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84384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渡槽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某单位的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单槽多侧墙矩形槽结构。渡槽槽身采用三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结构,每跨长30m,共164跨。单槽横断面尺寸:内轮廓6.5m×5.0m(净宽×净高),外轮廓8.7m×7.1~6.6m,底板厚0.4m,边墙厚度为0.5m,空槽重量约1200t。槽身支撑结构为重力墩接混凝土灌注桩形式,槽墩由帽梁、墩身、承台、桩组成,最大墩高25m,最小墩高7m。渡槽采用预制后由运槽机运输,架槽机在槽墩上吊装就位的施工方法。

架设渡槽的架槽机由两组门机导梁、两台门式起重机、液压和电控系统组成,两根箱形扁担梁用设置在渡槽槽身的下方起吊渡槽槽身。两组门机导梁分别座在槽墩两侧墩帽的平台上,由两个形成门型的联系梁把两个导梁连接在一起,形成刚性结构。下导梁横跨三个槽墩,下导梁的下面是支撑台座,每个槽墩上安放一个支撑台座,下导梁可以在支撑台座上纵向移动。架槽工作状态和过孔时,支撑台座固定在槽墩两侧墩帽的平台上,过孔工序完成后,解除支撑台座与槽墩两侧墩帽平台之间的固定连接。在千斤顶的帮助下可以实现支撑台座过孔工艺。

当运槽车装载渡槽,顺已架设好渡槽顶部铺设的轨道行至吊装部位后,两台架槽机上的架槽机起重小车通过钢吊杆,分别吊挂渡槽槽身两端下方的扁担梁,将槽身吊起脱离运槽车,通过两台架槽机在门机导梁上的纵向移动,将每榀重1200吨渡槽槽身吊放在槽墩上相应位置,完成渡槽的运输吊装架设工序。

由于架槽机主梁下吊挂的电动葫芦,不具备将扁担梁从槽身下提升到槽身上,装上运槽车运走的能力,每榀渡槽吊放就位后,只能利用电动葫芦,将扁担梁吊放至地面,然后采用汽车吊将槽身下的扁担梁拖吊出来,再用汽车吊将扁担梁分别吊放在槽身上停放的运槽车上运走。为了吊装两根扁担梁,需修建汽车吊行驶道路,当槽墩距地面高度不太高时,此方法问题还不大,但当槽墩距地面高度太高时,或槽墩建立在河中或沼泽地中时,汽车吊用不上,扁担梁的拆除周转就成了很大的施工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及装置,能够配合架槽机横梁下方的电动葫芦,不落地将扁担梁翻转至渡槽槽身顶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架槽机两侧的架槽机支腿设置卷扬平台,在两侧的卷扬平台上分别设置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在架槽机横梁的底部设有电动葫芦;

s2、操作第二卷扬机的吊钩从渡槽槽身和右侧的门机导梁之间落下与扁担梁的单孔吊耳连接,操作电动葫芦的吊钩从渡槽槽身和左侧的门机导梁之间落下与扁担梁的双孔吊耳的上孔连接,操作第一卷扬机的吊钩槽左侧的门机导梁的左侧落下与扁担梁的双孔吊耳的下孔连接;

s3、同时提升第二卷扬机、电动葫芦和第一卷扬机的吊钩提升,拆除扁担梁两端的钢吊杆;

s4、同时下降第二卷扬机、电动葫芦和第一卷扬机的吊钩将扁担梁下放到槽墩下方的第二位置;

s5、下降第二卷扬机的吊钩,升起电动葫芦和第一卷扬机的吊钩,将扁担梁起吊到倾斜的第三位置;

s6、继续下降第二卷扬机和电动葫芦的吊钩,升起第一卷扬机的吊钩,将扁担梁翻转到竖直的第四位置,松开扁担梁上第二卷扬机的吊钩,操作第一卷扬机的吊钩继续提升,当扁担梁上端高出左侧的门机导梁位置,取下电动葫芦的吊钩;

s7、继续提升第一卷扬机的吊钩,将扁担梁提升至第六位置,第六位置的底端高于渡槽槽身的顶端;

s8、将第二卷扬机的吊钩与扁担梁的单孔吊耳连接,翻转扁担梁至水平,然后下放扁担梁至渡槽槽身顶部第九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不落地将扁担梁翻转至渡槽槽身顶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位于架槽机支腿的两条腿之间;

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的卷筒中心线与渡槽槽身的中心线平行,与扁担梁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的卷筒上卷绕的钢丝绳为上端出绳。

优选的方案中,在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卡环或卸扣。

优选的方案中,电动葫芦的吊钩上设有钢丝绳千斤或卸扣吊具。

一种用于上述的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的装置,在架槽机两侧的架槽机支腿设置卷扬平台,在两侧的卷扬平台上分别设置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在架槽机横梁的底部设有电动葫芦;

所述的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位于架槽机支腿的两条腿之间;

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的卷筒中心线与渡槽槽身的中心线平行,与扁担梁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的卷筒上卷绕的钢丝绳为上端出绳。

