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55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制品在制备完毕后需要进行最终的包装,一般采用包装盒进行封装,现有的自动封盖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且封装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结构简单,封装效率高,可满足大批量的自动封盖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包括水平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送包装盒的水平推杆,所述工作台上顺次对称设置有一对模板、一对滚轮和一对缺口,所述模板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水平推杆侧向远离水平推杆侧递减且一对模板底部间距工作台设定的距离,所述一对滚轮上设置有胶水且一对滚轮底部间距工作台设定的距离,所述一对缺口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

优选,所述水平推杆是水平活塞杆,且与第一气缸相连。

优选,所述推板分别通过竖向活塞杆进行上下移动。

优选,所述一对模板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工作台上。

优选,一对模板底部间距工作台的距离、一对滚轮底部间距工作台的距离均大于底部翻盖的厚度。

优选,所述推板为橡胶板,所述一对模板顶部设置有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水平活塞杆推动包装盒水平移动,顺次经过一对模板、一对滚轮和一对缺口,其中,一对模板首先将前侧翻盖折向盒体,而后将顶部翻盖折向盒体,而底部翻盖经过滚轮被涂上胶水,最后被推板折向盒体,自动完成封盖,结构简单,封装效率高,可满足大批量的自动封盖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工作台;2:竖向活塞杆;3:底部翻盖;4:前侧翻盖;5:滚轮;6:推板;7:包装盒;8:模板;9:顶部翻盖;10:水平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包括水平的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图中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推送包装盒7的水平推杆,以图1为准,包装盒7两侧的待折叠的翻盖(有一个翻盖已经完成折叠)分别包括底部翻盖3、前侧翻盖4和顶部翻盖9,其中,前侧翻盖4呈梯形形状。

所述工作台1上自左向右顺次对称设置有一对模板8、一对滚轮5和一对缺口,所述模板8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水平推杆侧向远离水平推杆侧递减(图1中,一对模板8最右侧保持等间距,间距即为包装盒7盒体的长度),其中,一对模板8底部间距工作台1设定的距离,所述一对滚轮5上设置有胶水且一对滚轮5底部间距工作台1设定的距离,所述一对缺口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6。

优选,所述水平推杆是水平活塞杆10,且与第一气缸相连。

优选,所述推板6分别通过竖向活塞杆2进行上下移动,竖向活塞杆2分别与对应的气缸相连,但二者同步动作。

优选,所述一对模板8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工作台1上。

优选,一对模板8底部间距工作台1的距离、一对滚轮5底部间距工作台1的距离均大于底部翻盖3的厚度。

优选,所述推板6为橡胶板,所述一对模板8顶部设置有挡板。

水平活塞杆推动包装盒水平移动,顺次经过一对模板、一对滚轮和一对缺口,其中,一对模板首先将前侧翻盖折向盒体,而后将顶部翻盖折向盒体,而底部翻盖经过滚轮被涂上胶水,最后被推板折向盒体,自动完成封盖,结构简单,封装效率高,可满足大批量的自动封盖生产需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制品用包装盒的封盖装置,包括水平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推送包装盒的水平推杆,所述工作台上顺次对称设置有一对模板、一对滚轮和一对缺口,所述模板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水平推杆侧向远离水平推杆侧递减且一对模板底部间距工作台设定的距离,所述一对滚轮上设置有胶水且一对滚轮底部间距工作台设定的距离,所述一对缺口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优选,所述水平推杆是水平活塞杆,且与第一气缸相连。结构简单,封装效率高,可满足大批量的自动封盖生产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军;尹高平;季茂荣;陶付荣;茆俊宏;张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众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9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