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60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



背景技术:

自动化设备领域中,包含着多种加工设备,其中元件的送料抓取便是常用设备之一,其用于对元件出料以及摆放整齐,而传统的元件摆放机存在如下缺陷:

1、传统的元件摆放机结构复杂,操作十分不便利,自动化集成度较低,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2、传统的元件摆放机构往往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浪费了人力资源;

3、传统的元件摆放机构在元件出料抓取过程中容易出现元件的掉落,而且传统的元件摆放机构元件摆放整齐度较低。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端的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表面还固定有元件出料组件、元件顶升组件、元件放置组件以及元件抓取组件,所述元件出料组件包括一振动送料盘,所述振动送料盘出料口端连接有出料导轨,所述出料导轨与所述振动送料盘相切,所述出料导轨末端下方设有元件顶升组件,所述元件顶升组件包括两台升降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顶端的升降板;

所述元件放置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表面左侧固定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支架表面右侧固定有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三轴承座通过第一导柱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四轴承座通过第二导柱连接,所述第一导柱与所述第二导柱外部均套设有若干导柱套,所述导柱套外部还套设有直线轴承座,所述直线轴承座上端通过螺栓紧固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表面还设有两块工装板,两块工装板之间还设有两个工装固定块,所述工装板外侧面还固定有工装档条,所述元件顶升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处;

所述元件抓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所述元件抓取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元件放置组件两侧的第一支撑柱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柱上端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表面下侧固定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外部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横板表面左侧开具有驱动轮孔,所述第一横板表面右侧开具有从动轮孔,所述从动轮孔处通过第三转轴固定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孔处通过第四转轴固定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端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四与所述第四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前端紧固有定板,所述定板前端紧固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外部套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皮带还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底部固定有抓取部件,所述抓取部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一横板上端还固定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处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端延伸至电机固定板前侧,电机输出轴端套设有链轮,链条一端固定于第二滑块顶端,链条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链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外侧,所述第三轴承座位于所述第四轴承座外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三轴承座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四轴承座也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具有相同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导轨与所述工装板呈垂直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下表面中间部位凸出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架左侧表面还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套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支架右侧表面还固定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还与所述固定块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轮均位于移动板下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通过振动送料盘将元件输送至出料导轨处,元件自出料导轨移动至元件顶升组件处,当元件到达元件顶升组件的升降板后元件抓取组件的驱动电机控制第二皮带移动,第二皮带带动第一滑块进行轴向移动,第一滑块带动抓取部件移动至元件上方,此时通过控制对电磁铁通电将元件吸和移动至工装板处进行摆放,当元件到达工装板处后电磁铁断电使得元件放置于工装板上端,当元件位于工装板上放置有一排后元件放置组件处的转动电机控制工装板向一侧移动从而进行下一排的元件摆放,该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元件摆放排列整齐,便于进行包装或者下一道工序。

该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有利于提高元件摆放效率,使得元件摆放整齐度大大提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对元件进行统一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的俯视图。

图3是元件放置组件和元件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元件抓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其中:1-机架;2-元件出料组件;3-元件顶升组件;4-元件放置组件;5-元件抓取组件;11-工作面板;21-振动送料盘;22-出料导轨;41-第一支架;42-第一轴承座;43-第二轴承座;44-第三轴承座;45-第四轴承座;46-第一导柱;47-第二导柱;48-直线轴承座;49-移动板;410-工装板;411-工装固定块;412-工装档条;413-转动电机;414-第二转轮;415-第一皮带;51-第一支撑柱;52-第一横板;53-第一滑轨;54-第一滑块;55-从动轮;56-驱动轮;57-第二皮带;58-驱动电机;59-第二滑轨;510-第二滑块;511-电机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端的工作面板11,所述工作面板11表面还固定有元件出料组件2、元件顶升组件3、元件放置组件4以及元件抓取组件5,所述元件出料组件2包括一振动送料盘21,所述振动送料盘21出料口端连接有出料导轨22,所述出料导轨22与所述振动送料盘21相切,所述出料导轨22末端下方设有元件顶升组件3,所述元件顶升组件3包括两台升降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升降气缸活塞杆顶端的升降板;

所述元件放置组件4包括第一支架41,所述第一支架41表面左侧固定有第一轴承座42和第二轴承座43,所述第一支架41表面右侧固定有第三轴承座44和第四轴承座45,所述第一轴承座42与所述第三轴承座44通过第一导柱46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43与所述第四轴承座45通过第二导柱47连接,所述第一导柱46与所述第二导柱47外部均套设有若干导柱套,所述导柱套外部还套设有直线轴承座48,所述直线轴承座48上端通过螺栓紧固有移动板49,所述移动板49表面还设有两块工装板410,两块工装板410之间还设有两个工装固定块411,所述工装板410外侧面还固定有工装档条412,所述元件顶升组件3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41处;

所述元件抓取组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上端,所述元件抓取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元件放置组件4两侧的第一支撑柱51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柱51上端的第一横板52,所述第一横板52表面下侧固定有第一滑轨53,所述第一滑轨53外部套设有第一滑块54,所述第一横板52表面左侧开具有驱动轮孔,所述第一横板52表面右侧开具有从动轮孔,所述从动轮孔处通过第三转轴固定有从动轮55,所述驱动轮孔处通过第四转轴固定有驱动轮56,所述驱动轮56与所述从动轮55通过第二皮带57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端还设有驱动电机58,所述驱动电机58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四与所述第四转轴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4前端紧固有定板,所述定板前端紧固有第二滑轨59,所述第二滑轨59外部套设有第二滑块510,所述第二皮带57还与所述第一滑块54连接,所述第二滑块510底部固定有抓取部件,所述抓取部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一横板52上端还固定有电机固定板511,所述电机固定板511处固定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端延伸至电机固定板511前侧,电机输出轴端套设有链轮,链条一端固定于第二滑块510顶端,链条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链轮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承座42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43外侧,所述第三轴承座44位于所述第四轴承座45外侧,所述第一轴承座42与所述第三轴承座44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轴承座43与所述第四轴承座45也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轴承座42、第二轴承座43、第三轴承座44与第四轴承座45具有相同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导轨22与所述工装板410呈垂直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49下表面中间部位凸出有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架41左侧表面还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套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支架41右侧表面还固定有转动电机413,所述转动电机413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转轮414,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414通过第一皮带415连接,所述第一皮带415还与所述固定块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轮均位于移动板49下端。

该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通过振动送料盘将元件输送至出料导轨处,元件自出料导轨移动至元件顶升组件处,当元件到达元件顶升组件的升降板后元件抓取组件的驱动电机控制第二皮带移动,第二皮带带动第一滑块进行轴向移动,第一滑块带动抓取部件移动至元件上方,此时通过控制对电磁铁通电将元件吸和移动至工装板处进行摆放,当元件到达工装板处后电磁铁断电使得元件放置于工装板上端,当元件位于工装板上放置有一排后元件放置组件处的转动电机控制工装板向一侧移动从而进行下一排的元件摆放,该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元件摆放排列整齐,便于进行包装或者下一道工序。

该种自动化元件摆放机有利于提高元件摆放效率,使得元件摆放整齐度大大提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对元件进行统一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