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766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轨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结构在导轨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钢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表面容易产生弯曲或变形,而现有技术中的摆正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耗费人力,不便于快速准确的施工,对水平度的调节不够精确,相较更为复杂的摆正装置造价较高,体积较大,无法适用于田园果林的单轨运输机导轨的水平摆正。

实用新型专利201320064209.5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导轨水平和垂直位置的导轨悬吊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施工过程中导轨的水平位置的调节。但是,该装置可实现弯轨的矫正,对已固定的导轨无法对其进行水平摆正,而且对于弯曲的导轨尤为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应用该导轨摆正装置可以将发生弯扭的导轨进行纠正,使导轨顶面平直且水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包括套装摆正组件和摆正施力机构,套装摆正组件包括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第一摆正套包括对接在一起的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第二摆正套包括对接在一起的第三半壳体和第四半壳体,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内设有与导轨匹配的内腔;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依次套在导轨上,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相连接的一端中,第二摆正套的端部套在第一摆正套的端部外形成套接部位;所述摆正施力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摆正套的套接部位外的两个摆正片、设在第一摆正套的套接部位的摆正杆、施力拉杆、施力环以及施力套筒,其中,第一套筒在套接部处设有避让口,摆正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的套接部位,另一端从避让口中伸出到两个摆正片之间;施力拉杆的一端铰接在摆正杆上,该施力拉杆上设有外螺纹,施力环滑动连接在施力拉杆上,施力套筒具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施力拉杆上的外螺纹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的右侧端部的直径小于第一摆正套的直径,第一、二半壳体的右侧端形成与第三、第四半壳体相配合的内配合端部;第三半壳体和第四半壳体的左侧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摆正套的直径,第三半壳体和第四半壳体的左侧端形成与第一、第二半壳体相配合的外配合端部。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半壳体的外壁上分别各设置有两组扣合耳,每组的两个扣合耳沿半壳体的直径延长线方向设置,第一、第二半壳体的第一组扣合耳设置于半壳体的左侧端,第二组扣合耳设置于半壳体中部;第三、第四半壳体的两组扣合耳设置于半壳体的左侧端和右侧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半壳体对应位置处扣合耳贴合扣合,并通过销纵向穿过扣合耳固定半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摆正片设置有两个,外形为月牙形状,设置于第四半壳体的外配合端部,两摆正片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为一体;每个摆正片顶部的两端为工作时与施力环接触的受压部,两个受压部位于摆正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施力环在面向受力部的一侧设有圆柱形施力件,所述受力部上设有与圆柱形施力件相匹配的受力定位槽。

进一步地,施力拉杆的一端设置为双耳结构,通过螺栓连接施力拉杆的双耳结构及摆正杆的通孔,施力拉杆上依次套设有施力环、施力套筒。

可选择地,所述施力套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扶手杆,扶手杆沿套筒外周均匀分布有三个。

可选择地,还设置有专用钻头及调速电钻,专用钻头前端与施力套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设置有水平仪,水平仪固接在半壳体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拆卸组装、节省人力、造价低廉、自测水平的摆正装置,可适用于园林小范围运输导轨的摆正。

2、本发明仅采用手动或电机作为驱动装置,带动施力套筒在施力拉杆上转动,通过设置螺纹结构,使得施力套筒推动施力环移动,最终施力环抵紧在摆正片上形成受力抵抗支点,此时施力套筒继续转动,则会带动施力拉杆向外运动,从而拉动摆正杆向外摆动,使得摆正片与摆正杆发生相对转动,亦即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处的不平直的两段导轨发生相对扭转,纠正导轨顶面误差,使导轨顶面达到平直且水平的状态。

3、该装置应用广泛,可实现弯曲导轨的矫正,由于第一摆正套和第二摆正套均半壳体连接而成,可以打开和锁紧,因此便于移动该装置至导轨上的不同位置,可实现固定的导轨的不同位置处的水平摆正。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发明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调速电钻);

图4是图1和图2所示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的展开图;

图5是图1和图2所示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作业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单轨运输机导轨摆正装置包括套装摆正组件和摆正施力机构,套装摆正组件包括第一摆正套22和第二摆正套23,第一摆正套22包括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第二摆正套23包括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所述摆正施力机构包括设在第二摆正套23的套接部位外的两个摆正片16、17、设在第一摆正套22的套接部位的摆正杆18、施力拉杆10、施力环11以及施力套筒12,此外,该摆正装置还设置有辅助的销5、6、7、8,水平仪13、调速电钻15与专用钻头14。

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形状为半圆柱体形管,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的右侧端部的直径小于第一摆正套22的直径,第一、二半壳体1、2的右侧端形成与第三、第四半壳体3、4相配合的内配合端部。第一、第二半壳体1、2组成的第一摆正套22具有内腔,该内腔的形状与导轨21的外部尺寸相匹配,具体是由位于上部的方形部分和向下延伸的凸起部分构成,截面大致呈t形,相应地,所述导轨21的截面也大致呈t形,包括位于上部的导轨主体和位于下部的行走齿,其中,导轨主体与内腔的方形部分匹配,行走齿与内腔的凸起部分匹配。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相互咬合连接成第一摆正套22,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分别设置有两组扣合耳24,每组扣合耳24设置于半壳体外壁上,每组的两个扣合耳24设置于半壳体的直径延长线方向,第一组扣合耳设置于半壳体的左侧,第二组扣合耳设置于半壳体中部。第一半壳体1左侧端的第一组扣合耳与第二半壳体2左侧端的第一组扣合耳贴合扣合,第一半壳体1中部的第二组扣合耳与第二半壳体2中部的第二组扣耳相贴合扣合,利用销5、6纵向穿过扣合耳24,将第一半壳体1和第二半壳体2相固定,形成第一摆正套22。采用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第一摆正套22,方便拆卸,以便第一摆正套22能够方便得在导轨21上移动(由于导轨21上设有与底面连接的支架21-1,如果不将第一摆正套22打开,在支架21-1处就无法移动)。