优选的方案中,在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卡环或卸扣。

优选的方案中,电动葫芦的吊钩上设有钢丝绳千斤或卸扣吊具。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和电动葫芦与扁担梁连接,在扁担梁的一端设有双孔吊耳,另一端设有单孔吊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及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和方法,能够实现在空中偏转起重吊运装置中的扁担梁,无需落地即可将扁担梁从渡槽槽身的底部翻转到渡槽槽身的顶部,从而便于装到运槽机上输送。简化了渡槽运输吊装就位工序,减少了汽车吊及修路的大量费用,解决了在河水中或沼泽地渡槽的架设难题。扁担梁偏转吊运装置操作简单,省工省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或其它工程渡槽的吊装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吊装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吊装的主视示意图。

图3位本发明中扁担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槽机起重小车1,电动葫芦2,第一卷扬机3,第二卷扬机3',架槽机支腿4,钢吊杆5,渡槽槽身6,门机导梁7,扁担梁8,槽墩9,第一位置10,第二位置11,第三位置12,第四位置13,第五位置14,第六位置15,第七位置16,第八位置17,第九位置18,架槽机横梁19,单孔吊耳20,双孔吊耳21。a1~a8扁担梁左端位置示意,b1~b8扁担梁右端位置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中,一种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架槽机两侧的架槽机支腿4设置卷扬平台,在两侧的卷扬平台上分别设置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在架槽机横梁19的底部设有电动葫芦2;

s2、操作第二卷扬机3'的吊钩从渡槽槽身6和右侧的门机导梁7之间落下与扁担梁8的单孔吊耳20连接,即图1中的b1端,操作电动葫芦2的吊钩从渡槽槽身6和左侧的门机导梁7之间落下与扁担梁8的双孔吊耳21的上孔连接即图1中的a1端,操作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槽左侧的门机导梁7的左侧落下与扁担梁8的双孔吊耳21的下孔连接,即图1中的a1端;此时扁担梁8位于第一位置10。

s3、同时提升第二卷扬机3'、电动葫芦2和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略微提升,卸除钢吊杆5与扁担梁8之间的拉应力,拆除扁担梁8两端的钢吊杆5;

s4、同时下降第二卷扬机3'、电动葫芦2和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将扁担梁8下放到槽墩9下方的第二位置11;

s5、下降第二卷扬机3'的吊钩,升起电动葫芦2和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将扁担梁8起吊到倾斜的第三位置12;

s6、继续下降第二卷扬机3'和电动葫芦2的吊钩,升起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将扁担梁8翻转到竖直的第四位置13,松开扁担梁8上第二卷扬机3'的吊钩,操作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继续提升,当扁担梁8上端高出左侧的门机导梁7位置,取下电动葫芦2的吊钩;

s7、继续提升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将扁担梁8经过第五位置14提升至第六位置15,当在第六位置15时,扁担梁8的底端高于渡槽槽身6的顶端;

s8、将第二卷扬机3'的吊钩与扁担梁8底端的单孔吊耳20连接,翻转扁担梁8至水平,然后下放扁担梁8至渡槽槽身6顶部第九位置18;

具体步骤为,提升第二卷扬机3'的吊钩,下放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将渡槽槽身6翻转至倾斜的第七位置16,继续操作,直至将渡槽槽身6翻转至水平的第八位置17,然后下放第二卷扬机3'和第一卷扬机3的吊钩,直至下放扁担梁8至渡槽槽身6顶部第九位置18;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不落地将扁担梁8翻转至渡槽槽身6顶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位于架槽机支腿4的两条腿之间;

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的卷筒中心线与渡槽槽身6的中心线平行,与扁担梁8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由此结构,便于控制扁担梁8的姿态,且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的受力较为可靠。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的卷筒上卷绕的钢丝绳为上端出绳。由此结构,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的卷筒具有较大入绳夹角的特性。

优选的方案中,在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卡环或卸扣。

优选的方案中,电动葫芦2的吊钩上设有钢丝绳千斤或卸扣吊具。

实施例2:

一种用于上述的架槽机扁担梁空中偏转翻身换位方法的装置,在架槽机两侧的架槽机支腿4设置卷扬平台,在两侧的卷扬平台上分别设置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在架槽机横梁19的底部设有电动葫芦2;

所述的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位于架槽机支腿4的两条腿之间;

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的卷筒中心线与渡槽槽身6的中心线平行,与扁担梁8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卷扬机卷筒的中心与钢吊杆5中心错开适当距离,防止电动卷扬机钢丝绳与钢吊杆之间产生干涉磨擦。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卷扬机3和第二卷扬机3'的卷筒上卷绕的钢丝绳为上端出绳。

优选的方案中,在钢丝绳的端头设有吊钩、卡环或卸扣。

优选的方案中,电动葫芦2的吊钩上设有钢丝绳千斤或卸扣吊具。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卷扬机3、第二卷扬机3'和电动葫芦2与扁担梁8连接,在扁担梁8的一端设有板式的双孔吊耳21,另一端设有板式的单孔吊耳20。如图1中所示,本例中双孔吊耳21设置在扁担梁8的左端,单孔吊耳20设置在扁担梁8的右端。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