆8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两个凹槽条7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与横杆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相平行。第一止挡机构包括第一凸起条1、第一止挡块和第一止挡片,第二止挡机构包括第二凸起条、第二止挡块和第二止挡片10;第一凸起条1和第二凸起条都与两个凹槽条7相配合设置,第一止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凸起条1上,第一止挡片铰接于第一止挡块;第二止挡块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凸起条上,第二止挡片10铰接于第二止挡块;这样,行车的吊绳在第一止挡块、第二止挡块、第一止挡片和第二止挡片10所围成的区域中,进而待吊件被行车的吊绳吊住,吊绳在该区域中来回摆动的幅度有限,不会危及到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另外,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分别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作用下能够沿支撑横杆8滑动,以跟随行车吊绳的移动。进而使得待吊件在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被限制在区域中,不会频繁的摆动,放置待吊件从吊绳上掉落,不会危及到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凹槽条7都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第一凸起条1和所述第二凸起条都接触连接于多个所述滚珠。为方便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沿支撑横杆8滑动,在两个凹槽条7内都设置有多个滚珠。

同时,为使得待吊件能够较好的被操作人员控制,能够根据具体待吊件调节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的高度,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节。优选的情况下,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能够调节可以这样实现,所述第一止挡块沿竖直方向从上而下依次包括上止挡块2、中止挡块3和下止挡块4;所述中止挡块3滑动连接于所述上止挡块2,所述下止挡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止挡块3。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的底端还连接有多个u型槽,以使得行车的吊绳能够被u型槽卡住;多个所述u型槽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止挡块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止挡块的底端;多个所述u型槽从所述第一止挡块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多个所述u型槽从所述第二止挡块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这样,行车的吊绳能够卡合在u型槽中,减少吊绳晃动的幅度,进而防止待吊件从吊绳上掉落,不会危及到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条7的两端分别嵌有定位块9,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条1和所述第二凸起条能够被止挡。这样,在定位块9的作用下,第一凸起条1和第二凸起条能够被止挡住,保证第一止挡块和第二止挡块不会从支撑横杆8上脱落。

另外,为保证行车的吊绳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止挡块和所述第二止挡块通过两个加强杆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