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形状也为半圆柱体形,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的左侧端部的直径大于第二摆正套23的直径,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的左侧端形成与第一、第二半壳体1、2相配合的外配合端部,将第三、第四半壳体3、4左端的外配合端部套接在第一、第二半壳体1、2右端的内配合端部的外周面上。第三、第四半壳体3、4组成的第二摆正套23具有内腔,该内腔的形状与导轨21的外部尺寸相匹配,具体结构与上述第一摆正套22的内腔相同。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相互咬合连接成第二摆正套23,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分别设置有两组扣合耳24,两组扣合耳设置于半壳体外壁上,每组的两个扣合耳24设置于半壳体的直径延长线方向,两组扣合耳24设置于半壳体的左侧端和右侧端。第三半壳体3左侧端的扣合耳与第四半壳体4左侧端的扣合耳贴合扣合,第三半壳体3右侧端的扣合耳与第四半壳体4右侧端的扣合耳贴合扣合,利用销7、8纵向穿过扣合耳,将第三半壳体3和第四半壳体4相固定,形成第二摆正套23。

第四半壳体4的外配合端部设置有两个相邻设置的月牙形摆正片16、17,两摆正片16、17通过连接部件连接为一体,具体是焊接在一起,两摆正片16、17的两端部设置有施压孔,摆正片16、17上还设置有通孔结构。摆正杆18设在第一摆正套22的套接部位,第二摆正套23在套接部处设有避让口19,摆正杆18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摆正套22的套接部位,另一端从避让口19中伸出到两个摆正片16、17之间。所述施力拉杆10的一端设置为双耳结构,通过螺栓9连接施力拉杆10的双耳结构及摆正杆18的通孔,使得摆正杆18和接施力拉杆10形成铰接。在施力拉杆10上依次套设有施力环11、施力套筒12,其中,施力套筒12采用六角螺母构成,该六角螺母与施力拉杆10螺纹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电动动力带动施力套筒12转动,电动动力由调速电钻15提供,调速电钻15上连接有专用钻头14,该专用钻头14的末端设有与施力套筒12匹配的内六角孔,操作时调速电钻15带动用钻头14转动,从而带动施力套筒12转动。

每个摆正片16、17顶部的两端为工作时与施力环11接触的受压部,两个受压部位于摆正杆18的两侧。这样,可以根据导轨21的扭曲方向,让施力环11作用在其中一个受力部上,从而向需要的方向对导轨21进行摆正。所述施力环11在面向受力部的一侧设有圆柱形施力件11-1,所述受力部上设有与圆柱形施力件11-1相匹配的受力定位槽20,这样在摆正操作时,圆柱形施力件11-1定位于定位槽20中,使得施力环11不易脱离摆正片16、17,使得摆正操作更加可靠。

该装置还设置有水平仪13,水平仪固接在半壳体上,或镶嵌在摆正内环的槽内,保证该装置在作业时维持绝对水平状态。

参考附图5,本发明的摆正装置作业时对导轨21分段进行摆正操作。将该摆正装置放置于需要摆正的导轨21处,先将第一、第二半壳体1、2套接在导轨21外部,通过销固定连接第一、第二半壳体1、2;再将第三、第四半壳体3、4再套接在导轨21外部的同时,使第三、第四半壳体3、4的外配合端部套装在第一、第二半壳体1、2右端的内配合端部的外周面上,通过销固定连接第三、第四半壳体3、4。通过螺栓将施力拉杆10铰接于摆正杆18上,并将施力环11、施力套筒12、专用钻头14及调速电钻15依次套接到施力拉杆10上。此时,导轨21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半壳体1、2、3、4包围,调速电钻15带动施力套筒12转动并向前移动;施力套筒12推动施力环11,使施力环11最终抵紧在摆正片16、17的受力部处形成受力抵抗支点,此时施力套筒12继续转动,则会带动施力拉杆10向外运动,从而拉动摆正杆18向外摆动,使得摆正片16、17与摆正杆18发生相对转动,亦即第一摆正套22和第二摆正套23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摆正套22和第二摆正套23处的不平直的两段导轨21发生相对扭转,纠正导轨21顶面误差,使导轨21顶面达到平直且水平的状态。

实施例2

参见图,本实施例中套装摆正组件及摆正施力机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在施力套筒1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扶手杆25,扶手杆25沿套筒外周均匀分布有三个。操作时,通过人工旋转扶手杆25而带动施力套筒12向前转动,实现摆正操作。这种操作方式无需电钻和电源等,操作更加方便。

上述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