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811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纱筒。



背景技术:

纱筒是一种用于纺纱缠绕并收纳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生产加工。纱筒一般设置成圆锥形,下面口径大,上面口径小,圆锥形的设计可以更便于纱线环绕纱筒进行旋转放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多组纱线放置,减少工作空间要求的纺织纱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纺织纱筒,包括纱筒本体、隔板、第一限位撑块、第二限位撑块、滑轨和丝杆,所述第一限位撑块和第二限位撑块设置为左、右对称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撑块和第二限位撑块的上端设置为与纱筒本体下部内壁相配合的圆弧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撑块和第二限位撑块的上端设置为与纱筒本体上部内壁相配合的圆弧面结构,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隔板上,所述第一限位撑块和第二限位撑块均配合安装在滑轨上,所述丝杆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限位撑块上,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第二限位撑块上,所述丝杆左端设置为六角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上、下板面同心设置有与纱筒本体下端和上端相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撑块、第二限位撑块的对应面上配合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撑块和第二限位撑块的上、下两端的圆弧面结构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本发明通过丝杆控制第一限位撑块、第二限位撑块撑开力实现对上、下纱筒本体撑紧固定,在不改变原有纱筒结构的基础上,可将任意个纱筒组合在一起,实现多组纱线放置,减少工作空间要求的纺织纱筒,此外,本结构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纺织纱筒,包括纱筒本体1、隔板2、第一限位撑块3、第二限位撑块4、滑轨5和丝杆6,所述第一限位撑块3和第二限位撑块4设置为左、右对称结构,并且第一限位撑块3和第二限位撑块4的上端设置为与纱筒本体1下部内壁相配合的圆弧面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撑块3和第二限位撑块4的上端设置为与纱筒本体1上部内壁相配合的圆弧面结构,所述滑轨5固定设置在隔板2上,所述第一限位撑块3和第二限位撑块4均配合安装在滑轨5上,所述丝杆6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限位撑块3上,所述丝杆6的右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第二限位撑块4上,所述丝杆6左端设置为六角体结构,操作人员可通过扳手作用在六角体结构上,以实现对丝杆6转动调节。

所述隔板2上、下板面同心设置有与纱筒本体1下端和上端相配合的限位槽,采用这种结构可便于安装定位纱筒本体。

在实际始终,为了避免因震荡而造成第一限位撑块3、第二限位撑块4与纱筒本体1发生碰撞而产生位移,所述第一限位撑块3、第二限位撑块4的对应面上配合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7,弹簧7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作为第一限位撑块3和第二限位撑块4的上、下两端的圆弧面结构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所述第一限位撑块3和第二限位撑块4的上、下两端的圆弧面结构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筒,包括纱筒本体、隔板、第一限位撑块、第二限位撑块、滑轨和丝杆,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隔板上,所述第一限位撑块和第二限位撑块均配合安装在滑轨上,所述丝杆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限位撑块上,所述丝杆的右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第二限位撑块上,所述丝杆左端设置为六角体结构。本发明通过丝杆控制第一限位撑块、第二限位撑块撑开力实现对上、下纱筒本体撑紧固定,在不改变原有纱筒结构的基础上,可将任意个纱筒组合在一起,实现多组纱线放置,减少工作空间要求的纺织纱筒,此外,本结构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曹国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百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4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